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如题,比如说一个说法者希望一个朋友能够改恶行善,这个说法者具足正见,但是我们凡夫没有方便智慧。并不能像一位具足神通智慧的尊者方便演说。只是说法者怀着清净的念头希望被说法者认识到他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慢慢改正。此时听法者不当不起欢喜信受心反而起了邪见甚至谤佛。那么这个情况下说法者是否造了恶。这个假设是建立在如果不说他反而不会因此而谤佛而起其他邪见。我们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二、正文区

谢邀。

1)什么叫“清净心”?

2)如果世尊具有清浄心,听众却因此起了邪见,世尊又是否造恶呢?

3)《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以上一段经文究竟说什么?

4)“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话究竟表达了什么?

5)什么叫“正见”?

6)什么叫“方便智慧”?

7)什么叫“凡夫”?

8)什么叫具足神通智慧的尊者?

9)具有神通智慧的人,又可以演说什么?

10)什么叫怀着清净的念头?

11)希望别人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慢慢改正,行为怎样不当?怎样又应当?

12)听法者,听了什么所以不喜欢信受心?

13)什么叫“邪见”?

14)什么叫“谤佛”?

以上14个问题,末学用一个反问来总结:究竟什么是“佛法”?

如果最核心问题都解决不了,题主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可以为别人演说?

P.S 如果搞清楚什么是佛法,自然就会知道什么叫不垢不浄之“出离心”,就是破除二元对立的分别心~“不二”也。

届时题主的发问可能马上消失无踪,重申,以上的反问及图片跟题主无关,笔者只想针对问题,借用镜子形式去突显问题所在,其实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好好。

