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区
我想念佛,但对“阿弥陀佛”的翻译有疑惑。“阿弥陀佛”梵文翻译为“无量佛”,而“无量寿”和“无量光”梵语中是另外两个单词。也就是说我们一直是在念无量佛,而不是无量光佛或者无量寿佛,因为“阿弥陀佛”只是无量的意思,这样念会不会不准确?但所有的人都在念“阿弥陀佛”,我也不敢擅自更改,所以现在觉得很疑惑。
二、正文区
俗世梵音
梵语namo:指“归命、归依”。
梵语amita:指“无量”。
梵语abha:指“光明”。
梵语tathaagataaya:指“如来”。
把amita-abha连读发音,根据梵语体系,两个a音就变“长音”来发音,大概变成两拍,如果用中文模拟发梵音,理应是“阿弥打…爬”。
全句的意思:归命无量光如来。
由于《知乎》的字元局限,所以我一律把长音以两个英文字重写。
亦即如下:
namo amitaabhaya tathaagataaya
每逢见到两个英文字连续,就长大概两拍。
(按:罗马拼音原文另见图片)
习非成是
- 如果中国人称颂“阿弥陀佛”,就会扭曲变成“无量的佛陀”,因为“阿弥陀amita:指(无量)”。
- 既然内涵是“无量光如来”,故此就一定要再加“abha爬”字音,不能遗漏念“光明”二字内涵,否则与原来的“无量光如来”不相应。
“阿弥陀佛”这四字是误解而成的,不过如果修念佛人目的,只单纯以“锁心收摄杂念”的话,那却勉强无所谓。
但如果以作为呼唤接通amitaabha佛陀之愿力,求接引往生极乐净土,就不如法。
由此可见,几百年来,中国人根本只是呼唤“无量的佛”,并未接通“无量光如来”。
- 至于称颂全句,更加必须在amitaabha后再加tathagataaya,才是原汁原味当年佛陀所教的音韵。
- 如果单单称颂中文“阿弥陀佛”四字,直情错到不得了,就等于念无量的佛呀……无量的佛呀……,如此一来,阁下究竟向谁求救?
由于一般人死时连十个思想都无能力一心不乱~(离相),再加称颂佛陀音韵又不如法,结果根本在生人只是自我麻醉,并硬说亡者已经契入净土,这只是一厢情愿。
《阿弥陀经》已经说得清清楚楚:
一、一心不乱。
二、称诵“amitaabha tathagataaya无量光如来”。
以上两点乃全篇经文核心。
历史的真相
民间这误会已延续超过千年,中国人都认为称诵这四个字是呼唤“amitaabha tathagataaya无量光如来”,因此民间一直沿用扭曲至今,却完全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
然而,佛法讲究“如法”,而且梵文音韵亦有特别的功能及内涵,若不如法就无法做到应有原来的殊胜效果了。
况且,称颂法门japa,指念诵,称诵、唱诵”,意思以声音切入为主的修练方式,音韵绝不能错。
现代佛教界的念佛号法门,劝人唱诵的中文六字佛号绝对不是佛陀说,而是中国人虚构出来,这是无庸否定。
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古时称身毒或天竺,梵文是Sindhu),说法的对象主要也是印度人,所采用的语言必然是印度语,并且以古巴利文为主。
世尊就算提及过其他佛陀的名号也应该是印度巴利语或梵语佛号,而没有可能是现代的中文。
翻查梵文经咒的记载,“阿弥陀佛”一般都是amita abha tathagata 而不是amita abha buddha。
自创佛号
amita无量,abha是光明,二字合在一起即是“无量光明”,按照梵文的的规定要两字连读,如果以现在普通话读法,那就是“阿弥打爬”四音,决不是现在中国所提倡念“阿弥陀”三音,更无可能把ta称颂成“陀”。
- tathagata的现在普通话读法,大概应该读“搭他葛搭”。
- buddha是觉者,普通话读作“不塌”,翻译为佛。
- 换言之,提倡念佛号的人竟把“无量光佛”amita abha buddha的佛号拼成“阿弥陀”而删除abha的音,更把buddha的拼音“佛陀”再删除“陀”音。
- 然后,又再加上南无namo皈依变成所谓的“六字洪名”。
把“无量光”,砍去“光”。
把“佛陀”,砍去“陀”。
这样的一个名字还算是佛号吗?还够胆说是佛说吗?自误犹可,全部是中国人自创伪造,误导他人,极度不负责任。
再者,今日的“印度,西藏,尼泊尔,蒙古,斯里兰卡”等各处的佛教信徒称诵“无量光如来”的佛号几乎是一致的“印度语”,绝对不是中文的读法。因此,绝对不可说是佛说,如果硬说这个音调是佛陀所教,就是“谤佛”。
amitayus无量寿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节录自《阿弥陀经》
根据《穆勒》梵文本之英译意思:
「Beings are not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a reward and result of good works performed in present life.」
中文意思:
“众生不会因此世所做之善行,而导致得生在彼(无量寿如来)佛国之果报。”
- 显而易见,amitayus是指“无量寿命”,中国人的发音根本把amitayus翻译成“阿弥陀佛”简直离谱到不得了。
最后笔者想说一句话,究竟当年佛陀所教的念佛是什么意思,看完以下连结马上真相大白…….
~《轻心》
P.S 有兴趣知道真正读音的读者,可以来信告诉我,笔者可以亲自分享录音。
舍离色声滞留之行持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鳩摩羅什
大意:
- 如果因透过“眼所见、耳所闻”之事,而滞留于内心生起之“观点、立场、取态”来观察”真我~(道)”或“寻求真我”,此人属于滞留色声见闻际遇,伦为“离心而说”的邪道。
- 这样的人是无法“行深般若波罗密多”而观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的中道实相。
- 《金刚经》此句所指的“我”是指“真我”,并非人类的“自我”,而是指“道、自性”。
所谓不二就是指不滞留二元两边极端之观点、立场、取态”,故此,不二之性名为“实性”,曰:“道”。
再看看由“玄装法师”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四句偈:
诸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
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
大意:
- 凡滞留于各种由“眼所见、耳所闻”后所生之“观点、立场、取态”来观照“真我~道”。
- 此类人生起了践履“断灭”之思维言行,属于偏离正道之邪见。
- 由于“眼所见、耳所闻”只属于有生有灭之声像,如果滞留于声像后带来的“观点、立场、取态”来生活,这样的人是无法“行深般若波罗密多”而观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的中道实相。(按:践履:指实践履行,亦即运用。断灭:指消失)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内涵亦可化成以下经文……
若以香见我,以味道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以触见我,以思维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换言之,佛陀是教人勿滞留由感官体验下所产生的“观点、立场、取态”,而并非否定“感官”或“所感知”的领域本身。
佛陀在说什么?就是教人勿滞留由体验下所缔造的感觉来面对人生,一切也只是个人主观的投影,不要执着啊!
