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至心自在第一究竟。

复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众,一切皆得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住空、无相、无分别愿,已得诸法平等性忍;具足成就四无碍解,凡所演说辩才无尽;于五神通自在游戏,所证智断永无退失;言行威肃,闻皆敬受;勇猛精进,离诸懈怠,能舍亲财不顾身命;离矫离诳,无染无求,等为有情而宣正法;契深法忍,穷最极趣,得无所畏,其心泰然;超众魔境,出诸业障,摧灭一切烦恼怨敌;建正法幢,伏诸邪论,声闻、独觉不能测量;得心自在,得法自在,业、惑、见障皆已解脱;择法辩说无不善巧,入深缘起生灭法门;离见、随眠,舍诸缠结,智慧通达诸圣谛理;曾无数劫发弘誓愿,容貌熙怡,先言接引,远离颦蹙,辞韵清和;赞颂善巧,辩才无滞,处无边众威德肃然,抑扬自在都无所畏,多俱胝劫巧说无尽;于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华、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虽皆无实而现似有;离下劣心,说法无畏,能随证入无量法门;善知有情心行所趣,以微妙慧而度脱之;于诸有情心无挂碍,成就最上无生法忍;善入诸法平等性智,甚深法性能如实知;随其所应巧令悟入,能善宣说缘起法门;摄受无边佛国大愿,于十方界无数诸佛,等持正念常现在前;诸佛出世皆能历事,亦能劝请转正法轮,不般涅槃度无量众;善能伏灭一切有情种种见缠诸烦恼焰,须臾游戏百千等持,引发无边殊胜功德。此诸菩萨具如是等妙功德海,设经无量俱胝大劫叹不能尽。

二、正文区

哗!又來?有妖精!
我金睛火眼,即管看看剧情发展, 编剧、演员演绎实在够剧力!hahahaha…….

《十六岁女生怎样出家?》
十六岁女生怎样出家?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185.html

《怎么修净土法门?》
怎么修净土法门?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067.html

三、评论区

最平凡回复求净土

在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中是这样,当下就是净土,虽然在娑婆世界,但已是极乐世界的境界,但这一种要求比较高。我记得还有两种观点,你指的可能是其中的一种。

Handsome轻心回复最平凡

兄弟,你的说话就是懂得佛法的人了。good!

求净土回复最平凡

当下是净土,太难

«维摩诘经» :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闻鸡起舞回复求净土

你这段说话有问题,属断章取义!原文意思是:舍利弗啊!我這個淨土你之所以不見,是因為你的心著相!

闻鸡起舞回复求净土

看佛经不能用字面意思去解读,要结合整部经文的内涵。毕竟佛经是2500年前的著作,当时的文化和现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加上佛经也是翻译者根据个人理解所翻译出来的。

求净土回复闻鸡起舞

哈哈,舍利弗着相,他证得阿罗汉果,人称大智舍利弗。

闻鸡起舞回复求净土

同一个老师教的,有的学生名列前茅,有的学生全校倒数。你能怪到老师头上?不要偷梁换柱,是你断章取义。

闻鸡起舞回复求净土

小妹妹,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为渡不同众生。虽然我没你懂的佛经,专业名词多,但是一个人学佛后应该变得善良,慈悲,与人为善,生活快乐也会为别人带来快乐,像个火把一样能带给别人温暖的。而不是偏执!如果我的孩子学佛学到只懂背经文,抄经文,放生,容忍不了不同意见,一言不合就开撕,是非不分,好胜心强,落入极端,我宁愿打傻他,让他老老实实在家!!如果这种人都能往生净土,修出成就,。。。。。。哈哈哈~~可能吗?佛陀不收的

放下你的敌意,好好想想这些阿姨,叔叔说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吧!

求净土回复闻鸡起舞

舍利弗是佛的四大第子之一啊

闻鸡起舞回复求净土

和装糊涂的人说话永远说不清!话已说尽,珍重!

静若水

理解如下:原本没什么好热议的,但是题主提出此问题,明显要将这个没有任何讨论价值的话题引向“热议”。回答完毕。(这是你们要的关注,拿好不谢!)

Handsome轻心

《十六岁女生怎样出家?》
十六岁女生怎样出家?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185.html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13岁,法律上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总则》第17条-24条的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1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做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心智健全,主要依据自然人的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梵文羅馬拼音:

buddh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ṣṭhati
dharm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ṣṭhati
saṃgh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ṭḥhati

以上意思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句经文:“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节录自《佛说阿弥陀佛经》

如果「念佛」是只用口念名号为主,「念法」又是不断口念什麼?「念僧」是否不断诵出家人的名字?

