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开意解的分享~修行之路》
最近某老师写出一些道理,而我的角色就是一个“先行部队”,甚至像代理人似的角色,将一些重要而复杂的佛理重新包装推广出来。
在过去一年中,本人以“轻心”这个笔名说出了普遍宗教圈内不敢公开探讨的课题,其中就是包括“性欲、爱情”,尤其是“禁欲、性需要”的领域,笔者借题发挥花了接近三万字篇幅谈论这个课题。
笔者一早清楚知道“大乘佛法”的原貌并非现时民间流传般的这样,但既然有心求觉,此乃所有佛弟子必须拥有的知情权。
由于大部份人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传承,于是将其不明佛理的状况,就像失足掉进大海中四肢胡乱狂抓,务求找出一种安全感,导致一厢情愿、以讹传讹,习非成是,将佛法转移到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个人喜恶领域之上,此盲目不理智之思想言行,为他们缔造了一份“修行存在感”,其实此情况就是“迷信”。
举例說,最大迷信之转移莫过于以下五点:
一、设法破坏性器官功能~“禁欲”。
二、专注拣饮择食~“贪素厌肉”。
三、口中对经文、佛號唸唸有词,却不懂经文内涵及忆念觉的意思。
四、专注“放生、捐钱”求赎罪、求功德。
五、将修行课题扭曲,只寄托于死亡后的净土,却完全漠视人生。
以上五点几乎是过去100年中国民间佛教的主轴,实属可惜,更令人啼笑皆非。有见及此,禅老师和轻心以俗家居士身份深入民间,将高深佛理配以现代语表达,将佛法核心诠释出来,目的使佛法流布更清楚,尽一点绵力期望令社会安穩,思路更清晰,藉此令人生活更和諧。
本來佛法修行必须从人心的思维转化开始,故此《地藏經》清晰地将佛法修行切入点及轮廓勾划出来,表面是说地藏菩萨行愿,其实就是修行上的“佛心直旨”,犹如地图路径,不知读者是否能够感受出来?
演讲者、作者通常会在演讲完毕、写作完毕后也会祝福听众、读者遇上好运、生活顺利,但我不打算这样做,以下会告诉原因。
认识我超过三个月的读者,也知道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佛教徒,因为笔者清楚自己角色,有必要将角色扮演与现时民间传统佛教划分出来。
笔者文章内容表达跟传统佛教有所不同,这个所为不同就是本人所得到的佛法渠道,并非局限于中国民间流通的书籍、中文字佛典及言教,而是来自印度梵文经典及一脉相承的系统学习而来,亦即所谓具有“传承系统”。
接下来的的说话,可能会令一般佛教信徒感到刺耳,甚至反感,但仍鼓起勇气,冒着被批评的下场而说出一些内心的善意说话…….
尤其必须向已经对《六度波罗蜜多》有雏形了解的朋友道出以下的说话及已通过《地藏法门仪轨》法脉传承的同修……..
-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时遭受“不公平对待”,这样你们才能理解“平等心”的重要。
-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时遭受“背叛、出卖、加害”,这样你们才能培养出“慈悲”。
-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時遭受“失去拥有、所求不遂”,这样你们才能彻底明白“布施波罗蜜多”的透过扶持來“舍我”,真正目的意义是“破执”,而并非“求福”。
- 我希望你们今后直接面对花花世界、滚滚红尘,不时遭受“利诱、打击、疾病、苦难、厄运”,这样你才能学会观察出“情绪起伏”,马上为自心起戒,直至完全将“戒律波罗蜜多”发挥得淋漓尽致,改变成“降伏自心”,而不是把戒律视为法律般强行遵守,内心却仍然耿耿于怀、忐忑不安地活下去。大家必須明白戒律是遍及人生一切处,从来都没有局限什么领域,更并非“否定、排斥”该领域。佛法教人“设戒防守”,目的要认识到“执着滞留”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下堕于生死流轮。
例如“五戒”只是五个针对“心执”而要留意调整的方向,如果人生是一条船,五戒就是说船身五个较易破穿漏水的位置,并非叫人无事惹事,明明自己本身不会吸食乱性毒品,却无情白事告诉自己“永不饮酒一滴”,这无疑是在船身刻意凿穿洞,再去修补。
戒的意义在“止贪”,犹如《大悲咒》中其中一句“raga-visa vinsana将贪心之毒除去”,如果是否为自已构成伤害身心也不知,这叫“moha-visa愚痴之毒”。
因此,大乘佛法修行人,千万不能矫枉过正、为戒而戒,如不明白戒律意义是针对每人个别执着而设,你的人生将会充满黑暗。
-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时遭受“冤枉、侮辱、逆境”,这样你们才能体会出“安忍波罗蜜多”,而不是強忍,內心卻帶著委屈及埋怨。
-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时遭受以上不如意的事情,这样你们才能彻底执行那份“离迷入觉”的大方向勇往直前,不再为了预设的结果而“患得患失”,这种运动家精神会使人从而明白“精进波罗蜜多”的真义。
- 我祝你们透过遭逢“厄运”,这样你才能体会“机运”也是人生的一部份,幸福并不是必然,从而打从心底真正接受那份世间上的无常变化~诸行无常。
- 到时候你们会理解到“自己的成功不全然是应得,别人失败也不全然是他们应得”,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天地万物运行就是受制于“众缘和合”而生灭,当中就是牵涉了无尽人心凝聚构成一件世事,际遇本身是没有自主性,推动的是人心~诸法无我。
勿再不负责任,一切都是人的心所造成,自作自受。
- 世事本来就是中性的活动,分别感觉、观念的只是人心,一切二元对立也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界别,一切善恶对错也是只维持人间社会之秩序,一切“规矩、道德、人伦、法制也随着随着时空、国家、文化、种族、观念”而有所改变,各处乡村国处例,并不应滞留于心,这样你们才会明白什么叫“般若波罗蜜多”,如果要清晰分出对错只有到法庭。
- 当大家不可避免地遭逢失败跌倒时,我希望你的对手会幸灾乐祸,人生是需要充满磨难,才能明白人生的“贪、执”就是苦的根源,必须找出导致解脱诸苦的原因,才能真心真意、有效果地走上菩提之路。
- 清晰明白世间中性的运作,无论思想也不滞留、人事互动也不滞留,这样才称得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地面对生活,这个就是真正的“禅定波罗蜜多”。