如果连文字、声音都求求期期,又如何做人呀?醒啦!
人类待人接物不外乎两种途径:
一、语言声音~声
二、文字、图像~色
- 何曾否定梵音?这样表达够清楚未?醒啦!
由此可见,依照整本经文之上文下理来解读这四句偈,就可以得知重点是教人“勿滞留眼见耳闻后所生之“观点、立场、取态”,而非“否定声像本身”,更非使人变成聋盲残疾。
换言之,世尊于《金刚经》内从未否定“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触、意想”的六种感知功能意义,只是教育人心“不住于相”,亦即“勿滞留由六根感受而生之观点、立场、取态”来生活。
听见这样解读,如今真相大白未?这是如来真实义也。
P.S 按照民间之迷信推论,人类不应该说话及看见,因为否定感知,只要通过感知就不能见如来嘛,倒不如早死早着,因为死人就再无感知了。
~轻心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佛语心为宗,
无门为法门。
~《楞伽经》
佛法之法门有8400,此为虚数,喻意烦恼之多,故佛说众多法门。
古云:“一门深入”,只是因应个人需要而用药,若认为具有客观“上等、下等”药物之区,此乃不明其理。
说到底“法是药”,应病予药、服药,身壮力健,何须寻药?欲强身健体,又岂是药为源头?
同枱食饭,各自修行,我们能做的只是“随顺际遇而尽心,尽心后随顺际遇”,检讨结果,修正方法,若意志如秋千,左摇右摆,任人坐在其上,人摇东就往东,人荡西便去西,随风摆柳,永无主见,这就空过了一生。
勿过份紧张,各人也有各人想法,人天性作决定时之动机 ,也是自己认为最好的。
正如我们今天穿上的鞋,别人穿上并不一定适合。反之,别人适合的,我们亦未必适合。
故此,不必在乎“别人穿什么鞋”,那双鞋,须由“穿上者”去适应,否则自会脱下,一切自有因果秩序,不必杞人忧天。
由此可见……
你吃你的饭、我吃我的菜,你修你的门、我走我的路,路是人行出来,何来存在客观成功门路?适合当下为佳。
故此,觉悟言教,必以“心”为宗旨来切入,万法唯心,病外无药,药以病而立,明白不存在绝对门路,自然突破任何极端滞留,安住“中道”面对一切,灵活适应,思维圆融、生活圆通,这才是行使法门达致成功之诀窍也。
~轻心
《三法印来破除迷信占卜的真相》
《三法印来破除迷信占卜的真相》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1992.html
《千百年来,中国北传佛法,民间无数人提倡“净土法门”,究竟念佛是代表什么呢?怎样念呢?以下文章及当中连结可能会给予读者重新的启发…….》
《请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读音?》
请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读音?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592.html
《请问师兄,念诵佛菩萨的名号有什么意义?》
请问师兄,念诵佛菩萨的名号有什么意义?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777.html

三、评论区
Handsome轻心 (作者)
看见有答主的回答,只能用四字形容~答非所问。
唯今之计,我尽一点绵力啦,见到有些读者看见这些误导之答案,又怎么可以袖手旁观?我晕了…..( >0< )
Handsome轻心 (作者)
既然有人不懂得梵音领域,何必要自作聪明误到读者?死性不改啊!
闭口不言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真正圆满究竟的佛陀,竟然会像凡夫一样纠结发音对不对,甚至还会纠结究竟是不是叫自己。。。意思是佛这百千应化身都是纸糊的了。。。意思是佛的究竟智慧也是纸糊的,搞了半天,还是形式至上。。。。
似是故人来回复闭口不言
佛陀圆满,不用纠结发音对不对;凡夫不圆满,必须如法发音才可接通佛陀原力。佛陀念念顾及众生,众生却没有念念忆及佛陀,众生有感,佛陀才会有应,一个巴掌拍不响。佛陀千百应化身,在你眼前你也识不得,纵有如无。佛陀智慧究竟圆满,只因凡夫自迷,悟时与佛陀一样。“搞了半天,还是形式至上”,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看看什么样才不是形式至上。欢迎你的分享!
东靖回复闭口不言
且问兄:世尊当年演说陀罗尼,古人为何要单取音韵,而绝对不给他们进行意译?难道,古人译经大德,包括仕林学士所有人都是集体傻的?
陀罗尼都须依世尊演说之梵音,世尊宣说佛陀的名号,同样是牵涉梵音音韵,就可以随意自己创造?个中道理与真实,根本无须辨,本来就是自明。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闭口不言
以下连结是“念佛”的真意,但“称颂法门japa”乃以声音切入为主的方式,两种领域不可混为一谈。
请阁下勿信口开心河,必须慎言,否则误导大众。
《千百年来,中国北传佛法,民间无数人提倡“净土法门”,究竟念佛是代表什么呢?怎样念呢?以下文章及当中连结可能会给予读者重新的启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闭口不言
自己不明白的领域就要虚心学习,知道吗?
