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温馨提示:以下回答并没有说出“吃素、吃肉”的优越性,内文目的只是令各大读者产生脑震荡,挑衅及制造事端的人,请绕道而行,一律拉黑,敬请合作》
問:学佛10年还吃肉,会不会对修行有影响?
答:这个问题表面简单,但个中不算简单,理据如下:
如果首先将改成“学佛10年以上、学佛10年以下”……
一、学佛「10年以上」还吃肉,会不会对修行有影响?
二、学佛「10年以下」还吃肉,会不会对修行有影响?
三、学佛「10年以上」还吃素,会不会对修行有影响?
四、学佛「10年以下」还吃素,会不会对修行有影响?
以上初步举出四点,明显表面带出了“学佛日子多久”、“还吃什么”、“会否对修行构成影响”?
但如果将“日子多久、还吃什么”首先拆除,抽丝剥茧、煎皮拆骨,便可得出另一多角度的理解。
笔者把问题改成如下…….
《学佛吃什么,会对修行构成什么正负面影响?》
我们此刻首先看一个古语: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
文字大意:
“君子对于禽畜,看见牠们活生生的时候,就不忍心看到牠们死去。
听到牠们临死前之哀叫声音,便不忍心吃牠们的肉。
故此,君子总是远离宰杀禽畜的厨房。”
~《孟子》
相信大部份人看见这个古人的说话,也会对其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到欣赏,因为以上触动了人类之“道德观念”表达。
但值得留意的,佛法是不是教人认识道德观念?这就值得商榷。
- 如果在不明佛法所指“学佛本质”是什么的前提之下,就任意依从民间传说以讹传讹來做不做一件事,这岂非正在“学法律”?
- 这是佛教板块,这是探讨学佛领域,否则这就决定是“学迷”。
印度梵音buddha,中文意译为“觉”,根据《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经文记载:“离一切相,则名诸佛”,大意是指:“离开对一切感知的滞留,此情况称为觉悟”。
题主在提问中表明是学佛,亦即是代表“学习觉悟”,如此一来,这个重点便出来了,我们可清晰看见提问核心,“学习觉悟~学佛”是提问中“题眼”,因为如果脱离了“学佛”两个字,再说下去已经“离谱”。
OK!一切要回答的关键核心已经呼之欲出,如果搞不清楚什么叫“觉”,却着眼在“学习觉悟多久?还吃什么食物?”岂不是本末倒置,再回答下去已经“答非所问”,因为提问的字眼已经引导读者“偏离学佛”的本身。
- 笔者不打算长篇大论来解说“应该吃什么?应该不吃什么?”
- 站在大乘佛法而言,已经陷入“二元对立”偏见之中。
- 陷入“二元对立”偏见,亦即“落二边”,已经构成不清浄,完全谈不上慈悲可言。
举例说:“伊斯兰国”的IS恐怖分子,很多只素食主义,却不断活生生将俘虏的人头斩下来,由此可见,拣饮择食并不能反映其内心怎么样。
喜欢吃素、喜欢吃肉,只是感兴趣的领域不同而已,谁知道“喜欢、排斥”,以上两者已经是“贪欲”,完全平等,全无优势可言。
根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经文所指:
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
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
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
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注 1:如来觉,就是指“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所觉知)
(注 2:一切所感知的叫“法”或“相”,在“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所觉知”之下~如来觉,就明白法相本质全部也不存在“生㓕、二元对立、真假”,亦即所谓“无生、无灭、离二边、不实”。)
有心求觉的人必须明白,一切可使自己长养慈悲心的手段也可运用,如果不明白内涵,却只滞留于表象纠缠不放,就会被表象感知所迷惑,属于“着相”。
P.S
带着杀心食素,残暴不仁。
带着悲心做人,慈悲为怀。
如果我吃什么,就代表成就什么?是否应该吃个佛?hahahaha……..
