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我很相信佛教,在学习任务很沉重的时候(研究生在读),都去寺庙做义工(每月初一十五),可是可是,我很爱吃肉,改不了。。我很爱我男朋友,我们在一起三年了,很相爱,在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可是可是,佛教不推崇吃肉,还要戒邪淫,我都戒不了,我都觉得我没脸面对佛祖了,我答应了佛祖,要少吃肉,永远不和男朋友开房,可是我没有办法,我只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我。。。。。我没脸见佛祖,没脸再去寺庙做义工,佛祖会不会惩罚我,我应该怎么办
虽然我问这个问题很可笑,可是我真的很苦恼
谁能指点我一下,感恩不尽
二、正文区
1)佛教只是后世创立的组织,阁下要依从的是“佛法”,组织、佛法是两回事,学习佛法必须透过拥有“清净法脉传承”的过来人来引导。
佛经是释迦牟尼佛于2500年前的一段段讲座,被后世人记录下来的文字信息,(经文sutra)是“证悟者”所宣说的“窍诀及导引”,是让修行人拿来验证的信息,并非拿着经文团团转。
举例说,就犹如旅游指南所介绍的各地风土民情,必须由旅游者去实地体验,并非拿着指南去研究,否则容易被文字所缚而进入死胡同,好比不可拿着一本医学书籍,就走去帮病人做手术,必须由资深经验的“医生顾问”从旁指导,如果在未理解佛法是什么之前,一切言之过早。
以上所指的“过来人”,就是对该段经文拥有“正确理解、无误解、无曲解”的人,亦即所谓佛法所说的“善知识”,透过这种人去把经文去表达给“学人”明白,当学人明白之后,再将“该理解去付诸实行”带进生活中去验证,直至证实该段经文的真伪,才真正去“接受行持”,
2)梵音buddha,意思是觉悟。中国人勉强音译作“佛陀”,佛陀并不是一个外来的神灵,而是众生本有的“觉性”,由于执着人心的感知,觉性被蒙蔽起来,犹如太阳被乌云遮盖。
一切能导致觉悟的方法,叫“佛法”,勉强来说,佛只是“思想精神领域”的事,毫无形相可言,好比聪明、愚蠢也不可能用任何方式去界定“相信、疑惑”。
明白佛的内涵,又知道佛法完全跟信仰无关,而是将心从“迷惑”达致“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修”,修是调整之意,完全跟信疑无关,故此,如果阁下单凭用“想相信佛教”的思路,就已经完全违背佛法本质,佛不是拿来信,佛只是觉悟的意思,是要修出来的,如果敬重佛祖,就一定要明白佛是什么,佛是觉,亦即是人的本来面目,不要扯上什么佛祖惩罚,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否则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浪费光阴。
3)例如,很多佛教徒都说“持素”,其实只是沦为揀饮择食的素食者,贪素厌肉,已属“贪心、嗔心”,秉持这种理念曲解佛理,就已经是“痴心”,完全跟佛法所指的是“持斋”无关,现代部分人长期模仿表面却“不知就里”,这不是迷信又是什么?
人体上看得见的,其中就是血液,但有很多肉眼及科学仪器看不见的运作系统有~“气脉”,吃肉会是血带着“酸性”,导致血液比较凝固,会障碍气脉,少吃肉可使身体呈现“碱性”,素食者有利对气脉畅通,可使身体健康,减少毒素累积,而对修行上都有大帮助,气脉一通,可开显人的身心潜能,尤其是思维。
至于灵性上,古语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吃素对培养慈悲心,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强调只是可能,因为很多“伊斯兰国”的杀人犯都是素食者,但行为却残暴不仁,最近这些“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将一些人质活活放进注满漒水的缸溶解杀死。
故此,断不能单以“素食、肉食”的表象来断定一个人的修为,佛法说出万物平等,目的是减少杀业。最终目的,就是要修行人明白平等心的道理。
真正的慈悲心并不是情绪上的善良,而是不落入“二元对立”的平等心,一个“不平等”思路的人是永远谈不上慈悲可言,平等心、慈悲心的流露并非形式上的“拣饮择食”,而是面对人生际遇,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才是真正的慈悲。
佛法修行人普敬万物,慈悲心并非对尸体,而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佛法上称这思维状态叫“maha~摩诃”,意译亦为“无边际的大”,亦即所谓“大悲心”。
《大悲咒》中提及「降伏三毒」…….
Ehyehi maha varha-mukha, tripura-dahanesura Narayana va-rupa vara marga ari.
Ha nilakantha ha maha-kala, halahala-visa, nir-jita lokesa.
Raga-visa vinasana, Dvesa-visa vinasana, Moha-visa vinasana.
