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窍的方法》
问:一个求觉之人,如果找不到一个方式作为切入点,无论多少人告诉自己真相也不容易听得明,甚至可能会出现曲解,如此一来,这个切入点究竟是什么呢?
答:无滞留布施。
日常生活面对任何情况,能力范围许可下尽心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不求任何回报,在帮助之后,无论得到什么回应、结果,也不耿耿于怀。
(按:任何情况,指不论国家、种族、辈分、喜欢或讨厌的人)
只要秉持这种心态及行为面对生活,日子有功,进入临界点,就会听得明很多前贤所表达的道理,甚至会自然看得明佛经,无师自通。
以上这个方法叫“无相布施”,梵文叫“布施波罗蜜多Dāna pāramitā”。这个方法会使人类累积福德资粮,所谓福德资粮并非指会将得到什么物质上的好处,而是思维会大跃进,亦即所说的“开窍”。
开窍就是使人类产生智慧、勇气、能力面对身边任何环境,变得更妥善,身心圆融、生活圆通,做事变得运筹帷幄,烦恼越来越少。
人的一生成败关键,尽在开窍两个字,聪明有聪明的活法,愚蠢有愚蠢的活法,关键在于开窍与否。以上的方法内涵来自《金刚经》,这是此经文内唯一宣说的具体切入方式。
P.S 相信会有读者怀疑此方法的可行性,此刻笔者用第一身身份,亲历其境告诉读者,这个“无相布施”确实可使人开窍,真实不虚。
~轻心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说一个笑话大家知,我发现坊间很论坛上有很多自称学佛的人,其实一点善心都没有,善心都没有,还算学佛?确实令人啼笑皆非。
佛陀的大智慧确实利害,所以第一件事就叫人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个神憎鬼厌,存在地球也不会为社会带来任何建树,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透明,这样做人不是彻底失败吗?
东靖
打坐是为了静心,如果不能生活中舍离执着,就算蒲团坐穿了效果也未必有几多。人的烦恼尽在生活中,拳拳到肉的体现,止息烦恼必然也是落实在生活中。
假如一个人,坐到时候以为境界非常好了,自感觉很静很舒适,但是一下来了座,依然心潮像海浪一样随境起伏。那这样的坐,坐不坐都是一个样,因为其对于止息烦恼没有任何的帮助。
阳光欢乐多
秉持无相布施有如下感受:
内心升起的幸福感与是否得到回报,是否有人赞叹无关。能够付出已经充满感恩,慢慢地连付出的这个概念也放下,犹如天地造化从不曾以布施者自居,自自然然地造化阳光、雨露。
更能契入慈悲,天地并不会因为“坏人”就不洒阳光,因为“好人”就多阳光雨露,万物平等。修无相布施,亦是修放下一切执着。
阳光欢乐多
开窍就是使人类产生智慧、勇气、能力面对身边任何环境,变得更妥善,烦恼越来越少。越无滞留布施,越能产生智慧、勇气、能力面对人生的际遇,真实不虚。
阳光欢乐多
心理科学研究亦可以佐证:
心理学家曾经在美国找了1000位年龄在34~93岁的人,问他们两个问题:“去年的你,感受多少压力?”以及“你花多少时间帮助朋友、邻居和多少人?”
心理学家在随后五年通过阶段性回访和公共记录查看参与者的情况。
研究发现,生活中如发生财政困难、家庭危机、离婚、丧子、失业等重大压力事件会增加30%的死亡风险。但是,那些愿意花时间关心他人的人,完全没有体现出与压力相关的死亡风险。虽然同样经历一些重大压力事件,但是这些给他们带来“零”
死亡风险。
关心他人能够增强心理韧性。关心中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效排解压力带来的死亡风险,让生命更有韧性。
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个方法很多人都一头雾水,金刚经偏偏说得清清楚楚,这个方法不但只可以开窍,更加可以大彻大悟,成佛也。
大家没有听错,不求回报的布施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般若Prajna
因为这个方法可以培养我们的平等心和慈悲心,久而久之,就会不再为自己的私欲而活,对身边的一切都能够感同身受,不再计较自己的个人利益,不再被事物的表象困住而团团转,其实这是在生活中不断契入离相的思维。要不断坚持和践行无相布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家要永远记住一点,开启智慧是唯一解决困难的方法,更是唯一得到真正快乐的方法。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你痛苦,是因为你蠢!
