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谢邀。但邀错人。
我不信佛教,更加不是佛教徒。只是修行佛法的人,这个问题跟笔者无关。
《感觉身边接触的佛教圈的人,有些人非常迷信,有些会让人感到很反感,有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这是为什么?》
感觉身边接触的佛教圈的人,有些人非常迷信,有些会让人感到很反感,有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这是为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93.html
评论区
修行佛法而不是佛教徒?
佛法人人可修,佛教徒未必修得正法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人类还是挺欢乐的
我那一方面似一个佛教徒?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阁下说话就是一个理智的人。good!
修学佛法但不是佛教徒很正常,是佛教徒却没修学佛法才不正常。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上善若水
他们强调自己是佛教徒,出街随时比人打,佛教徒很高尚吗?何以见得?
大部份佛教徒都是成为民间的笑柄,我会这样愚蠢吗?
因为某些人执着、极度执着、欠缺理智,最终成为什么?佛教徒也。
说白一点,佛教圈的人以讹传讹,从不敢质疑组织的说话,将佛教圈内的领袖视为神一般的看待,对中国佛经文字“搬字过纸”,却对内涵胡说八道占大多数,依文解义,导致无数家庭破裂、消极。
谁有资格做佛教徒?看看我头像的小孩子吧!当时我只得八岁,懂得的佛法已经可能超越了80岁的人,不是我自负,而是有很多人无知,想挑战我?学多30年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清尘,又多一个聪明人!good!越多聪明人,我将会写得越多,你们要等我!蠢人冇资格学佛的!
佛法,不是佛教。佛法是用来实修的,不是用来信仰的。信仰佛教的人才是佛教徒,修行佛法的人并不是。在下也不是佛教徒,只是修行佛法之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上善若水
比心机,一起共勉。
一个用行动在生活中忆念,验证佛陀言教的行者是佛法修行人,,只管动嘴搬纸过字的是佛教徒。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如是。
答主为什么每一个回答都要强调自己不是佛教徒,如果确实在佛法修行上有所感悟,个人认为也不需要这么执着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等等
一、请你不要执着我不是佛教徒好吗?
二、我怎样强调影响到你吗?
三、你可以不看,不是天下太平吗?
四、谁逼你看我的文字?
五、从今以后请阁下永不要再我看过任何文字可以吗?
等等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好的
佛教与佛法并不能划等号,有些话修学佛法的人说可以,但若是身为佛教徒却未必合适,在题主明确表达是佛教而非佛法的时候,答主自然要表明身份,否则怕是会有真正的佛教徒又要指责,故意冒充身份,混淆视听,诽谤佛教等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老友!你好聪明!够资格不做佛教徒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清尘,世上需要蝙蝠侠,不需要佛教徒。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清尘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惭愧,我其实是太笨,做哪个教徒都没有人要……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不需要做任何教徒。
世间万物全部逃不出天地,天为师,地为父,今后要理解世间真相,就多一点留意大自然现象,智慧就会开。
这个道理就是佛法所指真正的“法身佛”,无处不在。
加油,不是要做哪个教徒,去信奉哪个权威,而是要切切实实做自己心的主人,懂得驾驭自己的这颗心。您的回复很棒,手动赞一个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你一点都不笨,我不会跟苯人对话的,一起共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等等
多谢合作。
清尘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指点,你发的那个链接也看了,我也有想过关于界限的问题,只是不像您所说的那么深刻。
其实未想过做教徒,只是当你面对亲人痛苦的时候,自己又可恨无法开解,若是真有一尊神拜,能解了她的痛苦,我拜一生又何妨,只是哪有我想得那么简单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朋友,今后你有什么疑问,尽量说,如果我能力所及,一定为你回应。
清尘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如果有疑惑,一定会向您请教的,然而我现在太迷茫了,连问题都没有,我只觉得能让我身受心承的苦,并不是真正的苦,而我看到她身上的苦,却没有办法帮助,才是我真正的苦。我想或许到有一天,我连这种也不觉得是苦了,那说不准也就能能足够的智慧去帮助她了。
清尘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为了圆满这颗心,请先轻轻放下这颗心 ,我好像找到了点什么,谢谢!
