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超越了什么“戒色吧、女子戒色吧”论坛本身。究竟什么是佛教、佛法?可能被部份人都混淆了。
宗教是后世人将古来圣贤言教辑录化成文字集结成经典,佛陀约在2500年前的一场又一场演讲show,被辑录记下来,成为今天的“sutra~经”,当日的“sakymuni~释迦牟尼”从来都没有说过一次自己是佛教。
“佛法”不等于“佛教”,那就当然不是“宗教”,宗教不是佛陀创立,宗教更不是“信仰”,信仰更不等于“修行”,但文字表达一切都是时空上的决定,如果有人问我是否佛教徒,我当然会说自己是佛教徒,这是应机应缘的共识,难道我要说自己是一个“寻求宇宙真相的道人”?可能有人马上会视我为精神病。
“身”是肉体活动。
“心”是精神活动。
一个具有掌握正确“原理”与“方法”,如理如法去调整身心和谐叫“修”,再用这套方式去面对生活,叫“修行人”。故此,修行跟信仰无关,但修行人确实很多是从信仰外在神灵之宗教领域中,再升华至走向“修行之路”。
“道人”理应设法超渡身心,超渡是针对身心活动,亦即针对“活人”,亦即“在生之人”,人由两个“体”构成;一个叫“肉体”,另一个叫“精神体”。
“痛”跟“苦”是两回事。“肉体”只会痛,苦恼的是“精神体”。“自在”跟“束缚”亦无关肉体。
以下作出比喻,众生须被渡化的是“精神体”,解脱束缚亦是“精神体”,而非“肉体”。故此,“精神体”被浄化,才叫“超渡”,简单言,超渡只是“教育”。
契入“净土、地狱、饿鬼、畜牲……”等等十个法界层面,也是“精神体”凝聚而成,而非肉体。故此,超渡跟“肉体生灭”无关,更跟“生前死后”无关,只跟“精神体”有关,“精神体”就是“心”。
“超渡”的真实义,从来跟“生前死后”无关,只借“施食、诵经、持咒、善行”的种种手段,来将那“精神体”予以净化、渡化,亦即那颗心“何时净化”,何时就是“构成超渡”。
故此,外来因缘手段能否超渡众生,取决于“心”之净化与否,心能否净化,就取决拥有那颗心的众生。
修行人日常就是透过“诵经、持咒、善行、一切佛事”来超渡自己的心,亦即“浄化自己的心”,先立己,再立人,才能有机会“协助众生净化”。
思维得到净化,就构成“超渡”,至于心灵净化到什么程度,就会契入到那一个“领域”,“超渡”并非意味代表必超越“三界”,超渡的意义是指“由浊至清、由沉至升、由大执至小执、由小执至破执”的思维升华。
以上开场白是表达修行跟信仰是两回事,大部份人是信仰宗教,明白佛理的人是“修行佛法”,修行就是思维调整,dhyāna~禅那,叫思维修、静虑,一般易理解叫“思维修”。
笔者以佛法来看,坊间什么“禁欲吧、纵欲吧”根本沾不上半点佛法可言,如果有人硬说这些言论就是佛法,基本上就是“谤佛毁法”了。
什么是佛法?说来长篇了…….
现举例子作为其中参考,重申这只是其中例子,因为佛法本来就是“超越观点滞留~(apratisthita laksana 离相)的领域, 根本无法标签什么是佛法。
自性是人人本有的一种“质”,本无形相,但现作比喻方便理解:
身体是一个城堡,外在有五门,分别为“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内在有一个“意门”,城堡内有一个大王,叫“自性、佛性、本性”,大王居住在一个城堡内的一个地方,叫“心”。
如果经常只打开大门,不断让资讯进出,完全失控,却没有去好好保护这个大王,这个城堡就会出现问题,叫“烦恼”。
为了离苦得乐,必须将所有门适当控制,不被门外讯息攀附,而向内觉察、明白,这过程叫“明心见性”,这是最基本正确学佛的的第一步理念。
如何控制呢?首先学习“禅定”,务必先心静下来。要静,牵涉很多心法、功法,并不教人向佛像膜拜啊!说到这里,一般初基的学佛人已经知道在“佛”在那里了,在“心”啊!
