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末学虽然不拜佛菩萨之像,更从不“许愿、祈求”。但不会否定初机佛教徒因礼拜庄严佛像而生起恭敬心,潜移默化,正式走进修行的菩提之路,修行人不应“执于有相”,同时亦不能“执于无相”,这样才是不取不舍之离相心。

如果有问我究竟应不应该拜佛像,因为这个问题已经牵涉本质,故此,末学必先要求解释什么叫“佛”,否则在双方没有共识之下,根本无法说下去。如果对方表明眼前这个有形相上的就是佛,我就会直接指出普遍的圣像内附有妖精存在,可参考末学另一拙文分享【向佛像雕塑去膜拜,会拜到鬼怪吗?】

向佛像雕塑去膜拜,会拜到鬼怪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48.html

世间乃大集体活动,万物只是大集体中的部份伸延,环环相扣,互相依傍,千丝万缕,却一牵发动全身。

世事不会因为“祈求而有、不祈求而无”,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緣散時怎樣也留不住,反之,輪到你就要面對,絕對沒有退路,勿天真以为许愿所求,而令因果凭空消失。

万象是活动,际遇是受制万象互相推动而成~“缘”,单手拍不响,人人以为自己是世界之主,原来人只是万物中的其中部分伸延,如果人以为自己可掌控一切,误以为祈愿可改变因果,这是“自大”,这种事事以自我观点先的思路,佛法称它做“我执”,这是烦恼的根源。

佛陀有“四不能”,其中的不能就是“不能改变因果”。连佛陀都无办法改变因果,又祈求什么?

同一相遇天空下,檐前水滴不分差,早上外面,阳光普照:

A君:心中喜悦,终于有阳光了,若再下雨多一天,我所种下的农作物将尽毁,但今天可能“再有希望”了,“感恩”上苍保佑。

B君:心中悲泣,若仍不下雨,若再晴朗多一天,我所种下的农作物将尽毁,但今天可能“没有希望”了,“祈求”上苍保佑。

同一“法相现象”:
一个喜悦,一个悲泣。
一个感恩,一个祈求。

阳光普照,温暖大地,雨水滋润,哺育万物,同一“法相现象”从无什么情绪,不分彼此,平等对待,不同的只是“各人心中感受”,亦所谓“处境不同”,所谓“处境”,只不过就是“心境”。

人断不可能永远把“阳光、雨水”偏执一面,亦即不能为了满足一人“需要阳光”,而“抹杀雨水”的需求。

站A君立场,不可否认B君对雨水之诉求。

站B君立场,不可否认A君对阳光之诉求。

阳光、雨水本来就是“中性活动”,如果A、B君同时向佛菩萨祈求,佛菩萨究竟要下雨?还是阳光普照?顺得过情失嫂意啊!

末学在修行体验之中有以下的分享,不知道可否令读者有一点脑震荡:

尽心参与,叫“谋事在人”。
不干预结果,叫“成事在天”。
天是什么?缘。

随缘尽心,成败在缘,因为单手拍不响,如果你自问未尽心参与一件事情,其实你干不干预结果,那个结果都好危险!因为结果本来就无法干预,就算你尽了心,人仍然没法干预结果的,更莫说你现在没有尽心,那个结果将会是不堪设想的,必须要谨记这一点。

不要相信运气,好运并不是“奇迹”,其实运气也是“累积”而来,无缘无故不会行好运。

大家留意一下,佛陀没有教你行好运,所谓“六时吉祥”,只是一个吸引你眼球的权宜表达方法,佛陀只教你降伏“贪嗔痴”三毒,如果三毒缠心,保证六时“不祥”。

有时候佛教圈内的片言只语,可能令人误解了佛陀的言教,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必须正视。如果你祈求就会吉祥,世上还会有天灾人祸吗?

