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三昧,梵音叫“三摩地samadhi”,意即“心灵安住某种智慧而稳定不动的状态”,并不代表必定“安住佛智”。
泛指于精神安住并集中统一的状态,亦即是说三摩地并非必定跟佛法有关系。
勿局限任何能够促使进入“三摩地”的方式,勿将三昧“神格化”,因为人人都可以做到,重点在于“放鬏、放空、放下”,静坐只是最广为人知的其中普遍的方式,所谓“精神统一”就属于“定力”领域。
佛法所指的“定”,就是安住于稳定、不被干扰的精神状态,此状态并非打坐呆呆不动,而能够呈現于“语、默、动、静”也处于不受感知而攀附的平稳狀態。
评论区
能够静心集中投入到每件事,无论行走坐卧,都是“定”。静心,放下,即可“离相”,不攀附滞留任何观点,不被任何观点事情所影响,困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无公害小姐alice
能够静心集中投入到每件事,无论行走坐卧,都只是“定”,简单说,一般人只是做到Concentrate。
只有不滞留于任何感知,即是“离相”。
不攀附滞留任何观点、立场,才是佛法的“三摩地”,这个情况叫apratisthita laksana 离相。
无公害小姐alice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身边一些“学霸”能做到时刻集中,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不受外界影响波动,集中精力去完成工作目标。外界评价、环境改变、情感纠葛都无法影响他们。这样他们只是“定”“集中”,未必“离相”,对吗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想到了区别定和离相的事例。举例,我拿到了一本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我很投入很集中,但是我会被书里的剧情而牵动自己的心弦,或哭或笑,此种情况是定,不是离相。离相是即使阅读,剧情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也不被剧情牵引或哭或笑,不会因剧情产生种种观点,就像投影机,放完电影,但是无任何痕迹留下。离相的心,就是投影机的状态,剧情清楚明了,但是过后无一物留下。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般若Prajna
不要过分复杂……
一、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全神贯注,不被干扰叫“定”,英文叫 concentrate。
二、感知际遇而不滞留,这个是佛法的三摩地samandhi。
离相的状态是处于任何情景,做该做的事,但是不会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