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难免会抄错字嘛,就是抄金刚经的时候写错了字,用的是格子本,可以像下图一样划掉然后在下一个格子下面重新写吗
二、正文区
这邀。
从发心开始用任何途径将佛经抄写、读诵、背诵的一刻,那份恭敬的心已经默默烙印于人的八识田中,如能理解消化经文内涵,落实生活中去面对人生,那就永为佛种,将来必定成道。
写错经文的字怎么办,平常心对待,重新写过就得了。当明白经文义理后,纸章上的经文只是墨水而已,不再存在什么意义,它只是过程,不必执着。
《金刚经》以“般若波罗蜜多”贯穿人生任何感知,道尽万物的实相,教人不住于相、降心、住心之法,如抄此经者违背此内函,并不是改错带、涂改液可补救的事,必须再次提起“不住于相”的心,才是对经文产生本有内涵的真实义。
《金刚经》云:“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与其研究写错字怎么办?
倒不如研究做错事怎么改?
往者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究竟是什么?
忏,是反思之前。
悔,是调整今后。
对已发生的事情「作出反思」,「调整今后思想言行」,就是叫忏悔的真实义,这才叫真正的认错。
由于将思想言行调整,今后我们的身所行、口所言、意所想已完全改变,所以今后所发展的剧情已经不同,这就是真正的消除业障。
业障,就是人的思维偏离了真相,而作出种种偏颇的言行,导致带来人生上种种纠结、矛盾及痛苦,彷佛所做出每个决定都充满负面,每决定皆错,障碍重重。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这两句话其实好简单,就是向我们的心重新反思及调节,那个罪其实只是不明真相,亦即是无明。
举例前提:杯子从枱上掉下来破碎。
一、忏~反思之前因为摆放在枱边太近。
二、悔~调整今后摆放的位置。
换句话说,忏悔从来都不是情绪上的抒发,更并非哭哭啼啼,这一点必须搞清楚。
当知道杯子的位置原来摆放有问题,罪又怎样发生?
业是累积的错误根源不是已经消失吗?
故此,忏悔的意思是「從心出发」,用心去作出对思维的反思,决心改变今后的言行,这样所谓的罪就得到赦免及彻底的清洗,侭管将来仍然会有因果牵引力出来,但到时候已经不会再产生任何痛苦及纠结,为那个罪已经消亡,业已经连根拔起。
~~~~~~~~~~~~~~~
以下再举出《六祖坛经》一段经文供养给大家分享……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金刚经》以“般若波罗蜜多”贯穿人生任何感知,道尽万物的实相,教人不住于相、降心、住心之法,如抄此经者违背此内函,并不是改错带、涂改液可补救的事,必须再次提起“不住于相”的心,才是对经文产生本有内涵的真实义。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轻心哥的回答,经文重点不在抄,念。而是要明白经文内涵从而落实人生!
救命文章,感恩!
心若灭时罪亦亡
若是当时真心忏悔,可在未来又无心犯错该如何对待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田雨
问:若是当时真心忏悔,可在未来又无心犯错该如何对待呢?
答:不断犯错,不断反省,不断调整。
“普贤菩蕯十大行愿”之一“忏悔业障”,就是只不断反省及调整。
由于将思想言行调整,今后我们的身所行、口所言、意所想已完全改变,所以今后所发展的剧情已经不同,这就是真正的消除业障。
业障,就是人的思维偏离了真相,而作出种种偏颇的言行,导致带来人生上种种纠结、矛盾及痛苦,彷佛所做出每个决定都充满负面,每决定皆错,障碍重重。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感恩轻心哥哥不辞辛苦不断付出。罪从心起将心忏。
如果出现抄错的情况请将错字用小刀轻轻刮去或用透明胶带粘掉错字。两者都不行的情况下可在错字下点一点,一旁写上正确的字。
据说《道德经》有多种伪经,一两字不同不同意思差之千里,不知道我大宝贝金刚经有没有传世多种歧义版本,忧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觉正净
不必忧伤,《道德经》就是中国版的《金刚经》,有心求觉的人,自然会遇上对该法门内涵有清楚认识的人士。
如果机缘成熟,我会请示一位善知识,把《金刚经》变成白话内涵,然后全篇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