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戒律是遍及人生一切处,从来都没有局限什么领域,更并非“否定、排斥”该领域。佛法教人“设戒防守”,目的要认识到“执着滞留”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下堕于生死流轮。

例如“五戒”只是五个针对“心执”而要留意调整的方向。

如果人生是一条船,五戒就是说船身五个较易破穿漏水的位置,并非叫人无事惹事,明明自己本身不会吸食乱性毒品,却无情白事告诉自己“永不饮酒一滴”,这无疑是在船身刻意凿穿洞,再去修补。

面对不断同一个疑问之来信,基本上我一概不会再回覆,已经说够了,确实已经够。

我可能是世上写得最关于最多解释“欲望”课题疑问的作者。

必须轻装上路,重新正视佛法究竟是说什么,并不能再继续停止在民间流传的习俗,否则百年归老阁下最后一无所获,智慧也永远无法提升,这样又虚度一生了。

~轻心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了民心,本来是一件好事,起码可将道德观念使社会更趋稳定,但问题是矫枉过正,硬将一些无谓的枷锁捆绑自心,结果导致男女关系之中产生矛盾,家庭产生破裂,这就违背世尊的中道教法。

有心求觉的人,必须重新正视“戒、律”的真实义,然后再研究什么叫“波罗蜜多”,这样才能完整将“戒波罗蜜多sila paramita”的重到精神重现人间!

魏敦敏

大人告诉他的孩子,不可以去河边玩。小孩子去河边玩容易溺亡,于是大人门以过来人的经验提出劝说,这就是‘戒’的本心。
如果小孩子理解成,河边是危险的,此生永远也不可靠近河边半步,这样就有问题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更正:“中道”成错成“重到”

古明地念

感恩

清珠

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才需要真正的戒呢?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微笑]

清珠

补充一下,戒执着才是最重要的,对吗?轻心大哥[微笑]

誉睿回复清珠

戒是针对执着而言,有执着才有戒,若无执着并无需持戒!至于执着是什么,人人不同,需要自己觉察

杨柳岸晓风残月

执着于"戒"无异于陷入另一个矛盾中。例如戒色,倘若犯戒后又陷入自我自责懊悔,就是陷入另一个二元烦恼里去。

Chen DunZhi回复清珠

持戒的含义,是为了舍下自心执着而设立,是应对各种不同心执导致贪心烦恼而做出的调整行为,而非死守各种戒律作茧自缚。

例如,A喜欢吸食香烟,并且对香烟产品了过度依赖,那么A就很有必要持香烟戒啦!
而对于不嗜酒的A来讲,自然没有持酒戒的必要了。

所以说,若无诸执,即无诸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