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未掌握“心法”及“技巧”前,确实勿任意做施食。
网上流传很多人经常一厢情愿说自己慈悲,所以就任意在家中做什么施食、超渡,这些说话害己害人,因为有可能会惹上灵体滞留之麻烦。
首先要搞清楚四点:
一、布施是什么?
布施就是只将自己拥有的“财物、技巧、正能量”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生命。
(按:凡对社会有贡献的思想言行,甚至站商业行为的等价交换也可成立,重点在于确实具建树帮助,因为利益交换不代表没有建树)
二、无相布施是什么?
无相布施就是只将自己拥有的“财物、技巧、正能量”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而不会要求任何层面之丝毫回报,哪怕是一句赞美回馈也不需要,甚至受到协助之人不知道也可以。布施者的心并无任何滞留,包括结果是否尽善尽美也不介怀,只会尽心去力随缘做,做完就会放下。
三、仪轨的意义是什么?
佛法上任何具有效果之“仪轨”也是跟“放下心执”扯上关联,正确之超渡或施食“仪轨”必然是一系统地引导“受施者”的心放下执着,仪轨内容然是一套有系统的“思维教育导引程序”。
四、懂得联络有救渡能力的人。
(按:真正的超渡救人,必由已解脱及有能力扶持的人施予援手,这个人就一定是圣人。因此,施法者必须具有连接圣人的方式能力)
潜台词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布施者本身必须构成有“行使布施”的行为,然后内心更是“布施而不求回报”的人,最后就必须掌握“思维教育导引程序”及“连接圣人的方式”。
掌握不了以上四点,便谈不上有资格做施食及超渡,因为这个事情并不儿戏。
由此可见,超度及布施的条件是建立修行人日常累积而成,亦即“修为”,具足以上四个条件的人可以产生大效果,亦即所谓功德无量。
一个“斤斤计较、执着、利益挂帅”的人无论做多少次仪轨也不会有效果的,反而可能会招致灵体埋怨,甚至产生矛盾,最后制造麻烦。
之前论坛上有一个自称学佛的人,每句说话都是也是牵涉金钱利益,试问这类人又怎可能成为帮助亡灵解脱之缘呢?
必须紧记,施法者的修为是建立于日常待人接物的心,这就是“心法”。
不求回报就属于“舍我”,亦即《金刚经》云:“不住于相而行于布施”。连做人也执着、处处斤斤计较,又怎不构成“舍我”。
(按:不明“中道”,必然斤斤计较)
最后一句话,生平自私自利的人,千万不要学人做超度及施食,否则阁下随时受到灵体干扰,亦即“撞鬼”,信不信由你。
P.S 超度及施食这两个领域,属于笔者的必修功课之一。
评论区
美莉娅姆
感谢布施[拜托]超度和施食都的仪轨都是引导受施者放下执着的程序,然而如果布施者平日待人接物处处只考虑自己,充满棱角,计较得失,自己都执着极重,又如何引导受施者放下。无论超度还是施食都需要条件具足,心法功法缺一不可,需要谨慎行事。否则一厢情愿,任意妄为,不仅没有帮助到亡灵,也给自身招致麻烦。
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否合资格学习超渡及施,各自问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施食的条件是“舍”,但是偏偏现代的人布施是为了“得”,贪求回报是不是求福?
贪心的人做施食会有效吗?发梦就可以,所以有很多人一直被人误导,世上实在太多邪魔妖孽,说到底就是人生愚昧,邪魔才有机可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希望通过做“施食”来改善际遇,这是不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商业行为,你施过屁!
这种人就是真正的神憎鬼厌也。
超渡,有出家人够胆收钱?你收手啦!小心有报应,邪魔妖孽也,不知所谓的佛门败类。
清如许
无相布施不图任何回报,不在意一定要产生何种结果,平常待人接物处便是修心的好机会。对自身利益耿耿于怀,内心还有执着的人怎能帮助受施者放下执着。感恩您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