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为何佛现身了不直接告诉婆罗门女她的母亲生在何处,而还要求她端坐思惟佛之名号,即当之母所生去处呢?

二、正文区

佛经不是拿来读,亦不是拿来背,而是要参悟文字以下的真正内涵,勿被文字所束缚局限了视线。为什么《地藏经》有一段内容,指出婆罗门女想知道母亲死后去向,最后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却要求婆罗门女先行回家再“端坐思维吾之名号”,才能知道母亲的去向,而不当时直接告诉其母亲去向?

因为,修行必须亲身实证,这就是“道听涂说”与自己“亲证”之别,“闻”跟“证”是两回事,其次就是婆罗门女透过了解因缘果成为修行的增上“道缘”。

佛者,觉也。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觉”,是指忆念觉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佛陀教人借着口念梵音佛号,来忆念起佛陀言教,以达到离相,这个状态叫“降心~(禅)”,安住这个状态叫“住心~(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是要婆罗门女进入“禅定”状态,亲身验证母亲的去向,并不是教人口中念佛,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這就是“端坐思维吾之名号”的內涵,亦即“忆念觉”,而非“口念佛”。

《地藏经是地藏菩萨大慈悲体现。请问地藏菩萨为什么会有大愿力?》

地藏经是地藏菩萨大慈悲体现。请问地藏菩萨为什么会有大愿力?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867.html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如今有人如此诚意去了解佛经,看出弦外之音,是一件非常难可贵的事,确实令我开心的笑了出来,是一种喜悦。但有很多迷信之徒不断说这个经文是假的人,麻烦请他们瞪大双眼看看各位善知识的回答。

無可否認,这个经文好长,有时真的看到人头晕,但没有诚意的人是看不明的。
这个问题真的问得好好,明显见到发问者的诚意是经过下个苦心,包括能窥探了回答者之功力。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者,觉也。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觉”,是指忆念觉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佛陀教人借着口念梵音佛号,来忆念起佛陀言教,以达到离相,这个状态叫“降心~(禅)”,安住这个状态叫“住心~(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是要婆罗门女进入“禅定”状态,亲身验证母亲的去向,并不是教人就教人口中念佛,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這就是“端坐思维吾之名号”的內涵,亦即“忆念觉”,而非“口念佛”。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从前有过和提议题主同样的疑惑,现在终于慢慢明白了一点点,感恩您布施念佛,即“忆念觉”的智慧。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有责任的人才知道《地藏经》究竟说什么?对佛法一无所知的人,其实很难理解佛陀经典,因为每一部经典其实只是一段段不同的讲座,由于汉传佛教没有分门别类, 每篇经文之内有很多佛法用语难以传释,但如果对佛法有基本了解,就知道很多经文究竟说什么?

例如《地藏经》所说的:“端坐思维吾之名号”,就是忆念觉,亦即“念佛”。

这个念字,因中国跟印度文化差异,结果引来千多年中国人误解。

念,是思念,代表念头,属于思维活动,念佛是指透过念某佛陀的名号,回忆起该佛陀言教、身教及三昩耶,感通该佛陀以契入其愿力。

小狐狸笑眯眯

o(^_^)o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狐狸笑眯眯

为什么你笑得如此可爱?

风华之言

我只点赞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风华之言

我只分享。

任我行

刚好又读了一遍地藏经,看到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

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在思考“念佛力”跟“威神”到底是什么

小包纸回复任我行

原话是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念佛力故指的是慈悲心,如果无有慈悲心看到地狱惨像会被吓死,因为经里继续描述把地狱讲的很清楚奇形万类不敢久视。这个普通人是甚至是不理解什么是不敢久视,说白了就是人的眼睛是无法接受这个形象。你不要去猜,猜和现实看到了是两个概念。而慈悲心是有等级和层次之分。婆罗门女慈悲心的等级在鬼王一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说了:菩萨何缘来此,婆罗门女的真实身份亮相了是菩萨,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若非威神是加持力和自己禅定功力展现,因为经里说以忆母故,她是因为意念母亲的缘故念佛一日一夜的禅定成就自然有了神通就去了地狱。佛教里经常说的神通就是这个意思你想知道什么就知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