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
谢邀。
《温馨提示:以下是笔者將所得“念佛、称佛名号”之传承,于此刻作一次相关撮要分享,不存在读者相不相信,亦不需要大众认同,不必争论,就当知道一個訊息,不久將來,亦会将梵音佛号音韵公开,然后交给阁下各自查证及体验,就还了笔者对恩师的承诺了,“知乎”在文言文中意为“知道吗”,何不打开心窗?好了,我们正式开始……》
问:什么算是一心不乱?
答:人在斤斤计较,是是非非的时候,必然七上八落、思绪凌乱,起伏不定,此患得患失的纠结,彷佛作出什么决定都总带着遗憾及埋怨,如果一生几十年累积此状态“心识”然后临命终,就会构成延续的牵引力,再次化成具体的“六道轮回”,流转生死。
反之,不滞留目标,勇往直前,一心一意一方向做一件事,毫不耿耿于怀,就是“一心不乱”,
问:怎样才能一心不乱?
答:放下“这个有、这个无、这个浄、这个垢、这个对、这个错、这个得、这个失、这个应该、这个不应该、这个你,这个我”的等等数之不尽的“对立观念”,却能清楚及顺应社会、人伦的应有秩序,而不为对立所束缚而起烦恼,秉持“你好、我好、世界好”的大前题面对人生。
由于努力磨练驾驭由人心界定而来的种种对立,结果就进入了“精神统一”的状态, 这情况叫“浄”。
净就必然一心,再无三心两意,一心就不乱,这情况叫“不二”。
简单说,就是放下对立,放下一切耿耿于怀的心,这就是“不二、浄”,统称“一心不乱”。
问:《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其中提及“若一日……七日”,这个数字只是虚数,意思是说一个人死之前,用上一日甚至七日,透过称阿弥陀佛的名号忆念起阿弥陀佛的功德,而达到精神统一的状态,就会得到阿弥陀佛的摄受契入浄土。
换言之,磨练「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本来应该是一生要做的事情,不是临急抱佛脚,但如果临命终者确实能于死前一刻做到进入精神统一的放下,那就决定可以契入佛土,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力殊胜之处,虽然令人难以相信,但此功德又是铁一般的事实。
心不颠倒,就是指“不再为世事、世情产生滞留,完全放下这一生的执着对立体验。”
问一:为什么有“口称名佛号”此方法?
答一:透过梵音佛名号,感通该佛陀,使自心回忆佛的一切。
问二:为什么要一心不乱?
答二:进入精神统一的放下牵挂。
问三:为什么要一心不乱地口称名佛号?
答三:透过口称梵音佛号,感通该佛陀,使自心精神统一地放下牵挂而回忆佛的相关事情。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观无量寿佛经》
内涵:如果有人不能完全忆念佛陀之人,就应该称梵音“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不绝,起码具足了十个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于念念不忘之中,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注:忆念是意行,称名是口行,故此,称名是以音频切入,必以梵音)
总结:佛经记载一日至七日,甚至只十个念头的精神统一地放下而回忆佛陀,这已经是生前没有任何修为的人之最后补救方法,叫临急抱佛脚,一心不乱本来是一生要调练的事情。
P.S 希望以上的表达能使题主明白,斤斤计较、埋怨、 是非心重的人,是无法进入一心不乱的精神统一状态,亦即是说根本没可能契入“无量寿如来”的三昧耶samaya,亦即是无可能契入净土。
《为什么要意念佛,心无一念的口念佛不好吗?》
为什么要意念佛,心无一念的口念佛不好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321.html
《“老实念佛”不好吗?为什么越来越的的人说没有用?》
“老实念佛”不好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说没有用?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75.html
《怎么修净土法门?》
怎么修净土法门?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067.html
《人生面临绝境时,至心念诵佛号菩萨圣号能否得到人生转机?》
人生面临绝境时,至心念诵佛号菩萨圣号能否得到人生转机?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300.html
评论区
感恩轻心哥哥的分享,以下是我对文字的理解,请您指点。
世事只是一连串缘分的互动,都是中性。是人执取不同意识赋予了世事种种分别感受!人人感受又不同,谁的感受又是真?人生只是一场梦,不要在执着,全部放下,不在因世事产生滞留,就会切入一心不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行事离四相,
际遇梦一场,
眼前皆浄土,
莲花处处香。
莲花千叶顶轮开,
梵音佛号净土来,
佛子磨练心不乱,
八宝功德水池开。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谢!但愿自己有福气,能有机会收到您公开的梵音佛号!
