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几。即不至死,而身体孱弱,无所成立。及长而娶妻,父母师长绝不与说保身节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贪房事所致。(文钞三编卷二复真净居士书)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过重,或纵心冶游,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伤精神,或手淫而泄弃至宝。由是体弱心怯,未老先衰,学问事业,皆无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属孱弱,或难成立。而自己寿命,亦不能如命长存,可不哀哉。(文钞三编卷二复永业居士书)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艳女来奔,妖姬献媚,君子视为莫大之祸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临,皇天眷佑;小人视为莫大之幸福而纳之,必致灾星莅止,鬼神诛戮。君子则因祸而得福,小人则因祸而加祸,故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苟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则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乐,以及子孙无穷之福荫、来生贞良之眷属,断送于俄顷之欢娱也,哀哉。(增广文钞卷三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手淫不会直接伤害到他人。手淫和夫妻交合一样会出精,为什么手淫就是邪淫讷?是说夫妻交合会阴阳互补呢,还是说手淫动淫心太重,夫妻之间欲望会慢慢趋于稳定。
二、正文区
佛法从来没有表达过自慰属于邪淫。
人掉进茫茫大海之际,本能反应会把眼前所见之物件用力抓紧不放。这种本能反应亦呈现于迷信者无办法发挥“上半身”的头脑思维,也就转移到“下半身”两大腿间的性器官。
一、为什么人会打劫?
- 因为职业得不到成就感。
故铤而走险,不惜牺牲自由,愿承担牢狱之灾的风险,甚至生命。
二、为什么笔者小时候会偷东西?
- 因为生活完全得不到任何物质满足。
看见父母大鱼大肉,不断赌博,却不愿意买一个玩具给我,不愿意请我吃一杯雪糕,故此,我经常到商店偷东西。
三、人为什么会感觉到非常淫荡?
- 因为生活中“肉体、精神”也得不到满足。
甚至带着一点自卑,听不懂?说到你懂。一个万人迷,需要去用钱买女人性服务吗?长期嫖妓的人,只意味现实中根本无女人喜欢,所以才花钱购买一份“男性发泄成就感”。
四、为什么要“强行禁欲”?
- 因为根本不知道怎样才是佛法修行。
- 民间传说认为只要“性无能、性冷淡”就是“清高、清净、修为高、道行高”的表现。
- 谁知道对男女都没有无半点“生理性反应”,原来是性功能障碍,属于一种病态,这不是性无能又是什么?
很多迷信者以这种不合情理的逻辑作推论,界定“性无能”等同“修行人”,结果就把单身没伴侣而自我解决性需要的行为~“自慰”界定为~“邪淫”,这种掉进不合逻辑的怪圈,竟然举目皆是。
(注:翻查南传巴利三藏经典,从来没有说自慰是邪淫)
- 潜移默化,民间都认为无性反应就是高手,故此,民间信徒都不知廉耻地高调说自己性无能,以此为荣。
五、谁知道暗地里身体已经清楚告诉每一个人,如果身体并未出现病变前,仍然必会“性有能”。故此当性能量累积到临界点,就会一触即发,产生反作用,越压抑就越好色,结果禁欲者反变成“淫棍”。
筆者作為男兒身,清楚明白有适当疏导性能量的人,反会变得更加容易专注修行,一切顺其自然,毫无拘束,只要使到身心一感受到负面,自然收敛。
(注:笔者经过10年统计得知,不论男女,刻意禁欲的人更为好色)
- 读者可以留意一下戒色吧,几乎99%竟也是单身,潜台词就是意味有了伴侣之后,其实并不是太好色,而是单身者最危险。
当人类有办法平衡及掌控各种生活领域,自然就不会走到极端,既不纵欲,亦不禁欲,不偏不倚,采取中庸之道面对人生。
(注:出家僧侣刻意禁欲另外作别论,此文章是俗家而言)
《修行的黄金15小时》
经过一年在知乎分享,笔者体验了很多人间的思想,见尽千奇百怪的事情。最深刻的,莫过于佛教徒纠结于“下半身”,有关“禁欲”的课题常常于佛教论坛讨论中为列前茅,雄踞十名位置之内,破坏或丧失生理功能会否为智慧带来升华?还是民间佛教曲解了佛经原意?
回顾一年很多人的提问及本人回答,使我不断思索为什么无数人觉得性欲的念头就是罪恶,然后产生纠结?说到底,就是社会集体思维凝聚所构成的观念而已。
笔者曾经表达过,这个所谓性欲的诉求,可能只占据人类24小时之中的1小时以内,甚至更少。
其余烦恼原来尽在23小时,撇除大概8小時睡覺,就清楚知道人要面对的就是这“黄金15小时”的烦恼。
人的烦恼在生活,理应從生活切入調整,而並非著眼在1小時的小小肉塊诉求,想知最令自己耿耿于怀的欲望是什么领域,只须找出“个人超过1小时追求的最长领域”,便清楚根本不是性欲,而可能名、利、权…..
