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文章不是留给“宗教、哲学、人伦道德”这三方面的人来纠缠,否则建议离开本文,因为带着以上三点将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正面效果,只有愿意放下以上三点的人,打开心扇阅读,保证今天以下说话令阁下感到耳目一新,但愿这些点子像铁锤般打进你的心房,尤其正在努力修行的人……
欲的本质是想法
世上很多追求“灵性”提升的人,彷佛被“宗教、言论、权威”教育成必须摆脱“两大腿之间的生理欲望~性欲”才能获得层次提升。
但事实上,人类大脑中“要摆脱”这三字,正正本质上就是“欲”。
举例说:我们从 A 点步行到 B 点,这个行为背后必然存在“想法”,否则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对吗?
- 换言之,人类的思想言行、举手投足,每一个“想法”本来就是“欲”,如果把“欲”这个字理解为“诉求、目标、意向”,那就不存在“好坏、对错、优劣”,因为通俗来说“欲就是要求怎样的想法”,听得明吗?欲只是一个想法。
如果有人认为“欲望不等于想法”,难道“欲望不是想法吗”?只有存在想法才有言行,这是逻辑显而易见,不是吗?
如此一来,人类在生存的每一刻,也从未停止过“欲望”,也无法停止,因为欲望就是想法,没有想法的人无法生存,因为连行路也构成问题,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更莫说觅食了。
当看清楚“欲望就是想法”这个大前提,便明白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就是欲,属于大自然本性。
如果连动物、海洋界的生命也有想法,人类既然存在大脑,懂得思考, 难道人类会不存在欲望吗?
欲是追求更好
- 人类与生具来就“要求外界事情按自己想法发生”,因此会“追求身心感到快乐”。
相对来说,“不按自己想法发生”的事情,一一排斥。
顺我者对、逆我者错。
(按:我认为对,你可能认错,因人而异,因为大脑思想取舍不同)
顺我者乐、逆我者苦。
(按:我认为乐,你可能认苦,因人而异,因为大脑思想取舍不同)
明显地这种想法就是欲望,当中包括拒绝或接受也同样是欲,更事事以自我为先、以自我作准。
(按:人人也自我为先,矛盾是必然的,不苦才奇怪)
最好笑的,就是大家也清楚自己满意经常改变,朝令夕改。
如此一来,为何很多人却局限于两大腿间之欲望而耿耿于怀?马上问一问一天 24 小时,用多少时间想了两大腿之间,其实少之又少,人的最大范围的欲望根本不是下半身,清楚未?
说到底,很多人就是扭曲了对真相的理解,这段说话不存在对任何宗教批判,只是客观探讨欲望究竟是什么?
欲不需摆脱,也摆脱不了
人类确实总常在思考如何“摆脱某个情况、争取某个情况”,而这两个想法原来也是欲望,现在更明白“一生不能,也无法强行摆脱任何情况”,因为任何想法都是欲,生存都是欲啊!
印象中有一个“瑜伽仕”说得非常好,此刻用他这个比喻作为解释:“当你认为可以强行摆脱欲就成功,那就请你用两手用力压着两个鼻孔,看看你的身体会发出什么讯号?就是呼吸的欲望啊!并不会因为你力求摆脱呼吸欲望,就意味你的身体本能不需要呼吸!”
- 重点来了,任何试图强行摆脱某个情况,它必会以其它形式冒出来,而其它形式的反作用也会在此人的内在出现,因为“某想法的初衷本意就是为该人争取舒适状况”,这个舒适状况可以是离苦,也可以是得乐”,亦即所谓“离苦得乐”。
(按:这里只针对欲的本质是什么,因此,欲的初衷是想获得怎样状况,但并不意味必定获得怎样状况)
- 如果越大力试图摆脱某个欲,这个“想摆脱”的意向,将完全占据你的思想及意识,这就好比“要求不要想着柠檬,你的大脑就永远出现柠檬”,这是一件非常幼稚及可笑的行动。
- 有人认为为了不要想着柠檬,改用“苹果”的想法来覆盖柠檬,岂不是又变成另一个欲?因为苹果的欲望已经完全代替了柠檬,设置一个B 的欲来代替A的欲,欲望从来未消失过,以为已经摆脱某个欲望,这只是自我催眠。
当某一天,发现“苹果充斥着大脑”,难道又要用“西瓜欲去取代苹果欲” 吗?此等不断循环的“摆脱之欲”,是否自欺欺人?
- 欲望本来就无法摆脱,亦不应该消失,失去欲望等同失去思考,无法生存。因此,欲望本质就是“中性”,只是欲望背后会为该人产生什么后果再定断“此种欲望是否应该坚持”,仅此而已。
直至有一天,当人发现了某状况比起现在所感受的更美好,旧的欲便不会显得那么重要,甚至会自行掉落,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这就是生命的天性,又何须摆脱什么?
