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有些人用佛经里的话回答,看不懂怎么办?

二、正文区

谢邀。

《文化时空的洗礼》

2500年前印度人把释迦牟尼的一场场讲座,记下很多成巴利又、梵文文字的经文,而唐代乃祖师大德所翻译梵咒、经文,就是人称“开元三大士”宏掦密咒全盛时期,他们就是“金刚智、不空善、无畏”三大法师,而唐朝代所说及记载语言皆依“河洛语”为准来标注“梵音”,非现时之中国国语。

1400多年前的唐代僧人去翻译古印度的梵文,只是翻译出“翻译者所理解”的部份而已,再成为唐朝民间文化所能理解的文字,现在2017年要理解2500年前的古印度文字,根本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啼笑皆非。

经文是一堆“字”,属一个“现象~相”而已,而“理解、体会、体悟”则人人可不同,意解可以很多。

一切古人、善知识所理解的,我们都“只可作参考”,他们把印度文变成汉语,所翻译出的只是“译者所理解”,未必是佛陀百分百的本意。

所以佛陀叮咛弟子将来必须要以“如是我闻”作为经文的起首,意思指这样的道理是我这样听及理解,可能意会有错漏、误解的。

《尽心秉持以弥补》

笔者有以下七个负责任的秉持:

一、秉持尽心只用现代语表达。

二、秉持尽心只将所受惠的点子分享。

三、秉持在可能情况之下,都不会将什么祖师大德的说话搬出。

四、秉持如有需要将别人言论、甚至经文搬出,必同时将自己体验解释出来,否则可能构成失败的沟通。

五、秉持不完全相信佛经,又岂会将已经死去的人之言论照单全收?

六、秉持不把经文、言论视为金科玉律,否则人修行就会失去意义,因为经文、言论只是一些文字指引,经过时空洗礼,记录出来的文字一定出现讹乱及误解。

七、秉持一切以亲身效果为依归,「悉达多太子」之所以在菩提树下成为「释迦牟尼佛」,皆因没有将過去之经文、言教照单全收。

【沟通技巧】有以下三大次序:

1)聆听对方重点。
2)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
3)回应对方重点。

【沟通精神】有以下三点:

1)沟通意义在于“对方之回应”。

2)即使你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3)“如何有效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沟通上,必须掌握以上技巧,勿单向说完听完就算,必须聆听对方“重点”,勿听无谓的“枝节”,更须“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再回应对方重点”。

很多时人是“词不达意”,沟通意义在于“对方回应”,切勿心急,若不用心会听出对方回应重点,敢保证即使表达“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等同“自言自语”的儍人无分别,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故此,必须细心留意究竟“如何有效送出、有无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以上就是笔者所学习到的沟通技巧,内涵来自《身心语法程式学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 》

昔日“卡拉玛人”因无法判别各派宗教师所言真假,所以向佛陀请示。

故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取自南传巴利经藏《增支部 Av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

佛陀针对以上一问题而解說了《卡拉玛经》,不要任意立即接相信、接受任何人、事、物,当中包括佛陀本身,否则就会成为知识的奴隶。

佛陀更在临终前说出四段说话:

一、求觉的人,如将释迦牟尼的言教记录编辑,必须在记录之首句加上“如是我闻”,以免为别人构成误导,种下不善因,招致不善果报。因为后世的人所得到的记录,可能会因应时空、理解不同及种种因素,导致很多文字记录并非言教的真实本意。

二、求觉的人,要以“别解脱戒”为师,思想言行有执着就要起戒,这破除执着的过程就是求觉的依皈,犹如导师。
(注:波罗提木叉“梵文:प्रतिमोक्ष Pratimokṣa”,意指“不执着解脱的真解脱”,即是“不住中边,舍无可舍的“般若波罗蜜多”。

三、求觉的人,要用“四念住”来安住我们的心。

四、求觉的人,要远离邪魔外道,一切以“形式上”为主轴的言论,也是“外道”,属于着相,必须远离。

以上就是总结佛陀45年一生说法的最后遗言,听见这些道理,有何启发?

如今常看见佛教版块的人经常用文言文说话、举出已死去的僧人言论、背出佛经原文,动机不明,如有真材实料,必定真金不怕红炉火,何不将自己的受惠用现代与解释出来?

故此,千万不要用僧人去欺压我,“轻心”是不会害怕的,本人研究印度古文经典的解释,也未完全相信,还会害怕什么?有智慧的就请拿出来,不必大眾面前班门弄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是需要付出血汗的,并不是教人走去背经文。

P.S 以上说话完全以事论事,绝对没有针对任何人,如果读者有留意本人的回应,只要有任何人搬字过纸而不用现代语逻辑解释,本人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这里是“知乎”,不会容许胡说八道。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为了“发放”及“接收”信息,如果不确定过程中是否出现落差之下,就断言信疑,这不是主观、自我又是什么?