坦白說,与其介怀这1小时的小小诉求而产生半丝罪恶感,倒不如重点放在15小時所执着的领域來调整。想求智慧,却自虐身心,以为找苦就能得到酬勤,结果上天必应人所愿,把惩罚给予降临身上,这叫“因果”。
再次提醒,学佛绝对不是学受苦,佛法决定是学“离苦得乐”,千万勿以自虐身心来成就那份“修行存在感”,依靠折磨的思路及手段,决定是邪魔外道。
《悉达多》行者,六年自虐苦修,冷了不穿衣,饿了不吃食物,累了不睡觉,结果皮包骨,还好见了有人弹琴唱歌说:“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必须适中。”及后马上如梦初醒,随即不久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有缘的读者看见以上文字,有受惠就调整一下观念,否则当笑话听便说,勿令佛门蒙上不白之冤。
有人坚持“上半身永远举手”。
有人坚持“下半身永远不举”。佛法教人观照洞悉此人生。
迷信教人破坏男女下半身。如果,上半身举起右手不可成道。
此刻,下半身不举亦不可能成道。
以上这个形式主义的肤浅认为,是否可使人“得道”,实在值得大众深思。佛法教人驾驭人生一切感知~离相,从来并非局限任何单一领域。
撇开8小时睡眠,只要对治了15小时的烦恼执着,已经意味对治了烦恼的62%,然后才再针对治1小时下半身、8小时睡眠,已经事半功倍,这才是修行的完善管理。
离相,只是“离开对感知的束缚”,并非离开感知。亦即是说,仍然需要感知,更不能否定感知。
(注:有关“离相”内涵,另见连结)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524.html
《为什么修行要折磨自己?》
修行是否需要折磨自己?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581.html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88.html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
《轻心修行话~1》
自慰变自杀
每天很多民间佛教徒因为“禁欲”而分手、因为为“自慰而负罪感”,更有人最后因此而需食精神药物,甚至自杀死亡,这就是笔者常说勿信禁欲言论之主因,但又有谁相信我劝告?
笔者翻查大乘经文,发言民间根本把“邪淫”曲解。
反而“南传巴利三藏”对邪淫解释得清清楚楚,从来没有界定“婚前亲密、自慰”是罪。
最可笑的,民间连把“中国大乘”佛经也经常曲解……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
站受了“五戒”居士而言…..
“属他之人”这句话,肯定是对应“属自己之人”,这个逻辑相信无人能够推翻。
看文言古文不能断章取义,由“上文下理”得知,自身是指“属于自己”而已。
自身,并非指自慰,古代并没有自慰这个字。
内涵:
属于“自己伴侣”却“幻想成别人”,而进行性活动。
属于“别人伴侣”却“幻想成自己半侣”,而进行性活动。
以上两者才属于“不正当性事”领域,曰:邪淫。
故此,自慰,根本只是个人平衡生理性欲的活动,完全跟“邪”字无关。其次,“淫”字古来语,指“过度、过份”之意,只要不被这个性欲捆绑,而能驾驭这个欲贪,不会因得不到而生起烦恼,念念不忘,就完全不沾不上这个“淫”字。
现代人刻意猜想,一厢情愿扭曲经文原义,为自己制造出不必要的矛盾及负罪感,此乃不理智。
试问一个大彻大悟的圣人的佛陀,又岂会不知身体健康的人类会有正常生理需要,就乃大自然的规律。
故此根本不会禁止自慰这回事,以上说话不存在任何人相信与否,此刻,就当知道一个信息就可以了。
初入接触佛教的朋友此刻,必须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有人因为情侣亲密最后自杀死亡,说也无人相信,佛陀会这样教人吗?
~~~~~~~~~~~~~~~~~~~~~~~~~~~~~~~~~~~~~
《轻心修行话~2》
问:手淫还是算“不善行”?
答:食饭算不算不善?这只是生理构造产生的信息, 世事不会无缘无故出现,身体属于大自然万物的部份伸延,不会错的。
肚子饿的时候产生咕咕叫,食饱的时候会产生胃酸,身体定时定候习惯进食,胃部就会定时定候产生胃酸,如果在这期间不进食,胃酸就会令胃部产生病变,例如“胃溃疡”,厌食症就是这样发生的,这是一种病。 佛法修行并不是用厌离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用驾驭、舍离,厌离、舍离完全是两回事,佛法上的舍离过程叫“不住相apratisthita laksana”,执取厌离属着相,决定无法解脱。
人类当然可以绝对彻底禁欲,重点是该功能就会慢慢失去。失去器官功能,跟智慧提升无关。
笔者没有禁欲,读者可将我的智商跟大家比一比,谁的思路清晰?
