不伤自他、不违反法律,有价值就做。达到价值之后而获取额外之想,叫“贪rāga”。观点、取态、立场、诉求,叫“意向”,全属中性,但对意向之后产生快乐,就是佛法所指之“欲乐kāma”。
世尊教肓人类是要止息“对欲乐之贪kāma rāga”,并非“欲”。
要戒的是“贪rāga”,并不是意向,失去意向的人,无法生存,叫“死人”。
“kāma rāga”是解释为“欲乐之贪”,亦即是教人勿沉淪享受,亦即满足基本诉求就得了,否则就成贪,并非排斥感受、排斥领域。
举例,如果吃饭要排斥享受,纯粹是为饱肚,这种“刻意排斥的套路”,是否属于欲乐?
“心外不存在客观的欲乐领域,产生欲乐是心”,欲乐纯属个人“主观感受”。
由此可见,要针对是“心所生起之意向不能贪取”,须对贪进行止息及戒。
欲本质并无苦乐对错之别,对欲有所滞留就成“欲贪”。
~轻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