~~~~~~~~~~~~~~~~~~~~~~~~~~~~~~~~~~
《轻心修行话》
根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经文所指:
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
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
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
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注 1:如来觉,就是指“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所觉知)
(注 2:一切所感知的叫“法”或“相”,在“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所觉知”之下~如来觉,就明白法相本质全部也不存在“生㓕、二元对立、真假”,亦即所谓“无生、无灭、离二边、不实”。)
- 这段经文清清楚楚说出“无生、离二边”的思维, 即是般若。
- 离二边,就是说超越两边观点的滞留,达到“心无去处”来面对生活,这是属于契入「如来觉」的修炼方式,这才是真正清浄,決不是民间指的斤斤计较地滞留单一观点。
- 这个方式就是大乘核心的清浄修行方法,叫“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亦即《七佛通偈》所说的“自浄其意”,才是真正诸佛所表达的言教。
- 此刻有很多人滞留于“吃肉、吃素”这个形式领域,完全违背“如来觉”的要义,离心说道,违背佛法,这是“外道”之说,称之为“着相pratisthita laksana”,完全谈不上佛法可言,又如何称为学佛?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个人可以用任何方式作为培养出慈悲之手段,但“决不可将该个人方式强加于别人作为必定基准”,否则已决定是滞留于“我的观念”。
- 如果带着事事以自我为先的观念,此乃完全违背慈悲之平等心。
- 真正的大慈大悲心叫“maitra citta maha karunika”,这个大是代表离相,既然离相,即是驾驭了感知,怎会滞留眼前种种吃了什么?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明,根本就配不上是学习大乘佛法。
- 故此,笔者不会跟人研究吃什么,重点是你的心及动机如何,所谓万法唯心,与其拣饮择食,倒不如重新正视什么才叫“慈悲、清浄”?
题外话,2500年的世尊及其僧团是以逐家逐户行乞作为基本饮食渠道,站逻辑上而已,已经可以推断施主是否个个持素,试问一个大慈大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佛陀,会教人去研究钵的食物如何吗?
故此,笔者不会跟人研究吃什么,重点是你的心及动机如何,所谓万法唯心,与其拣饮择食,倒不如重新正视什么才叫“慈悲、清浄”?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sakyamuni释迦牟尼
- 大意指:不应该滞留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的感知而去面对一切。
见到吗?《金刚经》清清楚楚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现代部份佛教信徒拣饮择食,这样会是佛法吗?
笔者建议有心求觉的信徒,应重新正视究竟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本质,从今以后不能再以讹传讹,否则佛法又怎能薪火相传?真理是越辩越明,不是用片言只语可以危言耸听,共勉之。
以下两三连结文章读者可以尝试参考….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植物也有神经系统(误),可以繁衍后代,也属于生命。为什么佛教还要提倡吃素?》
植物也有神经系统(误),可以繁衍后代,也属于生命。为什么佛教还要提倡吃素?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635.html
《吃素比食荤更慈悲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80746/answer/191081798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带着杀心食素,残暴不仁。
带着悲心做人,慈悲为怀。
誉睿
想斩断贪欲,解除烦恼,却在吃什么东西,看什么经书,拜什么菩萨上着力……岂不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Handsome轻心(作者) 回复誉睿
如果我吃什么,就代表成就什么?是否应该吃个佛?hahahaha……..
誉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天天吃素怕不是要成为白菜豆腐了……,这样就无欲无求。但还是有吃的欲望……怎么办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誉睿
不知道喜欢“食雪糕”,可以成就什么影响?
