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乘佛法的神秘面纱

《温馨提示:大乘只是世人界定,佛陀从来未定义过大乘、小乘,只因应不同智商说出不同层次道理,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乘佛法核心,以下文字乃未接触过大乘佛法内“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将会感到难以理解,笔者借此机会,把其轮廓概括描述,共结善缘》

如果大乘佛法就只是教导人类依从一套“金科玉律”作为基准,便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此一来,岂不是“学佛”就是“学法律”吗?

(按:梵语an-uttara samyak sambodhi,中文译作“无上正等正觉”)

学法律就是学规矩,学规矩能“觉悟”吗?

觉悟就只是分出青红皂白吗?

世尊说法四十多年,说出人类的苦来自执着,执着就是来自观念,观念来自人心创造,故此,佛法又称为“心地法门”。

地,指万物以大地为根。

心地,指以“心为基础”。

烦恼、执着来自“心为基础”,既然心乃根源所在~“迷惑是心,觉悟必然是心”。凭着这种推论,如果人类要觉悟竟却“离开人心”而向外寻找基准来进行调整,这样还谈得上修心吗?如果没有修心,又如何谈得修行?
(按:离开人心,行为、基准从何而来?难道行为、基准就是佛陀说出来?这样合情合理吗?佛陀不是上帝啊!)

好了,以上说话是笔者的开场白,如果身为大乘佛法的一众,看完以上发言仍然没有生半点疑情,大乘佛法就确实不适合阁下了,反之,以下的文字有可能令读者需要重新评估过去所修学、所学是否真的涉及大乘,此刻我们就一起咀嚼以下文字,说不定这是一个契机,使思维产生颠覆的改变……

大乘佛法的核心

好!笔者直接入正题:

认定否定、应该不应该、做不做、有无、善恶、祸福、是非、真假、生灭、浄垢、增减、香臭、贫富、美丑、高矮、肥瘦、粗幼、大小、高低、黑白、你我、高低、优劣、喜怒、苦乐、捆绑解脱、六根体验等等,下省三亿字……以上全部都不是佛法内涵。

举一反三,佛法不是否定这些人类的观念,而是凡滞留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观念,也必须“出离、驾驭”,这个过程叫“舍”。
(按:人的痛苦就是因为沦陷一个极端,故此,必须要舍)

  • 换言之,凡是人心体验后而界定的观念,就叫“相”。
  • 滞留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观念,就属于攀附,这个攀附的心叫“有为心”。
  • “有为心”所产生的思想言行,就叫“有为法”,犹如“发梦、幻术、水泡、影子、晨朝露水、闪电”般,存在而不实在,叫“虚相”。
  • 佛法是表达“实相”,这个“实”并不是“虚”的对立,而是说出“观念”只是人心缔造的产物,世事原貌什么都不是,不存在任何界定,这个不存在任何界定之“实相”是“无二元”对立,叫“空”。

(按:因为怎样怎样,我的感觉就要怎样怎样,如果不怎样怎样,我就会怎样怎样,此界定就是观念。例如,A君骂B君,B君就界定必须要还击,观念就会影响一生,实相是没有怎样怎样的)

  • 人类所感知的际遇,只是人心赋予的观念,只是人心投影的感受,其本质虚无飘渺,这个赋予的过程使人心产生“觉受感知”,统称“万法唯心”。
  • 人心觉受感知是用来产生判别,目的行使于物质界作出互动,面对地球生活,属于“相法”。
  • 如果把“相法”误解为“佛法”,这就是属于行使“邪道”,

“滞留于觉受感知”便会沦陷于一个极端,就已违背佛法要义,叫“着相”,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感受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苦”之根源,结果就是“轮回”。

今次笔者说到这里,目的将所谓的大乘佛法之神秘面纱揭开,毫无神秘可言,有缘的读者可以尝试消化,祝大家圣诞快乐,共勉。

P.S 掌握不了般若波罗蜜多,不算是大乘佛法的行者,绝无灰色地带。汉传佛教本来就是流布般若波罗蜜多,但不幸地这种资讯彷佛消失无踪似的,非常可悲,唉……

~轻心 24/12/2018 平安夜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评论区

道道道

打坐诵经持咒烧香吃素造像只是相法,不是佛法本身,不是目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要本末倒置,打坐要将那份静带到生活,诵经为了时时刻刻忆念佛陀的教诲,要做出来,不是要成为复读机,其余等等亦复如是。