真相是什么?有缘的读者各自消化。

Reflection on Buddha arises in them

大意:对佛陀出現时的反思~念佛

Reflection on law

大意:对原理的反思~念法

Reflection on the church

大意:对教派的反思(注:此处指当时佛陀僧团组织)~念僧
~节录自《穆勒(max muller) 梵文英译版》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好厉害,原来,在梵文原文中“念佛、念法、念僧”是这个意思。受教了!诚心祈愿正法常驻!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现代民间认为念佛是用“口念”。但我翻查古印度经文,译成作罗马拼音后,用梵文大词典“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觉”,指忆念觉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

作为一个有心道的人,其实应该好好了解什么叫念佛、念法、念僧,其实仍然有“念戒、念施、念天”,统称“六念”,但很多民间信徒却一无所知,用口念这个做法根本是中国独有,梵文的本意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请教轻心哥哥您上文提到的“六念”中“念戒、念施、念天”,我理解的“念戒”~观照自心,忆念针对自心的执着做出调整;“念施”~忆念无相布施;“念天”就无法理解了。能否请哥哥慈悲明示“念戒、念施、念天”的含义?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念天”内涵:念天即念善,时刻安住善念,保持善良念头的意思。

意思是指修行人必须怀着“善心”的念头面对际遇,这是灭除三恶道的做法,四字形容~就是“止恶行善”,这样就使人投身“天界”,这是权宜之计,目的是教人对因果生起警惕的心,行善可以使人慢慢破除“我执”。

念戒、念施,就是忆念调整执着、忆念布施。

经过这样解读,已经好明显知道这个“念”是代表什么。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经过这样解读,已经好明显知道这个“念”是代表什么。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明白了,感恩哥哥耐心解答!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念天,不需要用口向著天空叫的。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好形象的例子啊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念施,又需不需要不停用口大叫布施?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念僧,又需不需要不停用口大叫僧人名字?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念法,又需不需要不停用口大叫佛法?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如此一來,念佛,又需不需要不停用口大叫佛號?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念,是忆念。例子真是一针见血!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如果愿意去查一查以下来自《阿弥陀经》内的三句梵文经文,相信民间信徒会感到很震惊。

buddh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ṣṭhati
dharm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ṣṭhati
saṃgh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ṭḥhati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怎么修净土法门?》
怎么修净土法门?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067.html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看完了链接内容,佛法是不二法。从来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净土法门,学佛就已经是修净土法门了。净土,并不是可以“求”得。念佛的真正含义是“忆念觉”。哥哥文章早已解释得非常清晰明了!感恩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以下说话充满宗教色彩:

如果有人亲耳听过佛陀当时教人如何称诵佛号的音韵,此刻究竟有否够资格教人“阿弥陀佛”名号正确的音韵?

我们中国佛教传统文化,有三大咒、十小咒,其中就包括《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民间称它为《往生咒》的第一句咒文“南无阿弥哆婆耶,哆他伽多耶”就是阿弥陀佛的真正名号法音,究竟梵音如何称诵出来?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感恩轻心哥哥指出问题所在。六念法为: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若真如坊间说法念意思为口念,难道天天口念苍天啊,口念持戒啊,口念布施啊?真的让人啼笑皆非。若为有心人,在此处停一停静心思考。念很明显不是口念,那么这个念到底含义是什么?如果想准确获知真相,那么一定要去看佛经的原文,即梵文而非中文译本。曾经在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译者将在翻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说《万卡》时将milky way(银河)硬生生翻译为牛奶路,鲁迅先生作诗一首讽刺此事:“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讲此事想说明什么呢?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文版佛经的用词一定是原版佛经的愿意吗?那么坊间一直流传的口念佛真的可靠吗?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觉”,指忆念觉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若真有心学习佛法,那么一定会努力去发现真相,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迷信权威,很多人口口声声说依法不依人,但是张口闭口又是这个谁说那个谁说,真是好不讽刺。依法不依人,扪心自问很多人是不是把人了解了个通透(谁说谁谁说),但是对于法这个字,真的有用心了解过吗?若不信。此处立问:何为佛法?又有谁知?

静若水

简单来说,13岁的小女孩,法律上并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因为通常而言,13岁并不具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预计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能力。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我们必须尊重国法,不能煽动、怂恿、引导、教唆别人进行犯法的事情,至于儿童等待合法年龄再出家,自然就不会值得再谈论了,但是抵触法律的事情,就绝不能任意发言。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是的,若这位小女孩一切资料属实,她只是个儿童而已。但知乎上关注和回答此问题的人,相信绝大部分已经年满18周岁,意味着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上法律责任了。教唆、煽动、引导、怂恿儿童进行违法行为,可是要负上法律责任的,不能任意发言。

静若水

所以,这位口口声声说要出家的13岁小女孩,犯犯中二病就回家读八年级吧,出家不出家,你说了又不算。下面这些赞叹的、随喜的成年人们,可以收手了,怂恿13岁少女出家,可是违法了。

