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謝邀。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千万不要“曲解如来真实义”。
題主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有什么感应呢?
回应:天啊!阁下认为可以有什么感应?
这个经文是笔者今晚剛從google找出此经文原文看,用了半小时,亦已刚刚看完,首先,我们先放下什么感应。
现先抽一段经文去探讨,就知这个经文是否如法:
—————————————————————————————————————————–
经文 :
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
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
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
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
注:如来觉,就是指「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所觉知」。
注:一切所感知的叫“法”或“相”,在“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所觉知”之下~如来觉,就明白法相本质全部也不存在“生㓕、二元对立、真假”,亦即所谓“无生、无灭、离二边、不实”。
—————————————————————————————————————————
经文 :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
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
内涵大意:
善男子啊!为什么佛性又称为“普光明藏”呢?
善男子啊!那是因为无论在“世间”或“出世间”的一切智慧都是基于此而衍生,就像一个母亲孕育孩子一样,所以称为“藏”。
当这样的智慧显现之时,若能思考其显现的根本原理,反本归元,那根源之本就完全是基于“般若波罗蜜多”一理所贯串,故此,称为“普光明藏”。
普指“周遍”。
普光明,指“周遍光明”,没有不光明的意思。
藏,指“库藏”。
换言之,“普光明藏”就是周遍光明的库藏。
那么,为什么由“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一理贯串就是普光明呢?
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离一切相,离于生灭,心无所住”,无障无碍而得自性不乱,故令自性弥陀普放光明。
这个经文功德无量啊!
百分百大乘如来清浄教法啊!
笔者顶礼。
但是如果从未接触过什么叫“般若波罗蜜多”的学人,就可能只会一头雾水,这经文其实就是含藏着《金刚经》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函,亦即佛法的真正核心。
题外话,如果世上有任何一个人声称持诵这个经文会得到有什么“感官”或“际遇”的奇异觉受,这决定是一个悲哀,因为意味这个人根本完全无法理解这个经文究竟说什么,亦即根本不明白佛法,离心说道,是名“外道”。
简单说,这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就是教人“离相”,内涵全部是运用了“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只有对这篇经文彻底理解,才会得到真正的“相应”,决非得到所谓神奇“感知上的和应~(感应)”,说感应的人已经已全部违背了这个经文内函,叫“着相”,完全跟佛法半點都沾不上,更谈不上算是佛们弟子,有心求觉的人必须要了解什么叫佛法啊!否则,一盲人引众,盲盲入火坑,佛法又怎能够薪火相传,唉……
“相应”,就是把佛陀的言教,透过经文上记载,把其“真实义”理解后哉种于心,将这份讯息成为菩提种子,努力思维,日子有功,因缘成熟,能够体现于思想言行,语默动静之中,这个过程叫“相应”,亦可以用六字来形容~“加持、灌顶、传承”,其内涵意义如下……
《加持》
佛陀如何教,人就如何做,才是“如法”,借有相法,入无相境,“念佛、持咒、诵经”并不是教人“祈福、庇佑、破灾难”,而是来认识自己,破除自心无明与执着,开显本有之大智慧~“般若”的深层意义。
佛法之“加持”的真实义,就是外在“加予”力量,内在“把持”力量,才构成“加持”,所谓力量其实是一种智慧讯息。
《灌頂》
“灌顶”是古时继成皇位加冕之仪式已有,世间有许多解释,例如古时印度皇朝将皇权交付下一代君主时,就会行一个“灌顶仪式”,象征“权力转移”,跟“佛法灌顶”意义相似。
但佛法上交付的不是权力,而是交付修行之“般若及三密”之修持诀窍,而最重要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
《传承》
中土禅宗第六代祖师《释慧能》法师说:“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意指:“诸佛都只是教人见自本性,而诸师都是“心”为切入点来传授”,而所谓的“传承”,就是“传授与承受”之意,必须“双向配合”,而“心”就是指所传之法其实“无形无相”,无法凭现世“度、量、衡”来表达,离一切“文字、声音、表象”的,所以“密”。
佛法上传承真义只是踏实的引导,将如来教法栽种在人心识里,这是“传授”,人心将如来教法激发了自身本能,救助自己,这是“承受”。
—————————————————————————————————————————–
经文:
“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
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
—————————————————————————————————————————–
內涵大意:
诸仁者啊!如来此刻所说甚深义理,犹如天空无边际之广濶,属难得稀有的法门,并非众生单凭那少少的善根,就能够听见此刻道理而接受行持。
能够听见,而且更能接受行持的人,即是代表已承担如来家业,等同供养如来,亦是走上承担“求觉”之路,這個人就會得思辩才智而无碍的能力,这人的心决定已经契入清浄离相的佛土~(浄土)。”
注:“供养于我”这句经文的“我”字,只是一个形容,佛陀是破尽“四相”,不会滞留“我相”,这个“我”字是指“如来”。
什么叫“如来”呢?《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段经文就是指如来是能破尽一切观点的滞留。至于怎样去落实运用?就取決得到过「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的传承與否。
幽默说,此经文就是教人“用犹如观众的态度,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一样,不要滯留任何一段感知,不是否认剧情中的悲欢离合,而是必须用观众态度去抽离,不着一相。”
此经文是说“诸法实相”皆是“无生”,必须运用“般若波罗蜜多”去面对这个如幻的人生,但偏偏坊间有竟然去谈论及滞留于看电影后的感受,完全违背了此经文的原意,岂不是令人啼笑皆非?曲解如来真实义,如何“相应”经文的法理啊!