乘搭电梯,突然被卷入搅成肉酱,犹如五马分尸,那个痛楚连幻想一下也都痛出来,之前的妈妈真很可怜,令人难过。

最近的印度男孩,不小心跌入老虎笼中,不断向老虎祈求,为何那个老虎仍要食他?今日的男孩有否放过老虎的前生?绝对没有,所以老虎一定要食了他,一切有因有果,不是你单方面祈求就会吉祥。

道人有一个“本质”,就是能够“随缘而做,随缘而得,随缘而失”。

有很多事情,不想做的,也要去做。
应该要做的,无论喜不喜欢,轮到你,就要做。
你想得到的,未必得到。
你不想得到的,也未必得不到。
该来会来,该就会走。

人人也想“行好运”,但不想“行衰运”,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可能吗?谁知道世界本来就是一个阴阳平衡,有得必有失。

每个人也可“随缘有所得,随缘有所失”,你可以中彩票,亦可以一夜破产。

告诉有缘人一个真相,道人从来不相信有运气这件事,因为明白一切是“缘”,缘就是一连串的客观活动,千丝万缕,缘外有缘,人人只能尽心做好“自己的缘”,“其余的缘”不到你有任何干预,因为你根本无法干预,如果想去干预结果,最后也只会动摇你的心,把你推进一个“七上八落、患得患失”的纠结苦脑中。

人间就是生活在“聚散”中,所以叫“常态”,道人因为洞悉了人间的“常态”,所以产生了三个“思维特质”,变成“随缘而做,随缘而得,随缘而失”。

无论你是否修行人,这个常态不会因为你是什么人而有所改变,常态就是常态,这个常态就叫“无常”,其实无常是人类应该必须了解的“常识”,什么是常识?常识就是不需要任何人教,透过生活本身就能了解的原理,叫“常识”。

称得我意,恐非你意,
称得你意,恐非我意,

我意你意,并非天意,
称得天意,真正如意,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尽心一试,
尽心一试之后,结果有谁可知?

不要只看我们想要的意思,因为我们想要的,可能正时灾难的开始。

顺应天意,契合自然,一切原来也是连串因缘相遇而已,深明此理,日夜也是圆满的开始,感到万事如意。

当能够做到“随缘而做,随缘而得,随缘而失”,你就真真正正可以“随缘而活”,称得上是真正的“开心快活自在人”。

评论区

Aloka

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社会上佛教圈的风气就是太注重表相,不注重实修。绝大多数都是烧香拜佛、跑道场放生,以为这样自己就有很大的功德,却对于“内心觉醒”丝毫没有帮助,习气不改、智慧不生,希望这篇文章能带来一丝清凉!感恩你的答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念佛的「念」字其实是唐代译出来的中文字,真正的内涵是“忆念”,梵文罗马拼音叫“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佛”,即是忆念佛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佛陀教人借着口念梵音佛号,亦忆念起佛陀言教,以达到离相、放下,才能契入浄土,但后世懒散之徒,不肯用心参悟正见正法,贪求方便,于是谤佛谤经,将“念”佛曲解成“念”佛,实属可悲。一理圆融万法通,“拜佛像”就是同一道理,如朋友你所说,就是回忆起佛菩萨的本生言教故事,然后依教奉行,好好去做人。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以上这个念字,就是“忆念anu-smrti”,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将这份大慈大悲的精神于心中,自然就会息灭「贪嗔痴」三毒。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原来念佛的“念”是“忆念”的意思,忆念佛陀教法,而不仅仅是口中“念诵”佛号!感谢您分享,原来大多数人都误解了!以为口念佛号就可以了。

静若水

看过那个小男孩被老虎吃掉的视频,真的太残忍恐怖了!还有那个妈妈绞入电梯里的新闻,因果丝毫不爽啊,佛菩萨也无法单方面干预因果。

阿灿

看了您的两篇回答,让我耳目一新。我继续学习,谢谢您!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阿灿

纯粹分享,不必多谢。

安瑜

不要只看我们想要的意思,因为我们想要的,可能正时灾难的开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安瑜

确实如此。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伸延,并非世界之主,万物是平等的,勿以为世事必须称合自己的心意才叫正确。如果上天必须称合每人心意,人生再无意义了。