咒文大意:我此刻呼唤召请自性中的圆满,犹如最上胜的“摩利支天菩萨”大猪面相貌的战斗神力真实面目~“觉心”般,尽情地把贪欲、嗔恨、愚痴的三大剧毒之城焚烧起来!以无异于如“那罗延天”的大力量和无穷毅力,决心做一个恭行殊胜正道的老实道人!
根據「达摩祖师」之《破相论》中,开示「持斋」真实含义是:
-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
- 「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
-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
- 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佛法所指“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种感知功能,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而沉醉滞留”,并非“禁止、否认”其功能,身体健康而不是植物人,一定有身心反应。
重点又出来了,佛法所指的戒律叫“sila paramita尸罗波罗密多”,即六度罗蜜多的“戒律波罗密多”。
如果对“戒”的意义是什么又曲解,对“波罗密多”又一无所知,又如何谈得上“持戒”?
佛陀临终前最后四个遗言:
1)以“别解脱戒”为师 。
2)以四念住为住。
3)远离邪魔外道,不与为伍。
4)切记所有经典,皆以“如是我闻”作起首语。
第一点所指的“别解脱戒”,意義就是「驾驭感知去破除心執」,最终能够获得解脱,不再受制心执所捆绑,原理就是依照“波罗密多”的心去行持戒律,亦即是必须为“各自心执着而起戒破执”,戒律因执着而存,有什么执着就要为自心起戒,而并非无事惹事,无缘无故叫自己守“不吸毒戒”,戒律是执着的对应,明白此理,戒律何止五戒,戒是什么?破心执啊!而不是把戒律界定为“法律准则”。
其中第四点,就是因为佛陀洞悉未来世人将会把经文曲解,于是叮嘱弟子今后在经文翻译的时候,须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目的就是提醒后世人明白“如是这样的讯息,只是翻译者个人所听、所理解,不代表百份百是佛陀本意”。
笔者在此回答不打算去再长篇大论分享法理,因为这些专有的名词及内涵,必须透过机缘巧合及求道者的诚意,才能真正获得正确的理解,不能憑一個答案三言兩語使閣下完全明白,如果无推断错误,其实这个回答最后会令阁下迷上加迷。
言归正传,如果阁下接触佛教只是非常短的时间,更对佛法是什么也一头雾水,建议按部就班,如果要几句说道出佛法核心就是三个字~“浄其意”。
佛法说来说去都是教人“离相破执,明心见性”,佛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更加从不会“认定、否认”社会、人伦、世间的一切行为,佛法所定立的具体指引全部只是切入点。
如果阁下进入佛教论坛,想去了解“凡夫的游戏~爱情”,可能是选错了地方,情侣恋爱过程会做出什么言行,其实人人心中有数,你我他都会做,不过有一些人高调宣传禁止地做,确实不知动机何在,把些私隐公开说出来,是否需要颁“禁欲大奖”给这些人?佛法是心地法门,明明“说心、修心、降心、住心、悟心、证心”,为何不断着眼在“下半身”?确实令人莫名其妙!
真正的大乘佛法必以“般若prajna”切入,禅宗更加是以“正法眼藏”来传承,亦即是说佛法从来不会教人“做、不做”什么,只会教人“离相破执”。
至于“不邪淫”三个字,是指“不正当而过度的性活动”,淫是古来语,就是雨水过多的意思,本来跟性活动无关。不过后世人曲解了这个中文字,将这个“淫”字等同“性活动”而已,至于此刻佛经上的戒律,笔者认为对题主现在言之过早。
再者,佛法所说的“淫”并不是中国人所指的“淫雨霏霏”如此肤浅,而是“pratistha laksana着相、apratistha laksana离相”,并不会跟人去研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搞清楚佛法究竟说什么,否则以讹传讹,习非成是。
请你做好一个女朋友,做好你恋爱该做的事,不必挂心,请珍惜你现在一份青春,好好开心渡过每一个今天,不要有所遗憾,不要乱搞三角恋、多角恋,做好本分,哪怕是自己私下解决性需要,阁下都不会下地狱,25歳至28歳结婚才可以明目张胆跟丈夫亲热,我想问一问这样跟智慧修行升华有什么关系?不要再受迷信影响自己好吗?祝福你。
笔者非常同情“性无能、性冷淡”的生理状态,但请你们不要干扰一个想结婚的人,请大发慈悲,因为很多佛教信徒仍然想组织家庭,性无能、性冷淡的人继续好好静静留在家中禁欲就得了,这是阁下私隐,大众无兴趣知道的,这是礼仪,如果再发言,就请说一些对社会有建树说的话就更好了,不要制造争议的声音,禁欲是人权,恋爱、婚姻亦是他们的权利,希望禁欲者能够体谅。
但如果苦于魅力不够,长期沦落于无办法结识异性,笔者愿意分享一些恋爱经验,但千万不要妒忌拥有伴侣及婚姻的人,因果不会错落,如果长期孤独的人,事必有因,需要检讨及正视。
如果有人想挑战刚才以上文字,很抱歉,恕我直言,笔者无办法跟“性无能、性冷淡”的人去斗机灵,因为笔者是一个“年青力壮、血气方刚、身体健康”的“道人”。
P.S 题外话,笔者对佛经是充满诚意及一丝不苟,会为了一句经文去翻查印度原文,更曾为一篇《大悲咒》研究了15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获得大悲咒的法脉传承,全部为梵音。
【佛教徒是令人讨厌吗?】
佛教徒令人讨厌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091.html
