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欲迷思》

上座部在家五戒~戒邪淫

南传、北传其中具争议的点子牵涉“邪淫”二字,跟据巴利文记载,指“被谴责的性事”定为邪淫。

上座部《在家五戒》的巴利语原文和汉译内容所宣说,释迦牟尼佛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戒律中,在家弟子可依据自己的意愿而选择受持这些戒律。

《在家五戒》中的第三条巴利语为: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受持离欲邪行学处(即戒邪淫)。”

  • 上座部经文把在家男女情况分成三大类,细分接近约30多点,戒条当中没有一点提及“自我疏导~自慰”是邪淫,更没有提及“情侣亲密关系”是邪淫。
  • 中国汉传戒律亦包含了“非处、非时”亦即“不适当的时空进行性事”。

佛陀当年清楚指明只要合法付费,依照当年印度情况,佛陀是允许卖春妓女作出性交易,仍然不算邪淫。

(按:依照戒律提到了第 19 种女子,称为“临时的妻子”。假设A君嫖妓,如果有付钱,该性工作者就依据他们达成的协议进行性行为,也属“临时的妻子”,不会被定为邪淫。但特别一提,这只是依照当时印度的法律,不代表现代中国法律,中国的法律嫖妓是犯法的。)

自慰、情侣

不论南传、北传那一句经文提及“自我疏导、男女拍拖关系”属于邪淫?完全没有。

此刻2018年的民间,竟然把“自我疏导、男女拍拖关系”界定为邪淫,不得不配服中国民间的创作之利害,荼毒深远,确实令人啼笑皆非也!

如果女信徒要求男朋友禁欲,不如问一问男人便知真相后果。女朋友禁欲,大家可猜猜男朋找小三的机率有多大?民间女信徒并不理智,为何造就男朋友背叛自己的机会?

(按:禁欲是个人取态,谁也无权利干预伴侣怎样面对,伴侣口头接受,不意味伴侣背后不出轨)

社会悲剧

笔者多年来眼见因禁欲而导致分手、离婚、家庭破碎、抛妻弃子的事情多余天上繁星,实在我见犹怜。相反地,世上又多少女生想结婚之后要求丈夫禁欲?大概不多吧。

(按:如果论任何一方要求婚后禁欲,确实难以窥探其结婚动机,因为存在逻辑矛盾)

如此一来,这就矛盾出现了,婚前希望男朋友禁欲,如果男朋友确实真的彻底做到,潜台词意味男朋友可能已没有性欲,更深层次来说,这个男朋友潜伏了性无能的机会。

大自然规律,自作自受

要求性无能的男朋友结婚后变成丈夫,再次变成具有性欲,岂非自相矛盾吗?

(按:站医学角度而言,人的性欲并不是建立在结婚证书,而是建立在生理结构而言,此乃大自然规律)

关于禁欲课题,以上种种已经不是宗教问题,而是逻辑问题、矛盾问题、人生问题,作为理智的人,又怎可以讹传讹?

本来这些禁欲课题拿出来谈论是非常荒唐可笑,因为这是私隐。

这种私隐就等于公开自己多少天来一次大便,这些根本是大自然规律,没必要天天说这些无谓课题。

阁下睡前刷不刷牙,不要公开了,个人禁止睡前刷牙,岂敢公开告诉别人?

笔者养过“苏格兰折耳猫”,小猫每天会用舌头清洁自己的身体,相等于冲凉。禁止冲凉竟然要公开谈论?难道我要告诉大众「轻心」有护肤吗?

你可以面部爆裂干燥,誰也不理会你,喜欢就得了,何必要告诉别人自己不用护肤品?觉得很有优越感吗?

夫妇及情侣因为刻意禁欲,导致离婚及分手收场,这是见得光的事情吗?需要公诸同好吗?觉得很光荣吗?代表很清淨吗?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悲剧而已啊!

上座部梵行五戒~戒行淫

佛陀教俗家人“不邪淫”而已,并非教违背人伦啊!
(按:根据《梵行五戒》Abrahma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戒行淫”。换言之,出家僧侣才需要断绝一切性事)

佛法不取不舍,又怎会教人为了成就一己之愿而强行牺牲伴侣的情况?

千万不要令释迦牟尼佛蒙上不白之冤,非常冤枉。

亲爱的有缘人,如果阁下想组织家庭,可以坚持禁欲,但須及早告诉伴侣取态,免得害己害人,深思再深思。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Handsome :部份佛教信徒或许秉持了一种观点,即是“拍拖期间不能发生性活动”,亦即结婚前不能接受一切可引致产生“性快感”及“性高潮”的任何经历,当中包括了无论主动或被动,亦即“主动自慰”都不可以…….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88.html

评论区

般若Prajna

佛法从来没有教我们要禁止任何一项生理功能。禁欲的意思就是禁止性功能,也就是说要禁止一项身体正常运行的功能。其实可以仔细想一想,就相当于让我们禁止听力功能,禁止嗅觉功能,禁止味觉功能,如果要禁止功能,我们成了什么?病人。学习佛法是让我们做一个病人,自残身体吗?当然不是!所以不要再说我学佛所以要禁欲这样的话,不要再曲解佛法了!

