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强烈温馨提示:以下回应只是作出盡力逻辑及客观分享而已,当中可能仍然存在盲点,但绝不存在针对任何人,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否则辜负了作者一番心意回应》
此问题并不在挑衅,反而是一种值得深思的问题。
问题提及“佛教界、邪师”,这是提问中的“兩个题眼”。此刻笔者首先撇除知友“身分”这个人,将其改变成“某某”作代号,目的作为对事不对人,会比较客观。
佛教界
先试将“佛教界”三字范围收窄界定,用现代与来说,普遍可以解释为“佛教组织、团体”,或有意、无意地令人(感受到)带着“佛教界”的言论或讯息。
(注:感受到,不代表为客观事实。感受长满刺的是菠萝,不意味确实是菠萝波,可能是榴梿)
故此,认为是佛教,不代表就是佛教。
ok!有了以上共识作为前提,再说下去就比较容易剖析问题,更易给予客观回应,如果连问题都各自理解有落差,答案便导致不准绳,沦为答非所问。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2500多年前确实存在一位叫“释迦牟尼佛”的印度人,现代语称他叫做佛陀。佛陀是一个老师,他在世之时并“从来没有用宗教自居”,故此可以证明“佛教本来不存在”。佛陀死后,其学生把其一生讲座言教辑录成文字记录,叫“经sutra”。
笔者将佛教界情况,分成三类作為補充,然后问题就可以提纲挈领、直捣皇龙……
《佛学》:指把佛经文字,逐一拆解,并以世间所定立的逻辑、思辩、论证、历史、文化背景作前提,再凭各人不同内心观念,把经文、僧侣理念作辩证及讨论,纯以学术性质研究,此类属于“学者身份”。
《佛教》:就是指佛陀死後,后世人以佛陀名义所创立的组织、团体,释迦牟尼佛从来没以宗教自居。
佛教就是指由出家僧侣为主轴,或被民间视其为德高望重的人,把对佛经义理去发表及统筹,再向在家、出家一众作有规模的发表规矩、理念、仪轨的组织,而这情况更已成为民间信仰风气主流,跟随者完全不会亦不敢质疑组织言论,只盲目跟随。
以上情况刚好跟佛学相反,他们不会按照逻辑、思辩、论证、历史、文化背景为基准,名副其实只以“信念”为主,一切依照经文记载及宗教领袖作准,此类人很多时会造就很多社生活的矛盾及纠结,彷佛跟社会格格不入,就是现今“信徒”特色。
《佛法》:就是将佛经的义理加入逻辑、思辩、论证、历史、文化背景,配以各人言论,作出理性思考,再套入日常生活去验证得出结果作准才奉行,一切以务实及正面效果作为依归,并将体验出正向结果,融会贯通面对日常生活调整,此类人属于修行人。
邪师
此刻不能过分复杂去解释邪师二字,究竟以佛陀的言教作为基准,还是以世俗的眼光作为基准?不明白佛法的人,又怎样判断发言者是否懂得佛法?
故此,牵涉佛法领域,邪师两个字的界定就不是普罗大众能够迅速理解。
现尝试改用普罗大众所认知的说话比较容易理解邪师二字。
邪:泛指不正确、偏离正确。
师:泛指有意无意进行引导别人的思想言行。无徒不成师,哪怕只有一个人接受, 老师学生尽管双方也不承认当下的角色,哪怕一瞬间“传授、承受”的过程就马上已经成立。
某某
某某知友究竟有否公开承认自己属于以下那一点:
佛学的学者 ?
佛教的信徒 ?
佛法修行人 ?
如果某某曾经有意无意、明示暗示,甚至乎假设读者认为他属于以上三个领域其中一点,而某某又清楚知道读者的心意,就意味发言者、聆听者也感觉已经代表“佛教界”。
(注:感觉是佛教界,不意味确是佛教界)
言归正传,说到这里笔者已经将“佛教界、某某、邪师”三个领域简单用表达。
(注:回应必须有大前提共识,故此不排除仍有其他解释的可能性)
问:知乎佛教界有哪些邪师?