似是故人来回复道道道

是呀,很多迷信之徒一直在“打坐诵经持咒烧香吃素造像”等表象上用功(当然这样说不是否定某些功用),但是只研究这个,却不下自心下手,不研究佛法内涵,和盲人摸象没区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家会发觉一个现象,只要是牵涉佛法的道理,迷信之徒就会消失无踪,但一牵涉是非、八卦、鬼神魔妖,迷信之徒就会一窝蜂走出来趁热闹,这种行为究竟属于什么?[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

最近有人研究佛陀死的時候有誰來送終,確實蛇鼠一鍋也。[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捂嘴]

我真的懷疑現時的佛教圈出現什麼情況,基本上都是以精神病人為主軸居多。[捂嘴][捂嘴][捂嘴]

薇薇

祝轻心哥,圣诞节快乐????,保重身体

东靖

大哥,圣诞快乐!普愿有缘幸福安康!

东靖

如果一个人不明,佛陀所教导佛法核心的修行,就是不滞留一切觉受感知。

那无论他在相上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不管他是打坐诵经,还是吃素造像,都叫做在相上团团转,在本质上则永远谈不上一个修行,至多能叫修相。

因为他永远都是向外求,不断的攀缘,甚至意识不到,向自心下手自净其意。只会以为相修的不错,认为他那个行已经修的非常好。如此种种现象,实让人啼笑皆非。

今日我见到种种现象,啼笑皆非。而若非轻心大哥,不辞辛劳慈心演说,而我亦必然如往日、我所做同样的种种,忆起一样让人啼笑皆非。

正是佛法难闻今已闻,当珍惜。感恩大哥????

闻鸡起舞

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人是按自己的感知觉受做出的反应!佛法就是教人驾驭感知,不平反应去做人,而是依智不依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乘必然说般若,但民间有多少谈及此领域,不见。换言之,民间普遍过流传的资讯,完全跟大乘无关,这是根,欠缺根㟲,一切枝叶、树干、果实也谈不上。

阿菩

轻心哥哥在我心中就是善良有爱的圣诞老人,天天给我们送礼物????,祝福哥哥~也祝福大家每天都快快乐乐????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过题外话,便会发觉民间南传的思想,完全跟南传公开传道的僧侣表达完全两回事。

我说个真相给大家知,其实“南传”的内涵完全跟“北传”的经文内涵是一样的,只不过很多人根本不明内涵,着眼在表像,只单凭文字字眼差异,就把经文的内容扭曲得面目全非。

故此,真正求觉的人,尤其是在这个末世,确实少一点福报及智慧都难以洞悉及窥探经文的全貌。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真的有心求觉,必须敞开心扉,不再盲人模象,题外话,作为中国人,传统接触北传的佛典为主,我们汉土的僧人确实难辞其咎,普遍我们所接触的出家人实在将自己位置放得太高,恕我直言,本人八岁开始学佛,如果要倚靠出家人教我东西,可能就不会有今日这个无所不谈的“轻心”。

尽管有很多人以为我说话是胡说八道,但如果真的深入大乘经典的人,就知道我的说话全部有根据,而且我所明白的道理并不是单靠经典,而是我天生就本来明白,这种现象就是宿世因缘,毫无神秘,亦即是我前身本来已经知道的事情,延续至今而已,如果要看佛经,我可以看得多少呢?

所以,佛法修行那个“悟性”是非常重要的,福报亦同时一样重要,虽然尽管有很多人以为我自创内容,但亦有九成人感觉我的文字一针见血,原因何在?因为我用心、诚意、谦虚,我才能带着一颗平静的心领悟天地间的信息。

刚才的说话信不信,就教给读者了,因为本人没有带着任何利益,今生亦不会跟读者见一面,如果有人因为我的文字而产生正向的效果,我就恭喜你了。

至于智慧、福报,其实今生是可以增加的,重点是有否那份诚意。

例如我透过布施,令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种力量是不可思议,但偏偏世人什么都着重自我,事事都以自己为先,心中没有别人,所以根本欠缺一份善心去为世间付出,这样的天地又怎会为修行人作出一份加持。

必须知道世间万物是微妙的,人类不可能独大,世间万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如果一个人能够符合大自然的天命般,默默为世间付出,上天一定会成全这个有心人,不知道这段说话大家又听不听得明?

