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梵文:प्रतिमोक्ष Pratimokṣa的中文音译为“波罗提木叉“。巴利語: Pātimokkha),中文解释为“别解脱戒”。问:什么是戒?

答:古印度未有佛法之前,婆罗门教早已有“戒śila”的存在,这种戒纯粹是一种带有“不做、禁止”的性质,针对的是表象本身,叫“外道戒”。

问;什么是佛法的戒?

答:“别解脱戒”才是佛法的戒,叫“中道戒”。

佛法的戒必定加上“波罗密多pāramita”的内涵,变成“śila pāramita尸罗波罗密多pāramita”,亦即是具备“中道”之智慧及解脱内涵的戒行,佛法的戒全部都是指“别解脱”。

昔日世尊离开人世之前说了一句重要的话:“今后求觉的人,要以“别解脱戒”为师”。

即是说,求觉的人之思想言行必须紧记“有执着就要起戒”,这种破除执着的过程就是求觉的“皈依处”,犹如导师。 这是一生佛法修行要以“降伏自心执着”的路向视为“老师”,这就是真正“以戒为师”的真实义。

换言之,今后我们要清清楚楚说要以“别解脱戒为师”,不能单单说“以戒为师”,这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别解脱戒是“针对自心执着”而设,而并非指言行本身做了什么,这一点是民间九成学佛人一直误解的点子。

古印度的戒,纯属针对“言行”。
佛法的别解脱戒,全属针对“人心执着”。

如果未明白又作为理智的人,并非人云亦云,以为自己沾酒一滴就好利害,其实是傻瓜。

如果自命是一个聪明的学佛人,现请你好好查清楚什么是佛法的戒的真实义,不要再成为一个迷信的亡命之徒!

日日怕死,提心吊胆做人,分分秒秒惊做错事,不是“亡命之徒”吗?

好好消化以上的说话,说不定有一天你会多谢我,当然我不需要你多谢,以上说话并非讽刺你,而是拯救你,哈哈……

~轻心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怎么样?轻心都有工作,由朝做到晚,但我随时都可以写得出对佛法的理解,你不服?说到你服,看看什么叫佛法。

我平均半小时就可以写一篇文章,14,000字另作别论,需要一星期。[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小弟具有超人的魄力,不会停的,除非缘尽[捂嘴][捂嘴][捂嘴][捂嘴]

清珠

不经历风雨,不知道轻心哥哥的文章都是宝[捂脸][爱]虽然年纪不小,可是智慧年龄尚小,依然呼哥哥,望勿弃[飙泪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珠

所以你要学习什么叫轻心,轻心就会充满活力,轻轻放下这个执着的心。[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刚刚我见到有一位头像有“大黄蜂”的朋友给予我鼓掌,令我感到倍感温情,因为Bumblebee也是我的剧情好朋友,最近我家中也买了这个大黄蜂的小喇叭。[捂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