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真心请教。

二、正文区

《六祖坛经》:
佛佛唯传本体,
师师密咐本心。

现代内涵大意:漫天诸佛,所有懂得佛法的老师,说来说去都是说人人本有的佛性,教人认识那个心。

所有佛陀本质都是一样,心愿切入之施力点及名字不同而已,之间的关系都只有一个~觉醒,再没有其他。

一切的切入点,只是因应不同人类的智商而宣说的伎俩,谁也没有告诉你真正的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大日如来、观世音菩萨,漫天诸佛本身是不是同一个人,听得懂吗?

一切都是比喻,最重要就是那个切入点的道理、技巧。

如果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人物,這是可以的。但界定释迦牟尼佛以外的其他佛陀都是「神祇」而已,这是无知的表现,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

“觉”是精神上的彻底大彻大悟,无形无相,根本不是指血肉的生命,必须搞清楚什么叫“佛”。

笔者不会被问题带着走,不应细致描绘佛陀的分别,因为这些全部都是虚幻的表象,走去研究佛陀的分别、关系,已经被表象所迷,攀附表象而不自知,叫“pratisthita laksana 着相”,已经违背了“觉buddha”的本体。

佛者,觉也。
佛法是说“心、性”,切勿研究佛陀的品种,此乃本末倒置。

P.S 所有佛陀都是一场戏,全部都是故事剧情桥段需要,根本他们什么都不是,犹如一阵风,风又何来有什么分别?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六祖坛经》:
佛佛唯传本体,
师师密咐本心。

现代内涵大意:漫天诸佛,所有懂得佛法的老师,说来说去都是说人人本有的佛性,教人认识的那个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人物,這是可以的。但界定释迦牟尼佛以外的其他佛陀都是「神祗」而已,这是无知的表现,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

“觉”是精神上的彻底大彻大悟,无形无相,根本不是指血肉的生命,必须搞清楚什么叫“佛”。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者,觉也。
佛法是说「心、性」,切勿研究佛陀的品种,此乃本末倒置。

无公害小姐alice

佛是觉醒的心,而不是某个人物,身份。

与其研究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不如从心下手。

重要的是如何学习佛陀的智慧,从佛法受益,唤醒我们内在的清净自性。

一蓑烟雨

说心不说相,见解深刻!

摇曳多姿

先不考虑你说的,等我有了一定的体会吧。

不以萌喜不以二悲

用妄想心、意识心、生灭心,去推测如来的真正的不生不灭的心,讲生灭、讲不生灭,统统是生灭。用一颗真如、不生灭、圣人的心讲生灭、讲不生不灭,统统是真实的不生不灭,何以故?他了众相本空,生灭跟不生灭是方便说。

慕容 先生

感恩輕心兄,說的是本有的佛性,心的覺醒,而不是研究相。

如師兄所說:所有佛陀本质都是一样,心愿切入之施力点及名字不同而已,之间的关系都只有一个~觉醒,再没有其他。

知不知

有些事看似无意义,但是大家很想知道~何况风亦有东西南北,佛陀亦有其特德,如果明白介绍一下未尝不可~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不知

暂时本人未有能力,不如由朋友阁下来介绍一下怎样东南西北的“buddha觉”好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不知

佛菩萨的特质,不外乎慈悲喜舍、离相,无论向那一个学习,结果都是一样,心执取不同观念,产生对佛菩萨的诉求,其实只是一厢情愿。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愿文殊菩萨。

南无消灾延寿大日如来。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漫天诸佛。

看得明我以上说什么吗?其实全部是同一件事啊!

知不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说的是风有东西南北,不是你说的什么 觉。不要改变概念。佛佛并无二别,然而法有本质也有化现,现在有人问你佛陀相机所化现之表象,虽然远不如追求本质之高妙,但是如果能告知也是极好的。你可以让他追求本质的同时告诉他诸多佛陀之特德,也算满足他的求知与好奇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不知

迷信。如果阁下将这番言论引导别人,叫谤法。

知不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你说便是可以,我说便是谤法,果然是辩才无双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不知

不要再看我的文字可以吗?这样就不再纠结,从来没有人逼你看我的文字,是你无缘无故走进来,重复一次,你确实是迷信。

如果想在这里无事生非,请你离开,没有人会欢迎,做人必须有自知之明。

静若水回复知不知

朋友,如果我是你,既然不认同这位答主的答案,我就会离开了。若阁下对问题有不同的解答,又对自己的解答比较有信心有把握,可以自己书写答案,而不必走进别人的答案评论区里教别人回答问题。

般若Prajna回复知不知

你说风有东南西北,那是你脑袋里约定俗成的方位,若换种衡量标准,那么风向会有4*3*2*1共24种排列名称,何止东南西北这种排列。但是研究这些名称有意义吗?风来自何方,那都是风啊。佛陀是名称吗?佛着,觉也。觉者,会有不同的种类吗?如果你不认同别人的看法,那么看完之后大可离开,继续你的想法就好,何必滋扰他人。

苏菲的哲学世界回复静若水

朋友,如果我是你,既然不认同这位朋友的评论,我就会离开了。若阁下对问题有不同的评论,又对自己的评论比较有信心有把握,可以自己书写评论,而不必在别人的评论下面教别人评论。你着相了。

静若水

佛菩萨的特质,都是离相,觉醒,慈悲喜舍。 佛法是说心,研究佛陀的种类是相。佛法说心不说相。学习了

vincen

是“神祗”还是“神祇”?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vincen

沟通是“单向”还是“双向”?

