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最基本就有几点:

一、不会绵里针。

二、不会口是心非。

三、不会斤斤计较。

四、拥有奉献的心,用言行为世间带来正能量。

五、负面的思想言行,一概杜绝。

六、人间必须要遵守人类定下来的规矩,亦即所谓法律、人伦,必须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七、无论是否有否宗教信仰、什么信仰、什么言教体系,只要秉持四个理念便可使世界趋向更和谐;

1)我好、你不好?不该做。

2)我不好、你好?可做也可不做,随缘地做。

3)我不好、你不好?一定不能做。

4)我好、你好、大家好,尽心地做,这就圆满。

无论世上任何经文、言教,都不应盲从相信,也只能给一个导引,学人根本不是做研究考古、评头品足。

如果任何宗教、理念教义,只要抵触了以上任何一点,都会为世间制造矛盾、纠结,甚至战争。

教义、理念是无情物,能否运用出来使人类、世间更和谐的是“人心”。

如果能够将“理念落实在生活”,使你我他都能生活变得更圆满,这个人就是真正“善根深厚”了。

评论区

玫瑰和利刃

如此说来,嫉恶如仇的人一定不算善根厚了吧

马炎昊回复玫瑰和利刃

是的。

清风浅回复玫瑰和利刃

我不认为。大是大非,和小仇小怨,不能相提并论。如果一个人没有最基本的是非观,那这个人也没有原则。

王廷赫回复清风浅

我是这样理解的,请指正: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常应诸根用,而不做用想。向这个方向努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风浅

一、人间必须要遵守人类定下来的规矩,亦即所谓法律、人伦,必须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无论是否有否宗教信仰、什么信仰、什么言教体系,只要秉持四个理念便可使世界趋向更和谐;

1)我好、你不好?不该做。
2)我不好、你好?可做也可不做,随缘地做。
3)我不好、你不好?一定不能做。
4)我好、你好、大家好,尽心地做,这就圆满。

无论世上任何经文、言教,都不应盲从相信,也只能给一个导引,学人根本不是做研究考古、评头品足。

如果任何宗教、理念教义,只要抵触了以任何一点,都会为世间制造矛盾、纠争,甚至战争。

教义、理念是无情物,能否运用出来使人类、世间更和谐的是“人心”。

如果能够将“理念落实在生活”,使你我他都能生活变得更圆满,这个人就是真正“善根深厚”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玫瑰和利刃

要看内心,内心只有自己知,不能一概而论。

天雨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轻心大哥好 我是那种容易恐惧的人 有时候脑子蹦出不好的念头 就感觉是否犯了罪业 我能捕捉到不好的念头 却老因为产生了这个念头而害怕自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天雨沐