回应:
一、明白佛法的人,才能判断发言者是否代表佛教界。
二、不明白佛法的人,无法判断发言者是否代表佛教界。
三、明白佛法才是重点关注,否则没有办法判断发言本身是否偏离佛法~(不正确 / 邪)。
四、“善于解决烦恼、善于圆融人生”的一切知识,这就是善知识的核心,明显地是引发人的思维领域,并不是代替别人解决困难。
五、“真正的老师是能够将智慧哉种于聆听者的心里,从而产生默默智慧升华,使其面对人生更和諧,而这个老师一定不会要求任何形式的“个人报酬”,这种人称之为(善知识)”。
(注:佛法而言,錢不是罪、報酬不是罪、單單只為過人報酬私慾才是罪,属“贪爱之毒raga”,违背了「四无量心」,邪也。纯粹商业活动另作别论,在商言商,等价交换,必以利害作前提)
故此,世上任何发言者的言论,如果抵触了以上任何一点,基本上學生可以尽快离开,不要再亲近這種老師,因為這個就是名副其實的邪師,共勉。
很多称我为“轻心大哥”,其实各人叫我做“轻心细佬”都无问题,因笔者只是一个过客,眼云烟也,只是一个“相”,正邪与否,问各人自己的心就得了。
笔者其中传承誓言:“以大自然为师,天为师地为父,因万物也在天地之间而存在,世间只是一个大集体,人人也只是大自然部份的一小部份伸延,完全平等。故此,永不可为师、不以宗教起修、永不成为别人负担、尽心让自身存在成就身边利益”。
P.S 佛教不存在一哥,因为破尽“四相”,任何读者不要私讯我再问某人是不是邪魔妖孽,必须用自己眼睛做人,不能以讹传讹,任意搞个人崇拜,希望以上回答能够令题主、答主、读者产生启发。
~~~~~~~~~~~~~~~~~~~~~~~~~~~~~~~~~~~
《轻心修行话》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
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大般涅槃经典》卷十五“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俱舍論二十九》
四无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佛法四种广大的利他,破除自我执着的方法,一切行为目的,也足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为基础大前提。
“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
所谓无量,梵语叫“摩诃maha”,意译为“大”,代表无法用的“度、量、衡”作为标准,无私奉献,毫无滞留,不求回报,放下执着之意。
~~~~~~~~~~~~~~~~~~~~~~~~~~~~~~~~~~~
《轻心修行话~2》
文章我没有说出谁是什么正邪之师,因为谁也不会知道別人的动机。
既然不知道一个人内心的动机,人就只能凭对方的思想言行,去判断是否适合自己作为学习的对象。
不过题外话,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无数次被各大读者用不同的问题公开挂上,作者的就应该有责任去反思写作能力。
我都经常闹人,但是究竟对我产生反感的人占多少呢?
因为我的文章而产生受惠的人又有多少呢?那就要问读者了。
活着这个尘世间,各人怀着各种观念面对人生,既然文章回答出来是公开面对大众,检讨及正视“写作公信力”这方面是必须的。
一个长期受质疑、批评,却不愿作出反思的作者,何需辩驳,只需要检讨。
【沟通技巧】有以下三大次序:
1)聆听对方重点。
2)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
3)回应对方重点。
【沟通精神】有以下三点:
1)沟通意义在于“对方之回应”。
2)即使你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3)“如何有效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 沟通上,必须掌握以上技巧,勿单向说完听完就算,必须聆听对方“重点”,勿听无谓的“枝节”,更须“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再回应对方重点”。
- 很多时人是“词不达意”,沟通意义在于“对方回应”,切勿心急,若不用心会听出对方回应重点,敢保证即使表达“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等同“自言自语”的儍人冇分别,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 故此,必须细心留意究竟“如何有效送出、有无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老师教学生,代表老师某领域比学生高,如果老师教不明学生,是学生蠢,还是老师有问题?
学生在某个领域因为“蠢”,才需要找老师“学聪明”。
如果学生继续蠢,老师应该是继续一成不变?还是转变方式?
Handsome轻心 (作者)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好好。
一、题主只对某人是邪师作出提问。
二、尽管题主有另一番动机,但如果有能力的人,一样可以四両拨千斤。
三、题主是一个敢于发掘问题的人,我反而非常欣赏。
四、如果今次的主角成为“轻心”,我的答案仍然会一样,因我会检讨。
五、如果不是这个题主今次的题目,怎能引发我将“身心语法程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简称为NLP”的沟通方式公开?
这就是轻心慧眼识英雄!題主你问得好!