是“vincen还是“vincent ”?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vincen

神祇,泛指“地神”。
神祗,泛指“恭敬”。

结果又是如何呢?以上两者皆错。

因为到此刻现代的用法已经是投其所好,到此刻各大字典都并未统一。

究竟是古语作准,还是现代人产生共鸣的理解作准?

vincen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 谢谢

爱嘎人士

阿弥陀佛,请问轻心师兄,是否了解僧伽吒经,这部经是否如法?末学慧根浅陋,网上说法纷纭,故来请教师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爱嘎人士

朋友你好,多谢阁下的信任,以下的说话是恩师分享给你….

佛陀一生的教导,大抵不脱离「四圣谛」,趣向「涅槃」,离苦得乐。

实际行持方法,則以「别解脱戒为师」,以「四念住」为住,远离诸恶,止息恶念,奉行众善,自净其意,行八正道,不可谤佛谤法,先要自证後,才能化他。

由於经文注明「如是我闻」,即已经言明此经内容已「不肯定全部都是佛说」,只可用作参考。

因此,实在无必要论定经文是否如法。

况且,如果论定经文是否「如法」,言下之意,已即是说自己的见解是一定正确了。

光是以上这一个认为,已经是一个执心,根本未懂佛法的「般若波罗蜜多」,此乃「自以为是」的一个「我执」而已。

佛陀证道后,一生只是分享心得和应机示导,何曾肆意批评他人了?

一切经文,毕竟都带着前人的心血。

因此,参看经文,就算体会不出经文的深意,也应该秉持谦卑和感恩的心去学习,符合「四圣谛」的都可以接纳和吸收,有疑惑或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存疑,日后向善知识请教,而不是肆意批評。

况且,无论谁告诉阁下这个经文是否如法,其实意义都不大,何解?

原因重点是法理能否为某人产生「正面效果~相应」,不相应自己法理,根本已经没有意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爱嘎人士

简言之, 有心求觉的人,千万不要跟民间集体思维一样的人云亦云,普遍民间存在一些学术性的批判,根本与修行无关。

举例说,南传佛教不承认有净土极乐世界及释迦牟尼佛以外的佛陀,他们全不承认,他们所秉持的理由就是巴利三藏没有记载,哪怕全地球认为不如法的法门,也跟效果无关,修行最重要的是效果,并非需要别人承认。

但现在我斩钉截铁诉过阁下,世上就今生就能够清楚知道确实有浄土的人,已多如天上繁星,本人就是其中一个。阁下可能会疑问究竟我如何证实?

答案简单到不得了,因为拥有该法门传承的人自然有方法去证实。

这个证实完全在经文根本找不到丝毫线索,因为必须要过来人亲身证实,例如我们会用运用“密咒”,可以开启一些感知能力,直接去感受这个多维空间的另一个存在领域。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消化。

爱嘎人士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十分感谢轻心师兄,能深夜为我码字解忧,我在知乎上长期关注师兄的动态,确实折服于师兄的诲人不倦的恒心与耐心,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我与三年前结缘于僧伽吒经,三年来每日抄此经书,未敢怠慢,但是从来未参透其中的奥妙,甚至可以说是至今仍未明白经中所讲深意,直到近日,竟在知乎与其他论坛上见有人说此经是伪经,本来我是不屑一顾的,但是也有点乱了本心,在下学识短浅,想到师兄曾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这个回答下,确认《大乘离文字普光明经》是百分之百大乘教义,所以才来找师兄确认下,《僧伽吒经》是否符合教义的

爱嘎人士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其实,多亏师兄的文字,让我认识到了抄经并不是为了求感应,而是学习佛所传授的智慧,这也是我最感恩于师兄的地方,也让我在慢慢转变自己对佛法的态度

无公害小姐alice

谢谢两位的对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益匪浅。????

没空

风当然有分别啊,1805年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等级,共分为0~17级。

狐兔

世界的终极规律(真相)只有一个。
佛是“觉醒者”,
也就是觉悟了这个终极真相的人。

如果是神仙,也就是天人道,
还会有等级与能力高低等等区别。
但不应用这种思维惯性去揣测佛的境界。

各个佛(觉悟者)觉悟的都是同一个真相,
都已离种种相。
只是假借一个名号,
方便着相的众生去理解而已。

要学习佛法(究竟觉醒之法),
就应当谨记佛(觉醒者)的教言根本,
不应“以身相见如来”。
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