本人写了五百多个答案,你看过多少?查清楚我对佛法的理解,阁下再跟我互动仍然未迟。
但閣下说话一定需要审慎,本人所有的回答清晰到不得了,并不并不是坊间的迷信之徒,不是斗机灵的人。
此刻,我首先问阁下,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着相?想清楚才回答我,我等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闭口不言
阁下知不知道什么叫念佛?当你看完我文章以内的连结,你就会知道究竟是谁正在形式上。
不要忘记这里是《知乎》,你有责任知道真相,千万不要逃避。
般若Prajna回复闭口不言
收音机如果没有调到对应的频率,是无法接受到声音的。诵持如法的梵音佛号就会接通到该佛陀的频率,如法的发音就是对应的波段。
碧波万里云回复东靖
轻心师兄,能否赐教南无阿弥陀佛梵音读法?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碧波万里云
请见私讯。
采碧回复闭口不言
实修净土数年,支持你的理解。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的觉者。我们作为皈依者,可忆念也可持名,用功的当下,各有各的作用,至心诚念,都可以连接到无量光,无量寿。梵文的直接内容的确很重要,但不用想得那样至高无上。如果我们要学会画的是一个圆圈,那么重点是这个圆圈能否画好,而非是必须用铅笔还是圆珠笔。
答主的很多内容在下都认真看过,很是赞叹。只是关于极乐净土这一块的实修经验,在下感到还是有一点失了偏颇的。为了能给有可能会修净土的师兄们更多一些参考,特此分享一下。南无阿弥陀佛~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采碧
我的理解有没有偏颇,不是可以凭空说出来,看看以下连结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采碧
人生面临绝境时,至心念诵佛号菩萨圣号能否得到人生转机?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300.html
自由自在的心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个人认为,关于佛菩萨的圣号诵念之法,古往今来无数高僧大德没有专门推荐梵音,而现在的读法国内许多寺院也都没有用梵音,如果梵音确实非常好,为何不推荐?
禅123回复自由自在的心
因为他们不懂,也不愿学习梵音。有没有效果,只有自己去实修验证,不是靠别人推荐?
自由自在的心回复禅123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他们是谁?但是近代虚云,印光二位大师也未曾刻意推荐梵音佛号,这二位大师的身份,功绩,资历,你总不会怀疑吧?
禅123回复自由自在的心
我所说的他们是指"不求觉悟的出家人"和"不去寻求真相的信众"。
我不看其它出家人的身份、功绩、资历,我只会自己亲身体验其中的效果。靠别人说,不如自己试。
禅123回复自由自在的心
学诚法师的身份很高,资历很深…
任我行
用汉字音来翻译梵文已经有很大问题,而随着时代变迁,当初音译的中文的音韵已经发生变化。
往生咒第一句,南无阿弥多婆夜,现在的汉字音发音应该是南无阿弥打扒呀。
大悲咒第一句,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自从我学了弹舌音,我明白了原来那个喝的意思就是为了发后面那个啰r弹舌音时要吹气了
禅123
如法称颂梵音佛菩萨号才能感通佛菩萨的愿力,现时的中文佛菩萨圣号的确不如法,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漏洞百出。希望民间有心求觉者可以尝试了解一下梵音,给自己多一个选择。修行充满陷阱和歧路,无谓浪费光阴,一切以效果为导向?
奶昔dream
那真正读音是什么?
似是故人来回复奶昔dream
文章中有提到。
奶昔dream回复似是故人来
好的 谢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奶昔dream
朋友,我是轻心,你是谁?有什么想跟我说?
奶昔dream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想知道师兄的录音 谢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奶昔dream
请见私讯。
汪hhhhhh
轻心师兄解释的很详尽,感恩师兄?持诵不如法的中文佛菩萨圣号真是虚度光阴。不要先入为主,认为臆断“只要诚心持诵”就好了,当然这份诚心还是可贵的。祝愿有缘人能够得到梵音佛号?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本人500多个回答中,必定认真回答,每一次本人的文章是做足资料功夫,就算我具备这些领域的知识,我也会再用准确资料来表达,这是我对各大读者责任,永不斗机灵。
有时候我的文章需要20日才能公开,因为我要做到每一篇回答都具备质素,不会像某些人5分钟回答一条问题,求求其其,语无伦次,答非所问。
如果读者愿意布施时间细阅,很大机会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香港方面正在编辑《地藏法门》第四集,日以继夜地写作,前后已经准备了四个月,我单单要准备签编辑都要一星期,但是我们仍然不满意,一改在改,每次一动手坐在电脑起码4小时,这些就是有责任的行为。
请答非所问的人,好好为自己及读者负上责任,共勉之。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中国人坚持要用中文,现在我随缘教大家怎样唸。
应该是…..“阿弥打爬佛”才对,因为……
阿弥陀爬佛,就是代表无“量光明的佛陀”。
如果“阿弥陀佛”就是代表“无量的佛陀”。
无量光明的佛陀、无量的佛陀,完全是两回事。
必须将“陀”音,变成“打”音,然后再加上“爬”音,这样就比较接近梵音了。
明白未?
达林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持咒已经涉及密法实修范畴,其对细节的要求是很高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要实事求是,不得不谨慎对待学习啊?对唐密、真言宗有所了解哪怕只是看介绍,就应该明白真心想学习持咒需要多么的精进和一丝不苟。
Handsome轻心 (作者)
笔者曾经用了很多方法及经文作为证据,结果查出印度梵文“念佛”的真正意思。
(注:笔者依照印度梵语经文而言,撇除一切后世任何人的解释)
anu:指“随着、沿着”。
smrti:指“记起、记得、忆起”。
整体来说相当于英文的“mindfulness、attention”的意思。
buddha:指觉悟,本属精神领域,并非指人。
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忆念觉、佛随念”,指忆念觉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后学习效法。
在印度雨季的三个月期间,僧众集结在一起修行居住,这期间僧侣不允许随意外出, 直至结束大约此三个月才再外出,此情况梵语称为“varṣa雨安居”,原意指“雨”,也称为“结夏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
佛陀在生之时,每年“安居”完结,各方的人都来探望佛陀。
佛陀洞悉如果百年归老后,弟子可能因无法看见佛陀,必容易惆怅无依,故此,就宣说了有关“巡礼佛的圣迹”,以下就是经文典故…..