民间信徒是纠结于形而上~着相。
大乘佛法修行者是“舍离形而上、舍离形而下”,驾驭观念,所运用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离相,没有这种传承是永远无法看得明以上说话。
笔者每天修行的时间超过23小时,只会着眼23小时,如有留意本人发放文章的时间,通常都在凌晨以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比民間信仰进步快的原因。
民间修行,集中1小时性欲小區域“生理禁止”。
笔者修行,集中23小时思维,遍及全天候任何领域每一細節的“智慧开显”。
民間得到是性无能、性冷淡。
笔者得到是智慧升华。
任何修行人,百年归老的一天,回头一望,如果一无所获,千万不要埋怨及后悔便是。各人所要求不同,剧情就会不同,一切自作自受,这就笔者跟民间信仰最大的分别,大家愿意承受结局就得了。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524.html

三、评论区
禅123
只要不过度,不沉溺就好。
邪淫是指被谴责的、对自我他人有伤害的性行为
Handsome轻心 (作者)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524.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尊是教人如实了知世事的真相,针对自心的执着进行破解,解脱烦恼、契入涅槃。
无奈地现代信徒,当无办法发挥“上半身”的头脑思维,不明佛法说什么,故此,便转移到“下半身”两大腿之间的研究。
说到底就是寻找一份修行存在感,这决定是一种懒散不负责任、不尊师重道的表现,更是佛门悲剧,辜负世尊40多年的言教。
且随风前行
感谢轻心师兄除夕夜依旧在法布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且随风前行
祝你身体健康。
随缘当下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老师,那为什么释迦摩尼在楞严经里说男女交合不好,腥臭啥滴,然后还反对男女性生活,我就害怕了,我怕手淫也不好了,因为佛教毕竟流传千年 ,如果不对那为什么楞严经里反对性呢?如果楞严经是假经,那为什么里面有写的对的地方有智慧的地方,然后还流传千年呢?这楞严经呢!求帮助!
随缘当下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然后老师那是不是就连佛也会有性欲和性生活呀哈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问:是不是就连佛也会有性欲和性生活呀哈哈?
答:佛陀大彻大悟,超越了人类身心的贪,故此不会有性欲及性生活。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问:那为什么释迦摩尼在楞严经里说男女交合不好?
答:
佛陀没有说交合好。
佛陀没有说交合不好。
这是阁下误解。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問:佛陀為何反对男女性生活?
答:
佛陀没有反对“性行为本身”。
佛陀没有认同“性行为本身”。
佛陀只是教人如果心有滞留之处就要降伏。
佛法所指的欲望,是指凡滞留于“观点、立场、取态、认定”,也属欲望,并非局限「下半身」的性兴奋欲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問: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说交合腥臭?
答: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沒有說交合腥臭。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说沒有說交合不腥臭。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問:佛陀為何反对男女性生活?
答:
佛陀没有反对“性行为本身”。
佛陀没有认同“性行为本身”。
佛陀只是教人如果凡心有滞留之处就要降伏。
佛法所指的“欲望”,是指凡对人生领域有滞留于“观点、立场、取态、认定”,并非局限“下半身”的性兴奋欲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問:害怕了,怕手淫也不好了,因为佛教毕竟流传千年 ,如果不对那为什么楞严经里反对性呢?
如果楞严经是假经,那为什么里面有写的对的地方有智慧的地方,然后还流传千年呢?这楞严经呢!求帮助!
答;
纵欲是欲望,应该起戒。
禁欲是欲望,应该起戒。
纵欲、禁欲两者也是欲望,只是取态的观点立脚处不同。
《楞严经》:“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这句经文如法吗?当然如法,因为这说话是针对当时“ananda阿难”遇上隔世情人“摩登伽女”的两人情欲事件而说,完全应机应缘。
如果当日“ananda阿难”沉醉领域是“吃雪糕”,经文就会出现: “雪榚心不除,尘不可出”。 人生沉沦于任何一个诉求领域,也需要“除”,完全平等,不分高低,这个除是指“降伏、驾驭”,并非指“禁止、否定、排斥”该领域,重点是不能“着相pratisthita laksana”,亦即是现代所说的“执着”。
读者听得明笔者说什么吗?这句经文内涵是:“执心不除,尘不可除”,此乃如来真实义,看古代经文必须跳出文字以外的框架,才能洞悉背后的真相。 佛陀洞悉未来世人将会把经文曲解,于是叮嘱弟子今后在经文翻译的时候,须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目的就是提醒后世人明白“如是这样的讯息,只是翻译者个人所听、所理解,不代表百份百是佛陀本意”。
顺带一提…..