日常忙碌,不见妄念,实际是妄念不停,非没有妄念,只是“没有察觉”。

浑浑噩噩做人是无法察觉,现正因想提升自己静坐,夜阑人静,或遇上外缘,“心水较静”看见妄念在动,好比从缝隙间照进阳光,马上看见屋内灰尘。

房子一年没打扫,尘埃成呎厚,当然不见麈,现正打扫,将顽固黏实污垢除,当然沙麈滚滚。

阁下正因为有“觉知”能力,才会知道自己有妄念,不会像一般人迷迷糊糊度过一生,实属是好事。

混水沉淀,上面的水“清及静”下来时,马上得见下面沙泥,谁知学习觉知,有自觉能力,清楚知道“妄念在动”,正是大吉兆,这是我们要成功前必历过程。

妄念来了便是,勿逃避、随他来去,只要察觉,马上再凝神,日子有功,妄念尽除,智慧渐开,勿看轻自己,不可断送觉醒慧命而涂放弃努力,以上是修行人应该具备的“正见”。

言归正传,阁下没有具体举出所谓「不好念头」是什么,欲言又止,故此,我暫說到这里了。

天雨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轻心大哥如此尽心的回答 不好的念头包括色情暴力以及对佛菩萨不敬的念头(具体雕塑的形象)我从小有个很严厉的父亲 对我的言行还是衣着 稍有不满意就会责骂羞辱 平时他也老会说同事亲戚的坏话我虽然并不认同 但耳濡目染下 变得胆小消极内向自卑又完美主义 与我而言 父亲就是一种权威 压迫我 使我变得软弱 我学佛的起缘是因为毕业找工作 当时害怕找工作 想逃避生活 于是在网上看到说念咒或抄经等可以消业积福报啥的 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就不停念大明咒 后来也抄过僧伽吒经 也念阿弥陀佛(说是修净土 其实就是懒于思维 觉得动动嘴的最轻松)后来又读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渐渐感觉到了一种压力 其实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动机不纯 但是却不停自我欺骗 直到不久前才真正承认(因为出现了焦虑症症状)于是开始剖析内心 一直追溯源头 现在啥也不读了 因为觉得自己连正常人的水平都达不到 我之前所祈求的佛菩萨 不过是另一种权威 是我逃避生活责任以及不想面对问题的另一个出口 他们不在我的内心 而像是外在的神明(以雕塑的形象出现) 我表面不敢反抗父亲 害怕他 怕受惩罚 内心却会痛骂他 而我认为的佛菩萨也像权威一样 让我不敢反抗 我害怕受惩罚(玄学意义上不可预测的惩罚) 但内心却有强迫症般的出言挑衅 所以目前就我个人的分析源头是童年的创伤 对权威的恐惧与反叛 以及形成的不安全感导致了自己矛盾的内心与错误的知见 虽然感觉自己内在分析比较透彻了 但时而这种不好的念头以及害怕受惩罚的念头仍然会出现 所以总觉得自己是否无可救药 一辈子逃不出恐惧 惩罚 自己不配得到快乐
轻心大哥不要嫌我啰嗦 难得有机会在网上写出来 即是自白 也是忏悔吧

天雨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由于强烈不安全感的作祟 使得自我太过重要 一切事都以自我的安全与利益做考量 这个我实在太重要了 所以才会焦虑吧 如果没有这个我 就不怕受罚了 似乎想到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

般若Prajna回复天雨沐

首先,抱抱你,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给自己下定义,什么不配得到快乐。你已经开始反思啦,这个就是觉醒的第一步,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请你坚信一点,只要你下定决心去觉醒去改变,付诸努力,那么一定会有效果的。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曾经的我和你的经历很像,有个极其严厉的父亲,有个希求神灵迷信权威的心,但是如今我已经完全走出来了,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让我产生种种纠结与不安,每一刻我都在努力地觉知。告诉你我的经历,就是给你信心,不要担心不要忧虑不要悲伤,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你的一切都是你的心一笔一画绘画下来的样子,只要你的画笔,你的心发生改变,那么你的世界就会画出新的画面。

般若Prajna回复天雨沐

其次,我要和你说的是忏悔二字。你已经开始反思。但是我真诚的希望你能明白忏悔的含义,不是去痛哭流涕,不是去祈求任何人的原谅,而是什么呢?
忏,是反思之前。

悔,是调整今后。对发生的事情作出反思,调整今后思想言行,就是叫忏悔的真实义,这才叫真正的认错,由于将思想言行调整,今后我们的身所行、口所言、意所想已完全改变,所以今后所发展的剧情已经不同,这就是真正的消除业障。业障,就是人的思维偏离了真相,而作出种种的言行,导致带来人生上种种纠结、矛盾及痛苦,彷佛所做出每个决定都充满负面,每决定都是错,障碍重重。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两句话其实好简单,就是向我们的心重新反思及调节,那个罪其实只是不明真相,亦即是无明。

举例,
前提:杯子从枱上掉下来破碎。

忏,反思之前因为摆放在枱边太近。
悔,调整今后摆放的位置。

换句话说,忏悔从来都不是情绪上的抒发,更并非哭哭啼啼,这一点必须搞清楚。

当知道杯子的位置原来摆放有问题,罪又怎样发生?不是已经消失吗?故此,忏悔的意义是从心出发,用心去作出对思维的反思,决心改变今后的言行,这样所谓的罪就得到赦免及彻底的清洗,侭管将来仍然会有因果牵引力出来,但到时候已经不会再产生任何痛苦及纠结,为那个罪已经消亡,业已经连根拔起。