《为什么要守五戒?》
为什么要守五戒?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229.html




三、评论区
根據「达摩祖师」之《破相论》中,开示「持斋」真实含义是: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
「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
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佛法所指“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种感知功能,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而沉醉滞留”,并非“禁止、否认”其功能,身体健康而不是植物人,一定有身心反应。
人体上看得见的,其中就是血液,但有很多肉眼及科学仪器看不见的运作系统有~“气脉”,吃肉会是血带着“酸性”,导致血液比较凝固,会障碍气脉,少吃肉可使身体呈现“碱性”,素食者有利对气脉畅通,可使身体健康,减少毒素累积,而对修行上都有大帮助,气脉一通,可开显人的身心潜能,尤其是思维。
至于灵性上,古语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吃素对培养慈悲心,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强调只是可能,因为很多“伊斯兰国”的杀人犯都是素食者,但行为却残暴不仁,最近这些“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将一些人质活活放进注满漒水的缸溶解杀死。
故此,断不能单以“素食、肉食”的表象来断定一个人的修为,佛法说出万物平等,目的是减少杀业。最终目的,就是要修行人明白平等心的道理。
真正的慈悲心并不是情绪上的善良,而是不落入“二元对立”的平等心,一个“不平等”思路的人是永远谈不上慈悲可言,平等心、慈悲心的流露并非形式上的“拣饮择食”,而是面对人生际遇,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才是真正的慈悲。
佛法修行人普敬万物,慈悲心并非对尸体,而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佛法上称这思维状态叫“maha~摩诃”,意译亦为“无边际的大”,亦即所谓“大悲心”。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
「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
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佛法所指“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种感知功能,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而沉醉滞留”
而不被束缚而沉醉滞留,就这一句,你做那件事时,能达到不沉醉不滞留,即不留恋那种感觉分毫?心做不到这点,还去凭着情欲去做,不是在增加沉醉和滞留的机会吗?
朋友,凭你多次的留言,我知道你确实是有心学佛的人,末学真心欣赏,但是阁下对佛法的核心仍然未摸通,你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佛法,否则我再跟你用心的说下去,都不会带出什么效果,建议可以从《六祖坛经》入手,高兴认识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刀放于贼人手上,可能会成为凶器。
刀放于医生手上,可能会成为拯救工具。
一下子我很难详细跟你解释,因为人仍然有肉体,所以生理人体规律必须得到适当的疏导,这是生理的问题,如果你搞不清楚佛法是什么,只会一直在形而上兜兜转转,此刻末学并不是去批评你,更不存在教导你,而我想尽一点本分,去提一提你去了解佛法究竟是什么?
无论你是否接受我的交谈都不重要,重点是现在这个时空有一个人曾经这样认真跟你说出这番说话,你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你要去亲身用尽方法去证实,这是阁下的权利。
我无缘无故,不会写得出这么长篇大论的文字,而且我跟你毫无仇怨,我一定有原因,每一个人的思想言行都有动机,现在我已经表达给你知道,请你行驶作为佛子的「权利、责任」,重新去正视这个课题~“佛法究竟是什么”?共勉之。
理可顿超,事须渐修。从理上谈,本来无一物,从事上谈,修从时时擦拭明镜台开始。不擦的话,而说一切皆空的,那么一句话,继续轮回,也是空啊,所以,轮回好了。另外,顿悟就像锯断木头后的最后那一下,即前面不是没有锯过,这个锯的过程就是戒定慧的过程,没有戒,可以直接跳到定或慧的可以,有根性利的啊,即所谓的直接玩自净其心。对于根性利的,禅宗怎么玩的,师傅怎么对徒弟的:你空了是吧,你自净其心了是吧,你开悟了是吧,过来,我砍死你,反正你不需要这具身体了。当然,觉得根性利,也不必自己砍自己,先看看别人揍自己的时候,自己能不能笑嘻嘻的,当一切幻象吧。不在于做什么啊,所以干嘛要抵挡,自净其心吧。说什么不在于做什么的,自己站着能睡觉不,修行高的,站着照样入定休息啊,自己在剧烈活动中,能在三昧中,了了分明,而不是被劳累感,夺了定心不?自知自觉是修佛的第一步,自己那颗心真的摆脱了行为形式上的束缚了?