由于人类有这个身体,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天性使然渴望各式各样的享乐,不仅仅只是“性器官愉悦”。
渴望看见美丽景象~色诉求。
渴望听见悦耳声音~声诉求。
渴望嗅闻各种香气~香诉求。
渴望品尝各样美食~味诉求。
渴望身体感受舒适~触诉求。
渴望陶醉精神刺激~法诉求。
假如我们用力抵抗、排斥、 否定任何一种感知,视为它们为邪恶、污染、罪孽、洪水猛兽,如此一来,就相等于强力“压制扭曲天性”,这就是完全跟佛法无关,对人类身心会构成伤害。
佛法是觉醒方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它只是一套看通世事、世情的智慧。
简单说,佛法就是一种超越了“科学、法律、人伦、道德、善恶”的观念,完全摆脱了种种观念的框架,亦即是完全不依靠“知识、常识、认识、意识、业识”领域去设置任何观点,破尽二元对立,粉碎一切观点、立埸的系统叫“般若prajna”,中国人勉强翻译成“智慧”。
由于中文字无法表达出这种智慧的内涵,故此,唐朝的僧人直接将这种智慧的印度原来音韵翻译成中文字,叫“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就是“离相的思维系统”。
说到这里,读者应该已经大概知道佛法原来是“超越一切观点与立场的系统,如此一来,当然不会受制于人间种种定立出来的基础,并非间传说般误以为佛法就是“否定、禁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佛法是说“实相”,不是说“法律”,不要令佛法蒙上不白之冤啊!
故此,在“般若波罗蜜多”的系统思维下,“性活动”本身就並无对错可言,错误只是因对“性活动的执着”,凡只要对六根感知产生滞留攀附,当得不到就产生烦恼,此种受牵制的过程,就叫“着相、住相pratisthita laksana ”。
举例说:
A执着食欲。
B执着听欲。
C执着性欲。
在运用“般若”去面对人生之下去“观照”,就明白以上诉求都是平等的,无分优劣、高低。
不会因为食素,就代表清净。
不会因为食肉,就代表污染。
不会因为单身,就代表清浄。
不会因为婚姻,就代表污染。
举一反三,如此类推,中国佛教徒千古传颂的一篇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每一个“不”字就是说实相,就是说出“不要滞留”表象二元对立,万法唯心,森罗万象的千差万别,都只是自心创造出来的幻影。佛法不会否定“人类渴望对六根感官”的诉求,因为这是人类基本诉求。
求觉的人必须体验后“驾驭这份经历”, 否则就要为自心攀附之处而起适当的调整~“戒”,目的就是不能受“六根体验的奴役”。 万法表象只是“中性的活动”,分别的是人心、攀附的是人心、滞留的是人心、执着的是人心,并非“世事、世情”本身。
佛法从来都没有把地球上任何世事、世情另定基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会标签任何一件事情,因为万法本来就受制于看不清的“因缘果”下运作,不能单凭表象作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随缘当下
其实你刚才的问题,我所有文章早已回答,为何你又再重复?
ssorry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原来没有什么戒色,是净六根得大自在。参看了几本佛书也有收获但一直都不是我想的答案,我转了那么大圈又转回原地。谢谢了!
知否
新年快乐~按照经典非时非器非处都是邪淫,因此很多人说自慰是邪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否
祝身体健康。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88.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上座部、汉传佛教对邪淫定义》
根据上座部《在家五戒》的巴利语原文和汉译内容所宣说,释迦牟尼佛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戒律中,在家弟子可依据自己的意愿而选择受持这些戒律。
《在家五戒》中的第三条巴利文为:
“Abrahma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受持离欲邪行学处(即戒邪淫)。”
以上就是世俗所指“戒邪淫”。
欲邪行(kamesu micchacara)中的“欲”(kamesu)是指行淫,即性行为。
“邪行”(micchacara)是指“被谴责的低劣行为”。
将两者意思合起来就成为“欲邪行”,亦即是指“被谴责的性行为”。 如此一来,此条戒律准则的意思便呼之欲出,即“我遵守不做被谴责的性活动”,此处“被谴责的性活动”是指“与不可行淫的对象发生的性活动”。
第一点、由此可见,合法夫妻之间的性活动,不属于“被谴责的性行为”,这是必须注意的第一点。
第二点、“丈夫在有妻子下”或妻子有丈夫”的前提下,再跟其他男生或女生发生的性活,则属“被谴责的性行为”之列。
第三点、性活动是否被定义为邪淫“欲邪行”,重点在于与之发生性行为的对象是否合适。
~《巴利三藏中部注:破除迷障》(Papañcasūdanī)中对于20种“不可性活动的对象”作出界定。
在20种准则之中,完全没有一字提及自慰是邪淫。
知否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您好,第一点,是否持戒与是否犯邪淫并不冲突。第二点,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出于《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这里已经说明自慰是邪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否
曲解。详细留意我的解释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否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完全没有一字表达出自慰是邪淫。
建议同时研究巴利三藏之原文,清晰到不得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再根据北传《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
站受了“五戒”居士而言…..
