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佛学中,金刚经是大智慧,读金刚经有大福报。不知各位在读金刚经中的经历心得有那些?把体验分享出来,佛学爱好者们互相交流交流?谢谢!

二、正文区

分享完毕。

三、评论区

安瑜

厉害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安瑜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sakyamuni释迦牟尼

大意指:不应该滞留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的感知而去面对一切。

一切都是自心创做出的幻影,《金刚经》就是破尽一切感知滞留,曰:“不住于相apratistha laksana”,既知“离相”,又何来厉害、不厉害?

如果解释受惠,受惠又是感知而来,感知就是个人“执取六根”再“个人心动”而已,并非客观事实,去长篇大论解释个人感知,岂不是着相,着相又如何得到《金刚经》之清静传承,又何来受惠之有?求道之人,岂可不慎?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安瑜

世事没有客观存在,人生只是一连串主观感知而来的「空性」活动,悲欢离合、拳拳到肉,只是投影机映射出来的虚幻感觉,投影机是心,为了圆满这颗心,请先「轻轻放下这颗心」,勿再「执心」~《handsome轻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安瑜

开始分享,就已经分享完毕。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

“开始”就等于“完毕”,实相“不生不灭”,分别生灭的是“心”。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安瑜

以上这段经文,是教人一切都不要执着,因为人生一切的事情,都是透过“六根感知”而来,全部都是一份“个人感觉”而已。

滞留“受惠”,就必然滞留“不受惠”,执着是一双一对,患得患失,陷入“二元对立”,此乃是生死流轮,烦恼之本,佛法称它为“落两边”。

然而,佛法乃“不二法门”,如果此刻“大谈感知”,岂不是落笔打三更,滞留于相,又何来受惠之有?

Handsome轻心 (作者)

行事离四相,感知梦一场,
眼前皆净土,莲花处处香。

Handsome轻心 (作者)

沉醉神通、感应、感通、鬼通、幻想、白日梦者,可知智能电话能令沟通拉近距离,又神不神通?我膜拜智能电话,一上网就可增广见闻,太神通了。

例如…..

智能电话可视像直播、看电影、悲欢离合,甚至約炮都可在电话发生,笑的笑、涙的涙,难道智能电话已经超越《金刚经》?经文内涵究竟是什么?妙。

於於於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说他们念金刚经能治愈身心疾病,比如抑郁症、肿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於於於

因为神经病。

安瑜

有也无,无也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