禅123
佛陀的确当时是有吃肉的。吃肉吃素跟慈不慈悲无关,种植业也有无数虫子丧生
禅123
佛法没有教我们拣饮择食、贪素厌肉,平常心就好
禅123
吃不吃肉,也跟杀戒无关,不杀戒重点是破除对仇恨的执,和秉持平等心、慈悲心
禅123
佛法无提倡食素、无提倡食肉,只教人不滞留感知,驾驭一切观点与立场,永不滞留二元对立,随缘而活,不曾教人拣饮择食、贪素厌肉
禅123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吃雪糕可以成"白雪公主"
似是故人来回复禅123
吃雪糕还不是要变成冰雪女皇,let it go
初尘回复誉睿
尽量少吃肉吧 ,与众生结恶缘 ,我打你一下你尚且有愠意 ,何况是吃你的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想注意健康,少肉多菜,对气脉确实有畅通效果,只是否能够培养慈悲,各自问心。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食素就沾沾自喜,我只会笑你无知。
美莉娅姆
唉,感觉题主学佛十年还在纠结应该吃肉还是吃素的问题实在是可惜。题主的问题其实感觉已经预设了学佛吃肉不好的观点。佛法离两边,不曾教人应该食什么,食素不一定代表这个人就慈悲,食肉也不一定代表这个人就不慈悲,重点是发心。
Handsome轻心(作者) 回复美莉娅姆
根据传说,食泥可以成就“阿罗汉”、食风可以“成佛”。
禅123
是呀!他们怕吃肉以后有果报,以为这样不慈悲。却不知贪吃素,有吃素的执着欲望,也会有因果轮回。因果轮回跟吃什么无关,跟滞留的心念有关,有执着就有因果轮回
一蓑烟雨
佛法是不二法门,破除一切二元对立,滞留一端已是执着。
找出一边粉碎,并不如法。应同时找出另一边,两边一起粉碎。
“贪恋吃肉”应粉碎,另一端“讨厌吃肉”也应一起粉碎。
“贪恋吃素”应粉碎,另一端“讨厌吃素”也应一起粉碎。
说到底,要粉碎的根本不是“吃肉”“吃素”本身,而是要粉碎心滞留于“二元对立”的状态。
“贪恋”“讨厌”皆是滞留于二元对立,都是“落二边”,根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东靖
中文古字的斋,下面是一个心。代表持斋是清净心。就是破除了执着,不落二边,秉持心无去处的波罗蜜多心。无染污,无滞留的心叫清净心。也叫持斋,心斋,跟吃什么没有任何关系。
对此,轻心大哥回答题主说的非常清楚:带着杀心食素,残暴不仁。带着悲心做人,慈悲为怀。残暴与慈悲永远不是体现在、吃什么、不吃什么的分别心上。题主可能是被民间传说严重误导。
所以,题主如果想持斋精进修行,就必然不离学习领悟般若智慧。若此,同时也可以看地藏法门三篇。若题主真心学佛,欲修行求觉,相信必有收获。共勉。
闻鸡起舞
被大家的幽默笑死了,佛是“觉”觉醒的意思,觉醒的是心。佛法不会局限让人吃什么不吃什么,重点是当下的心是怎样!慈悲不是面对尸体,而是生命!
一蓑烟雨
吃素能成佛,那修行最快的一定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从来不吃肉,只吃素。食肉动物就惨了,总不能逼着它们吃草吧。
闻鸡起舞回复一蓑烟雨
那岂不是一个草原都是“佛”
一蓑烟雨回复闻鸡起舞
那可能会有这么一个新闻
“青青草原”最新报道:
靠吃草成佛的喜羊羊先生,正在度化宿世冤家灰太狼先生,每日强制喂草十公斤。而狼先生白天塞进肚里的草,晚上都吐出来了,业障深重啊
似是故人来回复一蓑烟雨
哇,吃素动物都会成佛了。哈哈
一禾
纠结于吃素好或不好,吃肉好或不好应该也是属于师兄所说的追求修行的仪式感中的仪式之一吧,天天说这相那相,又自己创造出种种相来满足自己的执着,已经着相。
Handsome轻心(作者)
我看见你们的回答令我捧腹大笑,而且令我笑中有泪,究竟有多少人明白慈悲的意思?
Handsome轻心(作者)
我看见你们的回答令我捧腹大笑,说得好有道理,而且令我笑中有泪,世上有多少人明白慈悲的意思?唉…..
今天研究下半身不举。
明天研究吃那样东西可成佛。
后天研究怎样孤独一生。
如果这样叫学佛的话,交由他们去学。
佛陀所指的「止息貪欲」,是指降伏对感知的攀附滞留,而不是教我们做一个“虐待狂”!幼稚到不得了。
我发觉民间佛教徒彷佛都非常喜欢SM,唉…….