安瑜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烦恼即是菩提,在烦恼中修

镜心

说的好啊, 可惜我知道 但是文词没师兄那么有条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镜心

真心真意,平心静气,阁下便可以写得出,一定可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镜心

古语云…

心静愁难入,
无忧祸不侵,
道高龙虎伏,
德重鬼神钦。

你明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镜心

佛法修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有方法,就所谓「功法」,首先要学习“静”,我们要静到接纳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要做的就是要去面对,除了面对,绝不能忐忑不安,这样难吗?掌握了方法,易如反掌,反则,寸步难行,行一步路也难过登天。

先从平心静气开始切入,末学建议学佛人学习“静坐”,可以找一个你信任的善知识去学。

阿凯吃西瓜

师兄您好。看完文章受教良多。我想请教一下,经书里总说如果后世末学可以受持经典,得无量福报。这个福报是我们说的人天福报吗?还是说不断受持经典达到开悟的状态叫做福报。还有持咒的功德,可以消灾增福么。我知道学佛不是求世间利益,但是这个地方我真的很困惑,让我读经持咒的时候总是乱想。请师兄开示。谢谢

海上生明月

所以藏传佛像一定要装藏。

又:有居士问一位上师,可以假花供佛吗?

上师说,可以。然后还加一句,佛像都是假的呀。你的心是真的,都可以。

讲话这样真实的上师,少见的。

如是如世

师兄,这几天看了您的回答,感觉有点儿颠覆,原先认为拜佛菩萨为的是培养自己的恭敬心,看到您说里面都是鬼怪;原先认为佛号经咒就是降伏其心的工具,看到您说必须要用清净传承的梵音;原先认为读经是为了启发自己的智慧,看到您说会招来鬼怪。好迷惘啊,那像我们这种没有清净师父引导的人在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呀,佛号还念不念,经还诵不诵,没有传承的咒还念不念?这些不都是为了降伏其心的工具么?感恩师兄答疑!

如是如世

师兄啊,念佛,念经,供养的利益这不都是佛经中说的呀,还有人说;若言造寺、佛像无用者,是不知佛之方便。到底哪些是方便,哪些是后来人们的糊弄,哪些才是佛的真实义呢,我该怎么去做。一下离四相是不可能了,那在这之前为了这个目标俺又能做什么呢。还望师兄一一答复一下,感恩师兄答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一、原先认为拜佛菩萨为的是培养自己的恭敬心,看到您说里面都是鬼怪?

答:礼拜佛菩萨圣像目的是提醒必须以“觉”为依归。

2500多年前,当时印度社会严分为【四种阶级】,称为种姓制度,阶级观念极重,基本上当自你一出生于何种级别,便注定影响你今后一生的命运:

【婆罗门】:即印度原始僧侣,自认为是从创造宇宙的主宰【大梵天王】的(口里)出生,掌握神权,主持祭祀,地位最高贵显要,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是宗教的贵族。

【刹帝利】:即武士、王族,认为是从梵天的(肩上)出生,掌握政治和军事的实权,是政治的贵族。

【吠舍】:即平民、农人、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认为是从梵天的(腿部)出生。

【首陀罗】:即奴隶、仆役。被认为是从梵天的(脚下)出生,最为卑微,需替主人耕牧,从事务劳动,而没有任何权利,终身备受压迫。

以“最尊贵”的头,下拜“最下贱”之脚,代表对“觉”彻底依归,所谓“头面顶体接触法”,就是“行持如来教法,而并非什么仪式”,那怕你日拜一千,也不及行持“觉”之一句、一偈。

面对一切雕像,如果没有运用一些技巧将其磁场加以保护,就任意拿来供奉,雕像之内容易依附阴灵。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二、原先认为佛号经咒就是降伏其心的工具,看到您说必须要用清净传承的梵音?

答:佛号、佛咒就是降伏其心的工具,以聲音為主的法門,必须運用清净传承梵音,因為牽涉音頻震動,直接影響人體三脈七輪,開脈解結,破執離相。
佛经原是讲座,以理解为主。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三、原先认为读经是为了启发自己的智慧,看到您说会招来鬼怪?

佛经原是讲座,以理解为主。读经是为加强理解,然后落实生活。本本人从未说过会招来鬼怪。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四、好迷惘啊,那像我们这种没有清净师父引导的人在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呀,佛号还念不念,经还诵不诵,没有传承的咒还念不念?