“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
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
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
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
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
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 念佛生时功德如是,
佛得道时神力如是,
转法轮时度人如是,
临灭度时遗法如是。
各诣其处,游行礼敬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节录自《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
根据以上经文得知,佛陀教育弟子以巡礼佛的“四圣地”方式作为切入点:
1)出生之地
2)成佛之地
3)转法轮之地(弘法之地)
4)入涅槃之地(离世之地)
凭《长阿含经》此段记载清楚表述了“念佛”的意思,绝对“并非口唸佛陀名号”,而是追忆与佛陀有关的领域,亦即是“忆念”的意思,并不是指单单用口唸。
弟子透过亲临这些圣地四处巡礼,甚至可用千方百计的方式,务求引发起“思慕佛陀~忆念佛”的当时种种功德,亦即“系念佛的功德、遗法、言教、身教,恍如亲身见到佛陀。
由此可见,确实可以透过“呼唤该佛菩萨名号”,甚至专注佛菩萨的画像,达到思慕佛陀效果,前提是必须先对“该佛菩萨有如实的理解”。
简言之,念佛就是指“回忆思念一切与觉悟相关的领域”,当然包括佛陀本身的相关的事情,并不是单凭用口唸唸有词,而是对覚醒的言教“念念不忘”。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节录自《佛说阿弥陀佛经》 梵文罗马拼音如下:
buddh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ṣṭhati
dharm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ṣṭhati
saṃghānusmṛtiḥ kāye saṃtiṭḥhati
怎样念僧侣?凭逻辑已经呼之欲出!难道走去将一班出家人的名字背出来?经文已经清清楚楚说是“念僧之心”。亦即回忆拥有“佛陀言教”之传道者说话。
碧波万里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轻心师兄,你所学梵音与藏秘咒语是一样的吗?
碧波万里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另,师兄有个疑问,佛陀具有他心通,口念中文阿弥陀佛与口念梵音阿弥陀佛有区别吗?难道佛陀只听懂梵音而听不懂中文对他的呼唤?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碧波万里云
問:佛陀具有他心通,口念中文阿弥陀佛与口念梵音阿弥陀佛有区别吗?难道佛陀只听懂梵音而听不懂中文对他的呼唤?
答:
《人生面临绝境时,至心念诵佛号菩萨圣号能否得到人生转机?》
人生面临绝境时,至心念诵佛号菩萨圣号能否得到人生转机?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300.html
《我想念佛,“阿弥陀佛”梵文只是无量的意思,我们一直念无量佛,而非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这样会不会不准确?》
我想念佛,“阿弥陀佛”梵文只是无量的意思,我们一直念无量佛,而非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这样会不会不准确?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966.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碧波万里云
問:轻心师兄,你所学梵音与藏秘咒语是一样的吗?
答:完全不一样。
西藏本身最初是没有文字,之后吸取了印度的文字创造藏文,密教始祖“莲花生大士”是印度人,所传的密咒部是印度语,西藏人就用印度语变成西藏语。
例如《百字明》梵语刚刚100字,西藏语是没有办法做得到,某程度来说不如法,但是由于历代祖师修行有所成就,结果辗转相传,当中有没有效果牵涉很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但持咒是以声音影响脉轮为主的称颂法门japa,当中涉及很多技巧,并不是民间传说单凭诚意可达到效果。
每个法门都有“心法”及“功法”两种元素,持咒效果另一个重点在于“般若波罗蜜多”。
不懂“般若波罗蜜多”。
不懂“音韵技巧”。
几乎可以说难以有效果,我已经有20多年经验。
至于民间两个领域都不懂的,究竟有否效果,那就唯心是问,我只能说最初我是没有效果。
据《宗南嘉楚仁波切》所曾开示咒语则从来没有被翻译过,因为咒语主要在于它的“音”,只有发音正确咒语的力量才会大,所以咒语是能够“正确发音”比“明白含意”更重要。
梵文有“子音”与“母音”两个特点,如果没有“母音”来协助的话,就无法将“子音”念出。每个“子音”都有特定的“母音”来对应它。
“母音”又分有长短音,其中有五种母音的长度只一弹指间,其余长母音则需二至三个弹指的时间。
梵藏文都有两字相叠之文字,西藏文字并不是每个子音都有发音,如此一来,即违反梵文每个子音都发音的原则,这也就是为何将“梵文翻译成藏文”在发音上会所差错。
碧波万里云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谢师兄,你赐教的阿弥陀佛梵音,感觉象往生咒的第一句咒语,是不是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碧波万里云
问:阿弥陀佛梵音,感觉象往生咒的第一句咒语,是不是呢?
答:是。南无阿弥哆陀婆,哆他伽哆耶。
闻鸡起舞
持诵佛号就是呼唤佛陀,如同打电话给一个人,拨错一个数字也打不通。所以如法的称颂非常必要,马虎不得啊!
一蓑烟雨回复闻鸡起舞
是啊,拿着错误的电话号码,却一厢情愿的要接通对方,毫无道理啊。记住正确的电话号码才是诚意。
野生年华
0 0 立刻想起一个故事,有个农妇,每天都念阿弥斯佛,结果,念久了,自然有佛光加持,有个和尚晚上看见了,大为吃惊,但是,考虑到那农妇念错了,就告诉那农妇,哎呀,正确的发音是阿弥陀佛。
那个农妇听了,深以为然,接着,每天晚上跟着念阿弥陀佛,但是,再也没有佛光加持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野生年华
0 0电光火石之间,我立刻想起了一个伪造的故事…….
《请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读音?》
请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读音?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592.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野生年华
《伪造的故事》
清代以来,中国佛教并不重视梵音,近代编制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说﹕康藏有位婆婆把《六字大明咒》最后一字“吽”看成“牛”字念,累积数十年的功夫,居然在晚上会放光。 后来,碰到一位密宗行者告诉她,要念“吽”才对,却不放光了。
至于怎么才算成就,那就要问当日故事中的人怎样定义,根本无从稽考。但可以肯定的,佛法最基本成就是明心见性,此乃首要。
究竟(藏文)的“吽”字,怎样看成(中文)的“牛”字?把故事编得离谱,确实令人啼笑皆非,难道想犹如《格林童话》般逗小孩子吗?
