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在修行过程中,谦卑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它关系着你与他人的关系、你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你内在的姿态。如果谦卑心修不好,很可能会失去很多的善缘,自己看世界的角度也会出现问题。如何修好自己的谦卑心是与世界、与他人相处的基础,感谢大家愿意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帮我答疑解惑。

二、正文区

且听以下的说话,可能有启发……

茫茫人海,我究竟是谁?

老子曰: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大意指:“天地间都不辞劳瘁地在造化万物,但造化了以后,虽然万物生长,也不自恃有功于世间,总不把造化成就归功据为己有。”

“弗居”的“居”字,占有之意思。天地正因为怀着如此谦卑来孕育万物,不自占为己有的在作为,反而使生命更尊敬,更体现大自然的伟大,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

故此 ,觅道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去“处无为之事”,亦即用“无为”来处理世事、世情。

  • “处无为之事”:是指以“无为”的原则来行事,一切作为,如行云流水,事来则应,事去则空,作应当作的事罢了,作过了,犹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
  • “无为心”:是清楚而不强求、不造作、不滞留,一切“随缘而尽心,尽心后随缘”,尽心完成过程便放下,而对结果不介怀于心,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于胸中。
  • 勿依赖任何人、事、物来肯定“自己存在价值”,无论找到任何的东西来依赖,也只会徒添烦恼,多此一举。 因为人事物的价值功能,本身一直存在,而且“必须透过一连串的匹配互动,才能显现出来”,绝非单凭一人独自创造出来的。
  • 万物平等,一切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人只是大自然的部份伸延,这非比喻,而是铁一般的真相。
  • 万物本身就是犹如“无数小砌图而成的一幅画”,每一块砌图的功能本身已“各显其美,各有千秋”,谁也不比谁优,谁也不比谁劣,一切平等,不平的只是心。
  • 若刻意将某一小砌图来突显,那一小砌图的本有功能就会削减,甚至失去,而图画整体本身之美将被影响。
  • 人误以为自己一切可作主,真相是“无法自我作主”,叫“诸法无我”。
  • 世事只是犹如无数小砌图构成的图画,角度稍不匹配,图画不成形。
  • 世间只是一种大集体活动,每人所谓“造缘”,其实只是造“上半缘”,还须等待“下半缘”出现来匹配,方可构成一件事,勿把“我作主”加进活动过程中,须用“缘”去看人生,就不会患得患失,自然“谦卑”起来。

何为“诸法无我”?

诸;所有。
法;感知的现象。
无;没有。
我;执取观念误以为可作主的心。

内涵:“所有感知而来的,也无办法单凭由执着自心的观念来作主”,自己戴墨镜,就误以为外面天黑,此乃自欺欺人,这种观念只是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独立存在。

意味什么?意味世事根本“单手拍不响”,每人只是造“上半缘”,还须等待“下半缘”出现来匹配,方成一事,一块砌图没法成图画,得失也非单凭我可作主,若明此理,就不会患得患失了。

哎哟!真是好“巧合”呀!
哎哟!真是好“倒楣”呀!
哎哟!真是行“好运”呀!
哎哟!真是行“衰运”呀!

佛法一律只用四字,叫它做“因缘和合”,亦即又是那一句“单手拍不响”,够浅白未?

故此,觅道人今后无论有任何成就,心里只会说:“今天得这个成就,受之有愧,其实它是有很多、很多的(人事物)来配合,才有今天的成果,所以应该感恩的人事物有1234567….…”。

若成功认作是自己多年付出努力的成果。

那么就意味…..

当下一次失败就必认作是自己多年付出努力的成果。

难道世上会有人“为失败成果而努力付出”吗?此推论根本并不合逻辑。

故此……

我们有所成就;不能归功于自己。
我们失败时候;不能责备于自己。

世间本就是一个“大集體”的互动而构成,若刻意“找东西”依赖来“肯定、否定”这个“大集体的小部份伸延”,就马上构成自我捆缚,“苦”就由此而来。

人海中“我”是谁?你、我、他只是一连串的“心念互动”,“我”从来不是谁,“我”也从来无法独立,这就是佛陀说出“诸法无我”的原因,消化一下喽……

总结:人人只是大自然一部份伸延,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世间只是一个大集体活动,傲慢、自我只是一厢情愿的愚昧,好比人体各式各样器官,谁分高低?世间没有一件事存在是多余的,不知题主听得懂笔者此一番说话吗?共勉之。

世间只得一个,

人人看法不同,

命运似有优劣,

活动各显千秋。

三、评论区

阿菩

仔细思维师兄的说话~【单手拍不响!人人是大集体中的一部分】

一个事件,是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而成。

成功,非一人之力!

失败,也不必过分自责。失败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当自己能看清本质,今日自己的成就,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会自满傲慢了~自然谦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