“属他之人”这句话,肯定是对应“属自己之人”,这个逻辑相信无人能够推翻。
看文言古文不能断章取义,由“上文下理”得知,自身是指“属于自己”而已。
自身,并非指自慰,古代并没有自慰这个字。
内涵:
属于“自己伴侣”却“幻想成别人”,而进行性活动。
属于“别人伴侣”却“幻想成自己半侣”,而进行性活动。
以上两者才属于“不正当性事”领域,曰:邪淫。
故此,自慰,根本只是个人平衡生理性欲的活动,完全跟“邪”字无关。
其次,“淫”字古来语,指“过度、过份”之意,只要不被这个性欲捆绑,而能驾驭这个欲贪,不会因得不到而生起烦恼,念念不忘,就完全不沾不上这个“淫”字。
现代人刻意猜想,一厢情愿扭曲经文原义,为自己制造出不必要的矛盾及负罪感,此乃不理智。
试问一个大彻大悟的圣人的佛陀,又岂会不知身体健康的人类会有正常生理需要,就乃大自然的规律。
故此根本不会禁止自慰这回事,以上说话不存在任何人相信与否。
知否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优婆塞戒经》经中写到的是若属自身,已经算邪淫而并不仅仅是若属自身而作他想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否
看经文必须看上文下理,我八岁已经研究这些佛法經文。
我们是依照梵文、巴利文,不知阁下懂不懂这两种语言?
雨伞
上半身永远举手,下半身永远不举,哈哈哈哈哈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家好,我跟你們不会说太多闲话,明天我会直接帮你們所有冤亲债主一次過做超度,祝你身体健康、願吉祥。svaaha……
快乐
请教轻心老师,诉求与贪图的界限是什么?是回忆这种快感,比如说自慰高潮的身体反应,然后还想在要就叫贪图吗?还是说如果你面前有个超级性感的尤物你身体反应就是叫诉求?
布施波罗蜜多回复快乐
关键在“驾驭”
快乐回复布施波罗蜜多
你的意思是,只要不执着这种感觉,无论怎样意淫都是正确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快乐
快乐朋友,恭喜发财。
不要过分复杂,佛法所指的欲究竟是指什么?叫“着相apratisthita laksna”,并非單單指下半身的生理诉求。
简单说,修行的切入点是“调整对欲的贪”,听清楚对治的是“贪raga”,并非欲,此点必须搞清楚!
問:佛法所指的贪什么?
答:面对际遇时滞留于“个人的利益、意愿、认为、取向”的“想法或言行”。
见到未?根本没有说下半身的事情,佛法所指的“止息贪欲”,就是指“着相”。
欲只是诉求,并无对错,对诉求产生贪,才是生死大事。
布施波罗蜜多回复快乐
既然你已经不贪图这种觉受,为什么还要去意淫呢。当你明白自性,就会知道佛法就是不断破除一切着相(攀附观点与觉受)的过程
粑粑患者
顶礼师兄。人的欲望随着六根摄入而不断转化着,而我们自己如果内心没有一个坚定的对真实的认知(实证),很难能够把控自己去面对这些欲望,也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些欲望。当我们静下来时,又会被空虚占满自己的内心,因为无法达到破我执,心空了就会想要去填补一些东西,这种惯性会让我们继续落入欲望的往复之中。师兄,您对我的这些困惑,有没有好的办法呢,谢谢
布施波罗蜜多回复粑粑患者
因为心在不断攀附,亦即师兄所说的着相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粑粑患者
恭喜发财。我是男人,首先我假设朋友你是男人。
每天我修行的时间超过23多个小时,基本上我睡觉的时候都是想着修行的事,至于我有否欲望,有,但所占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朋友,我们可以静心想一想,究竟我们要注意23小时清醒时候的日常生活,还是纠结在1小时的下半身欲望?
认识我超过一个月的人,也知道我非常在乎效果,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一切以效果作大前提做人。
人的烦恼在生活,理应从生活中切入去调节。
欲望是凡夫本来的特质,有否想过如何面对?
我经常写文章写到凌晨两三点,究竟我的时间应专注在下半身,还是智慧提升?
言归正传,一句到尾……
不论男女,我们血气方刚,不会建议纵欲、亦不建议禁欲,适当的调整,方为皇道,必须学习驾驭这匹野马。
疏导次数人人不同,首先将次数减掉一半,好好消化以上道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粑粑患者
补充一句,如果一個血气方刚的男女,身体上长期没有任何生理性反应,理应及早就医。襌老师本身另外身份亦是中医,他曾表达刻意抑制精液排出,而没有修练特别的气功,“前列腺炎”、不举”基本上便无可避免,消化!
P.S 10年前我曾经做禁欲实验,结果我成就了一年不举,生病了,但是我的智慧从未提升,这就是真正的因果报应。
Handsome轻心 (作者)
禅老师刚刚于新的一年送大家说了几句说话…..