-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时遭受“发恶梦”,请醒来的时候好好回忆反思,便知道醒来时候何曾也不是一样如梦,不断思考如何面对这个“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却感觉拳拳到肉的“梦”,最终发现那只是一份“记忆残留”,这样你们才能彻底明白什么叫“诸法无生”。
- 更需要明白了一切皆空,并非教人没有任何目标做人,反之,真是清清楚楚面对人生的一切,人间的一切领域都需要学习遵守,然后不再滞留,不要为了预设目标而执着,一切取向都可以存在,却不带着丝毫的执着滞留,这才真正成就“无去处”,这种不执着取向的状态,此乃真正的“波罗蜜多”。
- 我希望你会被别人忽视,不再事事以自己为先,这样你才会了解到倾听及理解别人的重要。
- 最后,以下说话更刺耳,我希望你们受伤遭受到孤独,这样你才不会把幸福是为理所当然,从而珍惜遇上的所有人,广结善缘。
尽管此刻笔者所说的是大乘佛法切入修行点,但是阁下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佛门各派,各有千秋,你不单止要尊重所有宗教、门派,更要尊重所有生命。
坦白说,就算笔者不希望坏事降临在我们身上,坏事终究会找上我们,因為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八种苦难。至于我们能否从这些厄运学到东西,就看是否能够解开这些不幸背后的人生课题~万法唯心。
- 如果不思考自己,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就無法找回真正自己,欠缺自省的人生是沒資格活下去。
- 一个充满智慧的前贤告诉我们,欲获得完美人生的一个关键,就是“不要追求完美人生为目标”来做每件事,因为世间根本不存在完美,只有圆满,而且要圆满的只是人心。
修行从来也不是形于表面的读诵经文、禁欲、拣饮择食,也不是等死求浄土,更不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走入深山食树皮、远离人群代表清浄。
撇除任何宗教理念,人的悲欢离合尽在生活,相信没有人可以反对。故此,修行人如果想解决烦恼,理应从生活中切入修练调整,因为“六根”跟“六麈”的互动就是“生活”。换言之,佛陀一生说法40多年,就是教人如何用智慧面对生活。
佛陀所教的“六度波罗密多”就必定教人如何用智慧面对生活,此六个切入点将会是大乘佛法修行人的主轴。
- 不要觉得修为有所成就的时候就觉得高人一等,我们应该向街上倒垃圾的人、洗厕所的人、餐厅侍应介绍自己,问他们叫什么名字,用带着微笑及直视目光面向他们眼睛,完全要体验出那份什么叫大慈大悲的心。
作为大乘佛法的行者,面对别人针对“大乘非佛说”之言论,不必耿耿于怀,阁下可以尝试温和解释,亦可以采取强硬发言面对,谁也没有权利阻止你们,但请阁下内心也应當保持平稳。
说到这里,笔者希望各门各派,也不必针锋相对,各自做好本分便是,请用言行证明阁下的智慧,公道自在人心,修行是修证自己的心,不是修理他人,共勉之。
~《轻心》
外布施,不张扬,
三轮体空不住相。
内布施,养生强,
色身基本需滋养。
波罗蜜多财布施,
无畏扶持法宣扬。
执心顽,身心伤,
当下起戒福慧长。
称赞我,侮辱我,
顺逆安忍无生过。
是道则进非道退,
随缘尽心精进推。
尽心后,随缘里,
患得患失皆粉碎。
襌思维,不着相,
定于一行三昧香。
手持文殊般若剑,
粉碎二元斩四边。
法无常,法无我,
涅盘寂静如来果。
地藏愿,六度行,
地狱无间不再生。
~《轻心》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篇文章特别是送给已经通过《地藏法门》法脉传承的人,希望你们铭记于心。
文章是我的血涙说话……
Handsome轻心 (作者)
@自由自在 ,为什么佛说诸行无常,目的是什么?请你用40字之内解釋,不要超过这个范围,你说话欠缺一个提纲挈领,请你一针见血!!!
Handsome轻心 (作者)
@自由自在,如果今天之内你仍过不到关,请你三个月之后再跟我互动,因为缘份未到。
东靖回复自由自在
毕竟有缘,也没力气骂你了,最后再对你说一句。
你喜欢研究别人。研究别人会让你承受痛彻心扉的痛苦与恐惧吗?为什么生活的际遇拳拳到肉?你想得再好、把自己想上天、你能逃离了拳拳到肉的生活吗?
你苦,我也许比你更苦。你怕,也许我比你更怕。你我为什么苦?为什么怕?是鼻子么?是眼睛么?还是心脏?还是你研究人、把自个想上天的脑瓜仁子?
三法印,地藏法门中每一句话、你还是细心再看,结合自心真实的经历过程,也许你就明白一些了。
东靖
感恩大哥,我不会忘记。
Handsome轻心 (作者)
搬字過紙,是永遠談不上修行。
东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哥,是啊。当时我就差没急火攻心,明明有希望抬脚直射,结果左右盘旋又是乌龙,唉,大哥,看来暂时只能随缘。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轻心哥哥的“祝福”[流泪]不知怎么的,我看完好感动,所有际遇互动的一瞬间对自己都是一种历练啊,我确浪费了好多机会,感恩谢谢,消化法理,知行合一!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自由自在
你要面对的是畀人闹都狗血淋头的生活!!!而不是苹果!!!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其实我从来都无要求你写多少字,反而想你们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出来,因为修行是面对生活的领域,简单而直接,说了一大堆,却没有办法清晰表达出来,就等于废话啦!
我的文章之所以长篇大论是有原因,因为每一句点子都不能忽视,全部都有连贯性。
但过了关的读后感,明显个个都是简而清。
其余未过关的人,不要再兜大圈好吗?我确实不够时间去逐个字帮你们看,大家是成年人,一定要为自己负责的!
坦白说,如果此刻没有我这个人存在知乎,你都要继续修行啦,只不过是没有人有系统的提点,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不要再浪费我俩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
我是有家庭生活的,亦有工作的,不要以为张开口就可以得到你所得到的,一切都要付出。有很多人觉得我聪明,但大家有否想过想过背后付出多少的代价?谁知田中酸,粒粒皆辛苦。
有些人写出一大堆完全一些完全离谱的文字,其实很浪费我时间,我明白这段说话会令你很伤心,但是这才是你真正需要得到的指引!
