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一、观音菩萨从“闻、思、修”进入三摩地。二、闻:指接收正见。思:指探索及验证正见。修:指把验证出来的正见落实生活。

三、所以如何接收到正确的见解非常重要,这是第一关。如果接收的信息已经是错误,便一子错满盘街落索。

当一位行者如实地将正见落实,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开窍,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开窍?就要看看自己的语默动静之间,顺带一提开窍只有自己知道,不别研究别人,谁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

开窍了的人基本上思考及做法只有个人自己知道,旁人是没有办法窥探,但如果想找出旁人是否已经开窍其实有一些线索,就是其思考能力确实有别于人,他的所言所行所想也会比较有深度层次,情绪是比较平稳的,这样就是“相应”。

现在笔者透露个人内心出来,有人问笔者究竟是否开窍了?现在答读者:“(我)是慈悲,并不因(我)慈悲而刻意避免用这个(我)字,强行刻意省却(我)字,岂不是也是滞留于(我)?一切自自然然就得了,因为这是人间,人间有人间的做法及规律,一般男人会做的事,我仍然会做,并不因为慈悲或者得到了什么讯息或开窍而变成异类或植物人。唯一不同的就是常常觉察自心,警醒超越两个极端,行于中道,心是平静的”

听不明?思维越来越通透,明未?工作上过去上司及同事经常会联群结党进入“夜总会”联谊,这是大机构的某种男人文化,我会怎样?舞小姐坐在我旁边,我就跟她聊天,仅此而已,并不会因为我修行,刻意赶走这位舞小姐坐在我身边,修行秉持中道,不可因一时冲动而求享受而沉沦,必须为自心执着而起戒。

換言之,“付费上床”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了,笔者会趁着各人欢天喜地的时候就静悄悄地溜走,不动声色,这样表达够直白未?

简单而言,我会清楚自己角色,不会离群,但是旁人不会知道筆者內心,这些舞小姐个个袒胸露臂,我是不为所动的。说完。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一、五蕴就是记忆总集。

二、识是记忆,实相是空,因心执相而建立。

三、业是思想活动,记忆下来就叫做业识。

四、苦是因为执识。

五、凡夫迷于识,被识所转故而流浪六道。

六、菩萨明白识的实相,转识而成觉。

七、修行关键只是破除对识相的无明而已。

重复一次,“识”只是记忆体。

Handsome轻心 (作者)

心中有鬼,自然怕鬼,心不邪,為何要害怕舞小姐?

Handsome轻心 (作者)

修行人其实只是人。现实中其实我好幽默,并不是佛教论坛般严肃,修行并不是于人群中另设道理推翻人生规律,完全不是这样,为了真正更快进步,学习佛法必须要坦白。

例如刚才我在文章说了舞小姐但我身边,我是否因此而刻意赶走她?

上床我就不了,但舞小姐静静坐在我身边,难道她有瘟疫吗?修行是内心的事情,并不需要高调宣扬,一切要唯心是问。

Handsome轻心 (作者)

更正: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美莉娅姆

是的,夜总会也好舞小姐也好,这些都只是外相,自心不会被相所迷,心安理得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刻意排斥躲开,何必视其为洪水猛兽呢?修行是针对心,训练自己的思维保持中道,不落两边,不是针对相,刻意躲避已经代表心里有执,否则何须刻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美莉娅姆

出于污泥而不染,中道火焰化红莲,
刻意逃避堕二边,尸罗为师入正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