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法印~世間的原貌》
诸行无常
行,指运作、运行。
- 世间运作,无不由众多人心意愿磨合而成。但人心意愿多变,故此,世间运作必无常多变,此乃世间原貌的第一点,称为“諸行无常”。
- 说到底,诸行无常皆因“诸心无常”。
如果不明白“诸心无常”才是世间现象的根本,企图以一己之心欲主宰由众人心意愿合成之无常运作,就会招来苦果。
反之,知人心无常便懂得“随缘而活”。
诸法无我
法,指运作、运行之整体。
- 法是由人心动念所生之有形无形的整体运行。
- 换而之,法并不具自主性可言,法的本质只是各自人心内缔造的显像,显像只是人心倒影。
- 故此,世间整体运作现象是“无我”的,此乃世间原貌的第二点,称为“诸法无我”。
- 说到底,诸法无我皆因“诸法唯心”。
如果不明白“诸法唯心”才是世间现象的根本,滞留由众人心意愿合成之“无常、无我”的运作,認假作真,误把由人心投射的倒影视为真实,犹如滞留电影银幕上投影,就会招来苦果。
反之,知万法唯心便懂得“舍妄归真”,不会再攀附于外界的法。
涅槃寂静
涅槃:即是究竟解脱诸苦。
寂静:即是不生起伏变化。
- 当明白世间原貌的真相~诸法实相,就会知道“人心无常”是导致“运作无常”的主因。
- 知道诸法运作并无自主性~诸法无我,就会明白一切运作皆因“人心推动”而成。
- 如前所指,法只是由人心动念所生,亦即透过人类“六种感官”对应外界“六种领域”于各自内心所显现的感知~“相”。
法的存在,并非法自主而存在,而是由心所执取之观念而感到其存在。
法的消失,并非法自主而消失,而是由心所执取之观念而感到其消失。
故此,诸法本身并无生灭,生灭的是心,这就是世间本来面目,叫“诸法无生”。
当明白以上诸法的实相,就会领悟“不明白无常、不明无我”才是招致苦的根源,就能体验“诸法无生究竟唯空”的道理,人就会慢慢对感知抽离,舍离二元对立,内心不再起伏,不取不舍,这样就会进入“涅槃寂静”,彻底解脱。
(注:以上就是依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涵解释)
- 这是世间原貌的第三点,本来就没有起伏分别,不生不灭不污不浄不增不减,不存对立,毫无落脚之处,叫“涅槃寂静”。
由此可见,《三法印》是宣述世间的原貌,叫“正见”,这跟任何宗教无关,只要任何的思想言行违背了世间原貌,就必然会招来苦果。
如果站佛法修行而言,任何思想言行,如果抵触了这个世间的原貌,就叫“邪见”,并不是佛法。
般若波罗蜜多
为了彻底明白世间原貌,进入究竟涅盘,释迦牟尼佛宣说了相关的大乘言教讲座,例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等等家传户晓的经典。
故此,对大乘佛法的学人而言,就必须学习“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此乃大乘佛法的核心,又怎可一无所知,共勉。
~《轻心》
《为什么我看不懂佛经里的一些话?》
Handsome:
昔日“卡拉玛人”因无法判别各派宗教师所言真假,所以向佛陀请示。
故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
为什么我看不懂佛经里的一些话?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446.html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人声称以为了提高读者质素差,所以要收费就会令读者质素问题提高,这种言论这不是着相是什么?
读者的心,会因为收费的高低而改变吗?
现在我开价$9999,不见得我的读者质素会提高。
不明的继续不明,明白的早已明。
钱是一个法相,万法唯心,为人说法,不研究人心,却提高收费~相,这是强词夺理,詭辯也。
离心说道,不是违背违背《三法印》又是什么?
不是外道是什么?
声称自己不是佛陀,所以并不是说佛法,既然不说佛法,就是说人法,更说:“我卖我的法?”
OK!既然承认自己不是说佛法,既然着眼在钱,钱就是用作利益交换,收费付款,明显只一个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又扯不上佛法,天经地义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布施是为了“舍我相”,执行不求回报。
收费为了“营商”,执行利益交換。
以上两者,河水不犯井水,必须要分清楚“布施”及“营商”的分别。
以上说话,令有心求觉的人,作出彻底的思考。
如果我没有记错,六度波罗蜜多,第一度是教人《布施波罗蜜多Dāna pāramitā》~“无滞留的布施”,《金刚经》写得清清清楚。
Handsome轻心 (作者)
轻心来自僧团背景。
Handsome轻心 (作者)
某君千万不要跟我斗恶,更加不要在佛教混水摸鱼,查清楚背景再跟我说话!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你赚你的财。
我布我的施。
读者千万不要混淆布施的意思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今晚我这篇文章就是真正的超度,借此机会希望化解我们每个家庭或每一个人的矛盾。
人生由于每人的观念不同,思维路向就会不同,这是一个宿命,今晚我们清楚知道万法唯心这个道理,不然人心无常,每个人处事的方法都是无常,又何必斤斤计较?
