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題⋯⋯
輕心:「小明在(念佛時殺生),這樣好嗎?」
讀者:「當然不好,念佛屬清淨神聖之事,不應殺生。」
輕心:「嗯⋯⋯,小明在(殺生時念佛),這樣好嗎?」
讀者:「好啊!念佛屬清淨神聖之事,(殺生時念佛)可把殺害之心及被殺之生命淨化。」
輕心:「念佛代表(憶念起佛心),佛心是覺心,覺心的其中一內涵包括(平等地慈悲一切),如此一來,跟本不會帶著私欲殺害生命。
反之,帶著私欲地殺害生命之際而生起佛心,亦即覺心現前,便不會無緣無故殺害生命。」
讀者:「念佛時可否殺生?」
輕心:「我看你仍然不明,現再反問你,殺生時可否念佛?」
讀者:「………..」
輕心:
有光便無暗,有暗便無光。
迷惑代表不明白,明白代表不迷惑。
覺是不迷,代表佛。
迷是不覺,代表魔。
人不會在覺醒的狀態生起傷害之心、傷害之行、傷害之話。
因此,念念呈現佛心的人,何來會出現傷害自他的情況,這種提問已經是一種「悖論」,連邏輯也無法成立。
(按:sorry , 片段我語音口誤,說錯「悖」的發音)
必須搞清楚,念佛並不是指「口中念念佛號」,而是「勾起覺悟的心」。
如果只是唸唸有詞,內心而未能達到勾起覺醒之心,這樣情況的話,當然仍然會帶著私欲殺害之心。
側面來說,帶著迷惑的魔心,什麼也會做得出,不是害人就是害己。
明白以上真相,一切疑惑迎刃而解……
1)佩帶着大悲咒吊墜可以行惡嗎?
2)行惡的時候應該放低大悲咒吊墜嗎?
以上就是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呈現的疑惑,讀者應該靜心參透,一個內心滿懷「大悲心」的人會作惡嗎?
滿懷大悲心的人會「遷就作惡多端」而將大悲咒吊墜放低嗎?
佛法無形無相,如果認為大悲咒吊墜就是佛法本身,便代表不明佛法。
吊墜只是無情物,佛法就是覺悟方法,遍及人生每一領域,如果有佛心,閣下認為放低佛法嗎?
天下無白吃午餐,佛法只有佛心呈現下才會有功德,否則並無佛法,更無功德可言。
(按:這裏所說的佛心只是概括而言,只為方便讀者理解,最基本就是覺醒及反省的心,請不懷好意雞蛋挑骨頭、捉字虱之士,繞道而行,拜託)
佛心出現時不會呈現魔心,
魔心出現時不會呈現佛心。
如果認為《大悲咒吊墜》要遷就大小二便,所以要將大悲咒吊墜除下,豈不是大小二便比大悲心更加應在乎,豈有此理?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內心時時刻刻都懷着佛心,又怎會因為某情況之下而將那個佛心放下?
況且,幽默一點來說,一個正在行惡的人、呈現貪嗔痴的人,佛菩薩會放棄你嗎?如果佛菩薩不會放棄你,為什麼你會主動放棄佛菩薩?這樣說得通嗎?
更深層面來說,人越執着、越邪惡,其實更需要佛菩薩守護着,而非自己主動放棄佛法啊!這樣解釋已清晰一點吧。
一般不明佛理的信徒,那我建議一定要培養恭敬心,禮敬三寶,不應在上廁所、行房的時候佩戴,因為要人產生一種「殊勝心」。
P.S 1 以上說話,話留半句,刻意不把具體答案說出,否則恐怕會障礙會一些讀者的悟性,這是出於善意,目的留給真正發菩提心的修行人來理解,其實以上比喻大有文章,此乃存在「中道」。
如果聽不明,建議用盡一切方法產生恭敬心,而不是着眼什麼時空佩戴或放底眼前的吊墜,加油!新年快樂。
P.S 2 語音內容會比較全神,邏輯表達會比較強,聽不明廣東話的朋友,唯有就看我附帶寫出的大概文字足夠了,文字已寫出重點。但今後我錄音說話前盡量再不敢喝冷飲品,聲線馬上有點沙啞,不夠流暢,反省就是覺啦,哈哈⋯⋯
輕心
3/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