一盏灯辉照十方,
藉此灵光作导航。
勿向歧道拐曲走,
应从圣谛入莲邦。
知否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早些歇息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否
修行是不会歇息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一个收放自如的诉求,又禁什么呢?要禁欲的只是一班“纵欲者”~贪也,大家消化。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从来没有表达过自慰属于邪淫。
人掉进茫茫大海之际,本能反应会把眼前所见之物件用力抓紧不放。这种本能反应亦呈现于迷信者无办法发挥“上半身”的头脑思维,也就转移到“下半身”两大腿间的性器官。
说到㡳,一厢情愿透过“禁欲”找出一份“修行存在感”,此种思路简直是人生悲剧,无知、迷信也。
Handsome轻心 (作者)
题外话,迷信者天天纠结在下半身,恕我直言,我觉得他们非常幼稚….
幼稚并没有贬低的意思,而是佛法真的这样低层次吗?
各大读者可以留意我的文字,应该不是这样肤浅吧,大家加油啦!
Handsome轻心 (作者)
研究下半身?倒不如研究上半身的思维。
哪怕禁欲者可以终身不举,作為太監代表很威吗?不知所谓!!
快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教轻心师兄,你认为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理智吗?也就是说我们离相目的就是充分的把理智发挥出来,而不是被所谓肉体的激素例如多巴胺,内酚酞等控制,而是驾驭利用这些激素?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静等师兄开释
快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还有一问,为什么要倡导行善,而不是行恶,善恶本身不就是分别心吗?
快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教轻心师兄,你认为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理智吗?也就是说我们离相目的就是充分的把理智发挥出来,而不是被所谓肉体的激素例如多巴胺,内酚酞等控制,而是驾驭利用这些激素?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静等师兄开释
快乐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还有一问,为什么要倡导行善,而不是行恶,善恶本身不就是分别心吗?
Chen DunZhi回复快乐
佛法只是让你明白行善与作恶的后果,如果有人执意想要作恶造业,佛菩萨也拿他没办法!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快乐回复Chen DunZhi
我想说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有标准,不就是二元对立,成了分别心了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快乐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707.html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Chen DunZhi回复快乐
无论有否宗教信仰,秉持四个理念便可使世界趋向更和谐。
1:我好、你不好,不该做。
2:我不好、你好,可做也可不做,随缘地做。
3:我不好、你不好,一定不能做。
4:我好、你好、大家好,尽心地做,这就圆满。“我不好、你好”:就是指“舍己为人”,可能会构成对自己的损害,却为别人带来利益。“我好、你不好”:就是指“损人利己”。“我不好、你不好”:就是指“损人不利己”。“我好、你好、大家好”:就是指自利利他,造就平等的大同世界,这种精神叫“大慈大悲”。
快乐回复Chen DunZhi
我秉持理念,不就是着想了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快乐
朋友,看文章吧,再问只会浪费时间。
Chen DunZhi回复快乐
在下接触佛法时间不长,还不够智慧去回答你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修习佛法讲究闻思修,需要循序渐进这么一个过程。就像小学生学数学的时候,老师要求背诵乘法口诀一样,大多数并不知道乘法口诀对初学数学的重要性。
布施波罗蜜多回复快乐
一只狗,猪,猫分别站在你面前,你能分辨它们分别是什么,这个叫分辨能力。班干选举时一个跟你关系很好,一个关系一般,你投了关系好的那个(而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这个叫分别心。即着相
一场大梦几千年
禁欲好难啊
范雷
很有兴趣想知道 :出家师父们对手淫行为是如何界定的?
范雷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人证得阿罗汉果吗?
布施波罗蜜多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东南具体是哪些国家?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范雷
问: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人证得阿罗汉果吗?
答:此刻地球大量阿罗汉,尤其东南亞一带。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布施波罗蜜多
當中包括中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布施波罗蜜多
泰国、缅甸、越南、斯里兰卡最多罗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布施波罗蜜多
但勿看轻中国,此情况超越了罗汉,这种情况叫“明心见性”,亦即是“登记菩萨”,亦即是“十地菩萨”的第一阶段,高手在民间啊!
黎苦
该评论已删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黎苦
问:手淫还是算“不善行”グッ!(๑•̀ㅂ•́) ?
答:食饭算不算不善?这只是生理构造产生的信息, 世事不会无缘无故出现,身体属于大自然万物的一部份伸延,不会错的。
肚子饿的时候产生咕咕叫,食饱的时候会产生胃酸,身体定时定候习惯进食,胃部就会定时定候产生胃酸,如果在这期间不进食,胃酸就会令胃部产生病变,例如胃溃疡。
厌食症就是这样发生的,这是一种病。
佛法修行并不是用厌离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用驾驭、舍离,厌离、舍离完全是两回事,佛法上的舍离过程叫“不住相apratistita laksna”。
执取厌离属着相,决定无法解脱。
举一反三,人类当然可以绝对彻底禁欲,重点是该功能就会慢慢失去。
失去器官功能,跟智慧提升无关,我没有禁欲,所有读者可以将我的智商跟比一比大家,谁的思路清晰?
