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比如人类,人总是会死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说为了种族生存,那整个人类文明也是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啊……
这个问题是不是无解了啊?
二、正文区
谢邀。
为何当初不吃屎
笔者记得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幽默故事,发人深省,应该很多人都听过,现在凭记忆将故事大概情节重复一次分享……
话说有个老师在课堂教授中,看见一个学生正在伏在枱上睡觉。
老师怒火中烧,走去该同学面前唤醒他,然后向该学生出题…….
老师问学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然后要同学接下一句。
学生答︰“有谁大便不用纸?”
老师很被气得上气不接下气,然而罚学生罚企,刚巧老师窗外下着雪便说︰
上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
变成雨时多麻烦,为何当初不下雨?
学生以为老师正在出题,所以又再回应:
老师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
变成屎时多麻烦,为何当初不吃屎?
道
故事说完,言归正传…….
问:一个注定消失的东西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答:月有阴晴圆缺、季节有春夏秋冬、生命有生老病死、连人生际遇都要有起落盛衰,万物生生不息、这是大自然的机制运作过程,叫“道”。
(按:月亮不因“月缺”而“不月圆”,春天不因冬天而“不百花盛开”,太阳不因日落而不日出,连植物、星球也在生生不息下运作,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
人生所感知的现象,本质并无意义可言,创造意义的是人心,既然人生必须有这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人类就为这个人生创造意义,如果依照佛法而言,人类的出现本来只为了“觉醒”,这是人生唯一意义,其余一切也只是“枝节”衬托。
未能“觉醒”,无论做出任何风光伟绩,也只是糊涂人生。
问:比如人类,人总是会死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答:人类总会“死”,但现在仍“活”,未死的时候就要做“活的意义”,这个没有为什么,就好比森林中动物也懂得保护自己,避免猎杀,说到底只是做该做的事。
(按:如果问为什么动物本能也懂得逃避杀害,建议尽快就医,因为这样的思路连动物都不如)
死时做死的事。
活时做活的事。
- 既然此刻生存,就要做能生存的事,肚饿要吃饭,颈渴要饮,餲餐渴饮,创造更妥善的生活,这就是意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不了,就会被消灭、淘汰。
- 故此,要生存就要进食,进食后尽管成为粪便,断不能走进马桶捞一块屎放进咀中啊!除非精神病!
问:有人说为了种族生存,那整个人类文明也是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啊?
答:有机会看看金字塔内、古代壁画,大家不难见到有智能手机、电脑、iPad,飞机、潜水艇,甚至UFO的图像,由此可见古代文明确实曾经已经失落,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根本一早已经超越了现代2018,一切都是剧情匹配,该出现就会出现、该消失就会消失,生生不息。
重申,在“道”的机制系统操作之下,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出现及消失,因为这个机制的背后操纵的背后就是“集体人心”,这叫“因缘和合、万法唯心”。
问:一碗注定消化的饭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答:一碗饭被消化之后,可养活身体,才能变成一碗屎,饭可变屎,但屎不可变饭,努力工作是为吃饭,不是为吃屎!
