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我是个学生,学习并不差。
二、正文区
谢邀。
如果无法使“道法、佛法”连结于生活,甚至对这两个领域一无所知,这就几乎可以推断一切也跟阁下无关。
(按:前提是获得接近原来道法及佛法,并非以讹传讹的民间言论,所谓原来,就是必然能够连结生活为准)
况且人生各样领域是否打拼得好,也未必跟任何宗教有关,只不过如果掌握到一些智慧窍门,并将之转化为面对生活的思想言行,这样就有机会使到身心圆融、生活圆通。
无论“道法、佛法”的领域都充满智慧,不分高低,分别在于各人的智商及条件适合于那一个领域来学习而已,一切都是个人问题,这就犹如大学上主修什么科目,重点是的学生在科目中得到什么,而非着眼在科目本身的优劣,科目本身不存在任何优越性。
- 钱,可以拿来储蓄,做一个守财奴。
- 钱,可以拿来投资,做一个钱赚钱的工具。
“道法、佛法”如同是钱,只是达到目的之工具、手段及方式,皆是无情物,钱不可打拼,运用钱的是人,一切取决于人心,并非在金钱本身。
~轻心
三、评论区
雨伞
这个提问者好似认为“修佛”与在社会打拼是分开的,只能择其一。
其实真正的修行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佛法并没有叫人放弃生活。而是于生活中不断成长,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去调整。
完全
无论修佛法还是道法本质都是在“修心”,从而达到身心圆融、生活圆通、智慧增长、烦恼减少、降伏执着、解脱诸苦、明心见性的目的。
东靖
这个比喻太好,佛法、道法好比是钱。有人拿到钱当守财奴,好比一个人懂得道理之后,从不会想着跟别人分享,牢牢守住他自己认为稀有难得的道理。
他却不明白,如果拼命去当一个守财奴,能让自己比较快的致富吗?那当然是不可能。但如果懂得有钱投资,情况又完全不一样,较好的致富概率当然大大提升。
佛法和道法的道理也是一样,无私与人分享自己好的见解,这就是布施,也就是修行过程中正确好的道路了。
钱做成了守财奴还是投资家,那不是钱的错或钱本身的功劳,而是决定于运用钱那个人。佛法和道法的道理也一样,是取决于人在应用。
如果一个脱离生活自称佛法或道法的道理,那叫做什么道理呢?显然,如果是这样道理,那根本就冇什么作用。
因为一个道理,如果不能连接生活。依然是烦恼重重。这样根本就不叫什么佛法与道法的修行。那是不知道在做什么!
所以,如果人问佛法和道法的修行,跟世间的打拼哪个好?只能说明这个人还不明白什么是修行。
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也同样说明这个道理。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东靖
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这句话讲的太好了!人们总是希望改变环境来"安心",岂不知心是六根与六尘交互感知而形成的?所以这叫做"心外求法"。 当年三祖向二祖求解脱法门,二祖问"谁缚汝?" 三祖想了一下,回答"无人缚" 。原来这一切的烦恼都是自心造作的,"自缚"的!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东靖
一切生产生活,皆是自心运用。不管念佛还是吃饭,不离自心。邪念念佛不如正念食饭。《顿悟入门要论》: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
正念即是无住心,心不执万法亦不弃万法。很多人认为 哎呀,念佛可以让我升官发财得健康,于是越念越起劲,不停地贪求自心欲望,这属于"念有"。有的人万念俱灰想一死了之后往生净土,这属于"念无"。这两者乃邪念,也叫落两边。若真会"不取不舍"样的"正念",坐立卧行无不在念佛!
一蓑烟雨
修佛与在社会打拼并不是取舍问题,不是只能择其一。修行是在生活中圆融自心,与生活如同一只手的手心手背,重点是在如何运用好手,而不是问手心和手背哪个好。
美莉娅姆
通过题目来看,提问者想问的大概是修哪个利于在社会打拼,更利于获得成就,或者说哪个更入世吧。
有人以为修佛消极,避世,这其实是种偏见。消极的并不是宗教,而是人心。无论佛还是道都没有否定世间生活,没有教导人消极面对,并不存在学哪个更利于哪个不利于在社会打拼。佛道都是方法,法无高下,适合为佳,无论学哪个,运用的怎么样都在于自心,断不可因为个人体验就盲目下判断一味否定。
无论学佛还是修道本质都是要我们修心,修行不离生活,一个明白修行是修心的人,绝不会锁心求寂,不会将修行与生活割裂,会在生活中降伏自己的执着,自心的烦恼也会相应减少,会越活越自在,为人处事更加圆融。亦会尽心努力做事,但是面对任何结果不耿耿于怀,而是不断反思调整重新上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