朋友,你忘记了题主是一个什么的人吗?他是一个想结婚的女人啊!你跟他说“三昩”?
如果不是有一些滋事分子扭曲佛法,我根本都不会说出这些什么佛法回应,因为根本只会令题主“迷上加迷”。
看多一次这个女生的表白未?不要再说佛法了,已经吓怕了她,够喇。
亲爱的题主,简单说一句,好好爱你男朋友,做你情侣应该做的事,不必有任何负罪感,我所說的所謂佛法原理,不是給你看,你跟男友好好相愛,祝願早日共偕連理,顺风顺水,说完。
希望题主没有被吓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快结!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最适合修行!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嗯嗯,是呢。然后再生两个宝宝,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其实这班禁欲者,根本都未知我过去是什么人,过去八年接触了多少痴男怨女,亦即所谓迷信的佛教徒,最后分手的分手、离婚的离婚、40岁仍未找到最对象大有人在,我处理这些个案起码超过500个。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佛教徒走入迷途而毁掉情缘啊?天呐,为什么大家都如此热衷于将禁欲等同于修行?禁欲者,不离婚不分手才奇怪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過去我处理的更加千奇百怪都有,甚至有些近乎变态,你有冇听过行房的时候刻意麻醉藥注入下身,目的就是令自己麻木,後才正式行房。
他们认为这样就是清静,更加鲜为人知的古怪行径,令人闻风丧胆,确实不知道他们所谓的修行修出了什么?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行房的时候刻意先麻醉下身,用麻醉剂麻醉后然后再做吗?
想起之前的一个问题,提问者是男生,因为佛教徒女友不仅婚前禁欲,婚后也打算禁欲,男生难以接受,其实最可怜可悲的是那女生,既然打算禁欲,何苦结婚,害人害己。问题链接:在家众想要在佛教中修行精进就一定要放弃夫妻生活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494301 (分享自知乎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我处理过一个个案,可成为经典之中的经典。
本身女居士身为一个医生,为了自己清静,不让丈夫直接进入性交,但又想怀孕,结果女居士将自己倒立,然后要求丈夫自慰,在射精的一刻,射进外阴的位置,然后叫丈夫打开其阴唇,倒立式将精液流入体内,最奇迹的,竟然能够怀孕!简直是千古奇闻!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太夸张了,简直高难度动作,既然如此迷信,如此排斥性行为,何必结婚呢,这丈夫好可怜,竟然接受照做了!学佛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如不学的好,佛法其实好冤……佛法从来没有让人做这些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最后女居士被丈夫要求离婚,经过我中间去用霹雳手段,将这个女居士闹到狗血淋头,终于挽救了这段婚姻。新这个女居士确实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只不过被一些迷信的所害而已。
但是有很多个都挽回不了,一个又一个离婚,最可怜的就是很多女居士带着几岁的小孩,仍然被抛弃。因为由始至终这班人,现坚持自己没有性行为就是清净,不是愚痴又是什么?
我们在超度之中,最麻烦的就是处理这些曾经接触过佛教,又一生迷信的人,这类亡灵通常都不愿意契入浄土,顽固到不得了。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师兄好有智慧好慈悲,这女居士也算是幸运了!!!这些人执着到连净土都不肯去的地步
如果题主真的禁欲了,过段时间男朋友就该上知乎来问了:女朋友最近学佛了,因为宗教的原因拒绝性行为,要不要分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所以我经常劝告一些对佛教有兴趣的人,建议千万不要到“知乎”,我在这里分享,只是因应一些现实中完全没有办法接触佛法的人。
这个地方要小心,稍有差池,惨过入黑社会。现代的佛教圈已并不是一般的地方,是一个品流复杂的龙蛇混集之处
可以的话,直接自己现实中找师傅。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是的,不仅是知乎,各大佛教论坛都一样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夜阑人静一想,这类天天高调说自己禁欲的人,人生究竟活得怎样?一天24小时,竟分分秒秒都滞留局限在“下半身”一个小小的性器官去研究怎様可麻木。
撇除睡觉8小时,倒不如用清醒的16小时去研究人生其余领域如何活得自在?