越来越觉得轻心哥哥说的对,佛经不是用来读的,学佛必须要深入了解佛经表达出来教我们的道理。
不落入自心分别而出的种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对于错、好与坏、高与低……
便不会患得患失,我想~如果能够不执着“二元对立”去做人,生活应该很少纠结和苦恼了!原来一心即是“不二”。
非常期待您的梵音佛号分享!合十感恩。
原来一心不乱不是呆呆念佛,不闻窗外事。而是内心平静,不着眼于是非,不滞留于对错,离相的状态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无公害小姐alice
明辨是非,不代表是非不分,明察秋毫,仍可以不为是非所缚,问题是有多少信徒可以做到于是非中抽离出来?民间佛教徒的特色就是不断要去斤斤计较,搬弄是非,唉…….
我最近的鼻炎症状又开始来了,我想请问轻心师兄,在自己身心被疾病攻击和牵引的时候,如何能静心静养正常生活正常念经不受影响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且随风前行
你听我说,此刻你需要的有两个渠道:
一、运用世界的医术。
二、运用法界的医术。
世界,是眼耳鼻舌身感知得到的领域。
法界,是精神感知得到的领域。
所以你一定要首先从西医角度治标,再从中医角度养生。
然后,就再从精神力量去根治。
果报成熟的时候,不空凭空消失的。
要求果报突然消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牵涉一些降头法术,可以将你的情况马上不了转变,但一定要付出负面的代价,所以世上没有这样便宜的事情。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且随风前行
一、首先要注意将家中的尘螨清除,设法清除。
二、然后到医院检查。
至于第三样的领域,我根本无办法一下子教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且随风前行
你的呼吸系统本来天生已经有问题,耳鼻喉根本是同一个系统,是一种顽疾。
你已经不算惨,很多朋友患上牛皮癣,简直是攞命!又痕又痛,而且影响外观,简直苦不堪言,天气一转变就会复发。
我建议你每一个月持素十天,减少毒素累积。
至于养生之功法,建议你从现实中找师傅,因为网上文字根本教不到你什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且随风前行
没有欺骗你,因为临急抱佛脚是没有用的,我说话一定要附上责任,用咒力加持对自己才会有效,如果我无缘无故用这些方法帮你,会干扰因果,我会好麻烦。
由于阁下欠缺正见,谈不上是佛法修行人,所以暂时我帮不到你什么,建议你先去看医生。
治本的方法,其实牵涉了冤亲债主,亦即是必须超度,但是你暂时未有这个能力,超度的人必须拥有强大的慈悲心。
且随风前行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好的好的,非常感谢您,我确实不算佛法修行者,我只是最近几个月才频繁的看很多佛教佛法的言论和经文,我会自己慢慢调整的,其实真正的不是病痛本身,而是眼睁睁看着病痛发作却无能为力的心情,谢谢轻心师兄解答
王廷赫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慈悲菩萨心肠,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有缘看到轻心师兄的文章,内容令人深思,明白了佛法不离般若,离相破除二元对立才能进入一心不乱精神统一的状态。感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山茶花
Good!祝愿阁下早日进入佛门,进入佛门并不代表出家,而是那颗心走上了觉的领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山茶花
掌握了以下四个连结说什么,再学“心法”就会易如反掌,如果再学“功法”,会画龙点睛、如虎添翼……佛法无非就是“心法+功法”,亦即“心行合一”而已,否则“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707.html
感谢师兄指点!
轻心师兄所言非虚!认真读、思维、体会轻心师兄的文章,会有很大收获!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王廷赫
问一:为什么有“口称名佛号”此方法?
答一:透过梵音佛名号,感通该佛陀,使自心回忆佛的一切。
问二:为什么要一心不乱?
答二:进入精神统一的放下牵挂。
问三:为什么要一心不乱地口称名佛号?