P.S 没有傻眼,又怎显得我慧眼?我觉得这个不是陷阱,傻仔才会跌入陷阱。
冰雪奇缘 (提问者) 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为什么很多人学佛学成神经病了?】这个问题就是我提出来的,后来那个号不用了,换成了这个号。
最开始这个问题提了好多人,比如顿了、佛泽、护法居士等人,你答题之前我恰好改成现在的样子了。唯独没提你,因为我知道,你根本不可能是邪师,你是我见过的,少有的阳光向上积极开明能给人带来正能量的佛教徒,而不是佛棍。在这一点上,你和大部分信佛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尽管我一直“另有一番动机”,却很喜欢轻心哥这样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冰雪奇缘 (提问者)
我是支持你的。轻心的是为好公道,你怎会得我做邪恶的老师,我的文章其实是为老友你说话。
你问得好。当然我要出来支持。
因为我的回答重点是引发各大读者及回答者的脑震荡而已。至于谁是正邪,在心中就得啦。
老友,你知我一向都不畏强权,任何人都可以过来咬我,我未惊过。
不过你每次问的问题,是不是我神经病,我确实每一次都支持你这样问,我觉得你好有智慧,但是老友你要学习文法上,千万不要让人有找到破绽,这是我作为前辈一定要提醒你。
还有一个老友都好利害,叫@迪迦牟尼
我会留意,其实你两个人好聪明。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冰雪奇缘 (提问者)
我说你有“另一番动机”这句话,目的是说有动机又如何?你根本没有错。
错就错在为什么无人能够正面回答你。
各大武林高手,完全一厢情愿,支持A君、讨厌B君,支持讨厌都没有对错,这只是观点与角度。
最问题大的,我好不明白为何每次你的问题一问,大部份人都不敢直接回答你的问题,这叫武功盖世吗?
其实如果各大读者留意我的回答,我从来都没有说出那一个是正邪,反而我非常客观地反问为何会有人长期被公开批评,这样不值得反省吗?
公开回答必须面对广大读者,自言自语,代表自己度很高吗?
任何人都不要在我面前舞刀弄枪,谁敢轻视我这谈笑风生的公子哥儿“轻心”,看一看我的文章就知我智商是什么啦。
我说话永远很直接,不喜欢就欢迎过来挑战,答到任何人心服口服,为什么我这样自信?因为我运用了清静传承的“般若波罗蜜多”三脚猫功夫。
言归正传,无可否认有些人长期回答确实是给大部份读者有“故弄玄虚”之感觉,这是值得正视的问题。
不过我们可以选择不看这类人的说话就得了,因为这些人自言自语,不要理会他就得啦。
每人都有不同的风格,我的风格是逻辑及详细,一丝不苟,顾及大众的理解能力,一篇文章用4小时写,甚至用上四天编辑。
最长的一次用了二十天,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必须为所有读者附上责任,任何一个读者公开问我的问题,我一定回应。
大部份读者都知道我的风格,我从不承认自己是佛教徒,因为部份民间的佛教徒是傻的,我知道这句话我得罪很多人,但我就是不怕,他们确实是傻的!
以讹传讹,修行是依照搞个人崇拜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冰雪奇缘 (提问者)
这位仁兄,超越了很多现今的佛教徒思想,这些才是高手,很少人比我公开这样赞扬,我会研究这个人所写的说话。冰雪奇缘,你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你不是心水清,你不会写得出这些问题,加油!我支持你!真理是经得起考验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冰雪奇缘 (提问者)
至于《学佛学成神经病》的问题,我当然知是你啦,你没有说错,大部份学佛人都是神经病,你不要害怕,如果有人骂你,找我出手,我会同你做“天地双龙”!
小弟八岁学佛,会比这班神经看不清楚佛教吗?
他们禁欲?用AK 47冲锋枪指着我太阳穴,我都不会相信!一班骗子。
冰雪奇缘 (提问者) 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哈,轻心哥好厉害,大概学了20年吧
不害怕,逗神经病玩,挺好玩的
祝轻心哥修行圆满!
冰雪奇缘 (提问者) 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对自己的回答认真负责,真的好难得
冰雪奇缘 (提问者) 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哈好的谢谢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冰雪奇缘 (提问者)
民間佛教害死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冰雪奇缘 (提问者)
真正梵文佛經根本不是民間所說!
冰雪奇缘 (提问者) 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自慰变自杀》
每天很多民间佛教徒因为“禁欲”而分手、因为为“自慰而负罪感”,更有人最后因此而需食精神药物,甚至自杀死亡,这就是笔者常说勿信禁欲言论之主因,但又有谁相信我劝告?
笔者翻查大乘经文,发言民间根本把“邪淫”曲解。
反而“南传巴利三藏”对邪淫解释得清清楚楚,从来没有界定“婚前亲密、自慰”是罪。
最可笑的,民间连把“中国大乘”佛经也经常曲解……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
站受了“五戒”居士而言…..