你自在,是因为你聪明!
阳光欢乐多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实话!
痛苦or自在?
就看人蠢还是智慧啦
想要智慧,就无相布施啦
一蓑烟雨
无相布施是福慧双修之法,能破我执,能断三毒,能降服傲慢之心。常行无相布施者一定慈悲,因为无相布施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平等心的一种流露。常行无相布施,心也好似初一至十五的月亮,渐渐圆满光明,升起智慧。
东靖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于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
不住法而行布施,就是不求任何回报,尽心尽力的帮助有需要的人,没有耿耿于怀,没有任何滞留于“我的观点(相)”,亦名无相布施。佛法不住相布施,是行者“离欲破执“的利器,亦为行者修行之路径切入点。
禅123
由"无相布施"切入般若波罗蜜多,才能真正做到舍我,不再执着自我的观念,这就是智慧开窍的捷径
梁宵
是真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生在世,当然我们有权享受,更加有权利去用方法是使自己活得生活更舒适,但问题是如果人生真的是只求两餐一宿,由如果假设这个人生确实有轮回,静心一想我们出生在这个时空有什么意义?
钱人人都想多。
人个个都想美。
重点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觉得自己钱多、也不是人人都觉得自己美丽。
如此一来究竟我们生活究竟只为两餐一宿?果真如此?这个人生是不是很肤浅?
所以自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任何时候我都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我不想死时感到遗憾。
匆匆的来、匆匆的走,出世等待死亡,死亡再次重生,重复又重复,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人生的真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你的存在价值在身边人来说是可有可无,你确实是非常失败。
无论你如何开心,如果你在别人的眼中是可有可无,这样的人生决定是一个超级大的遗憾。
幽默说一句,你死了的时候,别人都不会送一个花圈给你,更加不会为你悼念,如果做这样的人,确实是一种悲剧。
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世间带来什么价值,并不是天天看着自己的银行户口啊!如果你在别人眼中你只是一个透明人,不是悲剧是什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跟睡在棺材的价值没有分别,确实早死早着,由于我明白这个道理,我决定选择布施来面对我的人生。
美莉娅姆
无相布施种福田,所谓的福就是感受自在快乐的能力,种种的不快乐都是因为我们攀附自己的私欲不放,着眼于满足自己的私利感受,而对人对事耿耿于怀。而无相布施,教我们不再滞留于个人的喜好立场处事,秉持平等心,不求回报,随缘尽心地扶持大众。我们借无相布施降心破执,日子有功,就会开窍,这样的人有勇气有智慧面对人生,自在快乐,更会让自己成为利益世间的存在。
达林
人生在世有很多方式可以尽自己的价值,或用心工作付出,或扶持亲友身边人,或救助人于危困,或分享提携他人等等,无论结果如何,首先要有付出布施的意愿,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发光发热回馈世间,这个过程会慢慢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智慧打开轻松自在
闻鸡起舞
自私的人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喜怒哀乐中,好的事情希望一直发生,不好的事情祈求赶快消失。每天都在为自己考虑,进不去别的东西!而智慧确实要从不断的关心别人,无相布施来升华自己的思维!