雨伞

财,色,名,食,睡人生这五大诉求本质根本没有贵贱之分,禁止或是放纵纵都会给自己身体或者他人带来伤害。

禁欲与禁食一样愚昧,纵欲与暴饮暴食又有什么区别?

想禁欲可以,自己承担后果,千万不要波及别人甚至自己的家庭,搞得鸡犬不宁!

佛法不是世间另定基准。只是告诉我们不要滞留任何一个领域。所以修行根本不是禁欲!

东靖

明白了。巴利文经典明确记载,戒律“不邪淫”,是指“不做被遣责的性行为”,不伤害影响他人,遵守当下时空的社会法规。

今人所谓“婚前不能性行为”,“不能自疏导”,甚至“婚前不能恋爱亲密”的各种奇怪言论,纯属迷信者的“自我臆想创作”,实害人非浅。

另外,一些有家室却被各种迷信言论误导,固执认为,“禁欲”就是修行者,完全不顾及配偶感受,陷入极端自私而不自知,甚至由之家庭破碎,此类人,尤其可怜,可悲,更可恨。

东靖

戒是针对自心的沉迷执着而持,律是当下时空共同遵守的规矩。对在家人而言,自古便本不存在“禁欲”之说。

而佛法只是说“离相”,于一切领域自心不滞留于一切点子(感受)。

“禁欲”从来与佛法无关,“禁欲者”是根本不明佛法。

一蓑烟雨

禁欲的迷信思想不仅破坏人的身体功能,扭曲人的心灵,还破坏家庭的和谐。与人智慧的增长根本毫无关系。

佛法只是教人不纵欲亦不禁欲,并非否定人的生理功能。

若是否定正常人类的生理功能是修行,那太监、性无能及性冷淡岂不是都修行的上上根器

Chen DunZhi

轻心师兄列举的《在家五戒》已经足以表明,佛陀从来就没有要求在家的修行人刻意去禁欲。

而且佛法修行乃觉醒的教法,佛法和禁不禁欲本身就没有互相排斥的地方。

“邪淫”是指“不做被谴责的性行为”,并不是指“禁止一切的性行为”。

誉睿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部经典宣扬禁欲;佛教经典没有宣扬。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这样的道家经典也没有宣扬禁欲:“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经典中明明说:“遣其欲”,根本就没说“禁其欲”。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这部养生圭臬更没有宣扬禁欲:“是以志闲而少欲⑴,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⑵,皆得所愿。”

所有的经典都说:节制,不纵不禁,适度为佳。任何领域,如果走向极端,必定是痛苦和灾难的开始。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正确对待,走极端禁止自己的身体机能,那么如何对待他人,对待生活。

美莉娅姆

佛法教人不落两边,不会否认排斥性欲,亦不会滞留于解决性欲的手段。

可悲的是民间佛教不明佛法,视性欲为洪水猛兽,如临大敌。他们一再自我创作,认定自我疏导,未婚情侣性行为,特定日子行房等行为为邪淫,甚至将人生中种种际遇的不如意都归结为以上“邪淫“行为所导致,更有杜撰出相关地狱果报的书籍恐吓信徒,这些思想荼毒人心,给信徒们的情感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性欲是情爱游戏不可避免的环节,对于想参与该游戏的俗家人是在所难免,又要禁欲又想参与情爱游戏岂不是自相矛盾?

性欲只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诉求,是随着生长发育自然而来,满足诉求根本谈不上好坏,解决性欲就像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一样自然,不吃不喝会死,刻意压抑生理诉求同样会使身体出现问题,亦即性无能。试问一个人禁欲性无能是否他的智慧修为就可以得到升华呢?

佛法只是教我们不要沉迷于感知,去驾驭我们对诉求的滞留,一旦有沉迷就要及时起戒,根本从来没有否认过人类的基本诉求啊!民间以讹传讹,实在是害人不浅。

汪hhhhhh

道德是人心界定的标准,不同时候对于一件事的评价也不同,何必要执着于这些人心界定的标准呢?

性欲是人类的生理需求,为什么饿了就知道吃东西,有性欲了却要压着性欲,整天琢磨下半身的变化?只要不是过度纵欲毁坏身体,适度疏导欲望有何不可呢?

禁欲不是佛法,不滞留才是

似是故人来

禁欲的思想从古至今,影响汉传地区非常深久,这种思想一是离不开我国古代文化对“性”的排斥,二是所谓的“高僧大德”或者半吊子学佛人的以讹传讹。受此影响,很多人不但不把由禁欲产生的生活矛盾当成一种羞耻,反而高调的公开宣扬,根本就是不分好歹。真正的佛法从来没有要求禁止任何身体上的生理机能,佛陀也只是教导我们不要沉迷,偏偏有些人曲解佛陀本意,还大肆宣扬,引人入坑。祝愿真心学佛的同修,能早点认识到清净的佛法,走上踏实的修行道路。

阿菩

以为禁欲就是学佛,强行禁止身体健康功能,损害身心。在家人却不做本分事,确实就是社会悲剧。

望迷途的羔羊醒悟????不要伤害自他,造成伤害了后悔莫及。

完全

很多人公然出来,高调的宣传禁欲,并仿佛还表现得自己得心应手,高人一等,特别有成就,真是令人感到唏嘘。

请问学佛是学到家庭破裂吗?学佛是学到自己零丁一人吗?学佛是学到自己身体机能的破坏吗?