须知道“人生”不是一个“性器官”,难到人生就等如一条阴茎、阴道?为何如此肤浅?何必为了如掌心的小肉,分秒大费周章去研究,这样思想可能相比一个已经结婚的人更加烦恼,不知阁下是否同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我是男人,不如实际一点,与其专注设法在性器官如何麻木,做变性手术可更直接了当,将睾丸直接割除。
现在想接触佛教的人,每每就是受到这些禁欲者白色恐怖,最终放弃接触佛法,其实是确实是悲剧。
被自心著相執着捆綁,產生仇恨,牢不可破,進退兩難,猶如獄中,苦不堪言,曰:地獄。
但是有很多佛教徒逴地狱是什么都未知?《地藏菩萨本愿经》其实并不是在说神通故事,其实是在说“心”,包括《普门品》亦一样。
我们做超度的时候,必须明白“破地狱”其实是引导亡灵“破心执”,万法唯心啊!
所谓众生,只是种种“执取由我”而建立的众多观念,叫“众生相”,故此《六祖坛经》说“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心外何曾有众生?必须自心自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食素好,还是食肉好?
执取素好,意味认为肉不好。
执取肉好,意味认为素不好。
佛经记载食什么最好?
单身好,还是双身好?
执取单身好,意味认为双身不好。
执取双身好,意味认为单身不好。
佛经记载什么身最好?
偋弃一边,必执取另一边,又是着相。这种“落两边”的观念,是生死之源。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如果“下半身麻木”就代表清净,相信太监全部已经是佛陀,这些言论简直肤浅到不得了,幼稚犹如小童,佛陀说法45年,明明教人降心、住心、明白实相、不住于相,偏偏这班人就化身成一班太监,教人在形式上兜兜转
如今一班如太监般的人,整天分享如何禁欲的方法,不是着相又是什么?实在太天真。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是的,禁欲者整天关注下半身,这样的思维确实比一个结婚者更加烦恼。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释尊”当日的在“苦行林”六年自虐,比他们更加利害,因缘际会,听见一个音乐家弹琴的歌词,最后方知原来是落了“两边”,这六年虽然很痛苦,但是这是个过程,各有前因。
夜阑人静一想,这类天天高调说自己禁欲的人,人生究竟活得怎样?一天24小时,竟分分秒秒都滞留局限在“下半身”一个小小的性器官去研究怎様可麻木。
撇除睡觉8小时,倒不如用清醒的16小时去研究人生其余领域如何活得自在?
须知道“人生”不是一个“性器官”,难到人生就等如一条阴茎、阴道?为何如此肤浅?何必为了如掌心的小肉,分秒大费周章去研究,这样思想可能相比一个已经结婚的人更加烦恼,不知阁下是否同意?
您这样说,好像修梵行的,必然会如您所说那样分分秒秒都滞留局限在“下半身一样。即一定会有这样的过激。如果,真是那样想,那么也不是修梵行。我不知道,为啥您和那位静若水,会有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难道除了禁欲,便只能是释放顺从欲望吗?好像,不顺从欲望,便只能禁欲,好像不顺从欲望,便是禁欲。为啥,看不到转欲这条路?即为什么不去强调,欲望本空,转其缘即可?或说;看不到私欲可以转为慈悲心?即看不到,丈夫活妻子可以被视为是和自己有缘的众生之一,可借夫妻关系,共修人天善法,甚至是佛法?即貌似看不到夫妻关系,亲朋关系都可以是努力引对方,向善甚至超脱的良缘?
施主,这番说话不如你收回好吗?
难道你仍然不知道你的回答盲點所在?
可愛的小姑娘想組織溫暖家庭,你究竟明不明白?请你放过她。
大部份人都建议你留待家中禁欲就得了,不要去阻止别人组织家庭好吗?
请你明白,我已经说了很多次,想要一个温暖家庭,和将私欲转化成菩提心没有任何矛盾之处,而且,那会让人去寻找适合正法的伴侣,而不是随着私欲,去一厢情愿。
你忘记了我不是题主吗?
你去跟女题主说转化吧….
你分分秒秒跟我说转化情欲,代表你内心不断滞留情欲,究竟谁的情欲最多?大家心中有数。
一个不好色的人,会天天由朝到晚说不偷窥女生裙底吗?
如果一个人心平气和,会天天说着我不能动怒吗?
修行是修证自己的心,不要如此八卦天天留意别人是否有禁欲,刚才我的脑中出现一个非常猥琐的画面,就是怀疑你不断看着自己的私处自言自语:“小阳具!你要乖!千万不要冲动啊!”
天呀!你根本不要长期注意在自己下身,明白吗?
古云:“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衰”,你分分秒秒都提及下半“身”,如认真想一想“下半生”如何面对“人生”,可能会更有建设性。
阁下的笔名(Desire=欲望), 可知你心中确实充满欲望,万法唯心,已经此地无银三百两!醒啦,兄弟!
其实从你的表现得知,你这个人就最咸湿!咸到不得了!