佛法修行人,必须提纲挈领,找准核心,题主本身可能未明白什么叫“清净心”,所以才会滞留于“聆听者”可能扭曲“演说者”的心意。

~~~~~~~~~~~~~~~~~~~~~~~~~~~~~~~~~~~~~~~~~~~~~~~~~~~~~~~~~~~~~~~~~~~~~~~~~

更新:24/10/2016 12:26pm

期间有一位读者因笔者对题主的14个反问,而出现了以下的对话小插曲,可谓活生生地上演了什么叫清净心“演绎者”面对“聆听者”的示范,此刻将原文内容公开出来,希望为阁下带来一点脑震荡……

智障道人:明明是你自己着相了而已,回答问题直指别人思考是否得当,是否正确,你自己歪曲了而已。 请看问题,看字。

Handsome :什么叫着相?我着相了什么?歪曲了什么?请你分享。

智障道人:没什么,看您有些欠,及其骨子里发出来的贱气恶心到我了。

Handsome:知不知道阁下已经活生生配合我想上演了一个题主所问的内函?

可以的话,请阁下将末学14个反问全部回答,在下洗耳恭听,我等你……

智障道人:我就看您不爽,怎么了?

Handsome:你觉得别人贱气、恶心?我没有听错吗?落笔打三更,你千其不要将评论拆除,兄弟,紧记!

你看我不爽,与我何干?消化下这句说话。

若人以清净心讲法,听众却因此起了邪见。说法者是否造恶? – Garfield Yu 的回答

好好虚心去学,加油啦!☝ ️

一个会看人不爽的人,如何入道?

智障道人:我就是想喷你,看你跟个狗一样在评价区对我叫唤不停,我开心。

智障道人:我不入道那又怎样?能观赏你在这叫唤就够了。

Handsome:智障道人就是想喷我,看我跟个狗一样在评价区对你叫唤不停,你开心,以上是阁下內心的意思吗?如果是的话,知不知道阁下正在上演题主所提及的一切剧情桥段?

你喜欢我吗?为何想观赏我?

智障道人:SB

Handsome:你知不知道你的头像是意味是一个佛陀的相片?

如果佛教徒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看见你此刻的说话,你觉得会不会為读者带来一点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冷静一点好吗?

你随时可留言,我不会拆除的,现在已夜深,明天我会一一回应,晚安。

Handsome:早晨,我回来了。阁下因为笔者对问题的反问,所以引起阁下产生以下反应及感觉:

1)贱气。

2)恶心。

3)说反问者像就一条狗在对阁下唤不停。

4)无缘无故就是喜欢喷反問者,然后自己感觉开心。

以上种种就是阁下的心被表象锁捆绑,而产生种种的情绪。

什么叫着相?

着:指滞留。

相:指由感知后而出的观点。

全句内涵,指被感知后所生起的观点而牵制滞留。

佛法上所指真正的清静心是“出离心”。

“出离心”;是指“从感知中出离”,叫“apratisthita laksana~不住于相”。

出离心,并非放弃或讨厌世间,而是指从感知出离。佛法,从来都没有“认定”或“否定”世间所出现的活动,而是超越二元对立。

着相的观念全部是一厢情愿创造出来,宇宙万物只有生灭表象活动,更以不断转化而存在,本质皆空,实相是不生不灭,并没有对立,种种对立及分别只是人心创造错觉,主观道德标准界定出来的幻影。

故此,如果题主及阁下明白什么叫“清净心”,就知道原来其内涵就是指“离相”,用离相心去演说佛法,就不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何来逃避又何来避免、接受这个观念?

离相的心,是会「随顺际遇而尽心,尽心后随顺际遇」,就如“风来竹面、雁过长空”,面对完就放下,自然平心静气,何会为际遇而耿耿于怀?又何来题主之患得患失?

阁下之所以生起情绪,就是因为被自心创造出来的种种观念所牢牢捆绑,预设定了世间种种对立的基准,这亦所谓“一相着,四相皆着”。

现在阁下明白什么叫着相?必须知道无论你如何“大吵大闹、如何失控、辱骂对方”,也对明白离相的人是毫无作用的。

明白以上道理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佛法道人”,除非阁下仍然想停留在一个“智障道人”的阶段,佛法不是胡乱可以说出来的,必须拥有“清静传承”,盼君深思。

Handsome:【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Handsome:看看我如何面对阁下的情绪,会患得患失吗?完全心如止水的,这就是佛法演绎者,应有的心。

莫说是阁下情绪及辱骂,就算你现在沮咒于我,在下仍然是平心静气的,因为我不会落入“着相的圈套”。现在见到「佛法道人」的思维未?

Handsome:此刻我以一个清净心去演译給题主,却换来是你对本人的情绪及辱骂,你认为本人此刻是否在做恶业呢?

路过者@智障道人:看到二位的互动,我看到了一个现象!

一位认真回答问题的人确遭遇如此没礼貌的对待,甚至粗口!

撇开您的偏见,请您认真看一看文字,在您那么没有礼貌的情况下答主还是尽心告诉您什么叫着相!活生生的演义什么叫不着相!还有,我觉得您名字太棒了

Handsome:希望这一段对话,会为有缘人到带来启发,一个明白般若波罗蜜多的人,自然可以“随缘尽心,尽心随缘”面对人生的一切境遇,人生本是大道埸,甚至是一个战场,烦恼就是一粒子弹,只要稍不留神,就会从我们的太阳穴穿过。

故此,修行并不能“纸上谈兵,纸上悟道”,必须将法理落实于人生去改变我们的“身所行、口所言、意所想”,否则,哪怕说得天花乱坠,心行不一,又如何称得上一个佛法的道人?

相關文章:
如何理解 需要要点脸的 法嘉宗智说的 是我太矫情 少不得做贱人 ?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415.html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三、评论区

智障阿梨耶

