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如题,总是感觉肚子里一团棉花球一样的,黏糊糊又扔不掉怎么办
自己感觉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给人感觉心理很变态的感觉,自己如果畏惧一点就全都回来了,现在始终是没有彻底解决,有一个场面就是特别恶心就是女阴上射的乱七八糟的精,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男的肯定是个变态,心里头特别邪那种给人感觉应该就是邪淫,心特别重特别恶
二、正文区
挥之不去的,不是色情场景的脑子。
挥之不去的,是攀附性高潮的身子。
当有一天无论种种原因,阁下出现性无能、性冷淡,这些色情场景便不会对阁下造成任何怀缅。
人生感到喜欢、噁心的,不是任何场景~相。
人生感到喜欢、噁心的,是攀附的观念~心。
只要感到攀附“喜欢”或“厌离”,那份噁心是永远都不会消散,并且会呈现于各种领域之中。
佛法而言,从不会“否定”或“认定”人类任何感觉,但须知道无论这种感觉是好、还是坏,这种难以忘怀的怀攀附都叫“着相pratisthita laksana ”,这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也须从这种感知中出离~“离相apratisthita laksana ”。
当然,佛法从来也不曾否定人类有愉悦的领域,因为人是透过感官功能去面对生活,不会麻木,更不需要麻木,否则人生就会无法抵御受到伤害,缔造和谐,就好比肉体受到伤害就会痛,相对来说,就必然会有感知舒适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本能,此乃大自然的规律与造化。
由于人类有这个身体,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天性使然渴望各式各样的享乐,不仅仅只是“性器官愉悦”。
渴望看见美丽景象~色诉求。
渴望听见悦耳声音~声诉求。
渴望嗅闻各种香气~香诉求。
渴望品尝各样美食~味诉求。
渴望身体感受舒适~触诉求。
渴望陶醉精神刺激~法诉求。
假如我们用力抵抗、排斥、 否定任何一种感知,视为它们为邪恶、污染、罪孽、洪水猛兽,如此一来,就相等于强力“压制扭曲天性”,这就是完全跟佛法无关,对人类身心会构成伤害。
佛法是觉醒方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它只是一套看通世事、世情的智慧。
简单说,佛法就是一种超越了“科学、法律、人伦、道德、善恶”的观念,完全摆脱了种种观念的框架,亦即是完全不依靠“知识、常识、认识、意识、业识”领域去设置任何观点,破尽二元对立,粉碎一切观点、立埸的系统叫“般若prajna”,中国人勉强翻译成“智慧”。
由于中文字无法表达出这种智慧的内涵,故此,唐朝的僧人直接将这种智慧的印度原来音韵翻译成中文字,叫“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就是“离相的思维系统”。
说到这里,读者应该已经大概知道佛法原来是“超越一切观点与立场的系统,如此一来,当然不会受制于人间种种定立出来的基础,并非间传说般误以为佛法就是“否定、禁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佛法是说“实相”,不是说“法律”,不要令佛法蒙上不白之冤。
故此,在“般若波罗蜜多”的系统思维下,“性活动”本身就並无对错可言,错误只是因对“性活动的执着”,凡只要对六根感知产生滞留攀附,当得不到就产生烦恼,此种受牵制的过程,就叫“着相、住相pratisthita laksana ”。
举例说;
A执着食欲。
B执着听欲。
C执着性欲。
在运用“般若”去面对人生之下去“观照”,就明白以上诉求都是平等的,无分优劣、高低。
不会因为食素,就代表清净。
不会因为食肉,就代表污染。
不会因为单身,就代表清浄。
不会因为婚姻,就代表污染。
举一反三,如此类推,中国佛教徒千古传颂的一篇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每一个“不”字就是说实相,就是说出“不要滞留”表象二元对立,万法唯心,森罗万象的千差万别,都只是自心创造出来的幻影。佛法不会否定“人类渴望对六根感官”的诉求,因为这是人类基本诉求。
求觉的人必须体验后“驾驭这份经历”, 否则就要为自心攀附之处而起适当的调整~“戒”,目的就是不能受“六根体验的奴役”。 万法表象只是“中性的活动”,分别的是人心、攀附的是人心、滞留的是人心、执着的是人心,并非“世事、世情”本身。
佛法从来都没有把地球上任何世事、世情另定基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会标签任何一件事情,因为万法本来就受制于看不清的“因缘果”下运作,不能单凭表象作准。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三、评论区
不太懂。请老师详解。攀附是指对这玩意上瘾吗。着相是什么意思?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消化以下文章,说不定这一次就是转捩点,开创了面对人生的另一新境界。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由于人类有这个身体,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天性使然渴望各式各样的享乐,不仅仅只是“性器官愉悦”。 渴望看见美丽景象~色诉求。 渴望听见悦耳声音~声诉求。 渴望嗅闻各种香气~香诉求。 渴望品尝各样美食~味诉求。 渴望身体感受舒适~触诉求。 渴望陶醉精神刺激~法诉求。 假如我们用力抵抗、排斥、 否定任何一种感知,视为它们为邪恶、污染、罪孽、洪水猛兽,如此一来,就相等于强力“压制扭曲天性”,这就是完全跟佛法无关,对人类身心会构成伤害。 