以上的说话都是轻心哥哥@Handsome轻心所说,而我像他说的那样去做,去反思,去修正自己的思维,我的体会也和你分享一下。

般若Prajna回复天雨沐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忏悔的真正之意根本不是痛哭流涕的去祷告,而是切实的去反思问题,进而调整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完成思维模式的重构。

至于消业,是说思维模式重构后,你看到的生活和世界就会不同,一切的际遇也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产生连锁反应。没有任何形式主义的存在,有的只是你的这颗心的变化。当你的心发生变化后,你面对世事世情而产生的感知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应该如何去调整思维模式,两个字,离相。

相是指由感知而来的观点。

着相就是坚持在一个观点上不出离。

离相就是放眼整体破除对局部观点的坚持,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落两边。
对于世间万事既然能够拿起,就要懂得放下,用离相的思维去生活,久而久之烦恼会越来越少,人会越来越自在,慈悲心也会日益增加。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慈悲心,但是什么是慈悲?慈悲是说拔其苦,予其乐。慈悲的背后就是一颗平等心,没有任何对立观念的平等心。如果真的不清楚该如何入手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时,那就从三布施开始,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以布施为点,去一点点破除我相。

一相着,四相皆着。同理,一相破,四相皆破。

所以重点来了,第三点,你要做的就是去学习什么是佛法,不是去拿着一般经书闷头读,在你不懂佛法的核心般若二字时,你读不出来个所以然,无法真正理解佛经说的是什么,一百万不理解,所以无法运用佛法去改变你的心,你的思维,如果长期这样对你其实没有丝毫助益。如何去学习佛法呢?附上轻心哥哥的一篇文章,你先去仔细读一遍。去感受一下什么是佛法。

般若Prajna回复天雨沐

最后为阁下送上由《金刚经》的内涵作为蓝本而写的两篇文章,无论阁下秉持什么信仰、信念,甚至毫无宗教信仰,也祝愿文章带来一丝脑震荡。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以上两篇文章用最平白易懂的文字说明了佛法的核心,般若波罗蜜多。认真阅读,仔细思考,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最后,祝福你!

天雨沐回复般若Prajna

真是非常感谢您用心的回答 虽然路还很长

但我相信自己会一点点改变的 感恩

血为汗而流

喜欢您的答案。

闻鸡起舞

感谢轻心哥哥,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重要的道理,让我能够更好的吸收消化,非常受益。感谢您!

闻鸡起舞

你好,我好,大家好!缘缘尽变大善缘!

小雨

我好、你不好?不该做。那什么叫做我好、你不好呢(比如高考,自己考的高了别人会被挤出去,那是不是我好、你不好?比如职场俩个人升职,非你即他,自己升职了对方就会失去之个机会,那是不是我好、你不好?如果这样的话,感觉就很怪。我不是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想问一下这个我好、你不好的前提或者基准在哪里)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问:那什么叫做我好、你不好呢?
答:明知对自己带来好处,明知为对方带来坏处,叫“我好、你不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问:比如高考,自己考的高了别人会被挤出去,那是不是我好、你不好?

答:尽心考试,思路清晰,结果成比别人优异,是阁下付出努力代价“匹配考试题目”而好~你好。

对方是否尽心考试,思路是否清晰,取决于是对方付出的努力代价是否“匹配考试题目”,对方好不好与别人无关。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问:比如职场俩个人升职,非你即他,自己升职了对方就会失去之个机会,那是不是我好、你不好?

答:尽心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效率结果成比别人优异,是阁下付出努力代价匹配“公司”及“上级”而好~你好。

对方是否尽心工作,思路是否清晰,取决于对方本身,是对方付出的努力代价是否匹配“公司及上级”,对方分好不好与同事无关。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问:这个我好、你不好的前提或者基准在哪里?
答:这个好、不好的前提,是站“动机而言”。

动机是出自“尽心考试、设法匹配答案、尽心工作、设法思路清晰、设法公司及上司”,这个没有设法带来别人负面的动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比方说,如果A君因升职加薪,B君被公司同時解雇,是否可因此而将B君被解雇的原因視為A君的努力付出所构成?