以上伪造出来的按例,除了显示对「藏文」及「梵语」不具逻辑的无知之外,最大可能是借编制故事以「安抚汉人心」,应该本意善良,但好心做坏事啊。
至于用什么音韵,各凭缘份可也,梵音是没有罪的,修行人只要不排斥梵音即可,因人人緣份不同,但千万不可无知地胡说梵音技巧及原理,此乃不负责任的误导世人,慎之。
大宝
。。。梵音?应该是巴利语吧
禅123回复大宝
梵音和巴利语不同的
Lishalouis
希望悲兄能够分享我正确的读音,我很想学真正的梵音是如何让念诵的。感谢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Lishalouis
请见私讯。
Judy
看了你的一些回答。感觉很难哦,智商不高还真理解不了呢。笨人永远无法超脱了感觉。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Judy
judy你好,千万不要自卑,你想知道什么,我尝试用最貼地的表达方式分享給你。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请问师兄,念诵佛菩萨的名号有什么意义?》
请问师兄,念诵佛菩萨的名号有什么意义?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777.html
Judy
我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教。对佛教的认识是最近在知乎上零零星星看你和其他答主的一些回答有点朦胧的印象。所以目前我也并不清楚我要哪些不懂,因为全不懂。不过以后我还是会想你请教的。
完全回复路过
知乎不是修习佛法的地方。
答:知乎是网络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社区。
佛法是“觉悟的方法”。
有心求觉的大乘行者,不能来知乎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吗?为什么知乎不能是修习佛法的地方呢?
如果想正统了解,可以去寺院等清净地方。
答:请阁下解释什么是正统?为什么寺院才是清净呢?难道学习佛法是为了走入深山老林,逃避人间世事?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学习法理是为了落实生活啊!
清不清净看阁下的心,心清净的人,遍地是佛法。心清净的人,走哪里都是清净。
这些所谓答主自己也都没有什么修证的。
答:请问阁下怎么知道别人有没有修证?如果仅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一己之见去揣度、去界定别人,那不是无凭无据,无理取闹吗?
最后,请君不要再诽谤佛法,更不要误人误己,断人慧命。
完全回复路过
朋友您好,可能我语气有点重,但是考虑到您的发言可能影响到别人学习佛法的动力,心有不忍,遂写了很长一段回复。
其实handsome轻心善知识写的文章好有系统,在坊间根本没有像这样般,把佛法解释得如此清晰、深刻明了的,阁下不妨有时间先看一看其过往的文章,或许有所改观?祝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路过
问:知乎不是修习佛法的地方。如果想正统了解。可以去寺院等清净地方。这些所谓答主自己也都没有什么修证的?
答:如果本人被阁下暗示界定为“断人慧命”,如此一来,阁下必定有办法人“续人慧命”。
现诚邀你写一篇文章出来详细解释什么是“念佛发音、念佛内涵、清净内涵”。
请不要逃避我的问题,如果阁下在一星期之内,无法写出文章,就会将你此刻的留言全部拆除及拉黑,因为阁下意味承认自己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喷子”,等你…..?
似是故人来回复路过
这里是公众论坛,发言请注意后果和影响。如果我公开回复你“你这人是个骗子”,会有什么后果?
liu
想知道无量光明如来的梵音佛号 感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liu
请见私讯
Shuixin
轻心师兄,可否发我一份阿弥陀佛梵音?开始修持净土,想发音可以和佛接上密码。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Shuixin
请见私讯。
装订封面
您好,想知道梵音佛号。感谢顿首
Peter
论据上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怎么解释古大德们,修行有成就者还是推广‘阿弥陀佛’这个发音呢?
而且可以找到很多称名‘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等得到感应的例子,如果完全按照梵语发音,这些菩萨名号难道也都翻译错了吗,假设真的是不能这样翻译,那又怎么解释感应呢
我想说佛法不只是学术上的论据考察,很多时候因为实修的功夫没有证悟,所以难以理解,在否定修行有成的先贤之前最好慎重。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Peter
最好瞭解眼前能所見的修行人之說話。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Peter
未懂得梵音而没有实修功夫之人,不要否定梵音,慎言。
采碧
此说法怕是有些谬误了。梵音,汉音,唐音,今音,皆是指向修者心中的无量光与无量寿之觉悟,是指向我们的老师,先行者。其在极乐净土,也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同时也就是身在娑婆的修者本人的一部分,我们还有一部分因业力牵引尚且呈现出娑婆之相。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其名,是为身在娑婆,心不忘极乐本乡,是以极乐净土之标准尽量要求自己的起心动念,行为举止。
去极乐世界是去修习,也不是为了去享什么地上贴金砖的福。
万法唯心造,如果我们的心里从一开始就是阿弥陀佛即代表了化出了极乐净土的大觉者,那么,我们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什么白念之谈。当然,如果一开始就是说的轻心老师提到的梵音,那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的。汉音或梵音,皆是实体之代号,如果是一个西洋人,发音实在难以准确,只能卷着舌头说成阿米豆腐,但其心诚之至,心有无量光寿,那么,他也不可能是在白念。修行在心,无量光寿之觉者更不可能如此狭隘。
说这么多,只希望其他修净土的同修不要随意动摇心中之定。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微笑]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梵音是一个极度复杂的内涵。无法三言两语解释,牵涉代代相传亲自教授,因为稍有不慎,容易产生偏颇。
一个对梵音内涵及技巧未理解的人,千万不要胡乱作出批评,否则容易制造谤法。如果阁下有留意我的文章,或者是对我有认识的读者都知道我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无缘无故我不会特别说音韵,事必有因。
例如为什么会出现16母音及35子音,就是因为牵涉脉结、脉风,这些原理基本上是不会公开教导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简单来说,懂得这些技巧的传人,是会按照个别条件而教导,非常严谨,例如我就是大悲咒的传人,“千万中无一”可以掌握这种技巧,这个并不是代表我利害,而是传承的问题,牵涉过去生,我们这班懂得真言传承的人,是代代相传,公开不会有人知道这些技巧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至于极乐世界更加不是你所说的状况,极乐世界在我们的心,并不是死后才存在,而是当下的思维契入了,当下已经能够感受到那个殊胜。
极乐世界只是一个“梦幻国度”,人人所见不同,这个课题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
总之一句到尾,极乐世界并不是死后的事,也不是内容确实存在一个物质的享受地方,它只是由无量光的三昧耶所化成的一种梦境。
换言之,净土是生前的事、当下的事,跟死后无关。生前的心不能契入,死后一样无法契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以上这几句话,你可不可以尝试分享内涵是什么?