“属他之人”这句话,肯定是对应“属自己之人”,这个逻辑相信无人能够推翻。
看文言古文不能断章取义,由“上文下理”得知,自身是指“属于自己”而已。
自身,并非指自慰,古代并没有自慰这个字。
内涵:
属于“自己伴侣”却“幻想成别人”,而进行性活动。
属于“别人伴侣”却“幻想成自己半侣”,而进行性活动。
以上两者才属于“不正当性事”领域,曰:邪淫。
故此,自慰,根本只是个人平衡生理性欲的活动,完全跟“邪”字无关。
其次,“淫”字古来语,指“过度、过份”之意,只要不被这个性欲捆绑,而能驾驭这个欲贪,不会因得不到而生起烦恼,念念不忘,就完全不沾不上这个“淫”字。
现代人刻意猜想,一厢情愿扭曲经文原义,为自己制造出不必要的矛盾及负罪感,此乃不理智。
试问一个大彻大悟的圣人的佛陀,又岂会不知身体健康的人类会有正常生理需要,就乃大自然的规律。
故此根本不会禁止自慰这回事,以上说话不存在任何人相信与否,
此刻,就当知道一个信息就可以了。
初入接触佛教的朋友此刻,必须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有人因为情侣亲密最后自杀死亡,说也无人相信,佛陀会这样教人吗?
勝果二郎
弘法并不是在家人的主要任务,水平也不够。在这里只是希望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走歪路,不要被知乎上的邪师骗钱。佛教是宗教,学佛要到正规寺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勝果二郎
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巴掌拍不响,祝他们好运啦。
Chen DunZhi
“知乎”“佛教界”里的“一哥扛把子”!!一股黑社会既视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Chen DunZhi
文章我没有说出谁是什么正邪之师,因为谁也不会知道別人的动机。
既然不知道一个人内心的动机,人就只能凭对方的思想言行去判断是否适合自己作为学习的对象。
不过题外话,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无数次被各大读者用不同的问题公开挂上,作者的就应该有责任去反思写作能力。
我都经常闹人,但是究竟对我产生反感的人占多少呢?
因为我的文章而产生受惠的人又有多少呢?那就要问读者了。
活着这个尘世间,各人怀着各种观念面对人生,既然文章回答出来是公开面对大众,检讨及正视“写作公信力”这方面是必须的。
一个长期受质疑、批评,却不愿作出反思作者,根本不需要辩驳,只需要检讨。
【沟通技巧】有以下三大次序:
1)聆听对方重点。
2)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
3)回应对方重点。
【沟通精神】有以下三点:
1)沟通意义在于“对方之回应”。
2)即使你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3)“如何有效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沟通上,必须掌握以上技巧,勿单向说完听完就算,必须聆听对方“重点”,勿听无谓的“枝节”,更须“重复确认说出对方重点,再回应对方重点”。
很多时人是“词不达意”,沟通意义在于“对方回应”,切勿心急,若不用心会听出对方回应重点,敢保证即使表达“有多对、多正确”,在沟通上根本没有意义,等同“自言自语”的儍人冇分别,对方“能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有意义”。
故此,必须细心留意究竟“如何有效送出、有无送出”你的讯息,才是“最关键”及“最重要” 。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Chen DunZhi
学生在某个领域因为“蠢”,才需要找老师“学聪明”。
如果学生继续蠢,老师应该是继续一成不变?还是转变方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Chen DunZhi
老师教学生,代表老师某领域比学生高,如果老师教不明学生,是学生蠢,还是老师有问题?
Chen DunZhi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机智如轻心师兄,先不说题主是怀着什么意图发问的,但是开出这种问题分分钟就是挖坑给人来跳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Chen DunZhi
那就错了。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好好。
一、题主只对某人是邪师作出提问。
二、尽管题主有另一番动机,但如果有能力的人,一样可以四両拨千斤。
三、题主是一个敢于发掘问题的人,我反而非常欣赏。
四、如果今次的主角成为“轻心”,我的答案仍然会一样,因我会检讨。
五、如果不是这个题主今次的题目,怎能引发我将“身心语法程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简称为NLP”的沟通方式公开?
这就是轻心慧眼识英雄!題主你问得好!
P.S 没有傻眼,又怎显得我慧眼?我觉得这个不是陷阱,傻仔才会跌入陷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Chen DunZhi
要消化我的說話。
Chen DunZhi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因为有不同根基的学生,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才会有大乘、小乘的衍生。正所谓有教无类,轻心师兄的言外之意我还是能够体会到的!