性欲只是芝麻绿豆
大家不难发现,身边总有人极力投入于某种状况的人,也不是沉醉于“性活动”,不是吗?
(按:重申,无论投入于什么状况,仍然是欲,并无任何优势)
有很多人感觉到“性高潮”是唯一人生中最大的愉悦感,所以才不断追随,笔者在此刻并无否认“性高潮”带来一刹那的快乐,但重点是说,如果可以使阁下明白有一个领域可以比“性高潮”更为美满,自然就知道这篇文章说什么?
笔者尽管“未能完全拥有更高层次的美满,但并不意味无体验到更高层次的美满”,因此,我走上修行的路。
- 性、繁殖,其实只是“生物性”的其中一个运行,如果明白性高潮只是 “生命外围”,而不是“生命核心”,在不强行否定“性欲的前提下”,愿意努力去寻找生命的核心,自然会花时间去寻找及争取更美满的事情去做,自然不会整天对两大腿之间耿耿于怀,听得懂吗?
- 性无能、性冷感是老人家必然的路,但何曾因为失去这种感官能力而使他们灵性的提升?这句说话够公道吧。
- 只要能够愿意寻找、争取,甚至已获取一点点更高层次的欲,某一丁点儿的小乐趣就会掉落,甚至消失,这是自然的事。
(按:笔者对打坐冥想的欲望更大)
最大欲望是针对大脑
如果有人将性欲放得如此大,只不过是井底之蛙,放眼天下去看,原来令我们产生快乐的是“大脑本身”,只有大脑才有资格值得花尽一生时间去了解,又怎能拘泥于小小的生殖器官呢?
此刻没有排斥、摒弃、贬低,甚至强行放弃性高潮的快乐,但也许有一天不再那样做了,因为已找到更有趣的东西。
不必赋予身体的任何器官如此的重视,如果身体有哪个部分要得到这种重视,也许“大脑才有资格,而不是性器官”,最大的欲望应该是大脑,因为产生追求的欲望就是大脑,这是“欲望源头”,应该“追逐源头,而不是源头所追逐的对象啊”!
(按:一切苦乐也是大脑,控制得了大脑,就控制得了快乐源头,自然可以控制消灭苦,重点是我们的大脑失控,错误地不断追逐对象,因为快乐源头本来就在大脑,并非对象本身)
悲哀的是一切也被某些言论扭曲了,严格来说是把真理扭曲,曲解经文,冤枉圣人。
到处都有欠缺理智的暗示说:“人一定要性无能、性冷感,才代表纯洁清静。”天啊!如果一定要跟我谈宗教,请阁下不要扭曲经典的真相,这是一种冤枉,请搞清楚再说话吧,我足足研究花了 20 多年了⋯⋯
世上的森林、海洋的每个生物本来也会繁殖,可是他们这种“生物性”也没有像某些人将这种机制放得如此大!
坦白说,有很多没有修行的人,也从未因为“性欲”身陷其中,反而自在, 其实现今互联网发达,很多事情已经被一些言论火速传播,以讹传讹, 习非成是。
大家也可以互联网翻查有很多修行高手,甚至在印度的瑜伽仕,你又问一问他们对这个所谓“性高潮”会否追求?会否正在排斥?他们会告诉你已经获得更高层次的美满,信不信由你?
这篇并没有牵涉宗教、哲理、人伦道德的说话,笔者用了很大的心力写出这篇文章,语重心长,充满弦外之音,说不定为某些正在修行的人带来正面真正修行的效果。
真理就是真理,不要跟自己两个鼻孔呼吸的欲望作对,紧记这个小故事,bye!
全文总结:
强行禁止一个欲,这个欲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冒出来。
欲望就是想法,人类生存是依靠了想法而生存,严格来说,心脏也有心脏的意图,其中功能是推动循环系统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体氧气以及养分,也协助身体移除“代谢废弃物 metabolic waste”。
意图禁止想法,正代表逃避生命,想逃避生命请马上跳进大海,这是最彻底的逃避生命的方式。
(按:逃避也是欲)
修行的欲是将“欲升华扩展“”至不需依靠外界条件满足,偏离这点便浪费时间,属于自欺欺人的想法。
一切苦乐也是大脑,控制得了大脑,就控制得了快乐源头,自然可以控制消灭苦,重点是我们的大脑失控,错误地不断追逐对象,因为快乐源头本来就在大脑,并非对象本身,真正的终极快乐是控制大腦!
如何控制?有緣再分享一点点……
远在灵山莫远求,降伏六根六猿猴,
觉悟大王居心地,无极欲望心下修。
P.S 说修行,不用宗教领域才易打破僵局,可遍及人心啊!这才是真正的“道人心”。
轻心16/11/2021
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则生活在水中。
生物的特性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生物会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两点。
前者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
以上节录自网上《维基百科》
由此可见,佛陀要食饭及排泄,只要具有健全生物性的肉体,就必定有新陈代谢及繁殖能力,因此又怎样会失去性欲功能?