采碧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我也认为极乐世界时时在我们心里,是一经系念,即可身处其中,绝并非死后方能到达。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那极乐世界是怎样的,你告诉我可以吗?我是哪里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跟阁下一致的,就是对吗?
跟阁下违背的,就是错吗?
这“一致、非一致”是客观存在,还是由谁来界定作基准?
为什么阁下会强调“一致”这个形容词?
如果这个“一致”是属于“个人观点”,岂不是执着了我相而不自知吗?
一相着,四相皆着,执着四相的人,又怎能参透《金刚经》的内涵?
诸法无生究竟空,唯心说有无,客观何曾存在“一致、非一致”?滞留于二元观念,不是落两边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执着两边的人、执着四相的人,如何身处净土中?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好好反思下这个“净”究竟是什么?这是人间的“浄、秽”作为基准吗?
什么叫“自净其意”?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重复第二次,本人属于净土的人,绝对够胆说。[捂嘴]
采碧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嗯,确实够胆,哈哈哈,猜会被笑,哈哈哈,不过没关系,笑一笑,十年少,哈哈哈,原因是因为我真的信佛,啦啦啦。
采碧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经书上写了很详细,我就懒得搬了。你是正在走向极乐世界的人[耶]
采碧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心处。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净土世界是书上写的情况?阁下未入觉门。
今天你就好好将我的文字复印出来变成纸张,将来你有一天会明白。
采碧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此段有抬杠之嫌,就懒得回了,我非所谓阁下,倒不是什么在下,就是个愿意念佛的众生,稍安勿燥稍安勿燥。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如果阁下觉得我的引导影响了你的情绪,我可以马上将文字拆除。现在全部拆除,只要你说一句就得。
有时间就看看这四个连结。不将个人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如果阁下认为我的说话令你感觉到有烦躁,那就请将我拉黑,永远不要再看我文字就得了,我回答你是需要时间,筆者正在闭关。
暂时不要再互动了,缘份已结,是否愿意打开心扇去看我的文章,权利存在阁下手,为免阁下感到烦厌,我们正式互相拉黑就得了,但我仍然奉劝一句,好好重新上路。
汪hhhhhh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师兄好[拜托]
汪hhhhhh 回复采碧
这位朋友 轻心师兄回复你的评论中的几个链接的确是让人获益的 何不抽个时间看看呢。
似是故人来 回复采碧
我也建议这位朋友你平心静气的看一下轻心大哥推荐的几篇文章,认真去思考一下文字背后的内涵,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
一蓑烟雨回复采碧
朋友既然说愿意念佛,那么不妨去研究一下念佛的本意“buddha anu-smrti忆念佛”,如果自己探究未能明晰,可以读一读轻心师兄关于“念佛”的文章,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东靖回复采碧
仁君现在明了么?何为“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轻心大哥已经说到无比清楚。
究竟何为心法与功法,其相关要点与细节,仁君还需慎思!
否则,君之对人说话,也许好心,但却实做下错离谱的事实而不知!
最简单好比如,君欲烹饪一道菜,你如果想要味道鲜美好吃,是不是由你随意乱翻两铲子就出来美味的效果?
君明么,就算你做一道菜,都须用心严谨甚至一丝不苟,才会出来那个想要的美味效果,何况是牵涉修行中身心系统之相关呢?
仁君还是回头再把轻心大哥相关文章再重看吧,很多时候,当我们对一篇文看过一遍甚至几遍,可能以为知道甚至通透了,其实尚未知更未通透!慎思!
Handsome轻心 (作者)
至于极乐世界更加不是你所说的状况,极乐世界在我们的心,并不是死后才存在,而是当下的思维契入了,当下已经能够感受到那个殊胜。
极乐世界只是一个“梦幻国度”,人人所见不同,这个课题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
总之一句到尾,极乐世界并不是死后的事,也不是内容确实存在一个物质的享受地方,它只是由无量光的三昧耶所化成的一种梦境。
换言之,净土是生前的事、当下的事,跟死后无关。生前的心不能契入,死后一样无法契入。
采碧
轻心老师的文章我时常拜读,很是钦佩。其他法门我实在是难以置喙,但是关于念佛法门,是很愿意交流一二的。
如来者,如如不动,来去自由。
若以为此境界是用物质或形象来达到,用音声来达到,那么会进入歧途(因未到其峰,不能全观其景,亦难辨其位之偏正),而不能到达此境界。
简单说,假如我们登山寻找一个叫如来之处,走的路线是通过色或音声,那么我们也会上山,也会走到某处,但我们依靠的是色或音声,那么就算我们运气超好,误打误撞到了山顶,也是无法站到如来之处,去观得此处才能观得的全景。因为我们依仗是色或音声,会把面前的一颗石头,一片树叶,一棵树当成了我们“在如来之处所能观得的全景”,我们以为自己得见了如来,但实际上并未得见。
修行的终极目的是修心,一切都围绕这个中心目标,终极目标不是修音修声修色。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采碧
若以色见我:如果滞留于眼所见来界定为觉。
以音声求我:如果滞留于耳所听来欲求得觉。
是人行邪道:带着以上滞留于色声的人来修行,是属于“离心而说”的邪道。
不能见如来:以上这样的人是无法观照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那个真正状态~如来。
由此可见,以上经文并“不否定眼所见、不否定耳所听”,并非否定视觉及听觉,而是引导人类不要滞留于五蕴,洞悉五蕴的本质。
(按:经文可写成…..若以香见我,以味道求我,以捉摸见我,以思维求我)
不滞留五蕴,并非意味“否定五蕴”,空并没有,而是说“实相无生”,阁下听得明吗?
不滞留声音相,不意味否定声音相、文字相的功用,例如阁下此刻跟我互动,阁下正在运用文字。
要理解《金刚经》说什么?必先要理解三组字的真正内涵。
一、相是什么?
二、住相是什么?
二、不住相是什么?
如果阁下搞不清楚这三组字,整个金刚经就会完全被阁下曲解,如果把曲解的说话引导别人,就会叫“谤法”,如果硬说这个道理是佛陀所教,就会叫“谤佛”。
谤佛、谤法一种极大的罪行,等同出佛身血,建议阁下先了解以上三组字说什么方为上策。
P.S 分享一个提示,大彻大悟的觉者会否“盲及聋”?如果答案是“不会盲聋”的话,以上四句经文,究竟在否定声音及影像,还是另有其内涵?不滞留酒店,代表否定酒店吗?
