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区
《梦中说梦两重虚》
如果读者接触轻心的文章一段时间,大概应该已经明白为什么佛法被称为“不二法门”,其实就是指“中道”。
“中”并非指“中间、中立、骑墙派、墙头草两边摆”,完全不是这样意思,而是指出人心种种分别也离不开“镜像范围”,不能迷惑于“二元镜像”,为了加强理解,所以强名以“中”字宣说此内涵轮廓。严格来说连这中字也不能坚持,一切只为方便理解而已。
“二元相对”就是佛经所指的“二边”,滞留二元使众生产生无尽烦恼,无可否认人间有人间规律,二元共识可方便人类来维持人间秩序,但勿忘记二元只是人心创造出来的基准,如同幻影。
由于人心缔造了不同二元,故此人类本来就是充满矛盾,既然知道是矛盾,所以就不应被这矛盾操控,因此佛法就被称为“不二法门”。
但普遍社会人士、佛教信徒也对不二两个字一头雾水,不论僧俗也对此领域过于皮毛,甚至一无所知。
笔者得到善意知识的启发,因此把个人心得分享出来共勉,在这两年间一写就超过110万字,合共接近600篇文字,差不多95%也借题发挥围绕着这个课题,只不过是例子不同而已。
读者不难发现此刻佛教信徒定立了无尽的“应该、不应该”,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因为错解佛经,所以佛教徒普遍来说都是不受社会认同,甚至反感排斥,严重者会令人感到讨厌及仇恨,这就是“扮虎不成反累犬,扮佛不成反入魔”的活生生现实写照。
佛法从来都不是教人建立怎样操作,又何来“应该、不应该”?佛法就是看通世事原貌,修行就是向真理的“发现者”迈进,而并非创造奇迹。
纵观整个佛教板块的言论,几乎99%只是牵涉“怎样看法?应该怎样看法?不应该怎样看法?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些种种的人心投影的设立,完全跟佛法无关,老实说句,这些问题与答案在完全脱离了佛法,使人更迷上加迷。
本来佛法就是讨论不了,但此刻竟拿出各人不同二元基准来互相辩论,判断谁是谁非,这就明显是“梦中说梦两重虚”,完全浪费时间。
有人说很想知道对方的想法,这样就会产生启发,这就是修行啰!真的吗?别人的想法如何关你屁事?佛法是针对自心自性,为什么信徒只会积极研究各自内心不同幻影,忘记佛法是说自心吗?这不是愚昧又是什么?
ABC三人各自也带着不同的“应该、不应该”,试问这样的心面对生活,不感到苦恼才怪。有人会说依照《佛经》就得了,笔者一句说话给你~你是否人头猪脑?佛经的字写就是对吗?建议及早求医。
(按:佛陀的说话是“中道”,并无客观对与不对,重点是记录的人是否翻译错、理解错)
佛法本来是“不可说、不可思、不思议”,听不明说什么?笔者就帮不到你了,靠自己啦。
~轻心
《紫微圣人在何方?》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中道”说来容易做时难,这就是佛法修行,并不是研究“罗汉、菩萨、佛”境界,更加不是要研究什么经典真假是非、禁不禁肉、禁不禁欲,全部多余。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教圈是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最严重的就是不断在经文上团团转,彷佛认为佛经有说的就是真、没有的就是假,带着这样的心是永远冇办法解脱烦恼的,只会越学越苦,究竟是不是如此,问自己个心。
学佛的不是文学研究,更不是扮考古学家,学佛是修心啊!
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盲点,就是有些人高谈阔论,挂着“上座部的旗号”胡说八道,南传佛法真是现在论坛上滋事分子的好勇斗狠吗?这样的行为谈得上清静的罗汉吗?
如果这班滋事分子消失,包括民间的等死求浄土言论消失,反而佛法可以更加容易流布出来。
民间并不是讨厌佛法,而是挂住佛教旗号的演绎者,最令人讨厌。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读者不难发现此刻佛教信徒定立了无尽的“应该、不应该”,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因为错解佛经,所以佛教徒普遍来说都是不受社会认同,甚至反感排斥,严重者会令人感到讨厌及仇恨,这就是“扮虎不成反累犬,扮佛不成反入魔”的活生生现实写照。
栗悟饭与龟波功
好多道理第一次听闻时仿佛颇有所得,但回到生活中还是继续烦恼。。
任我行回复栗悟饭与龟波功
所以会有很多法门呀,比如说梵音密咒,如法诵持多了自然生活烦恼越来越少,有烦恼就意味有执着,我必须那样,唯一的去处,不那样我就烦( ̄^ ̄)ゞ
Handsome轻心 (作者)
《紫微圣人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