燃灯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措辞是否也略显过激?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又如何?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阁下为佛教抱不平。
笔者对佛法可不可以抱不平?
无论阁下有否宗教信仰,请客观看看现在现时的民间佛教徒行径、言行,究竟存在了什么问题?
每隔两星期,可曾留意个佛教板块长期居于五名之内的位置,是涉及什么提问,佛教徒的回答又说了什么?
无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看见佛教板块的言论,都令人感到充满不合逻辑的印象。尝试问一问你身边的人,如何去看待现今的佛教?
在这种风气之下,承认自己做佛教徒,只代表是无知的象征。
释迦牟尼佛说法45年,都没有用宗教自居,现在后世人创造组织,树立派别、明争暗斗,唇枪舌剑、拣饮择食、胡说八道,言行之间不断暗示离婚、单身、禁欲。
本人八岁已经学佛,真的未听过佛法是跟以上的情况一样,难道我所接触的传承跟佛法不同吗?佛法有两个吗?这些叫佛教徒?我真的笑死!
本人研究梵文古典,为什么我所知道的法理,大部份都跟现时中国的佛教完全不同?妙。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阁下与其说我措辞是否也略显过激?
倒不如说佛教徒思想言行是否来略显过份?
知不知道现时的佛教徒多令社会反感?
此责任究竟归咎于谁?
全部都是佛教徒一手一脚做出来。
燃灯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哎……我也爱佛法,虽不及你透彻,但也明白一两分你的感受。请原谅我无意再碰你的痛处或无奈的地方,我只是觉得那个人只是无意地问了这个问题,而在他问的这个问题上你对他的回复显得对他有那么一点刻薄。当然,情有可原。早。
是啊,我非常理解你的心理,的确,哪有想的那么简单,如果只是拜拜佛像,然后一切遂我们的心意,怎么可能?大自然自有它运行的规律,例如生老病死这就是规律,前不久我最最最爱的亲人去世了,曾经我极度害怕这一天的到来,但是自然规律就是如此,即使我逃避害怕这一天还是要到来。后来我明白了,人是大自然的延伸,所有世间的活动并不是可以单一而存在的,是一个集体活动,又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呢?凡事有因必有果。人生就是一个剧情,在这个剧情中你的快乐你的痛苦,全部取决于你心的投射。想明白这点,我便不再执着于世事的活动,希望一切都顺我心意,而是平等地看待世事,只是剧情而已,我把全部的力量放在了调节我这颗心上,让它不再向外界攀附,不再执着于二元对立的观点无法出离。如今我的每一天很快乐,很自在,无所畏惧,我可以做自己心的主人。如果您现在迷茫,不妨也试试如此做?写了这么一大段话,也说了自己的经历,就是想给你力量。不要害怕,不要迷茫,勇敢去面对世事,面对你的心,加油Hi~o(* ̄▽ ̄*)ブ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筆者沒有痛處,請不要一廂情願去標籤別人的感受。
我長期的表達文章,閣下有機會可看看,就知道我是不是佛教徒,佛教徒究竟意味著什麼, 請好好理智去分析。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与其阁下觉得本人说话刻薄,不如说普遍民间佛教徒所做出的言行,无情无义。
我并非一竹篙打死一船人,更非以偏概全,只要细心看看他们长期佛教板块的回答,亦看一看社会人士的佛教提问,就会知道如何一塌糊涂?甚至可用恐怖来形容。
如果普遍佛教徒的思想就是修行,相信这个地球很快会灭亡,因为他们的思想没有半点建树、非常消极、经常沮咒别人、批评、搬弄是非、迷信,而他们最大的祸害的就是破坏家庭,笔者多年来收到大量佛教徒求助,就是他们单身自慰后感到后悔的问题,最严者莫过于夫妇结婚后都分房瞓,觉得是否非常可笑呢?