(按:据说日本正研究将人类粪便创造成食物,等到时候人类可食屎的时候再说)
轻心修行话~觉醒
笔者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就是针对民间之迷信及对人生充满迷惘的人,老实说人生没有客观的真实意义,既然我们生在这个地球,贵为万物之灵,除了为衣食住行而劳碌,究竟存在价值意义是什么,这个课题本来就是一个极高深的问题。
2500多年前有一个人叫悉达多,祂本身是一个印度王子,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人生价值而抛妻弃子,当时他毅然在深夜离开皇宫而出家修行,最后明白人生只是一段段由感知而来的经历,而且变幻无常,所以令人生产生八种苦恼。
为了摆脱人生的八苦,祂用了10多年时间找出了导致痛苦的根源,最后展开了一段段消灭痛苦的过程,最后大彻大悟,成为了今天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佛。
佛陀说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认识苦、集合苦的根源,然后将那个苦连根拔起,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不是花时间满足那个无止境的欲望。
- 人类要令生活变得妥善,除了掌握物质界的伎俩,最重要的就是要彻底明白我们的心。
- 因为如果我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心,而却只懂得在外界的物质中团团转,生活是永远没有办法安宁妥善,要活得安乐、要活得安宁,就必须要拥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才能在这个社会之中自在生活。
简言之,人生就是要掌握怎样活得肉体及心灵的自在,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但是要彻底掌握这个人类的身心活动,只有一种状态,这个状态叫“觉醒”。
读者不要误会笔者正在传教,而是牵涉人生意义课题,不得不扯上这位2500年的思想教育家~释迦牟尼佛,因为祂的最强项就是研究人生,他基乎是所有历史人物中把人生课题说得最淋漓尽致及有系统的一位。
《有人体会到佛法所说的生命的短暂、无常吗?可以表达一下吗? 》
有人体会到佛法所说的生命的短暂、无常吗?可以表达一下吗?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3326.html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一切皆空”是教人面对际遇是不要滞留,“不滞留际遇”跟“否定际遇”是两回事。
所谓“空”,是指我们感知的人生际遇本身并无任何“好、坏”,产生好坏的是人心。
世事本属“中性”,批判的是人心观念所引致,遇上交通意外是“中性”吗?是。
为什么中彩票是好?
为什么交通意外就是坏?
因为人心被际遇带着走,际遇只是际遇,元人否认那个际遇令人心产生感受,但那个感受是可以转化的,际遇是死物,感受是人心。
人心本是驾船郎,既然产生感受的是人心,为何竟然被“无情物”反过来操控“人心”?
产生感受的是人心。
产生喜怒哀桑的是人心。
产生一切感受都不是领域本身,领域是死物啊!
人生有没有意义,取决于阁下的心如何创造意义,度日如年,倒不如早死早着!
问题是死亡就是一切终结吗?如果大家知道真相你将会非常后悔!
不解脱了当下的心,你永远没完没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月亮不因“月缺”而“不月圆”,春天不因冬天“不百花盛开”,太阳不因日落而不日出,连植物、星球也在生生不息下运作,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
Handsome轻心(作者)
问:一碗注定消化的饭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答:一碗饭被消化之后,可养活身体,才能变成一碗屎,饭可变屎,但屎不可变饭,努力工作是为吃饭,不是为吃屎!
(按:据说日本正研究将人类粪便创造成食物,等到时候人类可食屎的时候再说)
无公害小姐alice
很小时候就想弄明白,人生在世意义是什么。
少年时,攻读学业,
成人后,娶妻生子,
进入社会后,追求功成名就。
多数人还是平凡的走完一生。
若干年后,才明白一些,所有的部分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块拼图,一场心灵之旅。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更多的感受是人生是一个课题,不断的经历,不断地受挫,不断的痛定思痛,悟出真谛。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觉醒”。
在整个旅程中,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勤勉上进的员工,体恤父母亲人的儿女,好母亲好丈夫,尽心尽力,圆满每一个际遇,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传递热量和爱,活在当下的每一秒,不畏将来,不悔当初。
旅途
答得很认真,但不足以证明和服人,有些地方存强词夺理嫌疑。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是否认真,你认为认真就是认真吗?
你是否接受,与我何干?
称合你心意,就叫合情合理?
不称合你心意,就叫强词夺理?
事事以自我为,这样做人会成功吗?活在幻想的世界,一厢情愿,以推测代替理智,这样做人会很辛苦。
再者,如果阁下不认同一个理念,举出逻辑及证据进行反驳是阁下应当做的事,但阁下完全没有做到。
只说结论,意味内心毫无内涵,世上有什么在乎你呢?
(按:一个只说结论不说逻辑的人,在世上毫无意义,无意义的说话就叫废话)
知乎 = 知道吗?
以上的说话可能令阁下感到刺耳,但如果我做你,最好就是反省自己,看一看我有那一句说话说错你,知耻近乎勇,努力啦!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回复我这么多字,您辛苦啦,您觉得好就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我觉得好,就是好吗?
我写多字,你就觉得我就辛苦吗?
为什么你每一句说话都如此自我?[好奇]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我看你也有关注发表佛教文字的人,你学习了什么?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六祖坛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六祖坛经教了你什么?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你以为教了什么?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一句说话,已经知阁下落入顽空,落了两边。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这句话是表达了什么?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怎么落的顽空和两边呢?请指教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想知道什么叫“两边”,就必须要了解什么叫“相”?