静若水

若为保护个人,这问题根本不该问。引发热议难道不是问题原本的目的吗?现在说13岁的年纪不该承受,试问是谁让她承受呢

Handsome轻心回复静若水

同意静若水。所以由始至终,我都不认为这个是一个正式的提问,这件事情匪夷所思,彷佛正在买广告似的,钓鱼成份居多。

佛教板块来就是应该探讨佛教的问题,但这个提问涉及讨论“未成年出家”的违法行为,抵触法律的言论,小心为上。

Aloka回复Handsome轻心

挑口水,钓鱼贴很明显,发问者和问题中提到的人,躲在幕后观看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从而得到一种被围观的满足感。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是的,未成年人出家原本就是违法行为。还有下面有答案提到,即使作为法定监护人的父母让自己在读七年级的13岁小孩出家,该父母也违反义务教育法。抵触法律的言论,小心为上。总之,该问题与佛法毫无关系,毫无讨论价值,自始至终,都像是钓鱼、广告。

爵士猫 (提问者) 回复静若水

你不读求净土的回忆录,就瞎说一通。求净土,是打算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准备出家。你把一个没有发生的行为,进行法律研判,有意义吗?

Aloka回复爵士猫 (提问者)

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仍然未满18岁,依然是属于教唆未成年人出家。

静若水回复爵士猫(提问者)

很多人在赞叹、怂恿13岁小孩出家,这是由于阁下提出的这个毫无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而已经发生的事实。在下没有进行任何研判,只是依据法律规定,描述事实。

Aloka回复爵士猫 (提问者)

一个问题,改来改去,发问还有意义嘛?一个13岁的小朋友想出家,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的来论坛专门提问,唯恐天下无人不知?

静若水回复爵士猫(提问者

一个13岁小女孩有想出家的想法。这跟佛法有什么关系?跟“佛学研讨”有什么关系?

静若水回复爵士猫 (提问者)

是否一个13岁七年级小女孩想上清华读物理学,于是整个教育界要针对小女孩的想法展开“物理学研讨”?所以说问题毫无讨论价值。

Aloka回复静若水

典型的小题大做,哗众取宠。

静若水回复Aloka

觉得很好笑。留下链接,还特地在评论中让我去看某小女孩文章,打广告的目的如此赤裸裸。与佛法毫无关系。麻烦彻底删除问题,不要再加入佛法的话题下。到此为止啦,一场闹剧!

Aloka回复静若水

已经举报

静若水回复Aloka

问题不是“已经超过了佛学界限”,而是自始至终都与“佛学”无关!

静若水回复Aloka

问题根本不该存在。

爵士猫(提问者) 回复静若水

你是佛教徒吗?你先回答这个问题。

爵士猫 (提问者) 回复静若水

问题是没有发生任何事实,只是佛学的探讨而已。

爵士猫(提问者) 回复Aloka

你是佛教徒吗?你是执法官员吗?

静若水

问题改来改去,依然与佛法无关。一个13岁小女孩有想出家的想法,跟佛法有啥关系?跟所谓的“佛学研讨”有什么关系?该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对知友有何贡献?

爵士猫 (提问者) 回复静若水

人家是佛教徒,佛教徒出家是很正常的,女孩只是在佛教徒圈子里进行佛学讨论,不与佛法有关,与你的生活有关?你是佛教徒吗?

向日葵

言谈之中老是扯上13岁学佛就说的好神奇?扯上前世说的很腻害?想搞什么个人崇拜吗??这是一个包装神童的帖子??

这种东西和佛法有何干系!?还说是研讨?

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把题目改来改去干嘛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背后的策划团队,是营销高手,可是逃不过金睛火眼。

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看何时有人可以洞悉这件事的背后真相?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剧情跌宕起伏,节奏掌握得极好,堪比好莱坞大片。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这个话题究竟有什么交流及分享价值?完全没有。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的,所以果断举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老、有人病、有人死,社会上天天都上演着需要人们扶持的领域,但是此刻问题究竟是表达什么?确实莫名其妙。

今天有人出家、明天有人出嫁,此提问对个人及大众有何正面价值?

知乎这个地方,不是为了提升个人及大众的升华吗?

建议佛教板块今后提问的质素可以提高一点,未成年少女,究竟是否可以出家,可能牵涉内地的法律问题,要小心回答。

Alok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最近这佛教话题下的戏份有点多啊,是吧,轻心大哥

Aloka回复静若水

最近大戏太多了,有点应接不暇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我们必须尊重国法,奉公守法,不能煽动、怂恿、引导、教唆别人进行犯法的事情,至于儿童等待合法年龄再出家,自然就不会值得再谈论了,但是抵触法律的事情,就绝不能任意发言。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这些闹剧,我只会当笑话看,极具娱乐性。

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看何时有人可以洞悉这件事的背后真相?