A君为自己努力,他的动机只为做好自己本分,甚至超越本分地为公司及组织带来效益,胜人一筹,是因为动机及行为配合“加封晋爵”的条件。

B君被解雇,原因是公司感到B君可能已经失去为公司带来效益的功能。

A、 B两人赛跑,A比B跑得快,A的动机就是要突破自己,超越速度。B君跑得慢,输是应该的。

A跑第一。
B跑第二。

A的动机没有要为B带来祸害,A的内心只有一个信念~努力跑好速度,挑战自我。
无论此刻对方是CDEG,A仍然勇往直前,A没有针对其他选手是谁,只为自己努力付出代价,成功是应该的。

小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作者,但我还有一些疑惑。以AB赛跑为例,第一种情况,仅从比赛本身来说,若A的动机是挑战自我,这种成功是应该的,若动机是想将别人比下去,那么这种动机是否就是应该避免?其二,如果A知道这场比赛对B很重要,输了会有很大的损失,也知道B能力不及自己,这种情况下是否要“放水”?其三,如果这场比赛对AB都很重要,谁输了就会给各自带来一些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损己利人”才是应该的么?

小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漏了一个,AB赛跑,若A不知道B输了会不会对对方有影响,但是担心对方输了会对对方有影响,是否应该“放水”

云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靠实力公平竞争,动机非恶意,努力的多少决定最后的分数名次 原来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問一、比赛本身来说,若A的动机是挑战自我,这种成功是应该的,若动机是想将别人比下去,那么这种动机是否就是应该避免?

答一、如果动机是想将别人比下去,此动机是以贬低外界来肯定自我的成就感,根源是以“攀附外界”为依归的思路,将会呈现于生活任何领域,导致易产生内心矛盾及纠结,烦恼就由此而起,属于负向原素~“恶根”,将成为和谐之障碍,应当避免。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問二,如果A知道这场比赛对B很重要,输了会有很大的损失,也知道B能力不及自己,这种情况下是否要“放水”?

答二、

1)如何界定A可知道这场比赛对B很重要,这只是猜测,因A不是B。

2)A参加赛跑,理应专注赛跑,并非转移刻外界去研究B,此思路已经违背了体育精神。

3)A请不能忘记正在参与比赛,已经经常运动衣,于运动场准备起跑,A须尽心赛跑,这才是不忘初心。

4)A可以关心、同情,甚至扶持B,但勿忘记正进行运动场比赛,刻意“放水”,等同用不诚实手段干预结果,此乃欺诈,决定是恶根。

不明白以上4点, 根本谈不上善根可言,因为思维已受外界干扰,忘记初衷,属“恶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问三、如果比赛对AB都很重要,谁输了就会给各自带来一些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损己利人”才是应该的么?

答三:如动机刻意「损人利己,损己利人」,也是恶根,人人也是生命,不分高低,完全平等,不做好当下本分,难辞其咎,这是恶根。

随顺际遇而尽心,尽心后随顺际遇,检讨结果,调整方法,不对结果耿耿于怀,这才是善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最后为阁下送上由《金刚经》的内涵作为蓝本而写的两篇文章,无论阁下秉持什么信仰、信念,甚至毫无宗教信仰,也祝愿文章带来一丝脑震荡。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看完文章,便知道人的烦恼从何而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不论结果是好是坏,不论结果是谁承担,只要纠结于结果,也属于“恶根”。

纠结于“坏结果”,代表了正沉迷于“好结果”。

为了使人趋向更和谐圆满,不论结果好坏,都不能滞留于任何一个极端,必须超越那个结果,超越那个得失。

听得明吗?聽不明你就会继续感受苦,因为滞留极端就是恶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对结果耿耿于怀,执着在对方成功,表面上就是善,其实是恶。执着对方一定要好,不是一种执着吗? 因为阁下自以为是,事事以自己的心意为先,强求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你執著对方「一定要赢」,就意味将来你都有机会执着自己「不能输」,听得懂我的说话吗?

