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一直以来都有抄经的习惯 断断续续抄了几本 之前听人说佛经不能压不能跨过所以都集中收藏在柜子顶上 但老放在家里也碍事 是临摹本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妥善的方法处理
毕竟内心是比较敬畏佛祖的 所以某些不经大脑毫无意义的留言就请不要写在下面了
真心求问 谢谢

二、正文区

抄在纸上的佛经经文后,真正的处理方法是烙印于心,然后吸收经文内容,落实生活面对人生,此乃唯一之处理方法。

如果不明上内涵,只是一堆没有意义的字,辜负了佛陀2000多年前的言教及题主之抄写心意。

至于纸张怎样处理,没有用就弃掉便是,不必纠结。

三、评论区

Chen DunZhi

如果题主有缘看一看轻心师兄的文章,就不会提问这种问题了!

Kitty Hello

必须指出,正是轻心这种真信徒,让我觉得佛法还在,还有希望。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斗机灵、永不收费、不收徒弟、不为人师、不兜大圈,只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这才是称得上真正的布施。

如今有人借佛法谋取私利,成就一己之欲,目的是缔造商机,另作别论。

者也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问平时抄写的佛经该怎么处理?谢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者也

恭敬的火化。

乘着天空的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您!您是第二个我遇见的自认为的善知识。第一个叫冥泣。

悟 空

如果是抄了F经的纸张,不可随意丢弃的。

fastback回复悟 空

有什么不可随意丢弃的

悟 空回复fastback

建议您学习下佛法,明业果后自然不会说这话了。愿您早日得遇正法!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悟空朋友,抄完的佛经纸张,随缘处理,可以收藏,甚至恭敬的弃掉便是,不必纠结。

佛法并不是为世间另定任何基准,佛法乃“心法”,一切以心切入,明白佛理之人,何处也见到佛经,佛经又岂能只局限在纸张的一堆文字?

佛经是2500年前佛陀的一段段言教讲座,被后世人辑录成“经sutra”,”经”就是导引、路径之意,重点在于内容理解后落实生活。

如何处理抄了佛经的纸张,只是随着各人观念的形式上主义,叫“相”。

佛法说心不说相,如果“离心说相”便违背要义,称之为“外道”。

真正对佛陀言教之“恭敬心”,是对佛陀的教育尽心理解,然后不断忆念,再落实生活,并非纠结于怎样处理有经文的纸张,真正恭敬是将佛经经文落实烙印于心。

阁下如果有时间,可以细心研究以下两个连结,将会令阁下明白原始佛法是说什么?
《地藏法门》~ (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492255
《地藏法门》~ (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08052
今天是年初四,笔者亦正式上班,衷心祝愿各位有心求觉的行者,人人也秉持“布施”为第一切入点,再循着“四圣谛”的大方向作为导航。如各位行者有时间的话,可以重新看多几篇《地藏法门》~ 1,2 集,因为稍后我们将会加速将整套法门说出,而且内容会越来越深,加油!svaaha…….

悟 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问师兄依止哪位师父座下习修?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問:请问师兄依止哪位师父座下习修?
答:20几年了,我有很多师傅啊!现在以“别解脱戒为师”,师傅只是当下时空的一个引导,他们不会永远在我们身边,我其中两个师傅已经死啦。

但他说的佛法,永远在我心中。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問:如果是抄了佛经的纸张,不可随意丢弃的?
答:佛陀当时说法的时候,根本不存在经文,如果抄了的佛经不能弃掉,现在电脑佛经又是否可以delete?平心静气想一想吧。

悟 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到此为止吧。提醒下,应为师父而不是师傅。不信可自行与师父确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一、“师傅”一词,据说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
二、“师父”一词,据说在唐代才出现。

《师傅》
战国时期所指的“师傅”,最近初是用来形容“老师”。

秦汉以后所指的“师傅”,却演变为专指“帝”或“王”的老师。

“师傅”二字意义,是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

“西汉”到“南宋”,也代表帝王之师此特殊意义,此乃声望极高之老师,直至“明清”时期,依然保留了此意义。

直至“南宋”开始,“师傅”意义逐渐走向变成“平民化的老师”。

“清代”中后期,更将师傅普及为“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师父》
“师父”一词,据说在“唐代”才出现,此朝代所指的包含了“平民化老师”,同时也包含了“帝王的老师”。

唐朝以后,“师父”被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例如懂得幻术的人,亦即现代所指的“魔术师”。

元明时期,“师父”更经常来形容“僧侣、道士”。

凭着过去历史记载,“师傅”和“师父”基本意义相通的,就是指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

“师父”更包含了“师傅”的一切意义,两个词可以混用。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的成长路上,父亲有生养之恩,老师有教育之谊。故此,“师父”此用词除了保留“传授知识”或“技能”意义之外,更加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代表感情深厚及尊重的意思。

既然两词意义连歴史中也不断演变,如问2018年究竟用“师傅”和“师父”才對?随缘啦……

P..S 明白佛法的人,佛法就会无处不在。昨天我道出了不同朝代所指的“师傅、师父”定义,目的就是运用佛法,看看以下连结,就知笔者心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朋友你未入门。加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关于师傅、师父的分别,我一早已经在知乎回答。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什么人可称为师父?》
什么人可称为师父?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810.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悟 空

如果有时间,可以尝试参考《地藏法门》~ 共三集的内容,演绎了真正清浄大乘佛法的核心。

菩提树下

那可以用自己的本子抄吗?就是练习册或者教案本这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菩提树下

姑娘,可以噢。甚至乎用电脑打字都可以,最重要就是要明白经文的意思。

菩提树下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还有啊~听说抄了经文要供起来,需要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