民间信徒是纠结于形而上,着相。大乘佛法修行者是“舍离形而上、舍离形而下”,驾驭观念,所运用的是般若波罗蜜多,没有这种传承,是永远无法看得明我的说话的。
我每天修行的时间超过23小时,只会着眼23小时,多一点留意本人发放文章的时间,通常都在凌晨以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比民間信仰进步快的原因。
民间信徒的所謂修行只侷限在1小时性欲小區域。
我却着眼在23小时修行,遍及全天候任何领域每一个际遇。
我得到是智慧升华。
民間得到的是性无能、性冷淡。
任何人百年归老的一天,回头一望,一无所获,千万不要埋怨及后悔便是。
各人所要求的不同,剧情就会不同,这就是跟民间信仰最大的分别,愿意承受结局就得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黎苦
原本今天是过新年,我不打算用刚烈手法面对你,得罪一句,高调说禁欲的人,知不知什么叫不知廉耻?
笔者没有兴趣研究任何人的性无能。但如果有人“试图把病态将佛法扯上,令佛法蒙上不白之冤,我就不会袖手旁观”。
希望你不要有下一次,当然你已经没有下一次,本人马上将你拉黑,请您继续做一个性无能的人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法没有“认同自慰”。
佛法没有“否定自慰”。
佛法并非为世间另定基准。
佛法只教人止息“对欲的贪”,重点是“贪”,并非欲本身,更不是局限指“性欲”。
然而,佛法所指的烦恼皆因「贪」欲,因此,凡是贪欲都应该舍离,否则烦恼永远无法止息。
不过,要弄清楚是舍离对色身觉受的贪着,还是舍离对内心观念的贪着,或者同时对两者的贪着。
本来足够却因迷恋觉受而起攀援多得的利己想法,这是贪,应该舍离。
为了利己的目的而执着某些观念,这也是贪,也应该舍离。
由此可见,佛法所针对的是“贪raga”,从来没有说指定什么领域,因为根该领域无关。
今日绫波明日香
之前看过戒色吧,都是奇葩
这个天下分黑白
我想问一下,看黄同时并手淫是邪淫吗?
闻鸡起舞回复这个天下分黑白
自身,并非指自慰,古代并没有自慰这个字。
内涵:
属于“自己伴侣”却“幻想成别人”,而进行性活动。
属于“别人伴侣”却“幻想成自己半侣”,而进行性活动。
以上两者才属于“不正当性事”领域,曰:邪淫。
故此,自慰,根本只是个人平衡生理性欲的活动,完全跟“邪”字无关。其次,“淫”字古来语,指“过度、过份”之意,只要不被这个性欲捆绑,而能驾驭这个欲贪,不会因得不到而生起烦恼,念念不忘,就完全不沾不上这个“淫”字。
这个天下分黑白
以看黄手淫寻乐是邪淫吗
闻鸡起舞回复这个天下分黑白
佛法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而是教人驾驭不要滞留这份感知。
觉正净
心遍寻不到,欲也遍寻不到。若寻不着心,欲有何可依。欲自灭
米逍遥
该评论已删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米逍遥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请教,从修行的角度,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比如,性欲(繁殖欲)?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88.html
连结有解释你刚才的经文。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米逍遥
根据南传巴利三藏经典记载,情侣间的性行为都不视为邪淫,又怎会将自慰界定为邪淫。
昔日阿难anada,因为沉醉于情欲不放,故此释迦牟尼佛对症下药解释沉迷情欲的后果,这是对机说法。
说到底就是“执着”二字,而并非该领域性活动本身对错问题,任何领域只是一个“相”,万法唯心,离心说相,皆是外道。
如果刻意将某一领域定义对错,就代表滞留于相,完全违背般若波罗蜜多一理贯穿之核心,亦即是违背了“不二法门”。
如果违背佛法要义义,这就是“毁法”,眼说这个原理是佛陀所教,就“谤佛”,决定入三恶道,因这是一个大罪,一定要搞清楚。
不过题外话,不明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是没有办法看得《楞严经》的,因为这个经文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多。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米逍遥
万法本质皆空,自慰、性交只是透过不同渠道而体验愉悦的方式,两者之间并无优劣之分。
万法唯心,是非对错,只是人间各自人心执相而建立矛盾而已。
如把自慰定义为错。
如把夫妇性行为就定义为对。
这种明显是“落两边”的分别心,完全违背不二法门,明显是佛法门外汉,仍未入门。
一花一世界
之前看过法嘉师傅的回答,您的靠谱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不过老实说,如果未学过般若波罗蜜多,根本都不会人知道我说什么。
不知道
我想问的问题是夫妻之间口交算邪淫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不知道
做出“被贬责的性活动”,才叫邪淫。
不知道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还是不太懂,什么是被贬责的。夫妻间口交是被贬责的活动吗?老师。到底夫妻间为了爱而口交是邪淫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不知道
“谴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qiǎn zé。释义:严肃申斥。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 意思是指斥责;责备。~百度百科
夫妇、情侣为了爱、为了身体感觉而口交,为什么要受到责备?