要认识大王,必须控制好六门,才有机会见到大王~“佛性”。
上的例子就是历史中国禅宗第六代大成就者所举之比喻,拥有清静传承,并非笔者自作聪明,他的名字叫“释慧能”法师,人称“六祖”也。
广义来说,一切能使人明心见性的渠道,都可以算是佛法。但问题是以上什么“戒色吧”言论,究竟有否涉及明心见性的课题,就要读者自己去理解了。
评论区
无公害小姐alice
多谢笔者解释了佛法,佛教,超度,修行的涵义。并非日常我浏览论坛看到的玄而又玄的文言文理论。令人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清晰感。希望看到您更多文字。为您点赞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无公害小姐alice
【沟通技巧】有以下三大次序:
1)聆听对方重点。
2)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
3)回应对方重点。
【沟通精神】有以下三点:
1)沟通意义在于“对方之回应”。
2)即使你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3)“如何有效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说话不能语无伦次,更加不能“答非所问,问非所答”,佛法上的修行就要借“无相布施”去破除对“我相”的执着,由于部份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到处挑衅,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不明学佛其实就要破除对“我的观点”的执着,更不明白破除“二元对立”的重要,才是佛法核心,牵涉佛法,一句说话都要慎言,否则就会引起无谓风波。
无公害小姐alice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清晰明白内容的涵义,一定可以简洁明了的表达出。如果对方没有听懂,一定是表述者自己没有表达清楚。而不是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曾游走在佛教论坛里寻觅答案,包括如何修行,佛法究竟是什么,意义何在。确是得到了很多似是而非,文不对题的答案。您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感谢
永不言弃
感谢朋友的分享,收益了!
向日葵 (提问者)
非常感恩答者细致长篇文字的分享!我说来惭愧,所谓学佛也只是通过佛教各大论坛、贴吧看文章,但是从来没有看过像您这么通熟易懂的,非常感谢!我感觉学佛久了反而内心有很多纠结,很多矛盾的点~
比如:学佛,是不是必须没有了淫欲才可以?戒色吧的理念也是一次手淫都不可以,而且说手淫有害,是邪淫,损福报!这些是真的吗?可是作为年轻人正是气血旺盛啊,有可能做到完全杜绝吗?禁欲之后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吗?求前辈们指点。
静若水
这篇回答对佛法的阐述太棒了!学习了!感谢笔者布施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必须针对题主发问重点,更必须用对题的回应,文字可能会被传播,不能掉以轻心,部份人回应离题,完全忘记了提问者的疑问,答非所问、问非所答,令提问者一头雾水。故此,我刚才文字回应是针对“佛法、佛教”是什么?如果对佛法、佛教都不明白,又如何判断言论是否被扭曲?这是逻辑次序。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认识有佛教同修,因为误以为清浄就是结婚之后不行房,两夫妇都是医生,结果女居士要求丈夫让他倒立,叫丈夫从体外,让精液只流入她的阴道,不准正式进入。
又有一次,女居士更下半身注入麻醉药,然后训在床上性行为,够经典了。故此,我说不能单凭一个动作去决定对错,他们用这个行为,已经不是什么情欲问题,他们已经进入极端的执取,要处理的是心,而并非性行为这个活动,更已谈不上什么邪淫可言了。
最奇妙的是这个动作,竟然可以让女居士怀孕,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清净,完全跟修行智慧上无关,八年内我见尽无数婚姻破裂,谁知道真正的清净是“离相”,并非在教人以表象「见到什么、做了什么」去作基准,佛法只会教人去认清“自心”,一切只有自己知。
说这些案例,就是要彻底令人明白不要再迷信,勿再被坊间喧染。
很多言論,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现时坊间佛教大部分流行的“点灯、禁欲、放生、签香油、诵经、持咒、念佛、拜忏”言论,表达者全部都是集中向外求福、求加持有关,几乎没一句说话是教人向“心”下手,彷佛已经成为佛教主轴,使人在坊间根本难以接触到佛法,过去100年大部份如此,句句都在形式上兜转,佛法又怎可以延续下去呢。
任我行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天呐!竟然有这样的操作!我以为最多就是没有性行为了!没想到为了没有性行为又要有孩子,竟然可以想出这样的方法,我也是大开眼界
向日葵 (提问者)
太吓人了……
向日葵 (提问者)
迷信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