答三:透过口称梵音名佛号,感通该佛陀,使自心精神统一地放下牵挂而回忆佛的一切。
修行,圆满际遇和缘分;修心,抽离执着和对立。世事无常,梦一场,扮好自己的角色,剧情不断上演,都是自己一笔一划写的剧本,有何纠结?有何放不下?有什么好与坏?~感谢师兄的分享
Handsome轻心 (作者)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观无量寿佛经》
内涵:如果有人不能完全忆念佛陀之人,就应该称梵音“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不绝,起码具足了十个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于念念不忘之中,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注:忆念是意行,称名是口行,故此,称名是以音频切入,必以梵音)
感恩轻心哥哥分享。关于念佛的内涵,哥哥的文章是见过讲得最详尽的了。记得最开始接触佛法的时候看到“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一句阿弥陀佛从早念到晚,一直到老,什么都不用做”,这样的话,感觉非常迷惑不解,心想我才20多岁,未来还有五十年的人生,又不能出家,我该怎样度过,照此方法根本无法正常生活,莫说修行。如今看过哥哥文章,方懂念佛、修行的真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静若水
一句佛号念到死,然后其他也不学,这是迷信表现。
静若水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是的。
这种口里念佛方法,就是教人“读死书”的感觉,毫无智慧可言。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似是故人来
佛教信徒很少正视念佛这个问题,原因如下。
《佛教》:就是指佛陀死後,后世人以佛陀名义所创立的组织、团体,释迦牟尼佛从来没以宗教自居。
佛教就是指由出家僧侣为主轴,或被民间视其为德高望重的人,把对佛经义理去发表及统筹,再向在家、出家一众作有规模的发表规矩、理念、仪轨的组织,而这情况更已成为民间信仰风气主流,跟随者完全不会亦不敢质疑组织言论,只盲目跟随。
以上情况刚好跟佛学相反,信徒不会按照逻辑、思辩、论证、历史、文化背景为基准,名副其实只以“信念”为主,一切依照经文记载及宗教领袖作准,此类人很多时会造就很多生活的矛盾及纠结,彷佛跟社会格格不入,就是现今“信徒”特色。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经记载一日至七日,甚至只十个念头的精神同一地放下而回忆佛陀,这已经是生前没有任何修为的人之最后补救方法,叫临急抱佛脚,一心不乱本来是一生要调练的事情,所以大部份人都失手,继续走入六道。
请教哥哥一个问题!其实大部分时间我可以做到平心静气就事论事,就是遇到事情不在掌握的时候我也能想办法去解决,但是最麻烦的确是人!遇到有些人倚老卖老,做事不负责任,而且还喜欢跟你对着来,就是那种你说这样不好他偏偏要这么干!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火大,但是不管他他就能事情给你管歪了,拿他没一点办法!你说我应该怎么做?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王谦
随顺际遇而尽心,随缘尽心。
尽心后随顺际遇,尽心随缘。
大自然是一个大集体活动,人只是大自然的其中部份伸延,千丝万缕,勿期待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大自然活动,这只是自我膨胀的表现,属执“我相”。
诸法无我,勿以为人类是世界之主,人只是万物中的其中一粒螺丝。
明白以上道理,一切郁结就会尽解。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如果有时间,将我300多个回应及评论全部消化,应该会有所启发。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做一件事,究竟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正邪应该以什么标准去界定?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226.html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707.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王谦
同时我建议你一个方法,在现实中找一个老师,学习静坐。
王谦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多谢指点!这人我会想办法尝试弄走!同时我也会去练习调息静坐,调整自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王谦
佛法从来都不会为世间另定基准,亦即不会干预人间秩序。
只要秉持善意,没有恶意、不违犯法律之下,就应当行使做该做的事。
就正如佛教板块经常出现癫狗,为了保持交流和谐气氛,我一定出手将其驱赶。
如果这班人是我的员工,我会将其马上即时解雇,绝不留手。
更正一下您引用阿弥陀经的那一段内容的解释。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人活的时候常常持颂佛号,死之前会有阿弥陀佛来接引。而并不是人将死之前称颂佛号,他才来接引。
百度百科上英译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不,任何一位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并牢记于心,这样的心持续一、二、三、四、五、六或七个夜晚不被打扰——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临寿终时,被许多菩萨和弟子围绕着的阿弥陀佛将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会以平静安详的心情去世。在他们去世后将出生于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您可以看这段话的意思是否定了“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后面强调需要一心不乱常常称颂佛号。才能够往生佛土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小学
可自行查阅的梵文版本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小学
临终前,内涵是包括人死前的一生,包括了死前的一刻,消化。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小学
可自行查阅梵文什么叫“念”。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小学
可将本人有关念佛的文章全部看一次。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小学
《为什么我看一些人念佛号感觉他们就是在等着天上掉馅饼?这是我的妄见吗?》
为什么我看一些人念佛号感觉他们就是在等着天上掉馅饼?这是我的妄见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686.html
尤其是以上文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知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