用心理解每个法理好吗?这样会令我虚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自由自在
你有否反省过自己?听得明吗?说话要一针见血!你越说得多,只代表你根本未掌握。
我是作者,之所以长篇大论,就是因为每个点子都非常重要,但是你的表达有点混乱。
说苹果并不是错,但是你生活上面对的是苹果吗?
静若水
看完好感动,令我禁不住落泪。。感恩哥哥的祝福,感恩生活给予我的种种磨练。
一蓑烟雨
感谢轻心师兄倾尽心血写的文章,我必定铭记在心,不论顺境逆境,用“六度波罗蜜多”面对人生的一切际遇。
般若Prajna
感谢哥哥的文字,面对以后的一切际遇,不会畏惧,不会担忧,不会彷徨,一往无前地走下去,人生就是一场梦,就是自己心的投射,认清真相,不断调整自己心的状态,也祝福每个人都能够圆满自己的心!
Mr hongyu
字里行间得佛正法,赞叹!不知师兄是否通过实修实证得此正见?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Mr hongyu
問:字里行间得佛正法,赞叹!不知师兄是否通过实修实证得此正见?
答:当然啦。别人教得多少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读者如果消化完我刚才的文章,是否觉得坊间上很多问题及答案根本是废话?
如果没有将思维放入解脱烦恼的领域,所有佛教板块的问题及答案,其实只会成为一种娱乐。
如果有心参与斗机灵的回答,相信一般人可能并不是我的对手。
这不存在自负,而我的回應是针对人心解脱烦恼的思维,这就是跟斗机灵的最大分别。
风清扬
早上吃了,中午饿了还得吃。
Handsome轻心 (作者)
暂时你们不要去研究 @自由自在 的情況,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未找到核心而已,集中火力去研究我的文章吧。
疲惫的火箭
东靖直率
布丁
泪目
达林
感恩禅老师,感恩轻心师兄,没有你们的教导,我怕还是活在思想观点等等自我的游戏里不自知,没有你们的示范,更是难以明白何为体相用之用。前路任重道远,怀揣你们珍贵言教的行者们勇往直前!
东靖回复自由自在
你研究清楚了别人故意打你如何呢?你把所谓冲突完美解决了怎么样呢?你自己在冲突前和冲突后有什么区别么?研究清楚完美解决了问题你就脱胎换骨了?或者说你就知道如何去脱胎换骨了?
你是要修行?还是修研究?你是修别人?还是修自己?甚至,是别人让你苦?还是苦的是你自己?
东靖回复自由自在
随缘吧,我不想说了。我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学生、其实很多方面不如你。祝安好
布丁回复自由自在
正常合理的推测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想大家停一停,看清楚文章说什么好吗?千万不要中计!
文章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此刻不正正就是收到一个真正的训练吗?全部人醒未!!!是否想我一拳打爆你们的头!!!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一切感觉都是眼中的玩意,犹如幻影,安忍无生,请大家入定……..
阿菩
同修们的互动,让我看到生活正就是这样啊,人跟人交往不也常常会如此吗?当观念不同甚至冲突的时候,要怎么来面对呢?
这正是锻炼自己的时候……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阿菩
good!
静若水回复阿菩
是啊,当观念不同甚至冲突时候,正是最容易滞留的时候。感觉有时仿佛不由自主就要执着自己观念,对抗对方观念。
似是故人来回复静若水
赞同,有时候越想不滞留这个观念,反而就越容易滞留,又“落一边”了,就会越来越痛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似是故人来
你们記不记得什么叫四相啊?
静若水回复阿菩
过后才反应过来,观念只是一个观念而已。自己又着相了,又滞留于观念了。执着于“自己”观念,即着“我相”。因为执着自己观念,而反对对方观念,即着“人相”。由此而执着世间顺应自己心意的观念,反对不顺应自己心意的观念即着“众生相”。时空已经改变,却依然执着之前的不适用当前时空的观念,即着“寿者相”。一相着,四相皆着。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写完才发现哥哥问了问题。O(∩_∩)O哈哈~
似是故人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记得。我相,能感知的主体。人相,由能感知而产生的二元对立的观点。众生相,由感知而来的众多的二元对立的观点。寿者相,执着于不同时空而产生的种种观点。
般若Prajna回复似是故人来
任何观点都是受制于当时的时空而存在,所以时空一过,便应该立刻放下。
般若Prajna
学习佛法,不是争对错,分高下。每个人的根基不同,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不顾对方能否承受而下药,往往无效。
因为,你认为的对,就是对吗?
你认为的错,就是错吗?
此刻一切的活动,全部只是缘分际遇使然,这些活动根本没有自主性,此刻你的感受你的心是否将无自主性的活动,执幻为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以此事为例,为镜,反思自己的心啦!争吵无意义,去认真真相,认清自己的心吧,同修皆应共勉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般若Prajna
good!
般若Prajna回复自由自在
在我看来无非是一场戏而已,戏过便完,仅此而已,我的出现也是剧情安排使然,不要把一切都当成真啦,真相是你的心啦。哈哈
般若Prajna回复自由自在
别着急,停一停,消化一下,其实这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将法理融入血淋淋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good!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家不要怀疑,轻心经常滞留,所以才需要修。大家要跟这个理念作为榜样,全地球人类都是执着的人,大家要加油!
静若水
凡夫各有缺角,修行就是修各人各自的缺角;每个人在不同阶段,接收信息的缘分不同,并无高下之别。修行路上,同为学习觉之智慧的学生,大家能一起互勉是难得的缘分,秉持“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的六和敬精神互勉岂不是更好?
般若Prajna
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此刻却因缘际会聚集在一起,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共同在学习觉悟觉醒之法,不是一份很值得人去珍惜的缘分,很神奇的际遇吗?