闻鸡起舞

确实是这样,如果真的有心,只要慢慢去验证,就知道坊间的一些说法根本错的离谱,盲目跟风只会越学越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如来清浄教法,必须由获得传承的传人代代相传,否则就会沦为民间的传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佛教徒的原因,因为佛法根本不是民间所说的一回事。

例如皈依三宝,并不是一个进入寺庙走出家人去做的仪式,是必须透过懂得佛法的人将佛法僧的意义一次过解释得清清楚楚,而接受皈依的人必须完全消化,那个三宝的功德才能真正生起。

换句话说,三宝的功德,并不是在寺院中马上发生,而是透过领受当中的道理,在某年某月某日进入临界点的一刻突然发生。

以上说话并非故弄玄虚,而是我亲身验证出来的事实,不可思议。

Handsome轻心

静若水、Aloka , 不必浪费时间在跟佛法無關的课题上,稍后我会组织一篇文章说“神通”,保证一定比这个课程吸引,相信大众读者应该很有兴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其实有很多无信仰的人正在耻笑佛教,我們这个角色正在一直维护佛法,只是有很多人仍然一头雾水,如果佛教徒仍然经常说一些无关痛痒、无逻辑、毫无建树的发言,只会令佛教雪上加霜,为了佛法薪火相传,我们这些角色就应运而生。

Aloka回复Handsome轻心

现在这个佛教圈简直就是乌烟瘴气,如轻心大哥所说,几乎都是一些无关痛痒、无逻辑、毫无建树的发言,真正关于修行核心、解脱烦恼的都没有多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公开论坛说话的人,不了解一个13岁女孩的背景,单凭小童片言只语,你一言,我一語,就断言支持小孩的言行,大家有否平心静气想想他的父母究竟是什么意见?
儿童所说的话就代表了其父母的思想?

如果读者凭这些说话就决定一切,将危害社会,此乃无知的表现。

单凭一个小女孩说所谓的信佛,就说她有智慧,扯上什么前世今生,大家可知后果?

至于儿童所说的所谓佛法,恕我直言,凭这个小女孩的说话,她根本不是懂得佛法的人,不断将宗教理念搬字过纸,言语间不知天高地厚,毫无礼貌,完全扯不上佛法本丝关系。

說到底宗教信徒的情意结实在太深,欠缺理智,大众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就断言去支持相信一个从未现实中從未见面的儿童,况且未成年儿童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抵触法律的言论,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过程,我们作為已经成年的人必须三思啊!

否则如果女孩因此而出了什么意外,这个责任谁願负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知道佛法究竟有没有深入信徒的心?

佛法是圆融的,如果信徒真的有智慧,普罗大众一定会明白,使人心诚意服,重点是民间的信仰根本一厢情愿,“宗教情意结”的思想实在太深,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现时的佛教会如此令人反感。

如果作为明白佛法的人都不能挺身而出,将这些挂着佛教旗号的迷信之徒制止,佛法必将灭亡。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明白佛法的人都不能挺身而出,佛法必将灭亡。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坊间从未听到过如此解释的六念,感恩您的布施

闻鸡起舞

感作为佛子大家都已尽了心,心水清的人自然看的清楚,迷信之徒早日反省,不然只会一条路走到黑!活着都活不好,遇事极端,偏执,狭隘,接受不了不同意见,还妄想死后解脱,实在可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迷信之徒知道自己不愿意出家,内心充满罪疚感,为了填补填罪疚的空虚,就将自己的希望灌输在一个幻想之中,去满足一众的私欲。

如果支持小女孩出家,为何支持者本身自己又不去出家?这就是自私。

况且,大眾有否资讯过小女孩父母的意见?如果父母根本不同意,今天的剧情又会怎样?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真的是太过分了!!!孩子那么小竟然怂恿,鼓励,甚至赞叹支持孩子出家!!!如果我是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些自私自利,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部分人带着私欲而将自己理念硬套逃入儿童身上。支持别人出家,而自身却坚持在家,此思维令人心寒。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这种人够变态,够自私,够冷血!千万远离这种人,相信这种人害的是自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我们面对13岁儿童高调谈论出家事件,清楚表达不要任意相信儿童在网上的意思、不要漠视父母,不要讨论将来成年后而现在却未做出的事情、不要讨论可能抵触法律的言论、不要讨论跟佛教无关的个别事件。

一切观点都是因应不同时空、种族、文化、因素,也是由人心界定出来。

佛法并非“认定、否定”人类任何观点,只是教人不要“停滞覌点”,因为这些观点全部都是人类的运作,各处乡村各处例,观点会随着时空背景而改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