缘起无尽,菩萨不断性恶,凡夫不断性善。然而,菩萨可转一切恶欲为菩提心。凡夫却可能被恶欲牵着走。什么欲望不欲望的,断无可断,警戒不是欲望本身,而是能否及时运用转欲的清明和能否坚持驾驭欲望给周围带来好的影响的慈悲。所以,我再给你说一遍:我不禁欲,只转欲而已,而我转或用的从来也都不是自己的欲望,只是觉知下的欲望,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属于我自己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过是被给个机会,就善用罢了。
为何我不跟你说佛法,因你太咸湿!太淫!你消化下这句说话,太咸湿的人看不到佛!心中只看到欲望!
没有他心通或证得法智,便随意评价别人是怎样的修行人,也就不必谈佛了。我不和对我说:你就是怎样的人,去讨论问题,因为这种动不动就会给人定性的人,无法理性讨论任何问题。他的大招便是“”我说是啥,就是啥“”,那我还跟他讨论个啥。
我叫“轻心”,提醒自心“放轻”感知的滞留,然后再降心、住心,日子有功,才能“放下”,勿将修行成为包袱,须轻装上路,你满脑子都是欲望,怎样修?
你的笔名及言行已经道尽一切,何必掩饰自己?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你面对的是你自己的心。
无人在乎你如何走入找出“切入点”去修,必须为「自心执着而起戒」便是,勿再公众场合告诉别人自己是如何禁欲,否則只代表你心中充满欲望才需要禁,你越说得多,就代表你越淫!看你何时醒!
咸湿佬,你好明显是一个咸湿狂人!咸到不得了。
按您的逻辑,您叫轻心,就说明您的心从来都重,毕竟我叫欲望警戒,在您看来就代表我从来都有欲望对吧?那在您的逻辑心中我们还真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呢
你说得对!我的心就是重,未放下,所以要修。但是你确实好咸湿!你终于承认!
因为你的问题明显到不得了,大家是男人,我不明白你可以如此咸湿到怎样地步?究竟你怎样好色,否则冇理由天天都说禁欲?
同样按您的逻辑,您心重,那您也就不该谈轻心了,谈的越多,说明心越重,对吧?即您总是谈感知的滞留问题,说明你一直都在滞留,是吗?谈滞留问题越多,说明您滞留的越多,对吗?套用自己的逻辑,看看您把自己变成了什么。
不要逃避问题,丑妇终须见家翁,究竟你如何处理性欲?
没需要时,为啥要处理?冲动时,观照身心变化,观想身心轻安啊,需要难道是实有?还能呆在那如如不动?
将自己的笔名变成欲望?之前你一直扮女人,我们已经一直不出声。现在有告诉原来你是男人? 你的行徑古怪到不得了。
我不谈了,又被您说成是禁欲了,真是哭笑不得。您完全一副:我说你禁欲,你就是禁欲的逻辑,算了,不谈了,就这样吧
其实既然你如此讨厌家庭,其实可以出家,何必留在俗家?是否有难言之隐?
我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性别设置的是女而已,别人一提醒,我就改过来了,至于这个名字,呵呵,以前起的,为了老朋友找我找起来方便,所以,就继续叫了而已。
你认为我很有空跟你谈,是你天天在问题下发言,而你所有你回答完全跟这个女姑娘无关,我一早说这个女生正在热恋中,你不断跟我交谈,究竟竟是想给我听,还是女题主听?令大家莫名其妙。
其实既然你如此讨厌家庭?我有说,我讨厌这个吗?哪句话说了?您能找找哪句话行吗?算了,真的不谈了,越谈,我越觉得无法谈。
你可以直接找女题主叫她禁欲便是,你是有权利的,因为别人已经开了问题,如果她拉黑你,令作别论,建议你尽快去找她,我对你冇兴趣呀!求你放过我啦!
有关,无关,这个姑娘自己会判断,我说我的回复完全有关,至于怎样有关,我就不多说了。因为真的无法谈了。
你去找她啦。
如果题主真的禁欲了,过段时间男朋友就该上知乎来问了:女朋友最近学佛了,因为宗教的原因拒绝性行为,要不要分手?
对”如是我闻”和“淫”的看法,我很认同。这篇回答很有见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猪沉思
達摩祖師之《破相論》:
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内涵:佛法所指“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种感知功能,
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猪沉思
并非见地,而是迷信者都在形而上兜兜转转。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sakyamuni释迦牟尼
大意指:不应该滞留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的感知而去面对一切。
好明显见到这段经文,就教人不滞留于感官上的际遇,并非“否定”感知,重点是不滞留,做不做一件事,滞不滞留各人心中有数。
如果回答者,完全无顾及题主本身所问及处境,引导一个想结婚组织家庭的人直接去“禁欲”,根本答非所问。
这些回答只会受到社会排斥,因为「单身禁欲」是个人的事情,正正待着家獨自禁欲便是,无人有兴趣知道。
怎可将这种理念加诸于想组织家庭的人身上,而且题主正在热恋,一心以为佛教可以带给她点安静,谁知看见有回答者态彷如进入战场,不断用刚烈、排斥的态度去捍卫“禁欲”理念,这些情况完全跟题主无关,无宗教信仰的人看见这样的言论,基本上都会避之侧吉,彷如精神病患者大呼“我!要!禁!欲!单!身!”