有很多南传的人高调说“大乘非佛说”,但是大乘核心是说什么,他们又一无所知,既然不明白核心说什么,又怎知道大乘教理不是佛说?所以这班人的说话充满盲点及不合逻辑。

释迦牟尼佛这个人已经死,我们此刻是学“佛理”,不是学“佛像”,与其花时间高调天天侮辱别人、说是说非,倒不如问一问自己究竟明不明白佛理,甚至花时间去研究一下大乘佛理究竟说什么,这不是来得更有意义吗?

天天只懂得侮辱别人、天天都只得研究自己认为的历史,谁会理会你的说话?

大家不难发现“轻心”的文章全部是针对道理,表达得非常直白,不会故弄玄虚,试问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心力及诚意长期作出无私的奉献?有,但很少。

如果人人都可以针对道理而作出和谐的讨论,这个佛教板块就会成为“道埸”,即管放长双眼,这个知乎的佛教板块始终要消失,因为这个板块已经完全失去正面的作用,负面讯息有大量。

坦白说,与其现在网上论坛的人高调称呼自己为“南传”,有否问过各大读者的心是怎样看待?读者们可能以为这班人其实是“乔装部”,而不是“上座部”,因为这班人的态度跟野兽没有分别,丧心病狂一样,吃了火药似的,

表面说“佛法”,实质说经句“文法”。
表面说“佛经”,实质说经句“历史”。

君不见这班“乔装部”的说话长期对民间有什么建树,这样言行,只会把“上座部”的形象彻底破坏,确实我见犹怜。

似是故人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众讨厌的不是佛法和佛教,而是这些自以为是的“乔装部”的人,这些佛门蛀虫,才是令普罗大众讨厌佛教的根本原因,真是为这些人感到害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似是故人来

关于知乎大小乘之正宗,伪经及其他;这是哪来的自信?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5060.html

郭开南

个人理解 师兄的这篇文章说了大乘佛法的前提是“修心”。我最开始接触佛经的是金刚经,读了至少100遍,也看了大德的解释,劣根不能全懂,隐约觉得师尊从不同角度说了“着相”是什么,不应该“着相”,“着相”了就是世俗谛,而世俗谛是为了世人方便说法,但是不能执着,是空,要看透并远离,达到“胜义谛”的境地,就是进步了。世人六根所感觉到的感觉 心境,都是世俗谛。浅见,不知道对错。但是理解归理解,怎样出离世俗谛 进入胜义谛,感觉很难,历来修佛之人或出家或在家,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到,想到地藏本愿经有人“纵遇名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有人“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每读到这段就心生悲哀,悲哀在佛菩萨依大愿反复勤恳想尽各种办法度脱;即使这世有缘接触佛法,却被业左右,结果未知,人身难得,下世轮回未知去处。 不知道此生是否有机缘能遇善知识指点正道。这么想也是苦,所以不接触佛法,不了解是苦;接触佛法也有苦。苦集灭道 佛真是真语者 实语者 不已语者。呜呼哀哉。感谢轻心师兄道明 解释透彻,感谢轻心师兄法布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郭开南

共勉。

郭开南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希望可以参加师兄举办的第二期梵音大悲咒学习,第一期错过了 甚是遗憾。

美莉娅姆

感恩轻心哥哥布施!如果不是看到轻心哥哥的文字,确实就会和民间信徒一样,以为吃素念经放生禁欲是佛法修行标配,还会以为修行人一定要远离尘世,不会知道佛法根本没有为世间另立基准,不会管你做什么,只是从自心下手,不滞留于自心任何一个观点。种种痛苦纠结,都是因为攀附感知不愿意放下。我们的心被”一定要,必须要,应该不应该”的观念所绑缚,烦恼由此而生。修行就是要破除我们识里种种根深蒂固的二元判别,转识成智。

如果成天只着眼于自己的观点,滞留于自己的判断,一味否认排斥其他,没有开放的心态,既不愿意花时间研究不懂的领域,也不愿意倾听别人的声音,就盲目下定义,这样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不可能进步的。

阳光欢乐多

今天圣诞,愿我们和爱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感恩哥哥布施法理,令我感受到心结尽解,内心释怀。世事无常,际遇无好坏,但内心的感受已翻天覆地,得到解脱,一切都是最圆满的安排。

dr505jz

其实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大乘佛法。本无区别。佛本是道,道本是佛。同根同意。民间不解误传,害人千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dr505jz

事实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