如果不明白叫相,又如何理解什么叫“两边相”?
两边就是“分别想”。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什么叫相?
旅途
嗯,然后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然后?然后我等你回答。
我不是问了你吗?
既然你学习学习《六祖坛经》我再问你一次,什么叫相?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绕得累人,你想说就直说,不直说就算了,谢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我说得不是很直吗?
你说你学习六祖坛经,你连相是什么都冇办法表达?又如何离相?
整个经文都是说这两个字~离相。
你遇上善知识都不把握,你是一个傻佬!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哈哈,谢谢善知识,恭喜善知识得证菩提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你这个傻佬,知不知道什么叫善知识?[飙泪笑][飙泪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既然如此,你就继续做一笨小孩吧,继续看你一本自己都看不明的六祖坛经,但建议你留在家中看电影更好,因为一切都会白费。
旅途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好的,再次感谢善知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我找了一首歌送给你,15分钟之后在这个文章会见到这首歌,特别一提,今后千万不要告诉人自己学佛,否则会出丑。[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我起初以为遇上了同门,原来遇上笨小孩。[捂嘴][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旅途
笨小孩,做人谦虚一点啦,答案我就给你四个连结,如果四个连结你都看不明,返乡下耕田啦。
《善知识在何方?》
《善知识在何方?》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227.html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
《六祖坛经》内“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究竟是什么意思?
《六祖坛经》内“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究竟是什么意思?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343.html
杨柳岸晓风残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事物是中性的 判别的是人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道教神仙的境界高还是南传佛教的阿罗汉果位境界高?》
道教神仙的境界高还是南传佛教的阿罗汉果位境界高?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41.html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原来 不 字并非否定而是不滞留,就像金刚经的“佛说xx,即非xx,是名xx”中的"非"字,叫我们不执着于相也不执着于"非相"和"非非相"。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但是感觉道德经大多讲的是政治,或者说通过政治来描述"道"?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杨柳岸晓风残月
《道德经》是说“中道”,就是印度佛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只不过《道德经》会多一点描绘世事。
杨柳岸晓风残月
空的意思不是事物不存在 而是心判别事物赋予其"存在感" ,本质是空
美莉娅姆
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不会因企盼到来,也不因厌恶而消失。对任何际遇平等看待,接纳,不贪恋不抗拒,随顺际遇,尽心做好本分。若因为人会死,文明会消失,就什么都不做地混沌度日,岂不是因噎废食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美莉娅姆
我用饭来代表生存。
我用粪来代表死亡。
每天都有吃饭及大小二便,断不能因为最后变成排泄物就否定吃饭的功用。食饭代表色。
排泄代表空。色不异空,食饭后都要排泄,有入就有出。空不异色,排泄后都要找食物充饥,有出就有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代表食物及粪便之交替过程,本身是循环不息,勿曲解食物等于粪便。
举一反三,食物确实存在、粪便确实存在,两者完全是两回事,但由于这个交替过程是不断转换,所以不能执着因为始终变成粪便而拒绝进食,也不能因为接受进食而拒绝排泄。
既然如此,有生必有死,死后重生,周而复始,既不能厌离生活,也不能恐惧死亡,明白以上道理,人的烦恼就会减轻一半。
另外一半的烦恼是什么呢?就是面对生活上的起落盛哀,只要洞悉那个世事活动的本质,不被这个变幻无常的际遇影响,处之泰然,拥有的时候尽情享受,失去的时候尽情放手,随缘而活、随遇而安,不滞留于任何经历之中,当下就已经解脱。
美莉娅姆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生只是我们内心创造的体验,犹如幻影,滞留于自心幻影,盲目攀附无穷的欲望满足内在的感觉,始终会被幻影所束缚,不得自在。然而人生虽然犹如幻影,但感觉仍然存在,挨拳头仍然会痛,饿了还是要吃饭,故此不能否定感知否定人生。
我们尽心面对人生的每段剧情,借着一段段的剧情去磨炼自心,修正自心~事来则应,事过则空,经历一切却不滞留一切,当我们的心不再受际遇影响,就会活得安宁自在。[拜托]
Handsome轻心 (作者)
题外话,2500多年前的梵音大悲咒,代代有传人,只不过这些重要珍贵的资料并不会任意公开,或者是说种种客观的缘份问题。
现代中国民间普遍认为一份诚意,就可以胡乱用任何语言念诵“佛教咒语”,这种想法其实相当无知。
笔者就是大悲咒的传人,其实并不奇怪,这种技术就正等于很多家传秘方的医术一样,代代相传而言,根本毫无神秘可言。
但问题是我要高调去流布这种独特的梵音,民间信徒又会用什么祖师大德来欺压我,目的去制止我将这种技术公开。
换言之无论我用什么方法解释,民间信徒仍然会坚持中国文字最上乘。谁知道梵音就是梵音,不懂就是不懂,为何不好好虚心学习呢?