每个人根基不同,不求同步,但求同心。
大家同心协力,去精进修行自己的心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外布施,不张扬,
三轮体空不住相。
内布施,养生强,
色身基本需滋养。
波罗蜜多财布施。
无畏扶持法宣扬。
执心顽,身心伤,
当下起戒福慧长。
称赞我,侮辱我,
顺逆安忍无生过,
是道则进非道退。
随缘尽心精进推,
尽心后,随缘里,
患得患失皆粉碎。
襌思维,不着相,
定于一行三昧香。
手持文殊般若剑,
粉碎二元斩四边。
法无常,法无我,
涅盘寂静如来果。
地藏愿,六度行,
地狱无间不再生。
~《轻心》
静若水
我也经常有滞留,心有去处,因此才要“观照”自心,才要时刻警觉自心。暂时未能圆通法理的朋友,也不用过于心急。法无高下,适合为佳。心如杯中水,静下来,才能令泥沙沉淀下来。动荡不安则一团混沌。一起加油吧。共勉之
似是故人来
前天我看东靖对自由自在的回复,刚开始还以为是号被盗了,后来知他是善意。但是我个人仍然觉得言辞过于激烈,发心虽好,还需要注意方式和用词。闻道有先后,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尽相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会有差别,所以才会有“因材施教”。这次的互动,正好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说到底两个人都无对错可言,只是并未“完整对接”而已。这种拳拳到肉的时刻恰好是修行最好的时候,结合最近接触的法理,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静若水
修行正当时!!O(∩_∩)O~
静若水回复自由自在
没有什么满意不满意,也谈不上见谅不见谅。一场戏而已。一起加油吧!O(∩_∩)O~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其实所谓《地藏法门》过关,只是对六度有深刻的体会,至于能否成为一行三昧,各自问心。
Chen DunZhi回复自由自在
个人感觉这篇文章很适合现在的你进行阅读思考!
每人都要经历生离死别,往往手足无措,应如何态度来面对?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610.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滞留,不代表可以伤害这个社会,所以五戒十善仍然要做。
看来可能我要亲自出手,教大家真正烧香的方法!
Handsome轻心 (作者)
@男儿当自强
@静若水
你两个小猴子都说得好,我会请你們食两条香蕉!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会入男厕,不会入女厕,这就是一种取向。
无去处,指不会滞留于任何一种观念、取向,但并非否定人间规律、人伦、道德、法律,一定要搞清楚,否则我一定比人告非礼。
这种道理我已经在文章不断渗入,千万不要混淆。
但人间界定而来的是非黑白,确实只是人类一厢情愿,世事的原貌是没有对错的,但并不能因此而推翻人间的秩序,这就是世间存在因果的原因。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间界定而来的是非黑白,确实只是人类一厢情愿,世事的原貌是没有对错的。
我可以举个例子,熟悉律法的人都知道,在汉代有这样一个原则,亲亲得相首匿 ,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但是我们现在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发现他人犯罪,不得提供财务、住所等,即使是有血缘关系,否则是包庇罪。原因是汉代统治者重孝治,当代是法治社会。所以什么呢?世间,哪有什么对错,全部都是执取不同的观念使然。你所以为的衡量标准,会因为时空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不知道大家发现了吗?界定对错的标准到底在哪里?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不论对错,但是我们在人间生活就要遵守人间的秩序,规则,礼仪等等,不滞留不论对错,并不代表否认这些。轻心哥哥是男生,上厕所当然要去男厕,佛法不会告诉你上男厕对还是女厕对,但是人间的规矩就是,男生去男厕,女生去女厕。
闻鸡起舞回复般若Prajna
观点是随着时空改变的,根本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在。
般若Prajna回复闻鸡起舞
所以,何必执着于此刻你提起的观点,说到底只是应对人生不同桥段的一个工具而已,完成当下的互动,这个观点已经失去了意义,放下就好了,不要再牵肠挂肚。
一蓑烟雨回复闻鸡起舞
是的,观点是随着时空改变的。
唐朝以胖为美,现代人多数更喜欢瘦一些的姑娘。没有绝对的美丑,只是不同时空的审美不同。
阳光小薇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可以运用观点,但是不要执着于某个观点不放。
阿菩
知乎其实就是社会的小缩影。我们的社会亦每天都在上演以下的剧情~
我们会因为称合“自己”的心意,而感到欣喜若狂。可当挚爱突然失去~就会“悲伤,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然后在悲伤中难以恢复,笑容从此不再。
或者因为逆我意,所以就“难过,伤心,生气……”
我的这口气难以下咽,就要做出回击的行为!
于是争吵打架,甚至伤害对方或者自己性命。悲剧发生。
当符合自己“观念”就认定是对的,当不符合自己“观念”就认定是错了。这种对与错,原来只是自己的心界定出来,是片面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自己活在自己导的一场梦!
这个滞留“观念”~就是执着。
放下对“观念”的滞留,如梦初醒啊!
我手写我心,没有评判任何一个人。
志在分享内心一点感悟。感恩看完
阳光小薇回复阿菩
感觉自己的心总是会给自己设下陷阱,似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念头萦绕心头,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执着,滞留于某个念头出不来。
那么想问姐姐,如何做到:运用观点和放下对观点的滞留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来有几位已过关的小猴子,需要我请食香蕉!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本无争,
瞋即我逞能。
急起大悲心,
忍辱同一阵。
~《禅老师》
封印之剑
感叹笔者的文字一片悲心,可又有多少具器之人恭心受教!祝愿看过此文的朋友道业精进,修持有成,人生智慧!
Handsome轻心 (作者)
特别一提,人与人相处之间是非常微妙,要遵守很多道德规矩,千万不要任意公开私讯,否则会造就矛盾。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各人保持心平气和,安忍无生之下讨论,否则就辜负了我一番心意,大家明白未?
如果连这种道理都不明白,是否够资格契入六度波罗蜜多?
此刻我的文章就正如等于一个道场,而且有六万多双眼看着,大家必须要安住禅定之中,否则就本末倒置,影响了学习气氛。
誉睿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佛法是实践法,闻法之后,要思更要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了之后,是否烦恼减少了,遇人是否不再斤斤计较,遇事是否不再瞻前顾后了,以前担忧烦躁的心事,是否真的放下了,是否更认真的做当下的事不再执着结果了……其实不必问东问西,自己的心是最好回答,如果没有,说明理解实践的有误,更应该在生活中多体验、磨练。
一点体会,和各位同修共勉。
般若Prajna
虽然基于时空的条件,没有一以贯之的标准可言,没有对错是非的界定标准。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每个既定时空背景下,都会有一些大多数人共同执取的标准存在,例如不侵犯他人隐私、对人礼貌相对等等。这些标准本没有什么对错好坏,但是如果你不遵守,那么你就要承担因此带来的种种后果。若侵犯他人隐私,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待人不礼貌,则会召来口角之争。不滞留于观点,并不代表丧失了根据当时的时空背景去因时因地制宜选择观点用之的能力。例如,我是女生,我就是不会进入男厕所。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般若Prajna
good
母星特使
醍醐灌顶!谢谢!