这种情况非常恐布。
感恩师兄分享,非常务实,学习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根據「达摩祖师」之《破相论》中,开示「持斋」真实含义是: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
「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
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佛法所指“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种感知功能,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而沉醉滞留”,并非“禁止、否认”其功能,身体健康而不是植物人,一定有身心反应。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外禁六情,是指正常运用六根功用,而不被束缚而沉醉滞留,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人体上看得见的,其中就是血液,但有很多肉眼及科学仪器看不见的运作系统有~“气脉”,吃肉会是血带着“酸性”,导致血液比较凝固,会障碍气脉,少吃肉可使身体呈现“碱性”,素食者有利对气脉畅通,可使身体健康,减少毒素累积,而对修行上都有大帮助,气脉一通,可开显人的身心潜能,尤其是思维。
至于灵性上,古语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吃素对培养慈悲心,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强调只是可能,因为很多“伊斯兰国”的杀人犯都是素食者,但行为却残暴不仁,最近这些“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将一些人质活活放进注满漒水的缸溶解杀死。
故此,断不能单以“素食、肉食”的表象来断定一个人的修为,佛法说出万物平等,目的是减少杀业。最终目的,就是要修行人明白平等心的道理。
真正的慈悲心并不是情绪上的善良,而是不落入“二元对立”的平等心,一个“不平等”思路的人是永远谈不上慈悲可言,平等心、慈悲心的流露并非形式上的“拣饮择食”,而是面对人生际遇,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才是真正的慈悲。
佛法修行人普敬万物,慈悲心并非对尸体,而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佛法上称这思维状态叫“maha~摩诃”,意译亦为“无边际的大”,亦即所谓“大悲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明白佛理的人,不代表满面皱纹,更加不需要满头白发,反而会平易近人,知道什么可以做,知道什么可以不做,我说话一向都好直白。
大胆假设,经常高调说禁欲的男人,只得一个可能,根本無女朋友,如果有女朋友,看看他们是否会如此口响?如果是他们女朋友,知道自己男朋友原来有禁欲癖好,三星期就走了!
谈笑风生,不意味“心歪”。
目木表情,不意味“心正”。
因为大部份人被表象所迷而着相,大家是男人,有很多事情大家心照,谁是口不对心,弄虚作假,心知肚明。
先撇开佛理,这些人言论连逻辑都有问题,参与情爱游戏,竟然说自己禁欲,佛说:“有情必有欲,情本是欲”,现在有人竟白天瞪大眼睛讲大话?
他们可能忘记我本身就是个男人,何必在男人面前班门弄斧?“太监、性无能”令作别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其实今天高调提倡禁欲的男人,他们究竟是否单身,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他们其实都想娶老婆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有否发觉“太监”,不断缠绕在佛教板块的禁欲话题,偶断丝莲似的 ,其实从来都无人阻止他们禁欲,但是何必要干扰一个想结婚的女生?
最令人耐人寻味,就是通常高调说禁欲的人全部都是单身,真的很奇怪这班人究竟是否想孤独终老?妙。
修行是修智慧,为何天天都纠缠着小腹以下,大腿以上的一个小小器官领域?难道修行就是修炼成太监?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究竟性无能之后,可以带来修行上什么进步?其实不如用一把刀,向下体尽情一刀切,那就可以一了百了,一世没有性功能,但是这样已经成佛吗?这样更加令人莫名其妙!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那位坚持禁欲的朋友确实说过自己想找妻子的,不过太奇怪了,直话直说,有点难!他们究竟为何一直干扰想结婚的女生,实在太奇怪了!惟一的解释就是妒忌,佛教徒而不是单身也不禁欲,对他们而言仿佛是一种罪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朋友,正常的,可能我天生魅力四射,惹人妒忌。
能见得此篇文字,才明白什么是朝闻道 夕死可矣
‘感恩善知识的分享
字字精华,感恩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撇除有心搅事的滋事分子,另作别论。其实这个课题,今次能带动有几位人士的互动,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因缘,虽然题主未必能够承受这些比较深入的佛法,起码这些文字的留下,说不定可以带来将来的一点利益
有些事情是无办法急得来,甚至题主可能现在看见了我们的说话反而可能觉得一头雾水,其实做人应该简简单单,深爱对方,做该做的事,何必自寻烦恼?