东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老师教不明学生,如果这样的学生不是个别少数,我认为那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更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完全教不明的学生的,只有不高明或者甚至不懂、抑或者别有私心之欲利不可告人的老师。
任我行回复东靖
东靖兄竟然用白话文,我大吃一斤
东靖回复任我行
任我行师兄,我何时不是用白话文?有时是没办法只能文字尽量简。可能因为我比较懒写字也挺慢,典型他们说的中国人性格。
布丁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顶礼轻心师兄,不着相的喜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布丁
大家今后要顶礼天地,佛菩萨在何方?大家各自参研。
如心佛亦尔
感恩“靓手靓口”轻心借此问题为大家解惑!每每想到轻心大哥用手指写出这么多,就很感动心疼。我常常发觉自己面对与人沟通的时候抓不住重点,有时候急于倾诉而不管别人的反应,活该不受喜欢啊
狐兔
直到轻心老师指出,我才发现一个千古大问题——佛教并不是佛陀成立的,也并非他的意愿。
佛教是后世的人以他的名义自发成立的组织形式。
像轻心老师这种自由野生的佛法修行者,现在时代看起来有点特立独行。但却是佛陀时代的常态。
正如轻心老师曾强调的一点:佛法不是佛陀发明的,只是在他出现之前不是叫“佛法”这个名义而已。
任我行回复阿拉雷
自由野生的修行者,确实如此,我觉得佛法是一种真理真相,是一直都存在的,佛陀发现了,然后喜大普奔,等到众生无法接受这种真相就是末法,但是这个真相不会消失的,等到弥勒佛那个时候,他又会发现这个真理真相然后又喜大普奔
狐兔回复任我行
我觉得,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明白到这个真相,就是觉悟。寻求这个真相的方法途径,就是法门。
各种正信的法门,都是对一个真相,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诠释。
任我行回复狐兔
真相只有一个,你是《名侦探柯南》的粉丝吗?哈哈开玩笑。我觉得你说得很好
狐兔回复任我行
不是呀~☺☺嘻嘻,我最喜欢的动画是《家庭教师reborn》 谢谢小姐姐夸奖啦,还请多多指教
任我行回复狐兔
互相讨论,共同进步!多多看轻心师兄的文章,然后把那种思想运用在生活中,然后你过一段时间再来看同一篇文章,你会发现又有不一样的理解,非常神奇,你试试呀
狐兔回复任我行
嗯嗯~我正在尝试呢。因为轻心老师说过,光看帖而不发言,不通过提问带给其它人启发,是一种贪。所以我现在硬着头皮踊跃发言。
任我行回复狐兔
我曾经也是看帖不发言的人,我也被轻心师兄“教训”过了
狐兔回复任我行
想想也是很惭愧。轻心老师每篇文章都要反复编辑好几次,常常写到深夜,甚至是生死交关的手术之前….他还要上班,修行,还要布施和开导好多人。
他在知乎这么努力,只为了能更加利益到读者,令大家有所启发学习。
而我却因为怕自己提问提的不好,会露怯;或者暴露出自己的懒惰不精进,而老是潜水,看帖不回。枉费了他一番心血。
狐兔
佛教是后人借佛陀名义成立的组织。佛陀只是被追认为“荣誉教主”,并不是他的主动意愿。这个事实已足够我消化很久….颠覆很多从前看似理所应当“约定俗成”的观念。紧接着就是思考,如何不拘于所处时代与环境,出世与入世的限制,真正将法理落实生活,做一个合格的修行人。
一叶菩提
现在汉传修行圈很多人是反对佛学研究的,但有些人连基本的对错都不知道,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修佛的。
狐兔
我相信轻心老师!敢冒宗教与世俗之大不韪,说出关于禁欲与超度的,皇帝的新装般的事实真相。好佩服您的勇气,直心与担当!
勝果二郎
僧团是释迦牟尼亲手创建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佛教指的是佛陀的教法,学习佛教必须皈依僧,也就是世俗所说的佛教(宗教团体)。作为教法的佛教和作为宗教的佛教其实是一体的。有人理解错了,以为可以自己学习,不用这个团体,其实加入团体就是这个教法的第一课:亲近善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勝果二郎
以上这些说话我八岁已经知道。
我13岁已经皈依三宝了,现在有些人公开收钱回答佛法问题,简直妙绝。
空空
看了你的答案,差点被你骗过去,呵呵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骗了什么?