看完以下四篇文章,我俩便容易交流下去…..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内心究竟是怎样?》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内心究竟是怎样?》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415.html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2758.html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金刚经所指的四相是代表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hd/4184.html《千百年来,中国北传佛法,民间无数人提倡“净土法门”,究竟念佛是代表什么呢?怎样念呢?以下文章及当中连结可能会给予读者重新的启发》
念佛是代表什么呢?怎样念呢?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e6%88%91%e5%92%8c%e7%9f%a5%e4%b9%8e%e7%9a%84%e9%87%8d%e8%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采碧
谤法。
如来的意义是“无去处”,并非来去自由。
阁下所学并未入觉门。
Handsome轻心 (作者)
香港人的文化在尊重对方的情况下,必会称呼对方为“阁下”,各处各处乡村例,竟然有人不喜欢阁下这两个字,我只能说句抱歉了。
“众生信相,不信法”,佛法又怎能薪火相传?一切都是缘分,皆有定数。
Handsome轻心 (作者)
“念”佛之人,不明忆念什么,这是欠缺理智。
“唸”佛之人,不明“称颂法门-japa”是怎样念诵却胡乱创作音韵,这是自以为是。
(按:念、唸是两种层次)
修练《净土法门》的人,什么是“浄”也不知,这是迷信。
对梵音之“心法、功法”领域技巧及切入点一无所知却胡乱任意批评,这是说谎。
不明“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却一厢情愿曲解“如来”二字,这是谤法。
不知“相、住相、不住于相”之真实内涵是什么却一厢情愿曲解经文,口头禅地背佛经句,任意为人解说,胡乱创作,此乃不负责任之表现,明显未获得如来清静传承心要。
既不明心法,也不懂功法,对四相一无所知,又怎能契入如来三昧耶之佛土?
欠缺理智、自以为是、迷信、说谎、谤法,未获得如来清静传承心要,更高谈阔论说什么往生佛国净土,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总结以上思想言行,明显地见到一切以“自我中心作准~我执”,有我罪即生,何曾沾上半点佛法可言?明显是透露给别人知道未明佛法之门外汉而已。按照以上基本人伦、逻辑之盲点,足可窥探其人欠缺理智。
尽管以上说话可能令一些人感到刺耳,如今看见以上文字的人,若能反思,重新学习,今天的笔者之表达便可能成为阁下礼物,属于上天恩典。
反之,不能自行反思,只带着抗拒甚至仇恨,倒不如抚心自问以上种种,阁下又可知答案多少?
若不知以上答案或不肯定以上答案者,而岂敢耻笑别人,此等思想言行,确值得有心求觉之仕引以为鉴。
P.S 来自净土的人回人间磨炼,多如天上繁星,平凡到不得了,不至于被耻笑吧……
以上这种态度发言匪夷所思,足见世尊当日之预言精准,一生说法40多年之言教被狮子虫一而再、再而三被扭曲,群魔乱舞,唉……
Handsome轻心 (作者)
有缘的就说多两句,无缘就装聋扮哑算了,如果真是有心求觉,为什么不好好思考我的留言反问?
今生素未谋面,无论接受与否,我们人生所有决定只有自己一人承担,大家只是过客,有缘擦身而过,今生都不会再见一面,与其意气用事,于事无补,倒不如重新反思,正视真相。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因为中土佛法皆为方便法门,你一下子否定了几千年来中土修行佛法的法门,众生自然无法接受。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而且音律于流传过程中多有传变。
众生会有疑问,若佛祖有灵,念诵的音律有变,当知吾念佛祖,心诚即灵。
但是你要求大家学习,改变音律,大众很担忧影响念诵过程中的净念。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请阁下不要乱说了,不懂的就应谦虚学习。
千多年的人误解了佛法的净土法门,如今笔者将真相表达,民间不愿接受,只因习非成是。生死大事,必须有实修功夫,一丝不苟,岂能以讹传讹?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各种宗教均有你说的这种问题。
如果今天某个信徒翻开圣经,依原文教导信众,估计也无人听从。
佛法必须先在世俗中生存,方能谋求解脱。
若音律确有严格要求,不少信众便会生退脱之心,不利佛法传播。
若有人入了佛法的门,试图精进,他大可自行阅读经典,自行求法。
佛法的法门这么多,净土错了,又有别的法门,纵使你音念得准确,生死之际,要念念不断,又谈何容易?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有传承的人,单对单代代相传,何曾音律有变?变的只是民间传说
有传承的人从来没有变,一脉相承,千古不变。题外话,阁下有冇听过什么叫“japa”,即“称诵法门”?如果未听过,就好比没有飞机驾驶执照,却去批评懂得驾驶飞机的人,这不是愚昧吗?懒散之徒不愿上进,这叫诚意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所以说阁下没有诚意一点都没有错。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念念不断,你知不知佛经中这个念是什么意思?重新学习啦。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世上何曾有千年不变的法门?
我并无批评之意,只是探讨事实,代代相传,千年不变,近于神话。
僧人总有意外,总会萌发退心。
所以大家有疑很正常。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心法,必须忆念世尊言教准确。
功法,必须唸诵世尊音韵准确。
心法功法阁下知道多少?不妨分享出来。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问:世上何曾出现千年不变的法门?
答:万法唯心,法门是因应病情之药,当然随着病情而变,但用药之法怎可胡乱来?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问:所以大家有疑很正常?
答:单一“正常、不正常”并非重点,既有疑虑却不寻找真相,犹如登岸扑火、明知故犯,阁下认为正不正常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不明心法、不明功法,胡乱创作,唸唸有词,这样可以往生净土,这不是心存侥幸吗?简直发梦。
似是故人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哥说话直捣黄龙,普遍学佛人其实都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不愿花时间去研究真正的修行是修什么、怎么修。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问;僧人总有意外,总会萌发退心,所以大家有疑很正常?
答:世间无不是因缘果而成,“无常心”带来“无常际遇”有何突别?
