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昨天提及对物件用专注力加持,问题出来了,如何拥有专注力?根据笔者体验,专注力来自于“精神统一”,要知道如何精神统一,大概可反过来说:“为什么不能精神统一?”答案很简单~“患得患失”,这种心态是无法达到精神统一,学习能力、办事能力必然也无法发挥潜能,亦即所谓“心散、游白云”。

精神统一是可以段练出来,完全跟任何宗教无关,根据个人体验大概有两点可留意:

一、日常待人接物的心念

日常待人接物的心念,是否具有过多的个人主观判别,亦即佛法所指的“分别心”。

此处的分别心是指“判断时同时界定该观点为唯一必然及永恒不变”。

例如:A君感觉今日天气很好,尽管确实今日风和日丽,不热不冷、不干不湿,但A君的观点并不等于B君的观点及感受,也不意味A君今后的观点。

举一反三,便可得知世间个人感受及观点也是此原理,皆是由内心所缔造的投影~“不是唯一,也不是客观,亦不是永恒”。

“坚持个人投影唯必然”这种界定,就是佛法所指的“着相prati-ṣthita lakṣana”,亦即现代语勉强所说的“黏附”。

如果于日常生活段练思维“不黏附”,情绪思路就会较为平静及清晰,专注力就会集中,亦即所谓“精神统一”。

二、静坐

静坐就是“静心而坐”,把一天的繁嚣事务放下,心无杂念,锻炼让心平静地坐着15至20分钟,就可以训练精神统一。

以上两种切入方法是也须进行,人心慢慢就会容易进入精神统一。

~轻心

P.S 以下两个连结对“分别心”作出较细腻的描绘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尝试参阅。

《六祖坛经》内“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究竟是什么意思?
《六祖坛经》内“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究竟是什么意思?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343.html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尤其是这个连结内容,是锻炼精神统一的其中快速方法,想学习对物件加持的人,首先要学习精神统一,这是根。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人问如何相信笔者所说的方法是真?

不如我反问:“阁下觉得本人的思维是否清醒?为什么不这的思维会这么速度快?”

其实这篇文章是我今早10:30am写出来,只用了半小时。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关于打坐念经时经常走神的问题?》
关于打坐念经时经常走神的问题?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840.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专注力来自精神统一,情绪容易七上八落的人,越容易心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其实专注力不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脑部的激素影响。无论先天还是后天,情绪七上八落就一定会令到自己专注力不足,所以要双管齐下,静坐+看通世事本质。

世事的本质就是无生,一切都是自心执取观念下所创造的投影,是空的。

物质及世事是否存在,建基于心是否感觉得到,否则一切纵有如无。

《复仇者联盟3、4》有人看见iron man 死及 蜘蛛侠死,因此感动到喊,这种感受其实因人而异,我们不能否定观众当时的感受,也不能肯定值得伤心的理由。

知道很多读者经常对轻心的说话一头雾水,其实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我的思路确实有别于一般民间信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我懂得打字,基本每天也可以写一篇5000字的文章,正正就是因为我的心比较静。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人问我是否读书很好、学历很高?大错特错,我从来不会虚伪,笔者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长期考试考第尾。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高中都未读,更加莫说什么大学,但我所知道的领域不比一般人少,甚至有时候知得更多,因为领悟能力比很多人更加深层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