空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真快啊,看来你空闲啊(不对,应该说你很用功啊~~~~~)。你就说,释永信跟妙祥谁是邪师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一、我正在上班,一日忙起码超过19个小时,你比我空闲,还是我比你空闲?
二、我不认识这两个法师,再者别人正邪也跟我无关,作为求觉之人只需要“认识自己心、显现自己佛性”。
三、花时间去研究自心以外的正邪,代表多事、代表八卦、代表“游手好闲”。
四、花时间针对自心提升,代表“用功”。
五、人人都具备二十四小时,不知阁下是游手好闲?还是用功?
六、呵呵,代表阁下整个人生吗?
空空
呵呵,真是笑话,你在另一个答案里可是隐喻,不对是明喻这两位的作为啊,现在居然说不认识、无关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一、阁下真是一个快乐人,经常耳中都听见笑话,所以呵呵。
二、我在另一答案隐喻,只是带出网上论坛的强烈对比,代表我认识他们吗?阁下逻辑可能有问题,应该及早治理。
三、你认识我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阁下的主页介绍自己为“三观正、讲道理、尊师重道、敬老爱幼、敏感、纠结”。
一、三观正,会纠结吗?
二、讲道理、会敏感吗?
三、尊师重道,只会尊重自己的师及自己的道吗?
四、敬老,如果我年纪比年长,阁下会尊敬本人吗?
五、爱幼,如果我年纪比年少,阁下会爱本人吗?
六、什么叫正师?
七、什么叫邪师?
八、你是正师,还是邪师,如果你没有能力去分别正师,阁下何必纠结别人的师?
九、如果阁下有能力分辨正邪,阁下已经是一个师,重点是阁下有能力未?
十、如果阁下有能力分辨正邪,何不直接说出论点,来证明阁下能力如何正?
空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1、你这是恼羞成怒了吗?请问你是在弘扬佛法吗?请问你学的是正法不?
2、如果你是学正法的,你只需要告诉我妙祥跟释永信谁是邪师?
3、因为我希望认识学习正法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问一、你这是恼羞成怒了吗?
答一、阁下觉得我是一个会怕羞的人吗?觉得我有那一句说话愤怒了?
问二、请问你是在弘扬佛法吗?
答二、那就要问你自己知道什么是佛法,如果你都不知道什么叫佛法,你如何证明我在弘扬什么?
问三、请问你学的是正法不?
答三:如果阁下不了解何谓正法、何为邪法,阁下可以学什么?
问四、如果你是学正法的,你只需要告诉我妙祥跟释永信谁是邪师?
答四、如果我是学正法,我必不会告诉你“妙祥、永信”谁是正邪师。
问五、因为我希望认识学习正法的人?
答五、阁下希望学正法,那就要首先寻找懂得正法的人,然后再能学习正法,闭门造车,迟早走火入魔。
空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恩,好的,我知道了。邪师就是,我问你个问题,你就推三堵四,菱模两可,处处留一手,不给人个石锤,不停的拖。再见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問:邪师就是,我问你个问题,你就推三堵四,菱模两可,处处留一手,不给人个石锤,不停的拖。
答:
《六祖坛经》云: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意译:
若然认为他人有过失,自己没有过失,这个认为就已经着了二元极端之相
他人有过失而我没有过失,这个「我的分别心」就是「着相」,站于修持「般若」就是一个过失了。”
明白这段经文,修行佛法无非就是“破尽二元”极端观点与立场,因为人世间的烦恼无非就是二元而来。
感觉“模棱两可”,皆因阁下“患得患失”。
感觉“处处留一手、不停的拖””,皆因阁下坚持执着,非要坚持一个观点不可、非要排斥一个观念不可。
消化啦,二元极端掌门人!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二元对立烦恼多,
破除四相笑呵呵,
正法邪用三恶道,
邪法正修成佛陀。
井底小蛙看世事,
自我中心大无知,
如明般若观自在,
波罗密多好做事。
空空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恩,所以说你是邪法正修了,所以说你是邪师了。你这是不对的,你会上瘾的。你要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空空
孺子不可教也。
闻鸡起舞回复空空
你是不是喝酒喝多了,出来解放天性,赤裸裸的血口喷人,挖陷阱,你傻别人又不傻,赶快回家睡觉吧!
苏沐泽
厉害啊
雷锋侠
对民间佛教极其反感的无神论者表示受惠于你,我现在也想跟着你好好了解下什么是真正的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