明明是你自己着相了而已,回答问题直指别人思考是否得当,是否正确,你自己歪曲了而已。 请看问题,看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什么叫着相?请你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我着相了什么?请你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知不知道阁下已经活生生配合我想上演了一个题主所问的内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可以的话,请阁下将末学14个反问全部回答,在下洗耳恭听,我等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歪曲了什麼?请你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你觉得别人贱气、恶心?我没有听错吗?落笔打三更!你千其不要将评论拆除,兄弟,紧记!

智障阿梨耶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就看您不爽,怎么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若人以清净心讲法,听众却因此起了邪见。说法者是否造恶?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890452/answer/128036812
好好虚心去学,加油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你看我不爽,与我何干?消化下这句说话。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一个会看人不爽的人,如何入道?

智障阿梨耶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不入道那又怎样?能观赏你在这叫唤就够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智障道人就是想喷你,看我跟个狗一样在评价区对你叫唤不停,你开心,以上是阁下耐心的意思吗?

如果是的话,知不知道阁下正在上演题主所提及的一切剧情桥段?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你喜欢我吗?为何想观赏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你知不知道你的头像是意味是一个佛陀的相片?

如果佛教徒, 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看见你此刻的说话,你觉得会不会读者带来一点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冷静一点好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你随时可留言,我不会拆除的,现在已夜深,明天我会一一回应,晚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早晨,我回来了。阁下因为笔者对问题的反问,所以引起阁下产生以下反应及感觉:

1)贱气。
2)恶心。
3)说反问者像就一条狗在对阁下唤不停。
4)无缘无故就是喜欢喷反問者,然后自己感觉开心。

以上种种就是阁下的心被表象锁捆绑,而产生种种的情绪。

什么叫着相?

着:指滞留。
相:指由感知后而出的观点。

全句内涵,指被感知后所生起的观点而牵制滞留。

佛法上所指真正的清静心是“出离心”。

“出离心”;是指“从感知中出离”,叫“apratisthita laksana~不住于相”。

出离心,并非放弃或讨厌世间,而是指从感知出离。佛法,从来都没有“认定”或“否定”世间所出现的活动,而是超越二元对立。

着相的观念全部是一厢情愿创造出来,宇宙万物只有生灭表象活动,更以不断转化以存在,本质皆空,实相是不生不灭,并没有对立,种种对立及分别只是人心创造错觉,主观道德标准界定出来的幻影。

故此,如果題主及閣下明白什麼叫「清淨心」,就知道原來其內涵就是指「離相」,用離相心去演說佛法,就不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何來逃避又何來避免、接受這個觀念?

离相的心,是会「随顺际遇而尽心,尽心后随顺际遇」,就如“风来竹面、雁过长空”,面对完就放下,自然平心静气,何会为际遇而耿耿于怀?又何来题主之患得患失?

閣下之所以生氣情緒,就是因為被自心創造出來的種種觀念所牢牢捆綁,預設定了世間種種對立的基準,這亦所謂「一相著,四相皆著」。

现在阁下明白什么叫着相?必须知道无论你如何“大吵大闹、如何失控、辱骂对方”,也对明白离相的人是毫无作用的。

明白以上道理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佛法道人”,除非阁下仍然想停留在一个“智障道人”的阶段,佛法不是胡乱可以说出来的,必须拥有“清静传承”,盼君深思。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看看我如何面对阁下的情绪,会患得患失吗?完全心如止水的,这就是佛法演绎者,应有的心。

莫说是阁下情绪及辱骂,就算你现在沮咒于我,仍然是平心静气的,因为我不会落入“着相的圈套”。现在见到「佛法道人」的思维未?

闻鸡起舞回复智障阿梨耶

看到二位的互动,我看到了一个现象!一位认真回答问题的人确遭遇如此没礼貌的对待,甚至粗口!撇开您的偏见,请您认真看一看文字,在您那么没有礼貌的情况下答主还是尽心告诉您什么叫着相!活生生的演义什么叫不着相!还有,我觉得您名字太棒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希望这一段对话,会为有缘人到带来启发,一个明白般若波罗蜜多的人,自然可以随缘尽心尽心随缘面对人生的一切境遇,人生本市大道埸,甚至是一个战场,烦恼就是一粒子弹,只要稍不留神,就会从我们的太阳穴穿过。