1 ) 寻遍“三藏十二部”,有那一经文说“感应”?《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何竟然有人说这部经文的力量特别大?此乃不明发佛法的表现。
2 ) 必须明白“人生上所感知的,只是内心由分别心所创造出的幻影”,如梦幻泡影,又何来殊胜、不殊胜、高低感应?
3 ) 此经文“说心不说相,而是教人离相”,但有很多人竟然在说相、着相,完全偏离了整部经文每一句内涵。
4) 经文是说能够“离相”的人,当下就是净,“心浄”眼前当下就是“净土”了。
總結:这篇《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功德无量,前提是求觉之人必须要理解这经文的内函,阁下才会相应,共勉之。
P.S
此经文是贯串“般若波罗蜜多”,教人一相都不着,破尽一切滞留感知的观念~“四相”,心水清的朋友认为何解竟有人会用“着相“的态度去表达回应这个“离相”的经文?竟然说出奇奇怪怪的经历,这种表达不是着相又是什么?误导啊!谤法啊!慎之!
行事离四相,际遇梦一场,
眼前皆浄土,莲花处处香。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佛教叫不二法门吗?原因何在?》
佛教叫不二法门吗?原因何在?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321.html
评论区
赞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当下的幸福
此经文是贯穿“般若波罗蜜多”,教人一相都不着,破尽一切滞留感知的观念~“四相”,心水清的朋友认为何解竟有人会用“着相“的态度去表达回应这个“离相”的经文?竟然说出奇奇怪怪的经历,这种表达不是着相又是什么?误导啊!谤法啊!慎之!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当下的幸福
跟佛陀的说话“打对台”,亦即是跟宇宙就作对,使人着相沉沦,会得到极大的恶报,眾生的生死之源,就是二字~着相。
感恩善知识!说的太好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闻鸡起舞
说到底,很多人根本连什么是佛法都未知,何不作出一些诚意,不愿“深入经藏”,又怎可“智慧如海”!唉…..
赞叹,感觉终于有一个如法的回答出现。《金刚经》里明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何还有这么多学佛人要执着于感应?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就是指實相无法凭现世“度、量、衡”来表达,离一切“文字、声音、表象”的,所以“密”。
无论在“世间”或“出世间”的一切智慧都是基于此而衍生,就像一个母亲孕育孩子一样,所以称为“藏”。
当这样的智慧显现之时,若能思考其显现的根本原理,反本归元,那根源之本就完全是基于“般若波罗蜜多”一理所贯串,故此,称为“普光明藏”。
普指“周遍”。
普光明,指“周遍光明”,没有不光明的意思。
藏,指“库藏”。
换言之,“普光明藏”就是周遍光明的库藏。
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离一切相,离于生灭,心无所住”,无障无碍而得自性不乱,故令自性弥陀普放光明。
离一切相,又何必滞留所感知相,又何来感应?确实耐人寻味。
感恩,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自然而然
感恩“胜思惟菩萨”在这个“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的演讲中提出大量疑问。
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的演讲中解说大量疑问,宣说“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多”。
感恩《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人问:“离了之后,离到那里?”这句话是一个陷阱。
因为离之后都仍然有地方着落处,代表仍然滞留,已经没有离了。
离开一边观念,再去执取另一边观念,难道仍不是一种执着吗?
“排斥吃肉”,却“喜欢吃素”,这种观念已是一种执着。
说到底,这样问已经意味提问者根本不知道“离”是什么。
现举《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内一句经文回应:
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上的人本末倒置居多, 经常说要感应,其实持咒、诵经,甚至静坐,令到精神达到专注于一,身心上会很产生很多觉受,但这些觉受完全跟佛法无关,佛法是教人“破执离相、明心见性”。
如果有一天当听腻了这些所谓感应、感通,面对人生却烦恼依然,例如受到疾病仍然无法解除,那一天就是这种人真正得到反省时候,才放下过去当日的迷信。
佛陀说法45年,每句说话都是针对人心之执着,为何坊间偏偏会说感应,尽管有所感应又如何,难道感应到有只蚊咬我,就代表天下无敌?这些思想确实令人啼笑皆非。
请问,经书里面,“尔时,四大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这一段应该怎么理解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AchillesL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
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chillesL
“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内涵:能够“接受行持”此经文内的言教,成为佛法修行人的原故。)
行持,指“行为持续”。行为持续了什么?经文来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自然产生功德、福德。
经文内每一句说话,也是提及如何破执离相,故此,“志愿”二字也必是对应菩提路上的成就。
看经先着重理解,必须了解经文内涵,然后上文下理融会贯通,绝不能断章取义,然后再将所理解的落实生活去“把持”,这就是行持的真实义。
这篇经文的重点在“般若波罗蜜多”,这是“因”,得到成就菩提是“果”。
那么,读经文的人怎可能对经文內涵一无所知,却说自己念经可得到奇怪感应,此乃迷信及邪见,完全谈不上是佛法修行人。
当能夠用“般若波罗蜜多”去行持,就会受到“护法神明”的保护,其中的是有四大天王,因为祂们是「护法」,“维护佛法不断绝”的意思,四大天王所守护的是“佛法”,他们的三昩耶samaya~誓言就是会保护能够“维护佛法不断绝”的人。
随喜赞叹!
