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1)一个精进的人是很容易达到不做淫行的境界?答:精进的标准如何界定?

容易达到不做淫行是基于怎样精进?

再者达到此不做淫行之目的可带来什么正面建树?

2)你建议未出家的就赶紧结婚,这是偏执两边的,并不是中道?

答:阁下那一句看见本人“建议未出家的就赶紧结婚”?

偏执两边的道理是怎样的?

中道是什么?

3)有一个中道就是保持“在家身份”,培养自己“出家”的信心?

答:“保持(在家)身份,培养自己(出家)的信念”,此思维属于预设了在家身份,必须培养自己出家的信念为唯一必然。如此一来,明显地已偏离“中道”,因为把观念预设成必然。

随顺任何身份,也培养自心“出离观念的坚持”才算出家的内涵。不认定某身份为必须,这才是“中道”。

《世尊所指的出家真相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364.html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要指出及看清盲点所在,勿只依文解字,否则确实三世佛冤,佛陀被迷信者的思维冤枉及绑架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随顺任何身份,也培养自心“出离观念的坚持”才算出家的内涵。不认定某身份为必须,这才是“中道”。⭐

️这句说话是我送给未明“中道”的人,这是真诚的见面礼。????????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中道一定要搞清楚是什麼?因为世间是中性,用“偏见”面对“中性”的世事,就会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心浮气躁及性急,容易处处断章取义的产生偏见。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下半身的课题在中国挥之不去,说到底就是接触教育之问题。

很多佛教信徒当无办法发挥“上半身”的头脑思维,不明佛法说什么,故此,便转移到“下半身”两大腿之间的研究。

说到底就是寻找一份修行存在感,这决定是一种懒散不负责任、不尊师重道的表现,更是佛门悲剧,辜负世尊40多年的言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