故此,修行并不能“纸上谈兵,纸上悟道”,必须将法理落实于人生去改变我们的“身所行、口所言、意所想”,否则,哪怕说得天花乱坠,心行不一,又如何称得上一个佛法的道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智障阿梨耶

智障道人,末学现对温馨提示,我看见你不断在任何别人的提问下骂人,大部份人都给你骂,多到如天上的繁星,比比皆是,今天只是冰山一角,这样会很多口业,回头是岸啊,施主。

静若水回复智障阿梨耶

无缘无故出言不逊辱骂他人,并非“道人”行径。一个人的言行反应出内在修为,看过handsome师兄对法理的阐释,确是难得一见有修行的善知识,提醒阁下当心口业!(合十)

Handsome轻心 (作者)

此刻我以一个清净心去演译給题主,却换来是你对本人的情绪及辱骂,你认为本人此刻是否在做恶业呢?

Aloka

这段对话正是对题主问题的最好答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修行人应该做一个“智慧道人”。

Alok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一成“智障”深似海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当骂人成为习惯,就叫“广结恶缘”,唉……

Alok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无论和谁都能开骂,一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Aloka

如果遇上一些确实不明白佛法的人,无缘无故被骂是一条狗,肯定会开战。但偏偏这位仁兄巧合碰上的是我,所以吵架是不会发生的,法不孤起,无缘不生,亦即所谓单手拍不响。

其实说到底,本身这班人本本来确实想学佛,但由于得不到佛法清浄传承,只懂在形而上团团转,这类人充斥在整个佛教圈,导致佛教徒确实神憎鬼厌,唯今之计,只有自强,先立己,再立人,否则如来正法怎可薪火相传?

Alok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非常赞同!佛法修行亦是要修证自己,而不是为了修证别人。如果眼中满是别人的“不对”,那么要先从自身找找原因。

飛龍在天

哈哈,活生生的演绎

静若水

太经典了!答主的一系列反问及阐释发人深省!而楼上答主和智障道人的互动则正好演绎了题主问题中描述的内容。答主心如止水、随缘分享,非常有智慧和修为,却换来旁观者的辱骂。妙!感恩师兄分享!

向日葵

看到了“智障”非常不礼貌的互动,不好意思你绝对不配道人二字。倒是和提问者的问题成活生生的演绎,和问题成呼应了!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请善护口业!阿弥陀佛!

白雨

原来出离心是这个意思,受教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出离是什么意思?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一个“不”就是破除对观点极端的滞留。

刻意逃避都是着相滞留,因为内心执取了二元对立,亦即“落两边”,内心认为:

1)拒绝回答,是好。
2)接受回答,是不好。

被一个自心观念捆绑,属于着相,又如何谈得上出离?莫非你所说的“受教”是敷衍自己?

以上向你表达的系统叫“般若波罗蜜多”,祝愿为你带来启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现第二次请教阁下,请问什么叫出离?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勿被我吓怕,我善意的,就想知道你是明白了什么?如果出离两个字你都无办法解释,你又如何出离轮回?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观看自己的念头,不参与。。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六根、六尘互动,叫生活。

人的生命大概70年,这个生活叫人生。

阁下自出朖胎第一天,你有哪一天不参曾与任何一件事?难道你失去六根?

小姐,研究清楚才回答我啦!你並未受教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想不想听大悲咒?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普遍佛教論壇都一個現象,佛教徒的回应發言都是表达出做人應該「麻木」,就是这种态度害死人,最後習非成是,人云亦云,成為一種風氣,導致令佛教非常令人讨厌,令人聞風喪膽。

地球上有人可以不参与世事吗?偏偏长期出自佛教徒的口中,这自欺欺人态度,抚心自问,发言者令自己都不能说服,又怎可以引导别人呢?这些说话就是佛陀所指的“邪见”。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准确地说是不被欺骗吧,因为念头杂乱。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但是远离是佛陀赞叹的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白雨,如果你这样去理解佛法,再過10年都談不上學佛,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佛法,你不能在迷信于民间的以讹传讹,