善知识,很稀有,很殊胜
其实你说的都对,但是对于根器浅的人比如我,知道读这经能发财,我就读了,每天读,读多了有所觉悟,就知道钱不是最重要的了,那总比不读好吧,法华经里面,佛还不是让火宅里面的孩子出来,说外面有好玩的马车什么的吗。就你知道的多。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管件法兰科技
用求觉的心,读出的叫佛经。
用求财的心,读出的叫财经。
想当初我因为湖心亭看雪客接触这部经典,是因为这个公众号说读这部经多少多少遍可以发财。然后还有很多人分享了读完之后的感应,哎,当初的我真是愚痴得可以
没关系,佛要扬法也不得不借用一些善巧方便,着相虽然不是了悟,但是先要让大众愿意手持佛法,能生信心,智慧增长了自然也明白了不能着相的道理。就像你啊,虽然当初因此持诵不是也明白了吗。
有很大关系,会造成把方便当究竟。一开始歪了,后面就越来越歪,就会迷在里面越来越迷,走不出来。我也承认“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但是这个不能成为主流。善巧方便就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不能当成究竟义来流传。我的智慧增长了是因为这位轻心师兄主动点醒我,并不是坊间的迷信—读经念咒拜佛兑换福报这种思想让我智慧增长了。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善巧就是好的,但是我觉得也不能说他就是错的,佛说妙法莲花经时讲的那个故事上面一位师兄也提到了,佛看众生就像看一座火宅中的孩子;孩子不知道危险,还在火宅中游戏,这就是愚昧的众生,身在轮回饱受其苦却还不自知,此时你与众生说最深意最了然的奥理佛法让众生出来,众生就如同孩子一样不会听受。故事中的父亲就推来了一车的玩具好玩的东西,让孩子们出来,孩子们自然就出来了。当他们出来了就能明白了,也达到解救他们的目的了。虽然你是因为当时的这个出发点接触了佛法,但是慢慢的智慧增长,你才关注了关于佛法的知识与回答,看到了师兄的解释你才能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肤浅,就像为了玩具走出火宅的孩子回头看到火宅方知自己原来的不自知。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对这类话题一来不会关注二来也不会深入思考,还是因为你有了原来的契机基础才有了今天的觉悟。玩具不是真相,但不能否认他是引领很多人走出火宅的事实,对于智慧不足的众生走向寻求佛法真谛的道路,它的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觉得善巧不能执着,但也应该感恩。我对佛法见识浅薄,只是想跟师兄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见解,互相交流一下。如有冒犯还请师兄包涵指点。
我也理解你所说,但是现在弘扬正法的实在是太少了。善巧方便是主流了,我也没有否认善巧方便的作用。但是弘扬正法的少了,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些善巧方便就是修行,这些善巧方便就是佛法,善巧方便就是究竟,善巧方便就能成佛。有可能是我福报浅薄,现实中遇到的法师都是讲讲因果故事,让信徒点灯啊之类的,还有法师教我烧纸钱,我也跟法师学过断食。如果没有轻心这位善知识,我就会一直迷恋神通。离心说道就是外道,不是佛法。如果没有人来教离相,着相永远会着相,不会因为着相而有智慧,不会着相忽然就懂得离相。现在的主流就是善巧方便,然后大家都以为这是究竟,这是修行,这就是佛法。这个是问题所在。
哦,我明白你说的意思了。我觉得主要是现在这个末法时代,魔子魔孙混入佛门,障碍众生得闻正法。其实一个没有前世修行慧根的普通众生正常的修行过程应该就是善巧入门,先了解一些因果轮回等知识,得闻以后深入佛法,受持佛法,智慧增长,了如来真意,成佛。中间需要经历的步骤还是很多的,打破固有的世界观接受佛法不是个小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中间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太多了。很多人都被挡在了善巧那里不能更进一步了。这就是现在的现实。确实让人痛心,但你我之力也只能是尽我所能传播正法和正确的修持方式。能不能有人听进去这只能看各人慧根和机缘了。
不知道自己积了多少德看到您的回答,非常通透!醍醐灌顶的感觉!感恩!答主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