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为什么持续念一句话会达到很平静的境界?
今天在走路的时候,突然想念绿度母心经,于是在心里默念,念着念着突然脑子很平静,心也很平静,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清晰明亮起来,平时萦绕心头得忧愁好想也褪去了,就是想问下这是为什么?是绿度母心经的作用,还是持续念一句话使得脑子得杂念消失的结果?还有就是平时生活中怎样能维持这种平静?因为我一不念不久心又会乱了。
二、正文区
古来至今,世界各地所传承下来的“静心方法”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但总离不开至少运用一种“感官”以疏导我们的注意力,当中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任何一个,透过感官功能,将心灵注意聚焦一个点上~“摄心”。
如果能将所有注意力全神貫注于一个神经传导路径~“专注于一”,长期紧张的心智负荷便得到释放,我们便能感到暂时的平静、安宁,重新回到平衡。将六种感知功能同摄于一,可使人暂时处于世俗的平静中,忘却世俗烦忧,但这只是「治标」。
佛法上的真正平静,并非处于呆头呆脑、不思不想的状态,而是于清醒中能是破除“二元对立”的执取去面对人生,这种平等心是体现于日常生活的语、默、动、静之中,叫“禅定”,這是「治本」。
阁下此刻所做的只是“锁心”的技巧,借「万念归一念」,将暂时其他念头压制而已,纯麻醉功能,问题根本没有解决,麻醉力一过,便原形毕露,并非真正平静。
故此,当将六根感知功能回复面对世间,烦恼就会再次出现,因为静不在念什么,静亦不在坐,静心方法是先以静心切入,再禅心而活,用禅心去生活。
P.S 幽默一点,閣下唸1234,只要集中,都能够达到你最近效果。补充一点,以上本人说话并未涉及深入禅门的具体修行领域,只是给予阁下一个雏形,概括而说,希望以上说话能启发阁下。
三、评论区
谢谢你的回答!静坐不是为了坐,而是用静坐去切入到静心去面对生活!
全神贯注的经历相信人人都有,当你集中在一个事,专注于一,这时可能身边发生什么都会听不见,闻不到。
这一秒过去,回到现实生活,又是六根不清净了
赞同答主说的,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我们要修的是心,在生活中能圆融,平静,自在的生活。学任何“功法”,其目的也是为了修心。
佛法上的真正平静,并非处于呆头呆脑、不思不想的状态,而是于清醒中能是破除“二元对立”的执取去面对人生,这种平等心是体现于日常生活的语、默、动、静之中,叫“禅定”,這是「治本」。学习了,感恩分享
以上就是《六祖坛经》中说的,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只是答主说得更加通俗明晰。
是的,持续念一句话,只是让人专注与一件事情,叫全神贯注,这应该只是叫做一种平静的状态,不是一种境界,因为这个与佛法所谓的静心没有本质的联系,真正的静心是需要心法和功法的配合的。
谢谢分享思想,深受启发!
另外,是五花八门,没有五花百门成语。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挽风行远
多谢提醒,因为在下不懂中文输入,长期靠语音,会有很多错别字,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