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谢邀。
以下说话不难理解,究竟佛法为何叫“不二法门”?简言之,就是“没有二元对立”的法门,亦即是觉醒的方法。
现举例说:佛者,觉也。佛法是“觉醒”的方法,是指出万象的“实相”而已,根本并非谈对错,更并非另定基准去为世间“认定”或“否定”,“对、错”只是人心的基准,并非指事件本身表味了什么。
佛法“不会认定、不会否定”世间任何表象,只是借止恶行善去维持人间活动、因果作为指引去面对人生,目的是离苦得乐,却是权宜之计。
“世俗心”;这思维使人心不断在“二元对立”之中交战似的,执取一边观点却推开另一边观点,那份矛盾使内心产生冲突,使眼中看出的世界容易产生不顺眼。
称我心意就认为是对,
逆我心意就认为是错。
这种“顺我者对、逆我者错”的思维属执着,这是烦恼根源。
人心执着创造了概念世界,充满了二元对立,当中包括了“上下、左右、这个、那个、内外、对错、真假、正负、好坏、你我、应该、不应该”等等数之不尽的二元对立观念,佛法上叫“分别心”,简称“住相”。
住:指滞留。
相:指由感知后而出的观点。
全句内涵,指被感知后所生起的观点而滞留。
着相的观念全部是一厢情愿创造出来,宇宙万物只有生灭表象活动,更以不断转化以存在,本质皆空,实相是不生不灭,并没有对立。种种对立及分别,只是人心创造错觉,主观道德标准界定出来的幻影。
“出离心”;是指“从感知中出离”,叫“apratisthita laksana~不住于相”。
佛法,从来都没有“认定”或“否定”世间所出现的活动,而是超越二元对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每一个“不”字就是说实相,“不要滞留”表象二元对立,万法唯心,森罗万象的千差万别,都只是自心创造出来的幻影。
重申,佛法从来都并非为世间另定基准,佛陀四十九年言教只是指出“实相”,也完全跟阁下秉持什么宗教、理念及接受“实相”与否无关,任何人只要攀附表相,结果就只有苦。
P.S 出离心,并非放弃或讨厌世间,而是指从感知出离,详见:“维摩诘经”。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评论区
原来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形成了惯性思维都是分别心~是二元对立的。
小时候读书被父母教育要求成绩要好,有成绩好的,自然有一些被定义为了成绩差的。
做什么都要有这个分别,做不到会自卑难过。做到了又容易自满骄傲,自视过高这样子的人会让身边的人难受。
烦恼的根源就是这个二元对立!原来种种的分别,二元对立,于实相都是不存在的。
那,相信很多人也迷惑,佛说空,说不二。是不是不能有这样的起心动念?不能有善恶的念头?不能有这种思维?我现在好像明白了~佛法不二法门,不是叫我们不懂善恶,善恶分明在社会生活是规则,我们不否定世间规则,要跳出二元对立,不被这个二元相对所束缚。
见相~不着相。从来不是否定相的存在。
感恩您无私的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向日葵
阁下整个回应最精彩的是以下六个字~见相却不着相,good!希望我们能够秉持佛陀教导去落实人生。
赞叹。不知道有没有比较系统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风清扬
暂时未有时间再写例子,可试试看看这个连结,共勉。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佛法是不二法门,这个不二不是叫我们不懂善恶,而是跳出二元对立去面对生活!善恶,对错,高低,优劣,这些只是我们感受出来,于世事无关,世事是无自性的,都是我们的感受赋予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感谢笔者的分享,颠覆了我的认知!感谢
请教禅修,念佛应该如何进入不二法门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才小
先看明《六祖坛经》,禅修并非教人走去静坐、观息,一切都是一个为要静心的手段,最终目的是带着那个禅心去生活~禅心而活,去直接面对人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才小
念佛二字,一直长期被曲解。
念,指忆念。
佛,指觉。
忆念觉的言教、身教,叫念佛
才小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教前辈,六祖坛经里的三科三十六对的方法,是不是就是您说的带着禅心去生活呢?
我有一个问题 比如刚睁眼的婴儿也对美丑善恶之类的二元观念无分别 那这些不明事理的婴儿也算无分别心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確實如是。這就是真正的天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憑着這份天真,初生嬰兒的天眼全部存在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他們能夠看見任何境界的事物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那婴儿不都是觉悟者了吗 后来为什么又变成凡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六祖坛经有解释,可以自行理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閣下皈依三寶未?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你一生之中,暂时理解什么佛经? 可否分享?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最多只能算是对于佛道算是爱好者,并未彻底了解,平常看看道教佛教经典又看不懂,后来只能上网看看。曾经念过金刚经心经等,后来了解到黄蘖禅师(我家乡有一个黄蘖寺,他算是我老乡,我上网搜索到的)的故事,就感觉禅宗好厉害,于是就上网看禅宗公案和著作,但还是什么都不明白,毕竟传心法要有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后来就上知乎看到你的文章了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就因为你文章中把离相解释为 去除对感知的滞留 和 不二法门的解释 我才觉得解开心中的疑惑 于是有空就看你的文章慢慢理解了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觉自己很乱 各大经典胡乱看 但又无深刻理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坦白说,我的文章只是一个药引,是交给本来已经对经文一无所知的人作为一个药引,看我的文章理解之后必须在走进佛经,这才会有效果。
如果单凭我的文章三言两语,是冇可能领明白佛法的
所以刚才我问阁下是否有皈依,就是想明白阁下本身是否已经学佛的人,但如果本身不是学佛人,看看我的文章都没有坏,会得到一些启发,也未尝不可。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那怎样才可以进入实修呢 一定要皈依吗?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或者说怎样遇到名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皈依并不是一个仪式,而是透过经文落实生活,产生一种真正归向依靠的路向,所以必须要明白什么叫三宝。
明师,就是明白佛法的人,这种人并不是局限任何身份,明白就是明白。
如果本身学生不明白佛法,又怎样找出明白佛法的人?說到到天光都冇用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于现实中调整自身的执着及行为,实实在在的调整,用智慧面对人生,叫“实修”。
并非拿着一本经文、咒语、佛号念念有词。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那我只能好好看佛经和你的文章了,然后不懂再留言提问,有缘自然会遇到了
不二法门[拜托]不执取二元对立,不产生分别心,刚好也是慈悲心的开始。渐渐有些理解际遇无好坏之分,中性,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