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性需要与人生,也切勿极端…..
二、正文区
人生上任何取舍,除了注重精神不被影响困扰,也要明白“生理构造”,身体不会骗人,遇上虚耗或敏感,也是一个信号,人人都知道根本没可能完全禁止一个健康的身体机能运作,直至身体出现状况,功能失去,性器官才会彻底麻木,才会失去性需要。
换言之,要彻底没有性需要,只意味人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一个健康的人生理结构必有周期讯号~“敏感”,不必杞人忧天。
“适度、过度”其实世上没有标准,一切因人而异,「邪淫」这两个字乃佛法术语,說來話長,唯有先撇除修行角度,用較易理解的人倫及客观态度去探討身、心。
万物造化,皆有春夏秋冬,人体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亦有春夏秋冬的规律,本来就是正常的事,无论性交、自慰,也必须采取中庸之道。
如果说自慰是邪恶,结婚后的性生活又是否邪恶呢?
再者,有否细心想过为何身体会出现这样的诉求,难道身体上出现的只是一段又一段的邪恶讯号?世上万物没有什么是多余,出现的必有其理。
站修道来说,偏离正道曰:“邪”。何为偏离正?用通俗来说,扭曲真相,就叫“邪”。
如果「婚前可禁欲,婚后可节欲」就是理所当然,又是否可以倒转变成“婚前节欲,婚后禁欲”?
如果硬说只能接受“婚前禁欲,婚后节欲”,这岂非已经是前后矛盾吗?
因为“婚后能节欲,何不婚前节欲”?原来以上存在大量互相矛盾的观点,只是一厢情愿的观点。
身体不会理会是否有结婚证明书,两者之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性需要”,重点是不能过度虚耗。
淫,是古来语,原意指“过度”,根本不是指性行为。所谓“富贵不能淫”,是指“有成就之后不能任意妄为,做事不能太过份”。
明白此理,就知道原来任何事情走向极端过的话,都叫淫,根本不是性活动本身,而是遍及人生一切处做事都不能过度,否则物极必反,就会出事端。
相信大家也知道是健康的人是无办法把性需求一刀切,既然明白真相,又何必庸人自扰?
以上文字不存在鼓吹自慰及性交,也更不存在禁止,只是说明一个大自然的规律真相,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已说明凡事不能极端,面对人事物都不能极端,宇宙循环生老病死,生生不息,性欲本来就是人类受制万物造化繁衍下一代的活动,全属“中性”,并不存在好与坏,一切取决使用者本身的程度、动机。
故此,不能将繁衍下一代的推动力视为洪水猛兽,如果当日父母没有这种动力,今天我们便不存在。面对任何事情,如何取舍,就必须对自己人生负上全责,无人可为自己负责的。
重复,身体上之所以有需要,是生理结构的问题,并不是单纯你的心理影响,千万不要漠视身体这件事!人的性需要只是反映你的身体正处于春天状态,凡事过度必出事端,刀可杀人,亦可救人,要处理的并不是刀本身,而是用刀者的动机,是否合情合理,不能带有偏见。
以上表达只是带出不应该将性欲局限在“思想层面”,性欲本质是带着“生理诉求”的领域而来,食欲、性欲都是欲,同样是涉及身体,身体诉求必带着思想诉求,因为身心原是一体,不可划分。
举例说,试问一个身体麻木的人又怎样性欲呢?看看一些公公婆婆,就知道为什么他们少甚至没有性欲,因为身体机能已经开始衰败,而且食欲也必比年青时大减,病人的食欲亦少于常人,这就代表欲望并非“单凭思想”可以控制这层面。
人生于世,处事中庸方是上策,犹如太极阴阳,黑中一点白,白中一点黑,这就是中道。放縦、强制也必出事端,只为生活带来矛盾及困扰。我们去做与不做一件事,所带来利害、对错也受各种因素影响,又怎可只單憑表象用非黑即白来定断,世上根本没有金科玉律这回事,我们所学习得到的全部受时空牵制。
今天对的,可能明天错。
今天错的,可能明天对。
雨伞顾名思义可挡雨,没有下雨,难道不可挡阳光?
风筝放得太远,可将线单慢慢收紧,并非必须将线剪断,必须清楚目的是娱乐,容许我说直接说一句,性活动目的除了繁殖下一代,其次就是为了快乐,如果閣下此刻因為过了火位,理应要做的是调节,因已身心构成影响,而并非完全一刀切,更不能否认一件事情的本身,因为过了火位的是阁下,并非所有人啊!
