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区
《大悲施无畏者》
修《大悲咒》,重点在“行大悲”,内涵是不带个人私欲及回报地行使“利他”。
不明白?再简单一点……
大悲就是“中道的利他行为”,技巧是“舍”,舍去任何观点之滞留而利他。
但几百年来民间“以讹传讹”把《大悲咒》变成“求”,故此,其实无资格学《大悲咒》。
具无条件帮助的心才能学习《大悲咒》,《大悲咒》才会有效果。
中国内地长期是被一些出家人曲解修《大悲咒》的意义,笔者作为已经明白此真相的人,必责无旁贷把真相表达出来。
重点是有否人会接受笔者这番说话?知道大部份人都不会接受,这就是“修行人”跟“信徒”的最大分别,前者专注在“修”,后者专注在“信”。
佛法不是让人“信”,而是让人产生治疗的效果,重点在“修”。
此刻有读者一听见原来《大悲咒》只修练做一个无条件帮助别人的“大悲施无畏者”,马上大概可能已经有人准备放弃,因为完全抵触了他们动机。
- 信徒的动机是“训练祈求”,
- 修行的动机是“磨练舍我”。
如此一来,阁下仍有兴趣学《大悲咒》吗?
~轻心
《紫微圣人在何方?》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善良”跟“大悲”是截然不同的事,前者是滞留二元观念,后者是不滞留二元观念,同样做一件事,一个会得到福报,另一个就会解脱。
中国民间大部份佛教信徒,大多数是善心而已,完全跟佛法无关,行善根本就跟任何宗教无关,更加不是佛教独家代理,“中道”才是佛法独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学佛要学习的并不是善良,而是大悲,善恶对错只是世间基准,法庭已经可以告诉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只是提醒做一个基本的良好公民,亦即是学做一个人,如果连人都做不好,你准备入三恶道。
“自净其意”这句话就是净化思想,怎样净化?中道。
明白以上道理,这就是世尊的言教~“是诸佛教”。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不主张任何主张,包括“这个佛法本身也不曾主张”,佛法只是指出世间的“实相”,提供种种有机会契入“中道”的手段,这些手段是否能够产生效应,因人而异。
“中道”是建立于日常生活而说,故此,必须对日常苦乐感受保持高度的觉知,并且了知其“苦、空、无常、无我、无生”的性质而不起“黏着”,否则便偏离了中道,烦恼就由此而起,轮回不断。
脱离日常生活已无法建立中道,离开中道生活便谈不上佛法。
任何言论,不管它是什么文字、经典、历史记载,不管它是什么宗教、派系、人物,只要想想是否符合“中道”就可以了,因此,只要不符合中道的任何言论也不是佛说。
由此可见,论坛上有很多“乔装上座部”的人,由于不明白“中道”,所以经常搬弄是非,所以在不明白佛法的情况之下,自然会挑拨离间、制造争端,其实这班完全不是修行人,今后大家看见这种制造二元争端,被之侧吉便是。
美莉娅姆
是,民间信佛信菩萨,这种信大多是带着求心,把佛菩萨当作赐福的神灵一样,希望保佑自己诸事顺遂,死后有个好去处…但是学佛是学习舍,学习放下,对治自己的贪执,将这种思维落实到生活行持,并不是不断祈求际遇凭空改变…
学佛修行并不是学行善积德,带着有求的心,个人私欲的心去行善布施,虽然可以种下福报的因,但是也已经是心有滞留,偏离中道。学习大悲是要学习安住中道,无所求,不滞留任何观点立场的去扶持,只有这样大悲咒才可以升起功效。
无公害小姐alice
不思善,不思恶。净土并不能由求而来,而是心的契入,行驶中道才能解脱。
亚克西
很想学
小花花就是我呀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毁。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原来《大悲咒》只修练做一个无条件帮助别人的“大悲施无畏者】~这正是我的愿望。
愿意学习大悲咒!
一头笨猪呀呀呀
中道的利他行为就是“大悲心”吗?真的这样简单?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头笨猪呀呀呀
需要怎样复杂呢?
七谷行者
很有兴趣!很期待新一期的学习!
砧板猪
以前以为给寺庙捐钱才叫布施,直到在知乎遇到了轻心哥,才知道任意一个帮助别人的举动,甚至是对别人的一个微笑,一个问候都是布施。
以前帮助别人的时候,如果别人夸奖我是个善心人,我会很高兴,虚荣心得到满足;如果受助者没有对我表示感谢,或者没有回报我一些东西,我会觉得这人很没有礼貌;如果别人在我帮助他之后还出言责怪我,或根本不领情,我就会生气,觉得这人不识好歹,并在心里暗想以后不会再帮助他…
如今才发现自己以前所谓的善行都是有所求的,总希望在帮助别人时得到某些利益,否则就会耿耿于怀。
是轻心哥的文章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无相布施,不求回报,心无去处的扶持他人,帮助别人之后不管别人是否心怀感激,内心都安忍无生,随缘尽心,尽心随缘就好。如果还能做到反过来感恩对方给了自己一个布施的机会那就更好了。
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无相布施,但我知道我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内心变得越来越平和。
感恩轻心哥这么长时间在知乎上的分享和法布施,愿轻心哥一切圆满吉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砧板猪
Handsome轻心 (作者)
清珠
特别感恩轻心哥哥的详细分享,曾经一度分不太清楚善良和慈悲而变得有些迷茫
清珠回复清珠
还没写好就发
清珠
刚刚学佛的时候,以为做善良的自己就是学佛,好开心这个世间有佛菩萨的存在。后来坊间的文章看多了就变成做了什么就有功德,慢慢的自己的动机不纯啦,再到后来接触到善良和慈悲不是同一件事情,对自己萌发的善良好迷茫,傻傻分不清楚。特别感恩轻心哥哥,原来你一直都在,而不在线的却是傻傻的自己。如果有机会学习《大悲咒》我必须报名,做一个合格的道人,机不可失呀[爱][爱][爱]
莲子清如水
秉持中道而利他,这才是修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