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莫惆怅,勿慌张。
静坐,静心而坐……
《无论阁下是男是女,请君布施一点时间,听我一席话……》
心有滞留,即是凡夫,
我等凡夫,皆有执着,
执着存在,必有攀附,
有所攀附,必有行动,
有所行动,必有记忆,
记忆凝聚,产生肉体,
肉体存在,必有六根,
六根感受,判别喜恶,
喜恶凝聚,轮回万千。
说到底,由于不明白真相的众生~“无明”,产生一系列因果,最后凝聚成身体,必有感知功能,如果身体健康,必会有情,有情必有欲,因为“情本身就是欲”,即是佛法所说的“十二因缘”,流浪生死的原因。
人生有很多诉求,全属中性,被现代人称为“欲望”,民间传说对性器官的诉求,或多或少带着贬意,谁知道性诉求只是人生其中领域诉求而已。
俗家人,如果明白此理就必须采取「中道」态度,既不放纵,亦不禁止,不纵欲,不禁欲,更并非强行禁止身理反应,亦不必刻意扭曲及压抑身体诉求,要采取平常心的态度,去直接面对,出家人另作别论,再此不便多谈。
从一些医学文献表达,就能得知人的精神状况是关联着身心活动,人及动物体内有一个主要神经系统,叫“自律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统称“不随意神经系统”,它可算是脑部最原始部份,负责调节“肌肉放松及收紧、内分泌、呼吸、流汗、消化、心跳”等等一系列生理功能,基本上影响遍及全身,简单说,若没有了“不随意神经系统”,就意味没命了。
“不随意神经系统”更细分为:
1)《交感神经》;是用来加速身体新陈代谢,让肺部支气管扩张、心跳加速、促进压力荷尔蒙反应、让肌肉绷紧,以上一切,全是为了典型的“逃走、还击”反射而有。
举例说,如果我们突然去吓一只狗,牠的本能反射是逃走,否则就是吠,甚至扑过来还击,亦即只有“逃或打”的两种反应,因为狗的“交感神经本能”已马上完全启动,这是一种“不随意的自然反射”。
人类亦是如此,这种交感神经系统让我们在遇上紧急状况时,能刹那间压制其他生理功能,在电光火石一瞬间,全力应付眼前压力,故此,交感神经系统又称为“压力反应系统”。
可悲的是,现今都市生活几乎压力无处不在,自出朖胎,小时为学业,年青时为情爱,成年时为工作,晚年时为健康,于充满功利主义的社会中,从朝到晩,更为“永远忙不完的人际关系”而烦恼,分秒在杀戮战场般,战战兢兢,就连睡梦中也继续忙于日间的事,这边厢“怕不能得”,那边厢“要不能失”,终日就在“患得患失”中渡过,从没休止。
一个只用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基制系统”,原本只在危急时才开启的救命“逃、打”反射效应,却成为人类习以为常的活动模式。
2)《副交感神经》;是用来放松身体,将人体恒定和调控机制带回悠闲的平衡状态,缓和“內分泌、呼吸、心跳”的速度。
人的身体充满神经系统,包括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两大类,此乃人体构造完整的功能表现,由此可见,身体感觉并不是一种罪,更跟正邪无关。
“性器官”的神经有感受“快感功能”,此乃万物造化的大自然繁殖系统机制,当完全失去身体快感、反应,就意味繁殖机制出现损毁情况,否则一切身体功能的感觉及反应,只是身体健康的表现。
由于人类有这个身体,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天性使然渴望各式各样的享乐,不仅仅只是“性器官愉悦”。
渴望看见美丽景象。
渴望听见悦耳声音。
渴望嗅闻各种香气。
渴望品尝各样美食。
渴望身体感受舒适。
渴望陶醉万般刺激。
假如我们用力抵抗、排斥、 否定任何一种感知,视为它们为邪恶、污染、罪孽、洪水猛兽,如此一来,就相等于强力“压制扭曲天性”,这就是完全跟佛法无关,对人类身心会构成伤害。
佛法是觉醒的方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它只是一套看通世事、世情的智慧。
简单说,就是一种超越了“科学、法律、人伦、道德、善恶”的观念,完全摆脱了种种观念的框架,亦即是完全不依靠“知识、常识、认识、意识、业识”领域去设置任何观点,破尽二元对立,粉碎一切观点、立埸的系统叫“般若prajna”,中国人勉强翻译成“智慧”。
由于中文字无法表达出这种智慧的内涵,故此,唐朝的僧人直接将这种智慧的印度原来音韵翻译成中文字,叫“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就是“离相的思维系统”。
说到这里,读者应该已经大概知道佛法原来是“超越一切观点与立场的系统,如此一来,当然不会受制于人间种种定立出来的基础,并非间传说般误以为佛法就是“否定、禁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佛法是说“实相”,不是说“法律”,不要令佛法蒙上不白之冤啊!