普遍民间信徒都非常自我,不接受眼前真相,往往本末倒置,沉醉亡者的说话为大德。
我先不谈论死去的人德高望重,但是活人的说话就一无可取吗?
活人的说话,大家能够亲自接触,为何不向活人学习,反而沉沦在一个没有办法沟通的死人?这种情况令人匪夷所思。
活人始终会变成死人,难道我死俊的说话就更有力量吗?这种思维确实值得深思
阿菩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梵音大悲咒无比殊胜~现在能有机缘遇到大悲咒传人,真是极其的难得啊!愿意耐心分享的人,全球估计也都找不到另一个了~~~
恳请轻心哥哥务必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祝福您身体健康,生活诸事顺利。[拜托][拜托][拜托]愿正法永驻!愿梵音大悲咒能流布广传~
薄德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尊能以一音声 有情各各随类解(不知道有没有断章取义啊…)
Hx Zhou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完觉得很感动,梵音就是梵音,如果一句话的声音这么重要,那么肯定不能乱说;如果怎么口音都能起到作用,那这句话的声音本身肯定不重要。希望有幸能聆听到大悲咒[拜托]
Handsome轻心 (作者)
死人的说话,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沟通,把死人的说话一锤定音,算不算是迷信呢?
Handsome轻心(作者)
我想反问民间信徒一个问题,如果观音菩萨安排梵音大悲咒重现2018年之人间,音韵会不会从天而降,还是安排一个剧情桥段将大悲咒公开?流传大悲咒的人究竟是一个什么的人?他会不会一定是和尚呢?[捂嘴][捂嘴]
Hx Zhou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悟道者也烫头吗[思考][大笑]
3002LZ
存在主义者鉴定完毕
闻鸡起舞回复3002LZ
有受惠就说声感谢,没帮助就默默离开,点开自己喜欢的答案继续刷就行了,打字挺累的,你别那么辛苦了,走好,不送!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闻鸡起舞
我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就是针对民间之迷信及对人生充满迷惘的人,老实说人生没有客观的真实意义,既然我们生在这个地球,贵为万物之灵,除了为衣食住行而劳碌,究竟存在价值意义是什么,这个课题本来就是一个极高深的问题。
2500多年前有一个人叫悉达多,他本身是一个印度王子,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人生价值而抛妻弃子,当时他毅然在深夜离开皇宫而出家修行,最后明白人生只是一段段有感知而来的经历,而且变幻无常,所以令人生产生八种苦恼。
为了摆脱人生的八苦,他用了10多年时间找出了导致痛苦的根源,最后展开了一段段消灭痛苦的过程,最后大彻大悟,成为了今天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佛。
佛陀说出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认识苦、集合苦的根源,然后将那个苦连根拔起,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不是花时间满足那个无止境的欲望。
人类要令生活变得妥善,除了掌握物质界的伎俩,最重要的就是要彻底明白我们的心。
因为如果我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心,而却只懂得在外界的物质中团团转,生活是永远没有办法安宁妥善,要活得安乐、要活得安宁,就必须要拥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才能在这个社会之中自在生活。
简言之,人生就是要掌握怎样活得肉体及心灵的自在,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但是要彻底掌握这个人类的身心活动,只有一种状态,这个状态叫“觉醒”。
读者不要误会笔者并非正在传教,而是牵涉人生意义课题,不得不扯上这位2500年的思想教育家~释迦牟尼佛,因为祂的最强项就是研究人生,几乎他是所有历史人物中把人生课题说得最淋漓尽致及有系统的一位。
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人人常逃境以安心 殊不知境由心起 应当调整对外界反应而升起的心 来"安心" 这才叫修心
闻鸡起舞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现在明白吃喝拉撒睡只是人活着的条件,人生的意义是觉醒,离苦得乐~认识自心,不在本末倒置
闻鸡起舞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套餐,人中将一死,难道就因为几十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就不努力生活吗?有一句话叫,不为过去烦恼,不为将来畏惧,活在当下!