且看以下一段经文……

《圆觉经》:“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以上一段经文重点在四字~“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所以….
要知道什么叫幻?
要知道什么叫离?

幻什么?相是幻。
什么是相?感知到的就是相。

怎样幻?感知到的就是幻,因为只是一份感觉。
怎样离?超越感知滞留,并非嫌弃、否定。

人心执着创造了概念世界,充满了二元对立,当中包括了“上下、左右、这个、那个、内外、对错、真假、正负、好坏、你我、应该、不应该”等等数之不尽的二元对立观念,佛法上叫“分别心”,亦是“着相”。

出离心,并非放弃或讨厌世间,而是指从感知出离。佛法,从来都没有“认定”或“否定”世间所出现的活动,而是超越二元对立。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而生其心”七字,就是指“离相”,这才是真正的“清浄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参与而不干预,是切入清净心的第一个步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色声香味触法,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都不要滞留,并非「認定、否定」这个体验。

参与过程,检讨过程,调整过程,缔造结果,不为结果而滞留,随順际遇而尽心努力,尽心努力后随順际遇~「随缘尽心,尽心随缘」。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跪坐的时候腿麻了,摸了一下脚,手有触感,‘’我的‘’脚却没有。开灯,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关灯,眼前一片黑暗。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最近在读圆觉经,前面几章可以看懂,但是净诸业障菩萨里面讲的四相就看不懂。

白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根尘互动,本来就是参与,所以应该只是不干预。其实本来就没什么好干预的。。。。清净心是菩提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过去你对淫的解释偏离佛法,属外道。佛陀说法45年,主要用巴利文,根据巴利文记载,不邪淫指“不正当的性事”。

现代民间所说的淫,指性器官所带来的快感、高潮,这种解释完全违背了佛经的内涵。

佛法不会跟人说淫不淫,只教人“破执离相、明心见性”,必须对一切感知上的“眷恋、介怀”的滞留破除,并非否认那个现象。

所以,无论是否约炮、自慰、性交,一切使自己产生执着的感知,佛法修行人都要学懂得超越,但重伸,并非否认那份领域,因为排斥领域都是着相。

《金刚经》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所感知的叫“法”或“相”,达到快感的渠道就属“法相”,属于六尘之一的“触法”。

佛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根本不会划分什么渠道得到快感才是有罪无罪,只会谈离相、着相。

所以,《金刚经》一开始,须菩提就问世尊如何“降心、住心”。

题外话,淫是古来语,是指过度、过份。淫,指雨水过多的意思,淫雨霏霏,完全跟性行为无关。

贪图食雪糕,跟贪图性器官感觉,两者本质上没有分别,下场没有分高低,都是着相。

一个贪求舌头的味觉、一个是贪求性器官的触觉,故此必需为自心的执着而起戒,人人所受持的戒其实不同的,戒因执而有,不同的执着就有不同的戒,我要食的药跟你食的是不同,这是真正的“自性戒”。

当有一天,我食雪糕又得,不食雪糕又得,戒体就成就。真正的戒,并压抑,而是驾驭,否则,刻意排斥雪糕,又是一种执着,咪执着不应该食雪糕,须知雪糕是无罪的,雪糕只是中性的表象,好比性器官的快感,并不是罪,执着的是心啊!消化。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我是过来人,现在我提你,你被邪见所迷。建议你从《六祖坛经》入手,先放低《圆觉经》,如果你无“般若波罗蜜多”的底子,你不会看得明《圆觉经》,勿自欺欺人,民间就是有大量人自以为是,扭曲如来真实义,请阁下三思。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机缘成熟,我就会告诉你什么叫“四相”。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修行根本不是修成你这种麻木的观念!!!!错都不得了!!!佛法是教人出离“apratisthita laksana”,并不是厌离。

因为厌离一边,就会执着另一边,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出离。

现在我给你一个反思,自己好好反省!

食素好,还是食肉好?

执取素好,意味认为肉不好。

执取肉好,意味认为素不好。

佛经记载食什么最好?

单身好,还是双身好?

执取单身好,意味认为双身不好。执取双身好,意味认为单身不好。佛经记载什么身最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白雨

我长篇大论,说到底,其实你着相,阁下用“着相心”去“求离相的佛法”,只会浪费光阴,勿辜负上天给的心意,今后可能再冇人会如此用心去解释给你了,有缘再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