轻心
25/11/2021
节录自~《金刚经》
🌟🌟🌟🌟🌟🌟🌟🌟🌟🌟🌟🌟🌟🌟
世尊食时:世尊进食
着衣持钵: 穿着衣服,用手把持食具
入舍卫大城乞食:入舍卫大城,即是用肉体进入一个区域,进行求乞。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在城中有次序地乞食完成。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乞食完之后会回返,清洁食具,然后清洁双脚,铺了一个坐垫,才进行打坐,免得屁股痛。
OK!想问以上种种行为,是否具有“生物性”,只是差一点未说释迦牟尼佛准备排泄,即是大小便!
如此一来,为何佛教徒要冤枉佛陀失去性功能?如果着眼点只在性功能,决定是一种侮辱。
生物性的功能健全,必然会具有所有人类应该具有的生态系统。
再一次强调,佛法所指的欲,并非说性欲。
轻心
25/11/2021
至于是否运用这个性功能就另作别论,证悟者绝对不是残疾人士,身体上任何生物性的功能仍然可以存在。
举例说,拥有多维空间的视力~天眼,不意味已经失去肉眼功能,只是说超越了另一个层次而已。
懂得“毛笔”书法,并不推翻及失去使用“原子笔”的能力。
轻心
25/11/2021
如果明白性高潮只是 “生命外围”,而不是“生命核心”,在不强行否定“性欲的前提下”,愿意努力去寻找生命的核心,自然会花时间去寻找及争取更美满的事情 去做,自然不会整天对两大腿之间耿耿于怀。
节录自~《究竟如何摆脱性欲?》
🌟🌟🌟🌟🌟🌟🌟🌟🌟🌟🌟🌟🌟🌟🌟
繁殖、觅食、居住,这三方面属于“生物性”层面,蚂蚁已会懂得。
如果人类停留在“生物性”层面,内在“灵性”就无法扩展更大的可能,甚至会下降。
因此必须设法超越“生物性”的层面,否则就会沦为“畜生道”,更严重的就会进入“地狱道”。
人类既是“生物”,拥有“生物性”就必然拥有繁殖功能,推动繁殖功能就必然牵涉“性欲”。
明白以上道理,便知道追寻真理的人并非“否定生物性”,而是要将“生物性”这个层面向上提升。
意思是说,我们要上3楼,就必须要经过2楼,前言圣者“并无推翻2楼的存在”,亦推翻不了,不存在2楼,又如何谈得上3楼?
(按:习俗文化无13、14、23、24等等数字在电梯,另作别论)
由此可见,“否定生物性、贬低生物性”的思维只是彰显了其无知。
任何多维空间之层次提升,取决于“内在层次”在哪个位置。
内在层次位置决定“生命形态”,因此各星球上的生命千奇百怪,轮回已决不是宗教层面,而是科学引力,这种引力决定是由内在层次导致。
仍是一句,佛法所指的欲,根本不是指性欲,看看读者何时醒悟?
轻心
25/11/2021
佛法所指的“离欲”,其实在教人“舍离大脑所追逐的外在对象”,而要扩展追求更高层次,不能停留在表象本身。
严重警告:⚠️如果学佛人认为修行就是针对在两大腿之间的生理结构,保证一定掉进轮回深渊,万劫不复,浪费一生时间,决定死路一条,也是侮辱了真理⚠️
轻心
25/11/2021
经文描述的世界,不是充满欲望吗?这是《佛说阿弥陀经》一句重要的经文:“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不是一个欲望的大诱惑吗?
没有“法藏比丘”的48欲,希望拯救众生,不是欲望是什么?
你有更大的欲,才能创造更大的可能,只不过当你成为伟人,你的欲望就被美化成“愿力”,谁知道本质就是“欲力”!
重点是如何将欲望提升至一个可达到“终极的快乐”的状态~自在,亦即“解脱”。
因此你必须懂得“观自在”,至于如何“观”,首先要懂设置一个平台,使人的身心稳定下来,这个方法究竟是什么?
轻心 17/11/2021
我们要把诉求的层次不断提升,今后不要将这个诉求界定为贬意,相反应该将它变成一种动力,不断向上推动,达到更上一层楼。
真正所追求的至极快乐,决不需要倚靠任何外界的刺激与配合,这是真正追求快乐目标,而并非停滞在任何一个需要条件下发生的欲求。
只是我们一直被教育成“外界遭遇”是源头,因此,不单止“不需要意图禁止欲望,而是需要将欲望提升至不依靠外界也能产生快乐”。
为了达到这个无条件下的快乐,必须杀出一条血路,找出能够达到这种层次的方法,这个方法必须从大脑入手,因为大脑才是苦乐的源头,并非外界。
所以,真正的快乐必须从大脑入手,亦即佛法所说的“修心”,至于有什么手段,就有缘再说。
輕心 17/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