小胖妖
每个人读过、都有不同的收获。已分享。感谢
雨伞回复自由自在
师兄你好好看看轻心哥的三法印的文章嘛!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如简单一点吧,其实我的文章已经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高深的道理,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
如果连我的文章也未能消化,试问又怎可能看得明佛经?
我的文章内容就是为大家建立去看佛经的基础啊!
与其说我的文章是论文,倒不如应该用教材来形容更加贴切,这样就简单了。
教材是有系统的,所以绝不能凭着我一两篇文章能够完全明白我说什么,必须融会贯通。
我写了417个答案,除了刻意幽默的情况之下,应该占据了410篇文章是教材。
只不过此刻我借助《地藏法门》把过去四百多个文章,一次过有系统扼要表达出来。
如果连老师引导学生,学生也冇办法接受真相,这样是一个什么的学生呢?
闹情绪可以解决问题吗?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为什么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此刻我的角色,确实是一个老师,我将重要的原理传递出来。
任何人干扰我这个学习的氛围,我就会打到你走,因为我花了7小时去写出文字,这是本人过去20年的经历的血泪精华片段,认真消化好吗?
请!不!要!闹!情!绪!
否则一定跟不上我,大家要加油!世上很少人这样愿意真心免费付出教你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读者觉得辛苦,我每次写文章写到腰酸背痛,谁辛苦呢?
勿忘记我是不懂得任何中文输入法,我是单凭一只食指,直接在iPhone上很多时写到流血血,确实是有血有汗,难道我要闹情绪吗?
我写到凌晨三点钟回答文章,我要闹情绪吗?
如果读者仍然认为学佛觉得辛苦,觉得过程中非常艰巨,只代表你跟解脱无缘份,那就继续沉沦生死吧!
我依稀记得当日学学习梵音51音中“弹舌音”,起初我完全放弃,因为我觉得人类是冇可能发出这个音。
但是为了学习《大悲咒》,每天20小时我都在练习,连足三星期。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就在梦中修练成“弹舌音”,大家没有听错,我是在梦中学习的,因为我的决心已经进入临界点,进入巅峰状态,行住坐卧,甚至发梦也记得在练习,结果我经常留在“梦中学习得到佛法”,神化吗?只是只代表大家无知。
谁说学习一定要在日常活动中,梦中学习的速度是最快的!不要再无知。
重点是无限的毅力!永不言败的决心!这才是真正的诚意啊!
悟觉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法布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当写完《地藏法门》第四集之后,我会正式教弾舌音,这次必须加入微信群组,如果想学习的人在这里先行报名,一切费用全免。
因为将来如果你们真的想学习梵音密咒,一定要懂得弹舌,否则气脉难以开启,密咒是最快速度的大助缘,密结一打通,人就会聪明,智慧就会提升。
而且密咒本有的功能会提升千倍,这个领域我无办法再解释,因为不可思议。
任我行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举手报名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任我行
其实技巧好简单,简单到难以相信。
一蓑烟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到轻心师兄为了弘扬佛法,在iPhone上写到流血汗,想到这么多文字是一笔一画手写的,泪目了。感动、感恩
Chen DunZhi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也想学习弹舌音,举手报名
东靖回复一蓑烟雨
大哥大慈大悲行者,任何语言都没办法述说万一的。吾等只能尽量精进,从而尽量以期不负师恩。
任我行回复一蓑烟雨
是呀,跟轻心师兄比起来,我们的“难”简直就不值一提了。永不言败,逆水行舟,迎难而上!
一蓑烟雨回复东靖
嗯,一起精进修行,如此才能像轻心师兄一样,有能力有智慧帮助更多人,行地藏菩萨众生度尽之愿。
一蓑烟雨回复任我行
嗯,一起加油
誉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心众生无边誓愿渡,自性法门无边誓愿学,自性佛道无边誓愿成;发心学习梵音密咒,报名!!!
砧板猪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报名报名
母星特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问如何报名啊
小胖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可以报名吗?感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但千万不要勉强,定不要质疑梵音,这是我用18年时间证实出来的成果,不接受这请绕道而行,请尊重免費的引導者。
东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哥,现在就可以报名吗?我搬板板坐第一排了。诸位师兄、同修别跟我争抢啊
法喜之充满,感恩大哥
一蓑烟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也想学习弹舌音,举手报名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其实梵音只是有16个母音 + 35个子音,再配合几十个舌头摆位技巧组合而成,不难啰!
坦白说,一切的功法都不难,其实最难的就是心法,只要明白及掌握了般若波罗蜜多的领域,执着自然会少,气脉就会容易畅通,这就是修行的次第。
亦即是六祖所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金石良言。
现在个预告你们大家知,越执着的人,越无法掌握梵音,原来有一个秘密,我们的执着会影响我们的色身运作,人类是“精神体 + 肉体”的结合。
持咒就是透过音頻震动“肉体”再影响我们的“精神体”,梵音每一个音韵都有特别的原因,是通往我们人体七个脉轮,好奇妙的。
美莉娅姆
天啊,就算几个手指在手机上码这么多字,甚至用电脑,还得把文章回答编写的有逻辑,浅显的语言让读者明白,这其中的辛苦已经是旁观者无法想象的了,更不要说单指敲打了,感恩轻心大哥的付出和耕耘
雨伞
我也报名!我会发出来弹舌音!但无法融会到咒中去,有很大的气音
完全
以前听果滨居士的梵音弹舌就觉得好神奇,天下居然还有这样的音韵,简直是太奇妙啦!!!报名报名,轻心大哥带上小弟我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完全
其实果滨居士认识我,只不过他可能马上未必记得我的名字,因为我经常转换笔名。
告诉个秘密大家知,他就是我其中一个启蒙老师,我非常尊敬他。
但是启蒙是另一回事,修行又是另一回事,我的音韵是结集了数位语言专家及真正修行证量的传承而来。
换句话说,果滨居士是我的引导老师,但真正发音技巧是来自我的传承及修行经历而来,牵涉印度。
我的经历实在太多,可以写自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完全
果滨前辈,曾经为我写下4000字的回答,他一定记得我,重点是他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只记得我的法号。
完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嗯,知道轻心大哥认识果滨居士,以前逛地藏论坛偶然发现了哈哈哈。其实果滨居士的梵音密咒有很多,我听过很多,发现技巧确实很难模仿。并且其音调和气息和轻心大哥的音频分享有很大不同,轻心大哥的音频令我更震撼,更有感觉!!!实话
达林
我愿继续学习深入持之以恒,举手报名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为什么如此神秘?其实我并不是刻意神秘,因为我过去的法号牵涉了有一些神奇的故事,为免引致读者迷信,不想大家找到我过去的文章。
所以我一定要改变笔名,过去的就由它过去,活在当下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其次,有一位知名港粤港的居士的徒弟是我的契妹,而这个契妹是一个神奇女子,所以冇办法不神秘了。
此刻我跟这个港粤港居士断绝了来往,原因他着相“神通”,道不同不相为谋…….