如果学佛令自己百上加斤,倒不如不学,到此刻题主到此刻都没有正式回应过我一句说话,其实看来我们都应该要收手了,已经“随缘尽心”,现在只有“尽心随缘”。
不要在说话了,因为题主可能根本都从来没有看答案。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祝福楼主喽!佛陀说法49年就被这些人记住了禁欲,不吃肉,可悲!修佛是修觉醒,而不是肚子下面那点事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我只是忍不住不断笑,不如大家猜猜女题主今天有什么感受?我一想到这一幕,就忍不住笑,有两个天地双龙,不断向我高调表达需要禁欲!
但是完全忘记女题主其实正在热恋,更加想结婚,所以我去解释文章内容,希望令女题主明白不要带负罪感,结果我被骂人渣,我想笑的就是就算今天两个男人彻底禁欲,其实需不需要大肆宣扬?
而且他两个禁欲,跟这个题主及大家有什么关系呢?你睇住只是想表达非常向往拍拖,大家有冇发觉他们其他交谈根本语无伦次?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难道我这篇文章,影响到性无能的人突然勃起?他们禁欲躲在家中就得了,何必公开长篇大论?
其实我想说,他们要禁欲就坚持做就好了,但别人是恋爱还是结婚又跟他们有何关系,何必干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貞節牌坊,刻上《禁欲之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说到底,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你明的,对了,据说你明年结婚,我打算一封大利是给你。
对佛法感兴趣的人,恐怕早已被今天的情形给吓到!就算他们禁欲成功又如何,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反正大家还是各自过各自的生活,该恋爱的恋爱,该结婚的结婚,该修行的修行。我只是太奇怪,他们看起来太像精神病了,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吗?(其实我没有任何恶意的,事实就是如此)。为何佛教圈会如此,师兄写一篇文章,结果被人截图抨击,我知以师兄的修为不会在意,但是初学者及对佛法感兴趣者一定会怕了佛教
是的,跟男友商量好明年结婚的。提前谢谢师兄啦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只能说双龙兄弟羡慕嫉妒恨,为了掩饰自己只得恶人先告状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禁欲者一小撮,他们是极端分子,但仍有很多佛教信徒要组织家庭,不要理会他们了,我只是担心题主被异端佛教徒吓怕,因为我对女题主说出一篇安心的文字,结果被骂是人渣。
老实说,未接触佛教的人看见这样的言论,系人都怕!他们会认为佛教徒原来如此恐怖,又要禁欲,又会破口大骂,佛教真的如此悲哀……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不过确实好不明白这两个人究竟有什么动机?题主正在热恋中,他们究竟有否在乎过发问者的感受?
题主想知道佛教究竟是什么状况,却换来一大堆高深的佛理,最后都是表达两个字~禁欲,確實令人莫名其妙。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啊,莫名其妙,佛教之悲哀呀……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正常人都会有生理需求!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自自然然,什么人不能吃饭?消化道器官损坏的人吃不了,!同理,什么样的人没有性需要,.性无能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他们的意思是让题主从此以后禁欲,若男友不能接受,则舍弃恋爱和婚姻,而后专心致志禁欲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若此刻有人给我这种建议,我会直接打电话给精神病院或者警察局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两位兄弟真是搞错了方向,在这里的目地是帮助楼主,而不是争个输赢,吓得楼主已不出声!修佛的目地绝对不是自寻烦恼!看得出您已尽心,无奈那二位只关注下半身’那点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因果不会落错,每个人的思维都會产生一识,那怕说得天花乱坠,最后都是自己一人承受,每个人修行都有不同切入,不能将自己的心放诸四海而强加别人身上。
有些人认为禁欲可使自身解脱,那就千万不要批评及阻止,每个人都有不同因缘,修行是修正自己,并非“修理”他人。
如果遇上这类人去干扰一个正常生活的人,我们就要随缘尽心去为无辜的人解释,此乃不取不舍,千万不要为了大众的批评,而放弃应该需要帮助的人,必须要无畏无惧。
说到底,修行的成绩表只有一人承受,千万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看了师兄的解答,觉得很受用。另有一点请教,依师兄所言佛法主要是教人觉醒。
我自身证悟后,感觉到除了教人觉醒外,的确具备一些神力,比如通过念经持咒等方式使生活某些事物发生了良性转变,是真有神力还是个人心理作用。这点希望得到师兄开示。感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slytherine
透过独特的音频震动,推动人体肉眼看不见的脉轮,从而改变思维言行,再影响无形无相的牵引力~因果。
同时接通诸佛菩萨的觉醒讯息~三昧耶samaya,产生加庇的力量。
slytherine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