勿自欺欺人,试问正常身体又怎么能完全没有活动功能反射呢?失去功能,并不是人最终目的啊,其实阁下只是想拥有健康身体,何不选择一个合情合理,而又做得到的方法去调节?偏偏却不断禁止又不断自慰,重复又重复,是否可行,人人心中早已有答案,何必长期带着负罪感,令人闻者慨叹,理应重新正视问题核心所在。
故此,必须为极端而采取调整平衡,如何中庸?不必问人,只需看看自己身心,便一目了然,不偏不倚,不纵不禁,驾驭现象,不被现象驾驭,这才是“戒”的真正内涵。
三、评论区
求知者
无所谓邪恶与善良!但必须把握一个度!比如杀人,平常杀人是犯法,但是战争呢?那是正义!性欲也是,强奸犯法,过度和对象做影响对方身体。但是合理的性生活是生活的调料,感情升温剂。
Handsome轻心 (提问者) 回复求知者
话虽如此,如何定立“度”?
谁又如何为正邪定分界?
关于以上两点子,笔者认为可能已经要超越“性欲”这领域。
人类随着“不同形态、国家、种族、法律、风土民情、性格”,也随着不同时空,也会定立了不同观念,例如安乐死、死刑等等,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所以人人如果能够秉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世界就被易变得和谐,但问题是这个圆满的大同世界,又容易发生吗?
其实世事每一个现象本质都是“中性”,只是不同人心各自去“执取”不同观念,定立了种种不同基准,为了取得平衡,人类就为维持社会共处秩序,就出现了“法律”,在待人接物上就出现了“人伦”,生理、物理结构上,就出现了“科学”知识,借此从客观及道德上领域去作出取舍,这个就是“度”。
人类就是透过“认识、知识、常识”,即累积成无数“意识活动”,即所谓“观念”去面对这个是世间,其實非常片面,更非常無知,举例如:我们可以保护老虎为濒临绝种的生命~老虎,但是为何不保护猪、牛?因为设置了濒临绝种这观点,谁知道一个生命的生死并非由人类可以决定的。
“度”,在狭义来说:
认识,是透过感知。
知识,是透过学习。
常识,是透过体验。
意识,是透过知识、认识、常识的累积。
题外话,原来世上有一种超越了人伦、科学、道德上的观念,完全摆脱了种种观念的框架,亦即是完全不依靠“认识、知识、常识、意识”领域去设置任何观点,这个叫“道”。以上说话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可令思维不设界限去再升华。
求知者回复Handsome轻心 (提问者)
“度”?我记得有三字经就是一个度。讲到度就得讲到公平二字,没有绝对的度,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度也是相对的。
阿米
性欲不是邪恶
Handsome轻心 (提问者) 回复阿米
謝謝你的回應。
静若水回复阿米
性欲当然不是邪恶了,但是很多人会把性欲当做坏的、邪恶的,需要戒除的事。把禁欲当做金科玉律,仿佛性欲是一切罪恶之源,禁欲就能令自己万事如意。
月上西楼回复静若水
我不吃肉,我好了不起。
我不和老公睡觉了,我好了不起。
我不打扮,不化妆了,我好了不起……
要这样,才叫修行精进,而你在干什么?!
哦,我在念佛呀~~~
idfix
对 淫 见到了究竟,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idfix
你看见有些人说持咒是否能变美?
我只想问一句,什么叫美?什么叫丑?
1)认定持咒能够“变美”的,怎样“美”呢?
2)否定持咒能够“不会变美”的,怎样“不会美”呢?
无论坚持任何一边,都叫“落两边”,又着相。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idfix
修绿度母心咒真的获美貌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341.html
笑笑生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好,在下刚好想了解对不邪淫戒的现代阐释,看到你的文章解答真心赞叹。按师兄的意思,不伤害他人就是不邪,不过度则是不淫,婚前恋爱双方的情之所至,可以不算邪淫。但是嫖妓与约炮,必属邪淫无疑。《五戒相经》虽然说给妓女钱不犯邪淫,但依本地的社会道德也不同。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笑笑生
一切使自己滞留贪欲的人事物,都要为自心起戒,包括人生任何领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笑笑生
不邪淫,是指“不正当而过度的性活动”,那怕是夫妇,只要牵涉不正当而过度,都要为自心起戒,佛法说来说去都是说“心”,并非说“相”,佛法不谈形而上的事情~相。
故此,不论收费也好、免费也好、情侣也好、夫妇也好,只要牵涉“不正当而过度的性活动”,就要为自心起戒,曰:“自性戒”。
笑笑生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师兄,受教。
笑笑生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那么要看怎么定义 不正当 和 过度,有说戒律要看当地的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笑笑生
不如这样,我给你一个提示,究竟什么叫过度、不正当。认认真真给自己一星期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