完全
林光明教授的梵音教学我也有学过,发音技巧性不高。但是教授有解释每个种子字的意思,这点让我启发很大,但貌似林教授的身体不好,,帕金森很严重。。 。轻心大哥,梵音密咒不能加持一个人的健康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完全
林光明老师,对梵文字典功不可没,谁知道他背后有一个高手支持,他就是蔡文端,我俩亦是朋友,不过我有时经常换转身份,如果我说出法号,他又会记得了。
从前我跟蔡文端居士时经常通电话,他住在马来西亚,由于时间关系,我始终未能亲自拜访探望他。
至于栢金逊病,亦是由于传承的问题,所以说到底,梵音并不是学者可以搞得通,必须牵涉修行,否则不会有具体效果。
一个如理如法的真言,一句见效,现在我仍然比较忙,否则我必须拍出录影,告诉大家持咒的节奏、技巧。
完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ಡωಡ)hiahiahia ,原来这些梵音密咒大善知识和轻心大哥缘分都这么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完全
因为我都是奇男子
完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嗯嗯嗯,我虽然不是奇男子,这辈子可能都很难修到这样的境界。但能认识这么个奇男子也是在下莫大的荣幸,此生很满足,很感谢哈哈哈
Chen DunZhi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带着使命来普渡众生的奇男子
Chen DunZhi回复完全
能认识这位奇男子是我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报吧
美莉娅姆
报名报名~期待学习弹舌音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题外话,现时佛教板块的问题质素确实太低,其实每个问题我基本上都懂得基本回答,但是根本浪费时间,我见到就头晕眼冤,答来都多余。
我并不是说看低提问者,而是说就算回应,如果对方没有心修行,都是浪费心机,回答到又如何呢?
但偏偏有些人勇于回答,彷佛行船争解缆一样,乐在其中,其实知不知道一直正在使人迷上加迷,根本都不是佛法领域。
偏偏就有一帮人非常踊跃参与回应,当娱乐一样,他们10分过瘾。
如果我有权做佛教板块的管理员,马上拆除这些问题,否则简直亵渎了佛教板块的清浄土地。
用历史态度去研究佛法?简直精神病。
用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哲学根本都无办法理解佛法,完全是小孩子的说话。
Handsome轻心 (作者)
用苏格拉底的思想去了解佛法,搞清楚佛法说什么先啦!一班幼稚园小朋友正在研究银河系,简直令人笑到喷饭。
Handsome轻心 (作者)
竟然有人问《为什么情欲很难戒?》
试问一个无心修行的人,要我怎样回应呢?情欲根本是同一回事!
这种问题都要问吗?很过瘾吗?偏偏就有人答得很过瘾,却答非所问。
我不是说笑,如果我出手回答,有机会K.O.全场!这些小朋友问题及答案,留待他们慢慢玩。
Handsome轻心 (作者)
真正修行上的问题,他们又不会问。
真正修行上的答案,他们又求其答。
有时我这样想,这个地方是不是叫“知乎”?为什么会有班傻仔正在发言?
Handsome轻心 (作者)
谈笑风生,就不应该进入佛教板块,因为这个地方本来是谈论佛法。
要谈笑风生我都可以说。但是一定要尊重佛教板块,我觉得这个板块的管理员质素非常有问题,very low!
一禅
说的太好了,请问您觉得若心法足够好,人是否能避免以上您说的这些坏事,称心如意呢?心法能战胜人先天的八字大运吗?
任我行回复一禅
可以避免。因为心法足够好,无时无刻都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内心没有好事,坏事,称心如意,逆我心意等二元对立。所以就避免了。既然如此,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带来的吉凶祸福的讯息就是同样的道理。
阿菩回复一禅
如果心法足够好,即是心无去处。
就不存在避免所谓的“坏事”,祈求“称心如意”。
有好就有坏,这是我们习以为常了的二元对立思维。你滞留于“好”时,当“坏”一出现就苦不堪言啊。有滞留所以有烦恼。
心无去处就是要驾驭二元对立的观念束缚,不被捆绑。
关于八字~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虽然很渺小,但是牵一发则动全身。我们不是掌控者,但是也是创造者。
你的行为取决于你的心。
你的心念改变行为改变。
谁又能算的准你的命呢?
阿菩回复一禅
祈求避免坏事,就是执着于“好事”
心就是有去处啊!
闻鸡起舞回复一禅
世间本质只是一场又一场缘分的互动,活动没有好坏之分。好事坏事,称心如意,都是人心执取观点界定而来,其实心法也就是让我们明白大自然真相的一个方法,知道了大自然的真相,还存在避免,战胜什么吗?遇事尽心面对,结果随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禅
万法唯心,一切占卜只是累积结果而來的统计学,心念一转,整个命运都会天翻地覆改变。
一禅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非常赞同,不过很少人能做到这点,甚至有的占卜人,只能为若干个人改运,若改多了,自己也承受不起。
一禅回复美莉娅姆
谢谢您,但我想问的是,若心法足够好的话,挫折是否还是必经之路呢(有人天生就心法好么)?
一禅回复闻鸡起舞
谢谢您,但我想问的是挫折和心法好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定先遇到挫折,才会调整心法;还是调整心法后,连挫折都不会遇上了/仍会遇到,但会调整
一禅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人说能够背诵楞严咒只是代表你有足够的坚定的“信”,您觉得这看法对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禅
问:有人说能够背诵楞严咒只是代表你有足够的坚定的“信”,您觉得这看法对吗?