既然不列入“被谴责的性活动”,又何来谈得上邪淫。如果说性器官互相接触正淫,这个理据是是依照什么逻辑而言?
阁下必须运用理智来面对民间的言论,否则将会一败涂地。
如果口交是邪淫,意思是说“不是口交”就是正淫吗?
正在哪里?
邪在哪里?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不知道
如果阁下最后说佛经如此说,我就会问如果佛经叫你必须跳楼自杀才能入净土,你会照做吗?
佛经时候世人的杰作,据说是根据佛陀的演讲记录下来,我想问如果记录有错、翻译有错,你打算怎样面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不知道
《楞严经是绝对的真经?》
楞严经是绝对的真经?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916.html
不知道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谢你。我懂了。那老师不杀生戒是为了什么?是怕杀生多死后下地狱吗?还是说杀生多了之后身体不好。我不明白为何戒杀生戒。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不知道
中国的经文有很多翻译似是而非。
例如“念佛”这两个字,超过一千年中国都未搞得清楚。
《六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但为什么中国民间佛教全都是教人用“口念”?原来念的含义是“忆念”。
经过我这样解释,你有什么启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不知道
至于你的问题可在我四百多篇文章全部都应该有解释,阁下可抽空研究一下吧。
xixi
怪不得马克思称赞过佛学。
答主回答问题富有哲学思维呀。
Echansi
我看下来目前你说的最好,百度上那些简直就是邪教
MarshmallowSoul
您好,看了您的文章 下面这一段有些困惑 属于“自己伴侣”却“幻想成别人”,而进行性活动。
属于“别人伴侣”却“幻想成自己半侣”,而进行性活动。
以上两者才属于“不正当性事”领域,曰:邪淫。 比如说属于别人伴侣幻想成自己伴侣 看av的话或者意淫别的女人 是不是就是把别人伴侣幻想成自己伴侣,按照经文的意思属于邪淫了是嘛?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MarshmallowSoul
不是。
而是把正在亲密时候的伴侣,同一时间幻想成别人。
不过严格来说,真正邪淫是以“进入”为基准,一般只是纯属性幻想,勿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逃避可耻但有用
感恩 我觉得说得和真诚很友善 是个实在能够帮助人的答案,诚然 ,一天中那23小时的烦恼才是应该着重要去除的,加油⛽️争取去除以后 再来解决这一小时的烦恼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逃避可耻但有用
《情欲与不滞留感知》
面对异性不会倾慕,只此代表不喜欢异性~没有爱情诉求。
部份老人家面对病痛、部份精神病患者面对失去理智,也一样没有爱情诉求,但也不见得有任何优势可言。
失去身体的性功能反应,只意味是残障表现~没有肉体诉求。
部份老人家面对病痛、部份年青人面对性无能、性冷淡,也一样没有性欲诉求,但也不见得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说来说去只懂得着眼在“情欲”多寡与否之领域中团团转,而不明白人生有无数领域需要面对,并非只得“情欲舞台”,更只把佛法修行界定为失去情欲,只意味完全不明佛法核心,更低估了佛法存在价值。
面对际遇而不滞留,既不排斥,亦不攀附,随遇而安,随缘尽心,尽心随缘,问心无愧,才是真正高手,叫“禅定”。
逃避可耻但有用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
yumidaliajeocnay
手Yin真的算邪yin。。。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yumidaliajeocnay
问:手Yin真的算邪yin?
答:自慰完全不邪,亦不正,犹如饥餐渴饮,何来谈得上正邪?
dream
感谢,之前一直执着于禁欲,几乎入魔了,还好这篇好文让我醒悟了。
无欲无求n次方
彻底的戒色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戒sila”的价值是针对个人的执着而存在,完全跟“禁止、不禁止”无关。
戒的意义并非建立于“做”与“不做”,重点是知否什么叫执着?如果连执着是什么未搞清楚,凭什么说自己正在持戒,这只是迷信的表现。
佛法所指的“执着”,就是指偏离“中道”的思想言行,只要偏离中道就已是执着,就必须为该领域而起戒调整,这一点必须清清楚楚,此乃“正见”。
Handsome轻心 (作者)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524.html
sailx
手淫就像吃饭拉屎一样正常,但因为手淫影响到生活和心态就不好了
雷辣侠
那嫖算邪淫吗 出轨呢 算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雷辣侠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禁止性需要,便可更接近解脱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524.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雷辣侠
里面超过15000字,够耐性就看。
雷辣侠
坐等回答
优悠
请问,六道轮回是否为迷信,西藏朝圣是否为苦行僧,是否愚昧,期待您的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