Handsome轻心 (作者)

昔日“卡拉玛人”因无法判别各派宗教师所言真假,所以向佛陀请示。
故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取自南传巴利经藏《增支部 Av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

素念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在下愚昧,不知应以什么方可信以为真呢

明乐 (提问者)

我觉得是文言文的问题我才看不懂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明乐 (提问者)

一本书写出来令人看不明,只是作者愚昧,并不是读者愚蠢。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明乐 (提问者)

下一次如果你遇上有用文言文的人,请你告诉我,我将会找出懂得另一种语言的人跟他对话,例如菲律宾话。

似是故人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搬字过纸”,完全没有帮助,沟通就是为了让别人听得懂,不然就不叫沟通

素念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是语言的问题没啥好批判的,你不能要求莎士比亚说汉语吧。若是本身描述不清楚逻辑混乱这是可以批判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素念

什么都不信。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素念

分かりますか?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素念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为了“发放”及“接收”信息,如果不确定过程中是否出现落差之下,就断言信疑,这不是主观、自我又是什么?

素念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想我对您的话没有完全理解,同时有些话我也没说清楚。关于语言描述问题,若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批判的,就是其自己思想模糊,理解不清,描述不出来,逻辑混乱。若是另一种情况则不应批判,就是其本身就会说某种语言,其它语言不会说,比如爱因斯坦不会汉语,孔子不会英语。其它同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素念

就凭我俩现在几句交流,不难发现其实不同频道,如果阁下有看我这个回答的文章,已经知道沟通最重要是双向,不是批判语言本身。

阁下无缘无故将“批判语言”的点子写出来,其实已经是一种沟通误解。

孔子不懂英语,究竟代表什么?其实完全已经脱离了这个题主的题问。
其实我整篇文章回应,只集中在四个字~双向沟通。

素念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嗯,在下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方式都需要提高。问题表现在阅读时没抓住中心点,表达时没限定范围,由此带来了诸多误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素念

共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素念

問:不知应以什么方可信以为真呢?
答:亲身证实才可接受,千万不要将信疑介入人生任何领域。

素念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回答。我个人的观点是:第一用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分析其理论是否完整,是否自相矛盾;第二用亲身实践判断是否如其所说;第三向相关人事咨询,自己理解是否正确,实践是否得当。以上三条的顺序可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素念

如阁下用这样的心,如果真是一个学佛人,前途无可限量,加油!

素念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称赞,在下只是业余学佛,并且没有多少成就,不敢自称佛弟子。

pluto

很赞!

静若水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是需要付出血汗的,并不是教人走去背经文。

王廷赫

“将自己的受惠用受众听得懂的形式解释出来”,说的好,向师兄学习!

王廷赫

轻心师兄,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具体实践操作方法和步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王廷赫

四念住,可以参阅《大念住经》。

虚空无尽回复王廷赫

住在这四个地方,发现都是心在动而产生行,但也不执着于不动,就好啦~但是其实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哦

觉正净

理解,赞同一个

省略号

支持!

树梢上的小鱼儿

该评论已删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树梢上的小鱼儿

有真必有假,如果没有真假,知不知道什么叫假牙?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树梢上的小鱼儿

细佬,我的发心好不好你知吗?

阁下在不知道别人的心如何的情况下就预设,这不是执着是什么?

将着相言论定义为佛法,叫毁法。

将着相言论硬是成佛陀所教,叫谤佛。

谤佛毁法,如同出佛身血,断人慧,必招不善之果,这叫因果。

离相并非否定因果,而是不执着感知,我斩你一刀,我要附上法律责任,清清楚楚,假得了吗?

如果连因果都不分清楚,这不是“随缘”,而是“随便”,随便的后果是三恶道,因为愚痴。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树梢上的小鱼儿

谁说我要管别人?我是引导大众明白真相。

将真相表达出来,就代表是管别人吗?

引导别人要有礼貌,就代表要管别人吗?

搞清搞错自己的思路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树梢上的小鱼儿

分享佛法绝不能开玩笑,想开门笑,请离开。

我的文章及评论擁有清靜傳承,属于「道场」,不适合开玩笑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树梢上的小鱼儿

分别心是指表滞留于分别,并非没有分别。

如果我在街上任意抚摸一个女人的躯体,保证被人拉上差馆,准备坐监。

难道这种分别属于执着?难道你做人基本的法律、人伦都不知道吗?

阁下妖言惑众,竟敢用佛法名词混水摸鱼,知不知道我是谁?

此刻我马上拉黑你,你不要再有下一次在佛教板块胡说八道,否则我成班人招呼你,查一查我的风格!

Hrih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不分昼夜地引导大众认清真相,却还要造受不明就里的人白眼,真是辛苦你了!感恩师兄如此无私扶持奉献

虚空无尽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登地罗汉~是住在暖暖的一念出去就不用回来的地方好,还是自己清清楚楚的明白好,还是两者都有呢?

星明

太棒了!感恩看見!!!

向天歌

感恩师兄,师兄对妙法莲华经,如来藏有认识吗?最近对这个很感兴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