佛的意思是“觉”,《金刚经》云:“离一切相,是名诸佛。” 佛法不是为世间另设基准啊!而是教你降伏心中的执着,教你降伏对感知(相)的“滞留”啊!

“不滞留”和“全盘否定”并不是一回事!但好多人就一棒子打死。细心想想,全盘否定一个领域这又不是一种强烈的执着、强烈的排斥,强烈的滞留吗?带着这样强烈有去处的心,就算修万万世世也成不了佛啊!

世尊确实告诉我们“财、色、名、食、睡”是人特别容易沉溺的领域,但从来没有说过这些领域不可触碰,从来没有推翻这些领域的本身啊!佛法里说的邪淫是“不做谴责的性活动”。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又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做适当的疏导,又怎么会构成“邪”呢?

题外话,本人是个24岁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根据亲身体验,适当的疏导更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和精神投入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去,否则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分钟都是“咸湿”的状态。

希望有缘看了轻心大哥文章的读者都能够得到受惠和启发,千万不要再以讹传讹,误人误己,否则这才是真正的罪。

闻鸡起舞

人的喜怒哀乐烦恼忧愁,都是来自执着的心。所以解脱烦恼,是要向心下手去修,去调整!如果禁欲能够让人解脱,可能古代的太监和早已正道,太监正道与否无从查证,但是现实生活中禁欲的情侣,夫妻可以说没有一个有好结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事实可见,让我们从心出发,不再曲解佛经

Handsome轻心

 (作者)很多读者想知道我究竟是大乘?还是小乘?
答案很简单~一佛乘,百川汇海,道气归元。

一禾

佛法的戒,目的是让人对贪欲时刻警醒,针对的是内心的执着,并非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另立一套违背自然规律的规则。而坊间一些解释将戒扭曲成某种必须遵守的所谓”教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信徒,令无数人感到困惑,甚至有人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戒”的顺从,强忍着与我们与生俱来的正常需求割断开来,结果却是表面持戒,内心欲望更甚从前,这样的持戒,又如何降服得了内心的贪欲呢?不探究持戒的本质,而仅仅在字面意思上一味的反复折腾,岂非”离心说相”,愈学愈迷么?

实际上,当前种种对于淫邪的问题和争辩,恰恰反应了众人对这一怪象的本能质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对”恶果”的恐惧让许多人选择了相信听上去最保险的那种方式:我弄不明白,干脆就碰也不碰好了,结果就像是一个健全的的人强忍着不去行走奔跑,内心却像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对飞翔的渴望与日俱增,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神经质。

其实呀,佛法所对治的,只是我们的心而已,人生之苦,是心的问题,并不是你的左手右手或某敏感部位出了问题呀,我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选择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戒是破执的利剑,防范贪欲烧心的盾牌,而不是一条条毁了正常生活的被扭曲了的文字组合。

正如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多数正常的男性也会随之雄起,为新的一天献上自己的敬意,展示着昂扬的斗志和积极面对生活的姿态,又何必消极逃避,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呢?

Handsome轻心 

先撇除任何宗教,如果女方去要求男朋友禁欲,简直自作自受,竟然造就男朋友去嫖妓?简直愚昧到无办法形容。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戒律重点在破除执着,遍及人生一切处。
离欲重点在舍离滞留,遍及人生一切处。
(按:滞留观念,曰:欲。从来都不是特定指下半身之欲)

心灵的奥秘

禁止性行为是出家人的义务,在家人是禁止不正当的性行为

砧板猪

性欲和食欲一样,都是人类的正常生理需求,没有高低之分。

佛法研究的是心,不是研究下半身,在家人刻意禁欲、纵欲都是执。佛法只是教人离相离执,并没有教人禁欲或者纵欲,佛法从来不为世间另定基准。修行是修心,不是修下半身,不要越修越执着。

我就是我

想请问各位师兄,那些练内家拳的人,他们对精看的很重要,基本都是禁欲的,至少不自慰,最多是时间久了自动遗精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会自动遗精,也不一定要自慰!还有只要健康的男性阴茎每晚都会自动勃起好几次,就不存在退化的可能。如果需要自慰主要是精神上这关过不去,还有我觉得禁食跟禁欲还是有区别的,禁食会死人,禁欲肯定不会。还有练精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是真的吗?我是过来问问题的,然后说了下个人的想法,请师兄们为我解答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我就是我

精,所指的并非是精子,而是精气神的精。这个课题建议问现实中的师傅。

初尘

师兄,要是自慰引来啖精气鬼怎么办?度娘上说自慰好像是会这样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初尘

从来都无这件事,这是民间传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