故此,在“般若波罗蜜多”的系统思维下,“性活动”本身就並无对错可言,错误只是因对“性活动的执着”,凡只要对六根感知产生滞留攀附,当得不到就产生烦恼,此种受牵制的过程,就叫“着相、住相pratisthita laksana ”。
举例说;
A执着食欲。
B执着听欲。
C执着性欲。
在运用“般若”去面对人生之下去“观照aloka”,就明白以上诉求都是平等的,无分优劣、高低。
不会因为食素,就代表清净。
不会因为食肉,就代表污染。
不会因为单身,就代表清浄。
不会因为婚姻,就代表污染。
不因进行性事,就代表污染。
不因禁止性事,就代表清净。
举一反三,如此类推,中国佛教徒千古传颂的一篇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每一个“不”字就是说实相,就是说出“不要滞留”表象二元对立,万法唯心,森罗万象的千差万别,都只是自心创造出来的幻影。佛法不会否定“人类渴望对六根感官”的诉求,因为这是人类基本诉求。
求觉的人必须体验后“驾驭这份经历”, 否则就要为自心攀附之处而起适当的调整~“戒”,目的就是不能受“六根体验的奴役”。故此,沉溺“性活动”不但构成修行障碍,更可能带来自己及别人的“身心祸害”。
万法表象只是“中性的活动”,分别的是人心、攀附的是人心、滞留的是人心、执着的是人心,并非“世事、世情”本身。
佛法从来都没有把地球上任何世事、世情另定基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会标签任何一件事情,因为万法本来就受制于看不清的“因缘果”下运作,不能单凭表象作准。
《楞严经》其中一句影响中国佛教徒比较深的说话~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凭着以上八个字的经文,促使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性就是罪恶、污染”的迷信传说,谁知道当日释迦牟尼佛纯粹只想带出“人不能沉沦感知”,否则就没有办法解脱,卻被现代人曲解成“性活动是罪恶”,误解认为禁制一切性活动就是修行在主轴,佛陀真的被冤枉了!
这句经文如法吗?当然如法,因为这说话是针对当时“ananda阿难”遇上隔世情人“摩登伽女”的两人情欲事件而说,完全应机应缘。 如果当日“ananda阿难”沉醉领域是“吃雪糕”,经文就会出现: “雪榚心不除,尘不可出”。
人生沉沦于任何一个诉求领域,也需要“除”,完全平等,不分高低,这个除是指“降伏、驾驭”,并非指“禁止、否定、排斥”该领域,重点是不能“着相pratisthita laksana”,亦即是现代所说的“执着”。
故此,这句经文内涵是:“执心不除,尘不可除”,此乃如来真实义,看古代经文必须跳出文字以外的框架,才能洞悉背后的真相。
如果因为沉沦于“爱情、性欲”~淫,甚至哪怕是世间任何领域的情、任何领域的欲,都必须为自心的沉醉攀附而起调整~“戒”,因为这会构成自身及别人的身心伤害、烦恼、矛盾、纠结,甚至悲剧。
P.S 至于如何戒掉过分了的情欲~淫,有很多方法。建议尝试“静心而坐”,这是笔者在修行领悟中达到最快及效果的方法,具体技巧可从现实中寻找适合阁下缘份的老师教授,从旁指导,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静坐具体言论,否则容易发生偏颇,即是所说的走火入魔,切记。
《年轻的修行人,你是怎么超越情执的?(亲情爱情友情师徒情)?》
年轻的修行人,你是怎么超越情执的?(亲情爱情友情师徒情)?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29.html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707.html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年轻的修行人,你是怎么超越情执的?(亲情爱情友情师徒情)?》
年轻的修行人,你是怎么超越情执的?(亲情爱情友情师徒情)?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29.html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师兄分享布施!情欲只是人的一个领域诉求,不要视为洪水猛兽,不着相,正常面对就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身体上的活动,只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而已,根本不是正邪、浄秽的问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每天都有很多朋友找我求救,他们非常后悔禁欲,结果现在去到30岁,仍然单身。
由于之前一直禁止任何性活动,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正常交往异性,现在基本上两人相处的经验都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八年来,我遇上过千个朋友求助,我有些因为我的引导,我见证他们有单身变成拍拖,结婚,生儿子,他们的BB很多是我改名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最问题大的,就是30岁都未正式拍过拖,每一次都是另一方主动突然离开,原因不用多说。
由于年纪已经步入大龄,尤其是女人,接近27岁之后,确实会比较麻烦。
