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轻心微信对话节录~信佛》
某:我信佛。
轻心:信什么佛?
某:信观音啰!
轻心:……….
某:我信愿具足,可以求生净土。
轻心:什么是信愿?
某:我相信阿弥陀佛,愿意跟阿弥陀佛走,死后可去净土啰!
轻心:………
某:我是持戒的!
轻心:持什么持戒?
某:我禁肉、禁欲、唔偷东西、有话必直说、一滴酒也不饮!
轻心:………
某:你是什么态度,扮大哥?
轻心:老友,阁下说相信观音,但不知观世音是观照自心烦恼、执着来降伏,又不知要把这种能力扶持别人,如何谈得相信“大悲”,只相信观世音菩萨是神灵,却不知菩萨愿力,又如何谈得上皈依?
阁下只知“相信”二字,可以相信什么呢?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引导众生学习愿力,从而作出效化,改变自心执着,这叫“信、愿、行”具足,当下就是净土,但阁下意思是“迷信”地“一厢情愿”祈求进入天堂的态度,又怎谈得学佛呢?
牛也食草,难道牛正在持“不杀戒”吗?
不打劫,就以为正在持“不盗戒”吗?
口直心快,代表持“不妄语戒”吗?
单身或拍拖也强行禁止性生理需要,以为正在持“不邪淫戒”吗?
参与婚宴不饮酒一滴,潜台词是持“不饮酒戒”吗?
某:如不是这样,应该怎样呢?
轻心:不打算逐一解释“五戒”,如能将戒条视为“药物”看待,大概可知怎样做了。
某:有病才吃药,不是吗?
轻心:既知有病才吃药,那为什么无缘无故高调说自己有病?
某:有什么病?
轻心:吃药病。
某:究竟想表达什么?
轻心:戒律是遍及人生,从来无局限什么领域,更并非“否定、排斥”该领域。
佛法教人“设戒防守”,目的要认识“执着滞留”所带来的后果是流转生死。
“五戒”只是五个针对“心执”而要留意调整的方向。
如果人生是一条船,“五戒就是说船身五个较易破穿漏水的位置”,并非叫人无事惹事,明明本身不吸食乱性毒品,却无情白事告诉自己“永不饮酒一滴”,这无疑在船身刻意凿穿洞,再去修补。
某:意思戒是针对执着才除需作出调整,这才叫“持”?
轻心:根据“达摩祖师”之《破相论》中,开示“持斋”真实含义是: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
“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佛法所指“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种感知功能。
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而滞留”,并非“禁止、否认”其功能,身体健康而不是植物人,一定有身心反应。
简言之:
“持”指维护、保持。
“戒”指降心、破执。
持戒内涵,就是降伏执着心,并将此状态维持及保护。
佛法上传承真义只是踏实的引导,将如来教法栽种在人心识里,这是“传授”。
人心将教法激发了自心智慧,救助自己,这是“承受”。
说到底就是“传授”与“承受”,并非用个人观念思想来制定“喜欢、排斥”,这种“二元对立”的分别心,完全是“执迷”。
A君的病,跟B君无关。
B君的病,跟A君无关。
药的意义在于“医治”,佛法犹如药,“药”的意义在于“治病”。
佛法的戒叫“sila尸罗”,六波罗蜜多中的“戒波罗蜜多sila paramita ”,就是指“中道的戒”,意义在“破执”。不是无缘无故说自己正在“吃药”,明未?
某:有“某执着”才要“持某戒”,对吗?.
轻心:如是。
某:《大悲咒》可求福破灾难吗?
轻心:具大悲心、行大悲心,再持诵《大悲咒》便可一切吉祥,速令满足诸稀求。
某:怎様大悲呀?
轻心:不帶任何私欲或預設而行使扶持別人,叫“大悲”。
某:胡說!
轻心:
稽首观音大悲主,愿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无为心内起悲心。
速令满足诸希求,永使灭除诸罪业。
龙天圣众同慈护,百千三昧顿薰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濯尘劳愿济海,超证菩提方便门。
我今称诵誓归依,所愿从心悉圆满。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若我当来堪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观世音菩萨》
归依佛,指“回归、依从”觉悟的方法来生活,不是盲目崇拜佛陀或菩萨雕塑。
佛陀教人“不杀生”是教人“平等面对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非教人拣饮择食,更非教人用“喜欢态度来吃素、也不是用排斥态度来讨厌肉食”,而是“中道随缘面对眼前的生命”,不要胡扯什麼食物,这就好比政府教育注意如厕清洁,但是有人却研究厕所的整洁程度才使用,这不是胡扯又是什么?
佛法教育人心如何面对际遇,并非研究际遇如何操作,而是针对人心,千万不要站错位置。
佛法“不主张縦欲,也不主张禁欲”,而是教人用“中道”的态度面对人生任何领域的诉求,从来也没有单单说过是“下半身”,只是你“迷信”及“一厢情愿”,亦即所谓阁下误解的“信愿”。
某:……….
轻心:……….
~轻心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陀教人“不杀生”是教人“平等面对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非教人拣饮择食,更非教人用“喜欢态度来吃素、也不是用排斥态度来讨厌肉食”,而是“中道随缘面对眼前的生命”,不要胡扯什麼食物。
这就好比政府教育注意如厕清洁,但是有人却研究厕所的整洁程度才使用,这不是胡扯又是什么?
Handsome轻心 (作者)
[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时候自己重温跟读者的对话交谈,我自己都忍唔住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民间的人如此蠢?蠢足几百年,究竟有冇搞错啊!
学佛学到越来越蠢,必须知道学佛的人应该好聪明,应该越学越聪明,有些言论已经不是令我感到眼冤的问题,而是我感到正在跟智商有问题者的人说道理。
我这番说话并不是任何排斥及贬低任何人,佛性人人平等,学习聪明一点好吗?
带着这样的智商去学佛,自命是佛教徒,是会受到世人耻笑的。
聪明之士,究竟你们去要哪里?佛教圈是不是衰到这样?确实冇眼睇….[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清珠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就是那个受世人耻笑的不合格的[捂脸][捂脸][捂脸]如果是著相的佛弟子是不会耻笑的,不著相的应该是保持沉默了,往往是那些不学佛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学佛变得毛病更多了,走入误区还不自知[可怜]
佛古医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当世之人愚昧,是因为圣贤教育断了百多年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会否大部份人的智商未夠能力能理解这种逻辑?
Handsome轻心 (作者)
究竟出家人怎样教大家?如果连这种道理都不明白,唯一的可能根本就是出家人搞错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只是“中道”,从来不会设定任何方式去操作,如果设定操作,这个一定是“外道”。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教育人心如何面对际遇,并非研究际遇如何操作,而是针对人心,千万不要站错位置。
清珠
世间的有些学佛文章告诉人们这么做就可以改变际遇,如果改变了就觉得办法好灵验,如果无效就容易退心。其实往往让人就把重点放在了外面,而忘记修正自己这个心才是最重要的[拜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珠
用刀杀人,法庭上应该针对“刀”作出审判,还是应该针对“操作刀”的人?
清珠
对不起轻心哥哥,今天才看到问题,当然是操刀的人啦,而这个人这样做的原因一定和他(她)的思维有关,所以一切都是从自己的心下手。有时候知道是自己思维没有转过弯,就是改变不了自己[害羞]
君君gungun
[拜托][拜托]谢谢轻心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