根据巴利三藏,清清楚楚指出什么才叫邪淫,但是民间佛教徒现在扭曲事实,一厢情愿创作,以上只是其中一点,其余古怪行径多于天上繁星。
民间佛教徒的思想言行,知不知道受到世人取笑,如仍然不知,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做访问,马上知道真相。
P.S 修行是为了放生吗?
同样是阅读题主的回答,你感受到了刻薄,我感受到了慈悲。同样一件事情,咱们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你说有不有趣?刻薄和慈悲界限又是什么呢?又是由谁可以评判的呢?你的感受吗?我的感受吗?还是题主回答问题时候那个当下的心呢?题主答题时的那颗心如何,你知道吗?你是他吗?怎可轻易评判呢。甚至于你说这是题主的痛处,更是从何谈起呢?你认为题主刻薄过激,倒不如我这么说,你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学习佛法的人一定要承认自己是佛教徒,如果不承认那你便认为是刻薄和过激,但是这只是你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学习佛法永永远远和身份无关,和那可希求觉悟解脱的心有关。其实啊,倒不如放下你之前设立的大前提,用一颗平等心再去读读题主的文字和题主写过的文章,你去感受感受啦~
一蓑烟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修行当然不是为了放生,有人放生,就有人为放而抓,一抓一放,既满足了放生人的心理需求,又满足了抓鱼人的利益需求,然而这一抓一放,鱼却因此折腾死伤无数,谁慈谁悲?北使李谐至南,梁武与之游历,至放生处,帝问曰:“彼国亦放生乎?”谐答曰:“不取亦不放。”帝大惭。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你今后都不要再看我的文章,听得明吗?无人逼你,明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燃灯
你爱佛法,根本就是废话,佛法需要你爱?就是你此类人经常将佛法混洧视听,鱼目混珠,答非所问,不负责任,导致佛教圈不伦不类。
你能力就拿出来,無緣無故走进我这个课题说话,你很有时间嗎?你有时间就去专心工作,不要找我麻烦,拜托。
请你永远不要在看我的文字,因为会令到你感到刺耳,请你尽量离开,你专心去爱佛法吧,千万不要告诉我,我不会跟佛法谈恋爱,一路好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蓑烟雨
朋友,你先准备好耳机,听的时候,端坐、闭目,全身放松,让你感受一下真言的力量。
《大悲咒》我仍然未有时间重新灌录,等我放假的时候我再录,希望今次能够为你结善缘。稍后我会私讯阁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般若Prajna
面对一些牛鬼蛇神,扰乱佛法的狮子虫,就需要我这种不是佛教徒的人,替天行道。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会和佛法谈恋爱
一蓑烟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
谢谢你跟我说这么多,我也会慢慢学习,学会坦然接纳
清尘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于佛法,我的认知只在近一段时间,之前的话只在电视上看过和尚,从来都没有走近过。突然想问一下您,一个初学者应该从哪里入手呢?看网上说大悲咒、准提咒之类,是可以学的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清尘
暂时不要胡乱学习密咒,建议先从佛法的根基般若入手
该评论已删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攀登者啦
你就是佛教徒吗?我要离开你了,又多一个疯子。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你研究中文字就“正常”。
我研究梵文就代表“执着”。
你研究中文字,将成佛。
我研究梵文,就代表入魔。
凭着阁下两句说话,就见到你這@攀登者啦 内心充满疯癫,说你是疯子,一点都没有错,明显就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小生怕怕。
為何修行佛法非得是佛教徒呢?此等邏輯好生奇怪,兩者已有區別,一個是信仰,以禁慾、吃素、搬紙過字,佛經為準,表面形式為準等等,一個是不表面形式為準,以修自己的心為準,圓滿自己的心。但不可否認的是,佛法,不管是不是佛教徒都可修,但佛教徒修的是表面還是內心呢?只有自己清楚,慕容哭笑不得
我不信佛教,也不是佛教徒,但对佛法心存感因敬畏,因为佛法助我服妖降魔,感谢佛陀留下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