静若水
开窍就是使人类产生智慧、勇气、能力面对身边任何环境,变得更妥善,身心圆融、生活圆通,做事变得运筹帷幄,烦恼越来越少。而方法是行持无滞留布施,直至临界点。感恩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说一个笑话大家知,我发现坊间很论坛上有很多自称学佛的人,其实一点善心都没有,善心都没有,还算学佛?确实令人啼笑皆非。
佛陀的大智慧确实利害,所以第一件事就叫人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个神憎鬼厌,存在地球也不会为社会带来任何建树,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透明,这样做人不是彻底失败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现在我说布施可以开窍,应该大部份人都不会信,他们以为开窍需要打坐,其实打坐只是洗涤心灵,要破除执着一定要直接面对生活,又怎会在打坐呢?
打坐只是让我们的思维静下来,把杂质沉淀,看清楚自己的心,然后再面对日常生活种种磨难,智慧才会破茧而出。
但以上这些道理偏偏极少人相信,普遍民间的人不但只贪取个人利益,连修行都貪心,彷佛天下间的所有技巧都要学,但到头来每一个技巧都未曾成功过一次!又是啼笑皆非的例子。
东靖
打坐是为了静心,如果不能生活中舍离执着,就算蒲团坐穿了效果也未必有几多。人的烦恼尽在生活中,拳拳到肉的体现,止息烦恼必然也是落实在生活中。
假如一个人,坐到时候以为境界非常好了,自感觉很静很舒适,但是一下来了座,依然心潮像海浪一样随境起伏。那这样的坐,坐不坐都是一个样,因为其对于止息烦恼没有任何的帮助。
LishaLouis
无比珍贵的大实话,感恩老师无相布施。
阳光小薇
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忙的事情就尽心尽力的去帮助别人,帮完了就离开,心里不再去想他人会怎么看待我啊,他是不是会回报我啊,等等。帮完了,无论得到什么结果回应,也不耿耿于怀。
我觉得我就特别蠢,有时就会好心办坏事,明明是想帮别人的,最后反而越帮越忙……现在想来1帮忙也是需要智慧的,不能盲目的去帮。比如看到一位奶奶站在路边,以为奶奶要过马路,就扶着奶奶过马路了,完事才知道奶奶站在那里是在等人。帮忙,起码要搞清楚状况,然后再尽心尽力去做。2帮忙的时候,不要太自以为是,坚持己见,就是大家总说的太执着自我,总觉得自己的方法对,觉得自己才能帮上忙,别人的方法都不行,这样去想的时候就忽略了需要帮助之人的处境了,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就是帮对方解决这个困难,只要是困难解决了,不管谁的方法哪种办法,都是好的。做完就放下了,心里不再去比较去否定,觉得谁谁更厉害谁谁爱出风头自己哪哪都不行等等。这大概就是轻心大哥说的“在帮助之后,无论得到什么回应、结果,也不耿耿于怀”吧?如果“好心办坏事”了,可以总结下经验,然后此事翻篇儿,继续下一个事情。
(这些都是我的一点点看法,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最后,感谢轻心大哥的这篇文章和大家的精彩讨论
一蓑烟雨
我们明白了中道的道理,可以说是一种开窍,但若要成就,就要开窍后在生活中去修,这样才能引发更进一级的开窍。
举生活中的例子,滑冰从不会到会就是开窍,但是要想拿花样滑冰冠军,除了开窍会滑了以外,也还要大量的练习,学会如何在冰上转圈,如何滑得有美感,这就是悟后起修。
杨柳岸晓风残月
布施不仅可以增加福报结善缘,更重要的是通过布施放下得失之心消融我执吧?
洪雨行
感恩师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不计较布施力度效果,布施过后却不以布施者自居。但对他人一心一意无条件的好,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母亲溺爱孩子而造成孩子性格畸形,则是无智慧的布施。感觉太上感应篇里的几句话写的很好"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无言不语
感恩布施!这两天看轻心老师文章,慢慢开始感觉到一点,所有的佛法道理终归一点落入生活!
无相布施,做过即放下,不滞留过程,结果也是累积福报,开启智慧福慧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