答:
一、足夠坚定“信”,为什么一定要靠背诵《楞严咒》?
二、阁下可以分享给我知道《楞严咒》有什么意义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禅
问:挫折和心法好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定先遇到挫折,才会调整心法;还是调整心法后,连挫折都不会遇上了/仍会遇到,但会调整?
答: 阁下所指的心法是什么?搞清楚心法的定义,我们才有办法说下去。
Handsome轻心 (作者)
问:大乘不需要守五戒吗?
答:大乘需要守戒超过五亿条,因为大乘针对的是起心动念,每一刹那只要有执着,也需要起戒。
换言之,大乘戒律是佛教内最严的要求,遍及人生一切处,叫“sila paramita尸罗波罗蜜多”。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的执着越多,起的戒就越多!因为大乘的戒律是为自性执着起戒
Handsome轻心 (作者)
问:神通信得过吗 ?
答:神通不存在信不信得过,在“无常、因果”的前提下,大神通也是无能为力,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三恶道。
Handsome轻心 (作者)
疾风知劲草,生活上如果没有遇上波折,烦恼是没有办法解脫。
既然要解脱的是烦恼,必须直接面对烦恼。
重点出来了,我们不是天天都面对烦恼吗?为何又解脱不出来?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大部份人采取都是“逃避烦恼、拒绝烦恼”,从来都没有“正视烦恼根源所在”,导致雪球效应,烦恼越积越深,再加上没有人提点,思维就进入了死胡同,这个自作自受把自心捆绑的过程,叫“着相”。
简言之,想解脱烦恼,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烦恼的位置所在地,就是“执”。
所谓执,就是指是在“众缘和合”的情况下,由人心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作用,攀附了内心显现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主观个人感觉。
谁知道这份“主观个人感觉”人人不同,并不是客观的存在,犹如幻影,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感觉, 只要滞留在这份主观的感觉,苦恼就随之而来。
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者,首先要明白什么叫“相”,然后“驾驭这份由感知而来的相”,这个过程就需要运用“六度波罗蜜多”。
誉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轻心大哥说的太好了,一针见血,智慧!高超!
封印之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逻辑清晰,义理明了,难得看到把法相概念讲的这样简单清楚,逐本问源,受教了!
君君gungun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爱],轻心大哥的文章和各位知友的互动探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好棒。
Najin丶笑忘
我也想学习弹舌音,报名~
东靖
大哥说的太好。若非明悟般若的精进行者,即便自心之贪嗔痴慢疑相对较轻薄,在面对现实生活诸多人事物互动之际遇,也几乎处处都是烦恼。只因自心执取我的观念(比如:我优越、我必须、我不该、我认为等等很多)的惯性、或者说因累世执取我的观念形成的习气,在际遇现前时极易导致滞留于相,而烦恼随生。或者可以说:若于自心执取的我的观念不能于心底彻底粉碎,要完全做到于诸法万相皆不滞留,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要随照已心,觉贪即舍,觉执即舍。如实常观万法唯心实相皆空,从而最终舍(破)尽诸执及与我的观念。归于中道。古德亦有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曰:不怕执未断,只怕觉总迟。
其实,于目前,我是于一切境相、还远远做不到完全不滞留的。但我初步明白了、行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这里,除了最重要得益于大哥普施法雨之教导、禅师公大悲之无相法布施,也部分得益于陀罗尼之助力。每次诵持陀罗尼(从最初不如法渐趋于至少部分如法之梵音)后,感觉有点三伏天洗了冷水浴。睡一觉,晨启日出,循复上路面对人生际遇与生活。
感恩大哥,感恩禅老师,与诸师兄共勉之。
布丁
我也想学 报名
一禅
烦恼即菩提!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禅
问:烦恼即菩提?
答:为什么阁下说“烦恼即菩提”?可否描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禅
问:甚至有的占卜人,只能为若干个人改运,若改多了,自己也承受不起?
答:占卜人可以為若干人改运嗎?我未见过可以。
不如阁下告诉我所指的是怎样改变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一禅
问:若心法足够好的话,挫折是否还是必经之路呢(有人天生就心法好么)?
答:客观上没有真正的挫折,所谓成败得失,只是看怎样站脚处。站“表相”而言:举例说,如果赛跑是100米计算,AB二人比赛,如果其中一人最快到达目的地,当然有胜负之分。
重点出来了,暂时人类人均寿命为75岁,需要参与的事情怎只得跑步比赛?
难道一生人只有一次胜负吗?
A在厨艺胜出,却可在乐理中失败给B。
B在乐理胜出,却可在厨艺中失败给A。
换言之,就是需要看看各人在什么领域定义成功,人生遍及各样领域、细节,怎可能以单一领域来定断挫折?
站“实相”而言:人生只是梦一场,何来成败?
梦境的情节如何谈得上成败?
言归正传,不知道阁下所指的“天生心法好”是指什么?我们所指的心法是“般若波罗蜜多”。
一、不如阁下先解释什么叫“般若波罗蜜多”,然后我们再说下去好嗎?
二、阁下认为什么叫挫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問:随缘这个词如果名词解释来说,是不是指随着自身条件的具足?
答:缘,指“导致的因由”,亦即是际遇。
随顺际遇而尽心,
尽心后随顺际遇。
做到以上两点就叫“随缘”,缺一不可。
封印之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教老师!如何尽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封印之剑
用尽一切办法去做好眼前的事,叫尽心。
封印之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多谢解惑!
顿焕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对于大乘行者来说,顺逆皆方便,处处可修行,十分感恩师兄的教诲!错过了首批地藏法门传承,请问还有机会吗?末学十分渴望通过承接法门,打开真正的净土修行路,顶礼轻心师兄!顶礼禅老师!