但是有冇可能草草结婚,30岁才开始拍拖,如果拍两年拖,才发觉双方不适合,结果又分手,到最后这班人有很多已经进入40岁,你说是不是自作自受?我只会无言以对。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身体健康必然会有情欲,就像饿了就想吃饭,渴了就想喝水一样,正常的生理反应而已。想吃饭有问题吗?想喝水有问题吗?既然都没有问题,那么为什么有情欲偏偏会有问题?希望大众不要再这样想啦,做一个健康的宝宝,过一种正常的生活,不好吗?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唉,所以说坊间的一些迷信言论简直害死人,如师兄文章所说情欲,性欲只是人类某个领域的诉求,生理反应需要而已。佛法是教人不滞留二元对立,不着相,从来没说过什么可做什么禁止!!所以请滞留在这些问题上的同修醒来,不要在执迷不悟,折磨自己,折磨他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般若Prajna
这就关乎《楞严经》其中一句影响中国佛教徒比较深的说话~““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凭着以上八个字的经文,促使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性就是罪恶、污染”的迷信传说,谁知道当日释迦牟尼佛纯粹只想带出“人不能沉沦感知”,否则就没有办法解脱,卻比现代人曲解成“性活动是罪恶”,误解认为禁制一切性活动就是修行在主轴,佛陀真的被冤枉了!
这句经文如法吗?当然如法,因为这说话是针对当时“ananda阿难”遇上隔世情人“摩登伽女”的两人情欲事件而说,完全应机应缘。 如果当日“ananda阿难”沉醉领域是“吃雪糕”,经文就会出现: “雪榚心不除,尘不可出”。 人生沉沦于任何一个诉求领域,也需要“除”,完全平等,不分高低,这个除是指“降伏、驾驭”,并非指“禁止、否定、排斥”该领域,重点是不能“着相pratisthita laksana”,亦即是现代所说的“执着”。
这句经文内涵是:“执心不除,尘不可除”,此乃如来真实义,看古代经文必须跳出文字以外的框架,才能洞悉背后的真相。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虽然我本科研究生都是学法学的,但是凭借我初高中对生物学知识的记忆还是想科普一下,性欲的产生与两性的生理构造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是因为性激素的影响,性腺所构成的性内分泌系统,维持两性性欲的基本张力和兴奋性;二是受大脑皮质影响,脊髓低性兴奋中枢和性感区及传导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它们保证机体对环境的及时有效的反应能力。说了一大堆名词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只要你开始发育,并且身体结构健全,一定会有性欲。这是作为人正常的生理反映,不想要性欲,等到你老了不分泌激素,自然性欲就弱了,真的是很简单的道理以及常识。一个青壮年现在不要性欲,啊,难不成要化学阉割吗?为什么非要自虐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般若Prajna
所以年轻的佛教徒,必须要重新正视民间传说是否合情合理,佛经那一句要禁止人类的生理活动呢?原来完全无。
佛法所说的止息贪欲,是指对人生上的各种沉沦攀附,而并非只否定人类身心诉求,难道佛陀会因为人肚饿,而叫人禁食吗?
这些只是人类生理结构运作活动,完全无关正邪。
般若Prajna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动动脑子就知道,佛陀那么慈悲,会让我们去自虐身体吗?
李英
禁欲不是佛法,纵欲同样不是
李英
吃素不代表就是学佛,剃光头也不代表学佛,打坐一天也不代表就是在学佛,不管做什么都在相上转圈,关键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学佛
团圆
我现在是真正的凡夫,一心想着儿子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团圆
挂念儿子,人之常情,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团圆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师父,我可能是造了很多孽吧,若说杀生,这个我不知道,在我18岁之前觉对没有的,可是我还是很倒霉,以后就一直缠身,七八岁的时候在自己家可真看到过“怪物”,
团圆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经常做梦梦见见好多的佛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我是童子身,我的婚姻也是真得很不顺,我想我很可能被前世种种纠缠吧,现在好点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团圆
为什么会扯上儿子这个点子?
团圆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没事,我是看见前面师父发的了,我儿子才三岁,天天在身边,很好,谢谢师父
巴拉巴拉老哪吒
关注百度劫色吧那你有你要的秘方伙伴和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