一禾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以自我虐待希望能够换取所谓的福报和好处,迷信到不得了,不过迷信讲究的是一个有求必应,求苦得苦,苦了又想逃脱,又加剧对自己的虐待,如此循环往复,轮回不息,真的可怜。
东靖
过去,我所见到的民间信佛人,真心没几个人明白的。好象不吃肉就是在信佛甚至学佛的路上。否则就不是在修行。说穿了,无非追求一种修行仪式的存在感,却永远不去思考,学佛到底是学什么?已经严重导致心的染污,严重滞留于自心的执着却不自知。唉,晕倒无数次。
Handsome轻心(作者) 回复东靖
是他们由于不明佛法究竟要修什么,所以转移到形式上主义,来满足那份“修行存在的执着欲望”,研究吃什么可以成佛,倒不如研究思维怎样才能做觉醒。
东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呀。现实中身旁往往看到这样,把饮食当做修行,却根本不能明白、甚至不接受、不相信、修行就是修心,就是破除自心的种种执着。以致把自心的执着观念当作修行。我心里都很难受。也只能是随缘尽心。
轻心大哥文章里把行者修行的真实义、演说得清晰明白 ,只是希望天下有缘人,相应自心,从而真正踏上自心觉醒之路。
唯祝愿:天下有缘人皆能离迷向觉,觉于自心,从此真正行菩提道,皆得成就。
完全
楼上知友们的回答真是幽默有趣又蕴含着哲理,回答的非常好!
但我想分享《狮子王》故事中老狮子木法沙和小狮子辛巴的一段对话:
(一望无际的非洲平原,阳光灿烂,树木青葱,动物们幸福地生活着。)
木法沙:辛巴,你看,阳光所照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国度。
辛巴:哇!
木法沙:一个国王的统治期就如同太阳的起落一样。辛巴,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成为新国王的时候和你一同上升。
辛巴:这些都是我的?
木法沙:所有的一切。
辛巴:阳光能照到的所有的东西!那有阴影的地方呢?
木法沙:那在我们的国度之外,你永远不可去那个地方,辛巴。
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随心所欲啊。
木法沙:哦,国王并非凡事随心所欲这么简单。
辛巴:不是的吗?
木法沙:辛巴,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那种平衡,还要尊重所有的生物,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辛巴:但是爸爸,我们不是吃羚羊的吗?
木法沙:是啊,辛巴。我来解释一下:我们死后,尸体会成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庞大的生命圈里我们是互相关联的。
在我看来,真正的慈悲是对万物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不执着的“平等心”。无论是执着于吃素与吃肉都是一种“心有去处”的表现,已落二边,不是平等。
Handsome轻心(作者) 回复完全
故事语重心长,但有多少人看得明?
Handsome轻心(作者)
部分学佛者明白因果,坚称不杀生命,却接受使用木器,车子的车轮,亦是由树内橡胶提炼而成。
谁知木是砍伐树林而来,过程中伤害、殺害了无数昆虫生命及家园,田中种植蔬菜水果,亦是用农药或方法消灭昆虫。
明白以上事实,便知道人类所吃的食物根本永远无法摆脱“有觉知的生命~有情”。
闻鸡起舞
万物平等~慈悲是面对生命,而不是尸体
阿菩
说的真好
学佛~是学习觉悟,如果因为吃素沾沾自喜,对吃肉的人各种看不起,甚至厌恶。
试问这种人就算吃素,对于“灵性”上有何提升?
所以吃不吃素不能代表什么。
学佛要有正信,首先要明白佛法教的是什么,才不会越学越迷了。
雨伞
食肉食素都只是”相”,合理饮食,让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即可。即是满足人自身最基本的诉求。
慈悲心是明白佛法核心”般若”后一种思维上平等心的流露。与吃什么根本无关。
与其纠结吃什么对自己有影响,不如好好想想此刻的心对自己是否有影响?
一蓑烟雨回复雨伞
是啊,佛法说心不说相,“相”是“心”这个投影机投影出的电影剧情,不明白“心”这个根源,而去研究表相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无有是处。
清欢
佛法是教人超越一切观点、逻辑、立场、对立来面对人生,排斥吃肉已落两边,无论吃肉或素都会牵涉生命,无关慈悲,不刻意挑拣排斥,随缘而吃。
汪hhhhhh
预设了食素比食肉好,有优越感,就已经是执着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笔者建议有心求觉的信徒,应重新正视究竟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本质,从今以后不能再以讹传讹,否则佛法又怎能薪火相传?
真理是越辩越明,不是用片言只语可以危言耸听。
任我行
《达摩大师破相论》中有:“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
Handsome轻心(作者) 回复任我行
如法。
Handsome轻心(作者)
个人可以用任何方式作为培养出慈悲之手段,但“决不可将该个人方式强加于别人作为必定基准”,否则已决定是滞留于“我的观念”。
如果带着事事以自我为先的观念,以“喜欢”或厌恶”的心态来面对眼前的食物,此乃完全违背慈悲之平等心。
真正的大慈大悲心叫“maitra citta maha karunika”,这个大是代表离相,既然离相,即是驾驭了感知,怎会滞留眼前种种吃了什么?