一蓑烟雨
看到《人类简史》里的一段比喻,很妙,把人主观认为的感受比喻成“好的海浪”和“坏的海浪”
【人想要离苦得乐, 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 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 虽然感受疼痛, 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
…
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 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 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的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一蓑烟雨
人生的际遇就好像海浪,是中性活动,因心的执取将其分为了“好的海浪”和“坏的海浪”。让海浪自由来去,不再执着于“抓住”或是“逃避”如梦幻泡影般转瞬即逝的海浪,不滞留于主观感受,不滞留于二元对立的观念,任由海浪一波一波的拍打海岸,内心平静而自由。
任我行回复一蓑烟雨
一切海浪,无论是好海浪还是坏海浪都是由大海而起。这是诸行无常。
一切海浪都是因缘和合而起,比如说风吹啊,气压变化啊。这是诸法无我。
好坏海浪起,好坏海浪灭。都知道这是大海起的幻像。存在却不实在,也不会永恒存在。所以再也不去攀附好海浪坏海浪了。这就是涅槃寂静。
这是我的解读。
Chen DunZhi回复任我行
受教了
任我行回复Chen DunZhi
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渝公壹山回复一蓑烟雨
海浪无所谓好坏,看的人站的角度问题
Handsome轻心 (作者)
事到如今,我觉得别说应该是出了一些真相……
其实真正的“般若部份”我只是轻描淡写提出来而已,原来这个领域大有文章,真正的“二元对立”课题并不是这样简单,而是牵涉了一系列有系统的思维…….
记得《六祖坛经》有一个典故吗?
风动?幡动?心动?
Handsome轻心 (作者)
风、幡、这个界别,其实就牵涉了“根、尘、心”。
清珠
可以报名学习吗?
天火
感恩师兄:的确能感恩到师兄的良苦用心以及文字的沉重——因为你所希望经历的那些,大部分都经历过,而且正是经历时的苦及攒下的思索引导我进入佛学领域。
也看过师兄其它的一些回答,比喻用得很巧妙:比如5漏的比喻,奢侈品包与虚荣心的内心实验,火车实验等。
我常想,如果佛学如果能在文化层面,被大众接受就好了。感觉当今社会正如开头所说,对佛学的“误解”太深了。我跟我妈说我学佛了,她就很小心的说:别信得太深(生怕我出家了)。几个佛学公众号,(或许管理者也很无奈),感觉也有些劝人们用功德换太平的感觉,比如,xxx6个月,我从欠债xxx到xxx,很难让人不联想:这不是用压抑一种欲望换另一种欲望么?
也加过一些群,问问题的回答就是群共享资料xxx中有的;要么就警告说乱说话(绮语)是有罪过的——后面就索性退了。
我感受到的问题就是,似乎很多东西脱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和新兴文化结合的不够(还有就是古文),毕竟能解决现代人当前(生活紧密的)问题才会被认可的。——所以,看到开头一段,感觉很好。
任我行回复天火
是呀是呀~读佛经念多少遍咒仿佛是在兑换福报。殊不知佛经是佛陀的演讲稿,老师的教案,读佛经是为了开启我们的智慧,明白什么是波罗密多,这是心法。念咒是为了用佛菩萨成就的特有的震频,催促我们这个充满执着的身心进行转换,这是功法。
RUI.BY
唔以前有看过作者有关爱情文章很有启发性哇。。。唔有个问题最近一直困惑着。。就是不能明心坚信感觉怎么修怎么错。。唔不说错吧就是感觉没大用。。虽然有减轻习气作用但总感觉不是究竟法。。。唔额且不状态也稳定。。。
求知者
感恩,把你写的文章读了很多,对佛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已经知道修行应该从生活入,似乎懂了,也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做到。有一个小问题问一下,就是看到别人提到佛法就想把你的文章推荐给别人看,这种想法算不算我执呢?还有就是学佛法是不是一定要诵经?梵文不会读怎么办?
雨伞回复求知者
你好!
首先请你明白一下几个问题
请问我执是什么?
佛法是什么?
诵经仅仅是口念吗?
求知者回复雨伞
心无所去,我执就是心有所去。
佛法按我现在的理解就是觉醒的法门,或者说方法,通过佛法说说的方法解脱轮回,用法而不执与法,做到心无去处。
诵经是不是仅仅口念这个我也不知道。
东靖回复求知者
随喜仁兄,也同喜你我皆能有缘得遇、禅老师,轻心大哥,慈心演说之殊胜法理。
你想把轻心大哥文章推荐给别人看,这是你内心的想法,也是你的观点。细心思惟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可能没有观点吗?答案是,没有的那可能是植物人昏迷,对不对?
那是怎样呢?是有观点、但不滞留我的观点。所以说,你想把文章推荐给人看,算不算我执?这个只有你自己如实知道。如果,你的心滞留在这个观点,就是着相,也是我执。
而我们的心是不是滞留、有没有执着我的观念,只能是问我们自己的心。如实认清楚这个心的滞留,觉照观察,如实知。
兄可再细心多看轻心大哥的文章,包括评论。用心体悟。比如:法,相,无生,心无去处,三法印等等。相信,兄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另:梵音不会,有缘可以学。是不是一定要诵经?
佛法没有教我们应不应该,而是一切都不要执着。要明白诵经是为了什么?是明白,通晓经文法理内涵,并在自身实践,落实于面对一切生活际遇。包括,君读轻心大哥文章,也是一样。与兄共勉。
雨伞
经(sutra)意为路径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故此,佛经即觉悟的路径。
以下链接建议您看一下。自己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如果有的佛经太长,可以一天读一段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835.html
星明
小妹初來,轻心哥太不可思义了!句句轧心,字字要命!
waches
作者慈悲呀
栗悟饭与龟波功
有取向而不滞留,辨是非而不诤
阿菩
轻心哥最后的话,现在终于能体会了。生活不时的给我打击,才会珍惜当下的幸福来之不易!
无常的心,造就了无常的缘分~无常的剧情。
空如
循序渐进,找到自己
空如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我就是我
感恩师兄[拜托]我也报名
阳光小薇
感谢轻心哥哥的文字,让人读完好感动。感谢那些轻视我的人,让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要认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需求,而且我不应该要求对方事事以我为先。感谢高强度的工作,让我对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倍感珍惜。感谢工作中跟我配合的伙伴,让我懂得不是我一厢情愿的付出别人就要算盘接受的,有的时候对方也有自己的想法,是我太执着“我要教她如何如何”这个想法,这个想法曾伤害过我和对方,对不起。也感谢噩梦,让我不断反思不断正视我曾不敢面对的事情,说到底恐怖的应该是怕自己没有尽心吧……
感恩人生的际遇。
一切顺利不是因为我有福气,而是因为大家(生活中所有一切人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生活中出了问题,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是因为众缘和合,知道这个道理后,会更加想要对身边人付出,更要负责,更加理解他人。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