闻鸡起舞回复谨言慎行
还是要多多感谢轻心哥哥才是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就是针对民间之迷信及对人生充满迷惘的人,老实说人生没有客观的真实意义,既然我们生在这个地球,贵为万物之灵,除了为衣食住行而劳碌,究竟存在价值意义是什么,这个课题本来就是一个极高深的问题。
2500多年前有一个人叫悉达多,他本身是一个印度王子,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人生价值而抛妻弃子,当时他毅然在深夜离开皇宫而出家修行,最后明白人生只是一段段有感知而来的经历,而且变幻无常,所以令人生产生八种苦恼。
为了摆脱人生的八苦,他用了10多年时间找出了导致痛苦的根源,最后展开了一段段消灭痛苦的过程,最后大彻大悟,成为了今天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佛。
佛陀说出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认识苦、集合苦的根源,然后将那个苦连根拔起,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不是花时间满足那个无止境的欲望。
人类要令生活变得妥善,除了掌握物质界的伎俩,最重要的就是要彻底明白我们的心。
因为如果我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心,而却只懂得在外界的物质中团团转,生活是永远没有办法安宁妥善,要活得安乐、要活得安宁,就必须要拥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才能在这个社会之中自在生活。
简言之,人生就是要掌握怎样活得肉体及心灵的自在,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但是要彻底掌握这个人类的身心活动,只有一种状态,这个状态叫“觉醒”。
读者不要误会笔者并非正在传教,而是牵涉人生意义课题,不得不扯上这位2500年的思想教育家~释迦牟尼佛,因为祂的最强项就是研究人生,几乎他是所有历史人物中把人生课题说得最淋漓尽致及有系统的一位。
很多人一辈子为了满足私欲而奔波~~钱财名声等等。但是问问自己~假设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对你最重要、对你最有意义的东西是你眼前追求的这些吗?答案自己才最明白了。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纵然你有家财万贯,也带不走一分一毫。
也许,最珍贵的是你开心的回忆。是内在的满足和感激。人在不懂感恩的情况下就只会膨胀和挥霍。内心也并不会快乐的。懂的感恩拥有的可能不多,但是知足就常常可以快乐!
阿菩
我们要感谢回答者的慈悲心,他写下无数的文章,丝毫不是为了自己。感恩善知识分享心得,让我们了解更多的道理。有没有用咱们可以自己去验证。愿意分享者就是我的老师!
有一些读者文章一时看不懂,可以理解~您慢慢看或者虚心请教留言。但是网络上太多偏激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吐槽一翻。甚至恶解人意,谩骂。
面对一个无私付出的善心人,你们做的出来?真的忍心吗?
我还是相信好人更多,大家没有出声也许是不习惯,在默默的学习。那么也不要吝啬一个点赞吧。知乎的环境也是我们身语意共同形成,大家都可以为更加光明美好的氛围出一分力量的。
Handsome轻心(作者) 回复阿菩
做了本份便是,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钓。
阿菩回复Handsome轻心(作者)
世上真的是傻瓜居多~不识宝山呀![可怜][可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面对不懂的领域,大家都不愿意虚心学习,那么就不会进步。如果还恶言相向,那更是会让自己远离善缘。
皓腕凝霜雪
相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真是可笑啊。
Handsome轻心(作者)回复皓腕凝霜雪
只要内心界定为“存在”或“不存在”,那个界定已经「成立存在」,不明此原理,更加可笑啊。
(按:举例说:某某气味是不存在的,如果不存在,又如界定某某气味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