佛法是觉醒方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它只是一套看通世事、世情的智慧。 简单说,佛法就是一种超越了“科学、法律、人伦、道德、善恶”的观念,完全摆脱了种种观念的框架,亦即是完全不依靠“知识、常识、认识、意识、业识”领域去设置任何观点,破尽二元对立,粉碎一切观点、立埸的系统叫“般若prajna”,中国人勉强翻译成“智慧”。 由于中文字无法表达出这种智慧的内涵,故此,唐朝的僧人直接将这种智慧的印度原来音韵翻译成中文字,叫“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就是“离相的思维系统”。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老师。已经看了,不过年龄小有很多不能理解。我知道对色情上瘾。对游戏上瘾是一种“惯性思维”在作祟。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朋友,你今年年紀多大?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老师。我想戒除手淫、对身心不健康的思想和打游戏。可不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等多巴胺恢复正常就自然戒除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既然你如此直白,我就直白告诉你。
男生在年青的时候血气方刚,强行禁止自慰,根本是没有可能的。我是男人,够资格说话。
我建议你将次数减掉一半,这是最实际的方法。
例如一星期您进行四次,我要你减掉变成两次,无论如何辛苦,我都要你强行变成两次,你听得懂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一个月15次,我就要你变成七次,将你的次数减半。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19周岁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已经戒了一个月。一天没看没破戒。不过坚持一个月坚持不下去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19岁正常啦,千万不要自卑,更加不要危言耸听,你这个年纪只是代表你身体健康,应该恭喜你,但是如果过到去虚耗,就会造成身心影响,一定要好好调整。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不愧天地的人,请你将我的文字消化。
当你结婚之后,回头一望,便能见到你今天的行为何其局限。
婚前禁欲只会令你的身体变坏,有时间你可翻查我一切相关的文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我特别提你,“戒色吧”之言论就是一个邪教组织,我作为你的前辈,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你可能正在看米奇老鼠卡通。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老师,一定多学习你的文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觉得性疏导是丢人,只是阁下一厢情愿的观念。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由于这个课题比较敏感,现在我只是轻轻再说一句。其实自慰此情况,10多岁开始的男女,全部都有做,甚至现在成年的单身的男女,99%都有做,而且更加是习惯,说完。自己消化。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88.html
轻心哥哥,有几篇文章都是针对性欲而写的文章,你一定要好好看看。你的思维想法太偏激,性欲和吃饭喝水一样,都是生理需求,不用害怕。吃多了会撑,吃少了会饿,那就吃个刚好不就行了。性欲也是一样的呀。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听完老师的话觉得释然很多。不过长时间待在戒色吧可能误导了我的思维。是不是戒色并不能使人健康,掌握平衡就行。但是手淫会让人上瘾。如果不戒除的话。很难控制“平衡”啊。并且很多人戒了之后受益良多。请老师指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这个点子牵涉到养生之道,真正的养生,其實是“养心”。
真正懂得养心的人,才会获益良多,扭曲大自然造化,祸害无穷。
懂得阴阳之道,不縦欲、不禁欲,不偏不倚,才是真正中庸之道,这个状态叫“太极”。
太极……
黑中一点白,
白中一点黑。
就是教人不能掉进“二元对立”极端的圈套,这才是真正的平衡,叫“道”。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地球人
暂时我们终止对话,请好好消化我的文字、文章再说。
地球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
智慧,是一种流水。讲究的是顺其自然,不堵,不泄。追求的是天性。所以说佛法度人讲究机缘,机缘一到,自然度了,机缘不到,缘即灭了。
所以着相就是自己心里对这些行为的评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Freedom
“着相”就是心里对“世间现象”进行批判。
什么鬼
体验之后,驾驭这份经历,否则就要为自心攀附之处调整,目的就是不受六根感受的奴役。点赞!静心反省自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