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明,根本就配不上是学习大乘佛法。
故此,笔者不会跟人研究吃什么,重点是你的心及动机如何,所谓万法唯心,与其拣饮择食,倒不如重新正视什么才叫“慈悲、清浄”?
赵国臣
你好答主师傅,我就是因为媳妇学佛执迷,没有悟大智慧,所以我也产生了烦恼,首先说明我是不大相信的,但以我来看,我媳妇她确实对于很多问题二元对立,不能放下,却还相信自己有感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赵国臣
我们不要将宗教及学佛扯上,首先要明白人间的所有际遇,本来只是一个中性的运作。
你没有听错,为非作歹、打家劫舍,也只是中性的运作,皆是幻影。
面对别人如何斤斤计较,我们是没有办法介入,重点是我们自己的心有没有斤斤计较。
一蓑烟雨回复赵国臣
你好朋友,你想要帮助你的媳妇离迷入觉,这份心值得肯定赞赏!看到你为此而感到烦恼,我给出我的建议供你参考:
你的媳妇信佛,那么和你的媳妇心平气和的探讨佛法会是一个好的切入,建议你先了解一下佛法,如此才能给你的媳妇指引方向。夫妻双方朝夕相处,最能帮助到你媳妇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
这位答主在知乎上写了四百多篇回答,十几篇文章,建议你系统的读一下。读完多加思考,有了理解后时不时的和你媳妇坐下来心平气和的探讨佛法,并抛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对方的思考,机会合适的话也可将答主的文章转给对方看一下。
自己加深了对佛法的理解后,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对方。
我推荐你先读一读这两篇回答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请善知识把佛法见解,用最通俗表达一下吗?谢谢。》
请善知识把佛法见解,用最通俗的言语或文字表达一下,好吗?谢谢!?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756.html
禅123回复赵国臣
既然你察觉到妻子学佛已经开始走极端,偏离了"一切都不要执着"的佛法本意,那你作为关心爱护她的丈夫,可以耐心指引她,开导她…她会听你的,慢慢就会明白的,放心吧
赵国臣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还是不太懂,我在她们的道场待了几天了,每天都在念佛和拜禅,还经常讨论感应佛菩萨,我个人不喜欢,但是媳妇怀孕又走不开,很纠结。
赵国臣回复一蓑烟雨
是的,谢谢你,我是要多了解了解的,因为佛法确实博大精深,其智慧穷极一生也未必能探索个七八。
赵国臣回复禅123
其实我不知道为啥她们这么崇拜抄经拜佛和念佛的方式,整天说不信佛业障重啊,吃肉业障重啊,别人不信佛好像都是错的一样。真是有点可怕。
你快乐就好
“吃肉”和“吃素”都是中性的相,跟慈悲不慈悲,杀生不杀生没关系,心外无相,因为人心着相,才会生出种种诸如“慈悲”、“不慈悲”等二元对立的观点。不因为“这个”或者“哪个”而吃什么做什么,随缘“吃肉”,随缘“吃素”,随缘而行,真正的慈悲是离一切相而生起的平等心。
树梢上的小鱼儿
佛祖让人觉悟,根据不同的人根性,施不同法门,说千道万都是手段,但是无数的人把手段当目的,当教条,好累啊。觉悟非得参禅打坐嘛?非得持戒嘛?哎,本末倒置嘛?当然人人都没有,万事万物缘起性空,无自性,本来面目一现,哪还有什么一个我,一切不过是自我大脑里的胡思乱想,色也好,空也罢。反正都在那儿,人嘛,总要确立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哪来什么价值意义,因此一厢情愿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非要弄个二元对立,凡事都要带着个有色眼镜看自己,看别人,看世界,于是就得出一系列荒缪的结论和造作,我看到的都是真的,我说的都是对的,不容置疑,以为什么都明白,觉得把什么都看明白了,就是看不破那可怜的自己。哎!我有点体会佛陀的苦心了,明白佛陀的平等心, 慈悲心,清净心。真的是天下本无事,我们这些庸人自扰之啊。人啊!还得自度啊,谁都救不了你,自助者天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