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有人说到了四十岁,有了物质基础,世事都经历过了,心性稳定了,才是最佳修行年龄,是不是?
二、正文区
1)“修正”什么领域?
2)“行持”什么领域?
3)用什么方法去“修正、行持”该领域?
4)阁下所说的物质基础,应该是指物质生活的满足感。物质满足感、成败也跟年龄无关。
5)经历多一点世事,如果不懂得反思、调整,只会充满遗憾。
6)心性是否稳定,取决于是对“世事、世情”~(真相)的了解透彻度。
如果弄不清楚以上六点,失败机会率高至100%。
P.S 慢功出细火,想煲老火汤,要够火喉,材料、调味、时间、火温必须拿捏得准,胡乱将沙石掉进窝里煮,求求期期,无论如何诚意,六小时后也只会出现一窝圾圾。

三、评论区
1.修正“己心”。
2. 行持在“生活”。日常点点滴滴的每一件事,自心的每一个念头。
3. 用“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事情是中性的,赋予好坏/好低/贵贱等等二元对立的是我的心。
4. 物质满足感也是“心的一份感受”。
5. 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心态(是否滞留于感觉,产生贪恋/抗拒心理)、调整自己的思维(是否陷在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这样的话,一天之中除了睡觉的时间,都在修行。
6. 明白人生是一场由假(感觉)入真(觉醒)的历练,心不再追随感觉而起起落落,也就是“稳定”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