答:请看以上答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五、念佛,念经,供养的利益这不都是佛经中说的呀?

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觉”,指忆念觉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佛陀教人借着口念梵音佛号,亦忆念起佛陀言教,以达到离相、放下。

念经,是加强对讲座的回忆,去加强理解,落实生活。

供养,目的是学习放下、离相,舍离对世间的执着眷恋,将自己最喜欢的布施是出来,简单说就是学习“舍”,而不是“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六、若言造寺、佛像无用者,是不知佛之方便?

答:道场在心,心中有道,处处都是道场。

建造寺院,目的是方僧人弘扬佛法。

建造佛像,目的是方众生“忆念觉”之言教、身教。

必须建立心中道场、心中之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七、到底哪些是方便,哪些是后来人们的糊弄,哪些才是佛的真实义呢?

答:一切都是切入点,不明其理,在隆重的,只沦为形而上是仪式。

有为而入,无为而至,做不做这些仪式,因人而异,一切都是切入点,叫“功法”,功法人人不同。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八、一下离四相是不可能了,那在这之前为了这个目标俺又能做什么呢?

答:离四相就是修行的路,必须努力参研及运用,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达到离相,《金刚经》提了一个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学习“无相布施”。阁下看看我何曾停止过写文字,有要求过任何回报吗?

如是如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感恩师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加油

如是如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啊,忆念觉从来都不是口念,为啥还得强调要用梵音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因为除了“忆念觉”之言教、身教,佛菩萨的名号本身就是一种由“三昩耶samaya”构成的振频,持诵这些振频,会感通该本尊。

朋友,我建议你将我所有的文章全部看一次,包括评论,其实你的问题我全部已经早已经回答。

如果阁下觉得阅读辛苦,其实写文章的人更加辛苦。

如是如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个答案我真的看到了呀师兄,只是俺不理解的为啥用来摄心的佛号要通过感通“本尊”呢,我看到过您用潜水与坐飞机去香港的比喻,可是这么些和尚、法师都鼓励我们去持咒,念佛号,可却从来没有提过这一点儿啊!是不是只要能达到摄心的目的虽然没有影响到三脉七轮,也是可以用的啦???因为我那个还念不念的问题,师兄说请看以上答案,我没有参悟到,故而又有此一问,感恩师兄!打扰师兄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你念不念,无人可以改变你,一切随缘,但是如果你想运用密咒力量,在功法上,梵音是肯定需要的,因为这是佛菩萨的脑波,明未?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如是如世

有机会我示范一次念咒的感觉,你就知道为什么要用梵音,因为这是密法,并不是用明显可以解释。

重申, 密法曾西藏密宗未必有关,这个密就是秘密的意思。

无法用逻辑去思考出来,不可思。

无法用言语、文字去表达出来,不可议。

简单说,叫“不可思议”,明未?

“弘法大师”在其《般若心经秘键》所说:

“ 真言不思议,观诵除无明,一字含千理,即身证法如。”

如是如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嗯嗯,感恩师兄!我加油!感恩!感恩!

慕容 先生

感恩輕心兄互動分享,使我等知曉何為禮拜、佛號、佛經、供養、造寺、佛像。明了了佛法是心地法門,需心中建立道場,感恩輕心兄

任我行

我现在忽然懂了,为什么有人去拜庙宇里的佛菩萨会有求必应了,不是佛菩萨让那些人有求必应的,而是附在上面贪食香火的精灵,佛菩萨不会介入人的因果,只会在因上教人解脱,我这么说对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任我行

最多就是蛇精,差不多所有寺院的圣像都有。

精灵及福德鬼神,贪求香火,故此,作威作福。

井木奎

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患得患失,受教了,感恩

Phoebe

您好,想向您请教下如果向菩萨许了愿是一定要花RMB去还愿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Phoebe

问:如果向菩萨许了愿是一定要花RMB去还愿吗?

答:菩萨不需要你的钱、更不需要你的香,只需要花你的善心去扶持有需要的人,这才是还愿。

Phoebe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