我们没有权利改变另一个人的思想,你只能够改变自己的心。
际遇不会错,际遇是千丝万缕的人心意愿磨合而成,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可以凭一己之力改变环环相扣的际遇,你能改变的只是阁下面对的态度,即是阁下的心。
际遇是无我。
际遇是无生。
一切都是自心投射的道理,当纠结、矛盾的时候,我们只能尽心调整及面对,不要以为可以用强硬手段改变眼前,因果不会错的。
千丝万缕的众人心意愿,就是真正的因果,各位读者听得明白吗?
君君gungun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轻心大哥。“每个人观念不同,思维路向不同,这是一个宿命”,读到您的这番话,我想停止埋怨父母既无责任感,又任性冲动的一生了????。际遇不会错,只能够改变自己的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君君gungun
写字表达必须一丝不苟,尽量避免产生令人误会。
“又任性”冲动一生。
又任“性冲动”一生。
前者可使人看成“又再任性”地冲动度过一生。
后者前者可使人看成“任其性冲动”度过一生。
[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
君君gungun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好的,以后一定注意措辞达意清晰,谢谢大哥,感动[拜托][拜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连《三法印》也掌握不了,我真的怀疑在佛法上可以有什么修行切入方法,难道要学禁欲、放生、拜佛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没有记错,人生上任何学习领域都要考试测验,但为什么学佛偏偏没有考试?
难道要大病一场,死道临头才有考试?唉…..
东靖
不求回报,心无去处的对世人扶持,就是布施波罗蜜多。那些收费自称卖人法的行为,是真正的摸不着佛法的边。是不明自心,亦不信佛陀甚至善知识的教导。
不明佛法,不明般若智慧,却在面向大众收费说法,非但不可思议,而其罪亦实无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东靖
佛教板块的提问之所以沦落到如此田地,说到底究竟是说负起最大责任?
僧宝,本来就是负起这个维持佛法流布的责任,但为何民间现在的信徒会沦落到提问一些与佛法完全无关的问题?
如果没有看错,我刚才看见有人提问每个月俾钱去“按摩推油打飞机”,并不是说他这个问题错,而是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人仍然对“佛法”跟“下半身”有仇?
东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可能他们都是不明白,佛法是说心。所以把那些形式,法相,比如,禁欲,吃素,放生等等当作就是以为在学佛法,甚而形成了坚固执着。
那一些个所谓僧宝,可能他们自个就是这么做,盲人引盲,众盲入火炕,甚至盲众还反过来对他们感恩戴德,全是颠倒。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为什么我看不懂佛经里的一些话?》
Handsome:
昔日“卡拉玛人”因无法判别各派宗教师所言真假,所以向佛陀请示。
故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
为什么我看不懂佛经里的一些话?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446.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写文章读后感有三个目的:
一、让老师看清学生是否明白。
二、让学生自己看清自己是否明白。
三、温故知新,重新检讨,训练表达能力。
佛法不可说,指讲万法皆空的本质而已。
我口写我心,如果连写都不能,理解都有错,又怎样落实生活,成就一行三昧,故此,正见不可缺。
你快乐就好
各位老师好,我也写点《三法印》读后感:
诸行无常,世间的运作都是无常的,为什么无常,因为万法唯心,心念无常所以诸行无常,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众多的魔术师同时在变魔术,一个魔术师的心念变化,就能引起大魔术的变化,大魔术活动处于时时都在无常变化的状态中,想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控制整个大魔术,只会招致苦。
诸法无我,世间整体运作现象是无我的,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本体,它本身没有自性。魔术是凭空自己产生自己变化的吗?它只是魔术师的思维活动付诸于行动,而显现出来的,本质如幻。万法唯心,心生才有种种法生。
诸法无生,心所执取之观念而感到其存在,心界定这个过程是“冲咖啡”,就有了冲咖啡的法,心界定这个相是“杯子”,就有了杯子这个相。界定了不同法相的名称,可以便于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和维持社会秩序,生活中运用了相,要放下,不要分别执着,你们这个地方“洗澡”,在别的地方叫做“冲凉”,只是执取的观念不同罢了。法相都是中性的,没有好坏善恶美丑,连生灭都没有,只是人心执着观念而生出对立。
是什么让人感觉到好坏善恶美丑呢?是记忆,心中的种种执着观念的累积。明白了世间原貌后,我们要缔造一份觉心,取代过去的记忆,不偏不倚平等无私的去体验生活,让心不生起伏变化,不起分别,不存对立,毫无落脚之处,叫“涅槃寂静”。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你快乐就好
听你的表达好似认识我㖞,你改头换面,是谁啊?
虔诚回复你快乐就好
非常好
高鹏
写了一篇读后感,希望老师给看看有没有理解不当的,谢谢
高鹏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595776
虔诚
心的感受叫什么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