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或者说人类发展到什么地步,能和欲界魔王相抗衡?
二、正文区
由于人类有这个身体,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天性使然渴望各式各样的享乐。
渴望看见美丽景象~色诉求。
渴望听见悦耳声音~声诉求。
渴望嗅闻各种香气~香诉求。
渴望品尝各样美食~味诉求。
渴望身体感受舒适~触诉求。
渴望陶醉精神刺激~法诉求。
举例,肚饿需要食饭就是诉求,叫食欲,疲倦需要休息,就是睡欲。
假如我们用力抵抗、排斥、 否定任何一种感知,视为它们为邪恶、污染、罪孽、洪水猛兽,如此一来,就相等于强力“压制扭曲天性”,这就是完全跟佛法无关,对人类身心会构成伤害。
当人类失去诉求,只意味人类将会无法面对生活,甚至代表接近死亡,欲望没有对错可言,因为欲望只是诉求,本质“中性”。
“欲界魔王波旬”这句话:内涵是指“强烈沉醉于诉求”的众生。欲望没有对错可言,沉醉诉求而产生烦恼,才是问题所在。
言归正传…..
問:以人类现有科技,能对付欲界魔王波旬吗?
答:能够对治沉醉诉求的方法,只有透过修心养性,概括来说叫“修行”。没有必要去研究什么魔王,一个懂得调控自心的人,何须理会外界“强烈沉醉诉求”的众生,跟我们何干?
沉醉诉求的是人心,并不是来自什么“他化自在天”的众生所赐。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只是代表社会进步,沉醉诉求就是苦的根本,要战胜“沉醉诉求”,必须找到根源,这个地方叫“心”。
万法唯心,欲界不是外来的另一个多维空间,佛经所指的“四襌二十八天”多种领域,其实全部在我们的“心”。
如果认为外来真的有一个妖魔鬼怪可以随时可伤害我们,这就是“迷信”。
“魔”並非单凭外来鬼怪侵入心灵控制思想,而是宿世以来由“执心”累积而生的“贪、嗔、痴”三毒种入“八识心田”所形成的“业障习气”,因而契合了“心执极重之具体众生”,物以类聚,外来“妖魔鬼怪”才可乘虚而入、作祟, 说到底就是“着相”。
一个具足正见的人,一定懂得从际遇中抽离,自然意志坚定,天打雷劈,天崩地裂,泰山崩于前不变,连死也不怕的人,永远都不会有附体情况。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心外无众生,“众生就是指无数个「由我被感知的那个」而产生的种种执着观点”。
魔就是心执,密咒就具有“降心、住心”之力量,降伏着相心执而安住,就是“降魔”了。
《常常听人说着魔,代表有魔鬼附身加害吗?佛法承认这件事吗?》
常常听人说着魔,代表有魔鬼附身加害吗?佛法承认这件事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901.html
三、评论区
誉睿
“欲界魔王波旬”这句话:内涵是指“强烈沉醉于诉求”的众生。欲望没有对错可言,沉醉诉求而产生烦恼,才是问题所在。
田雨
那经书里的魔王波旬其实就是自己的心中各种诉求了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田雨
不是。
波旬确实存在,他是一个天主,拥有大福报,本来就是修行人,只不过比较著相而已,他本身不是坏人,亦是行善的人,东不成,西不就,结果就做了魔。正等于问净土是否存在,说存在,又不是人人可以到。说不存在,确实又可契入。说到底,都是一个心作怪。
迷就是魔。
觉就是佛。
俗语说,神又是你,鬼又是你,明未?
田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懂啦!就像是许多佛弟子,虽然很努力心地也很善良,但恰恰想着修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什么,一念之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