执着就是执着,跟你我他无关,只是执着的领域点子不同,这不是恶根又是什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将自心的幻影定作基,就是恶根,佛法称这种执着叫“着相”。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赢赢输输,本来就是世间规律,不是你赢就是我输,这叫生灭,有何值得纠结?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举一反三,可以郁结尽解未,阿弥陀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赢输成一双,世上无最强,
突破二极端,善根大吉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人生如在船上的驼手,在惊涛骇浪中,迷雾一片,个个情况不同,勿以别人作比较,东南西北,必须清楚自己的位置、处境,才能清楚应付世事,人生路上,各自有不同所求,个个也是西游记主角,为取真经,血泪交替,哭声总比笑声多,人人不但为人生而挣扎。

尽管人海中彷似大量同路人,但亦同时存在一种莫名孤独,毕竟人生是自己,一切自作自受,所有魔难、障碍、情节等,谁能介入及代受。

崎岖、险峻路途上巧遇上你,惺惺相惜,主动扶持、互勉乃是人之常情,遇上就是有缘,珍惜相聚一刻,错过了这一刻,可能今世也不会再相见,但愿珍惜有缘,永远广结善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A在跑步赢,却在游水输。

B在跑步输,却在游水赢。

这样纠结,恐怕纠结到我們生命結束的一天,都可能有纠结 。

小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作者不厌其烦的回答我的问题,解决了之前
很多看似矛盾的问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小雨

其实很简单, 你用个人的意向界定一件事的“正反面”,而此界定全部是人心界定,所以这个阶界定根本是虚幻的「错觉」。

你被自心创造出来的界定所捆绑,定立了很多应该、不应该的二元对立的基准,所以才会纠结于好与不好。

文章中所说的“好、不好”,只是提醒我们的动机要秉持平等,而并非滞留这个好、不好,否便没完没了,因为表象的对立,永远没有答案,二元对立的答案是来自人心创造的玩意,二元没有矛盾,矛盾的是人心啊!

王廷赫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执着于善,执着于对方要好,事事以自己心意为先”。破除了心底障碍,反思、受教,谢谢!!!

慕容 先生

感恩輕心兄與小雨的互動,好與不好是看動機,受教了

静若水

感恩轻心与小雨的互动,非常精彩!

无公害小姐alice

一理通,百事明。从两人赛跑的例子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各个纠结的领域。感谢小雨的提问,感谢轻心师兄详尽立体的回答

静若水

感谢楼上轻心哥和小雨的互动,再次脑震荡!!令我反思自己的经历,之前我参加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而我其实并不符合报考条件,但是阴差阳错莫名其妙地成功报名,并且考试顺利通过,甚至人生境遇就此改写。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符合其中的某一个条件,其他诸如专业、能力并不比任何人差。然而已经过去两年多,依然有知道此事的人时不时明示、暗示,说我挤掉了别人的名额,拿走了我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我一度为此纠结,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事实上的确是抢占了别人的名额。虽然我自己当时并不知情。

静若水

今天看完上述互动,忽然惊醒,自己又着相了!自己尽心努力面对考试,纵然报名时阴差阳错,依然凭自己的实力通过考试,动机只是想努力做到,并不是想要将别人比下去或者抢占别人的名额。执着,已经是恶。执着于别人一定要赢,即纠结于结果,和执着的对象无关,这个执着的思维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其次,面对别人的诽谤耿耿于怀,攀附外界,又是着相。要求别人顺应自己心意,自以为是。滞留于任何极端,都会苦。受教了!感恩轻心哥,用现代语阐释佛法核心内涵!例子超级棒!链接的文章也非常有智慧,重温又有新的感受!

静若水

输赢生灭本来就是世间规律。道理总是容易明白,然而遇到事的时候还是容易被旧有思维模式牵着走。要努力了!

向日葵

感恩大家的互动,这次对着相二字有更深体会

事情如果不能按自己心意去发展,我们的心就会产生纠结痛苦!

只要有期待,就会有伤害。
只要有喜欢,就会有不喜欢。

今天特别开心可以吃蛋糕

以此类推……生活中种种纠结,一下子都找到突破口了。烦恼原来是来自~自己的“观念”。

再次感恩轻心哥哥不厌其烦为我们一一解惑。自从看到了您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

兔子蹬鹰

受教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