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当年藏传佛教攻击汉地佛教,汉地佛教弟子奋力反击,直至藏传佛教从知乎上几乎消失。现在有一撮南传弟子,几近发疯地攻击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弟子全然无事。

二、正文区

谢邀。

这问题预设了“南传佛教”弟子目前抱团攻击“大乘佛教””為前提,这种“主观预设”存在盲点,不合逻辑,捏造南北派別不和的事實,扭曲真相,请读者平心静气细阅以下的说话。

当中包括以下4点预设的前提,首先题主用了“攻击”二字作為整个提问的主轴,第一句说话已经落笔打三更,究竟如何界定为攻击?

其次:

一,“南传佛教”弟子目前抱团攻击“大乘佛教””这句话,究竟如何证明这个前提乃事实,怎样抱团?

二、“为什么大乘佛教弟子并没有反击?”这句话又是预设,究竟大乘佛教弟子要反击什么呢?

三、“当年藏传佛教攻击汉地佛教,汉地佛教弟子奋力反击,直至藏传佛教从知乎上几乎消失”这句话,基本上全句都是预设。

四、“现在有一撮南传弟子,几近发疯地攻击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弟子全然无事”这句话。

以上用了“一撮”二字,究竟是多少数量?

如何界定为南传弟子?

如何界定为发疯地攻击?

如何界定为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弟子应该要有什么事呢?

如果未确定以上种种的預设前,“回答者”就把題主的疑虑、迷惘置诸不理而急于回应,岂不是被题主的盲点带着走?

据网上找到的统计显示世界人口普查资料,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6年9月12日,全世界人口约有73.38亿人。

题主所说之“一撮、抱团”是怎样的数字呢?

故此,未正式做过统计数字前,一切结论只是一厢情相愿之预设,属于“被个人感知蒙蔽”,抹煞了感知以外的可能性,曰“着相pratisthita laksana”,不具科学化及代表性。

所以,在无真凭实据数字下预设结论而交流,就会形成主观的“你一言,我一语”在表象兜兜转转,不具意义。

建议发言先静静问问自己四个问题,这是说话的艺术:

1)某发言对「自己」會帶來什么好處、壞處?

2)某发言对「別人」會帶來什么好處、壞處?

3)某发言对「大家」會帶來什么好處、壞處?

4)如果真纯粹是疑惑的发问,可问问自己是否带着求真的心?还是预设前提,别有用心?

想清想楚才写出来,否则发言会误导了很多正在为人生而努力的人,说话必须有建树。

没意义的说话,叫废话。
没意义的思想,叫精神病。
没意义的行為,叫多此一举。
废话 + 精神病 + 多此一举 = 废人

一个谦卑、求真的人,别人是知道的,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无人知道当中发生什么,如果有心交流,必须顾及公开场合的情况,清清楚楚说出来龙去脉。

沉醉在自己一个世界是没有问题的,但切勿唯恐天下不乱,煽动群众、预设陷阱、立心不良的人, 应打探谁是最好的精神科医生,这样会帮到廢人,希望阁下听得懂。

请好好以身作则,恕我直言,民間佛教已经非常讨人厌,如果经常再在这些论坛中發言不合逻辑、无事生非,还对得住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吗?

佛法几乎已经断灭,坊间充斥流传的全部是一些是是非非的形而上点子,终日说三道四…..

每隔一星期就看见什么禁欲不举就是清静。

两星期就看见要批评某某人。

三星期就看见批判什么佛经是伪造。

四星期就说那个法门有问题。

最经典的更莫过于说佛陀应该是目无表情,只要有任何表情都不是佛陀,真令人怀疑这些人智商有问题。

最近还加上什麼南北派系斗争,危言耸听,居心不良的人正扇风点火。

有心修行的人,应该马上重新正视此情况,千万不要掉进邪魔外道预设的陷阱,佛子门应该自强起来,团结一致,才是皇道,共勉之。

三、评论区

心中光

高度上的觉知确实重要,觉知上的高度非常重要,确实厉害啊,学习

陈志刚

说的挺好的!

云云

配图 赞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小乘、大乘,只是后世人自创,其实只是释迦牟尼佛因应学生及因缘的阶段而是说出的原理,根本不存派系。

读者千万勿被怀着极端观念的人仕所煽动,有人于佛教进行欲破坏、离间,居心叵测,但如果明白佛理的人,自会一笑置之,否则参与其中批判,就必中极端分子之下怀,掉进圈套。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知道提这个问题的人是不是佛门弟子?还是。。?为什么佛教板块会经常出现这些制造是非的问题?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佛法字字本离相,
阴晴圆缺皆吉祥。

闻鸡起舞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大小乘只是应不同阶段,不同因缘所说的道理。小学是小学的课程,大学是大学的课程,哪有什么冲突,都是一个系列!真不知道是搞不清状况,还是居心不良。真的要擦亮眼睛,不能掉入陷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佛法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存在,明白佛法的人,一定会将佛法融入生活。

如果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这个已经谈不上佛法可言。

佛法不是人沦道德、不是哲学、不是科学、不是法律、不是观念,不会为世间另定出任何基准。

依“般若波罗蜜多”的只是教人明白“心”的运作,关键是破除对“感知后所生的记忆攀附~识相”而已,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爵士猫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特别赞同佛法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存在,明白佛法的人,一定会将佛法融入生活。佛法既是世间法,有非世间法。离世间法没有佛法,离开佛法世间法也不存在。有情只要佛缘圆满,一定可入菩提道,明了世间即是出世间,出世间即是世间。无所得,无自性,缘起性空,这就是佛法究竟义。

闻鸡起舞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大小乘只是应不同阶段,不同因缘所说的道理。小学是小学的课程,大学是大学的课程,哪有什么冲突,都是一个系列!真不知道是搞不清状况,还是居心不良。真的要擦亮眼睛,不能掉入陷阱。

梦幻泡影

用中国一句老话说就是: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梵行

配图好评!

静若水

答主一针见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