僧人有意外,就是因果,世间就是因果架构之下而成,如果学佛人看见僧人产生意外,因此而退缩发心,只是不明佛法要义之迷信者而已。
根据《三法印》指出世间原貌,意外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会退心?明显就是不明佛理。
美莉娅姆回复野生年华
念诵的音律有变难道不是人为自行创作的么,就好比别人给我们一个联络方式,我们非要自行更改,然后拨打的时候只要心里想的是打给对方的电话,这样电话就可以接通了吗?如果连对方给的联络方式都不愿意花心思研究,却一厢情愿地臆想更改过的号码可以接通对方,又何谈心诚呢?
作者说出了他所了解的情况,大众能不能接受是大众的事情,无人要求大众一定要接受啊。大众接受现在流行的音律,不代表流行的音律是如法的。至于念诵过程中的净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净念,如果大众连净念是什么都还一头雾水,或者存在误解,又谈什么影响不影响净念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问:我并无批评之意,只是探讨事实,代代相传,千年不变,近于神话?
答:
为什么你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为什么你会知道自己的祖先跟你同姓氏?
为什么你知道你的爸爸一定有爸爸?
为什么会有基因?
现在你知道什么叫传承未?
这是神话吗?好好消化一下。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叫龙的传人!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代代相传,千年不变,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如法的。
正所谓诸行无常,这天底下怎可能有不变的,时刻传承的法门?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你爸爸可能没有爸爸,我明白了。
所以世上没有传承,你亦可能不是中国人,因为无常,我终于明白了,我亦说完了。
题外话,我觉得你的精神有问题⋯⋯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现在觉得你不是佛教徒了。。。。
/me 爬走。。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至于你想知道三法印的真正内涵,去我主页找文章啦,你的解释是全部扭曲的,恕我直言,其实你是一个胡说八道的人,既然不懂得就要谦去学,何必乔装自己懂得呢?唉…..我晕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谁说我是佛教徒?我早说你精神有问题。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你是野生,我是有传承法脉,怎样比较?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精神有问题就不要再说话,好好去学什么叫传承啦,否则失礼别人,题外话你千万不要否定你的祖先,大逆不道,三法印是什么自己去学,不要胡乱说,我们这里很多人懂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题外话,你学过梵音未?或者说你所学的佛法有没有传承?
如果你梵音未学过,同时佛法根本没有传承,确实不知你凭着什么去评论梵音及传承呢?匪夷所思⋯⋯
静若水回复野生年华
按照你的逻辑,佛陀教法也不可能是传承千年咯?既然如此,你学的又是什么“佛法”?如果你学的不是佛法,又何必跑过来讨论“佛陀教法”和传承的问题?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发音现在有否变?不如你念一念大悲咒录音出来,然后我给你档案,你就知道有否千年不变⋯⋯
暂你这个没有传承来说,求求期期,今天跟明天的都在改变啦,怎可能不变?
至于我们有传承的,我建议你去问一问观音菩萨的发音,你就知道我有没有改变。
你可能会问我们问过观世音菩萨未?我直接回答,我的发音节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示范,够清楚未?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千万不要跟说你不懂得《大悲咒》,否则可能我一直对牛弹琴,被骗聊天。
静若水回复野生年华
这个提问是在问佛号称颂方法,涉及到梵文与汉语。要回答及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懂得梵文佛号与汉语佛号的念法,其次要懂得二者的区别,最后基于以上前提才可能回答这个提问本身。根据您之前回应的文字,暂且认为您是懂得汉语。
那么问题来了,您懂得梵音佛号吗?您懂得梵语、汉语佛号的区别,及各自带来的效果吗?如果欠缺了以上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客观讨论此问题的基础。
若您不懂得一件事,却要去批判,代表您缺乏平等心,以“偏见”看待事物。根据传承千年的“觉醒之法”,您这种思维叫做“落两边”,已经违背“诸法无我”,《金刚经》称之为“着相”。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至于你这个野生同学,查一查万里长城距离我们现在多少年,属于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啦!查一查他的名字有没有改变?[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同学,唐代是梵音最兴盛的中国年代,距离只是1400年,万里长城超过二千年的名字,都仍然未失传啦!你瞓醒未啊?[捂嘴][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同學,這篇文章送給你,好好消化。
《三法印~世間的原貌》
《三法印~世間的原貌》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189.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同学,你的姓氏是跟谁告诉你啊?是你父母。
你父母的姓氏是谁告诉?父母的父母!
你的姓氏可能维持了成千年啦!你相信吗?你的姓氏错误吗?[捂嘴]
静若水回复野生年华
1.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处于时时刻刻的变换当中。
佛祖承认,佛教的传承也会消亡,也会改变。
答:请您用逻辑思考问题,为什么此时我们可以用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文字讨论和交流呢?若中文可以流传千年,梵文可以不可以流传下来呢?
既然诸行无常,为什么这个观点“梵文一定失传了”,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2.诸法无我:任何一个法门都没有实体。
“我”并非永恒存在,从人的头发到脚趾甲,从人的心脏到各个器官,没有一个实体是永恒的存在,没有一个实体可以完全代表“我”。
答:此时正在知乎讨论的“野生年华”究竟存在不存在?
3.诸漏皆苦:只要你活在这个世上,不管做任何事,结果都是苦难的。
答:苦来自于“执着”,执着来自滞留于个人“偏见”而不自知。
4.涅槃寂静: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超脱苦难。
答:“佛”是觉。觉与迷,在于自心。“苦难”与“不苦难”,皆在于“自心”。若认为有一个“苦难”需要“超脱”,则代表已经“不超脱”。落入“二元相对”。已经“着相”。
5.这四条是佛门基本格言,如果背离就没资格称为佛教徒,它也是鉴别真伪的标准。
答:佛法并非宗教,既然并非宗教,“教徒”一说已经是后人强加。更别提辨别佛教徒的真假了。
6.结果你跳出来说“按照你的逻辑,佛陀教法也不可能是传承千年咯?”
答:为什么您认为梵音不可能传承千年,而佛法缺可以传承千年呢?逻辑上岂非前后矛盾。
7.其实我不想再说了,按佛门的说法,看到不符合四法印的东西,转头就走便是了,没必要讨论太多。
答:您针对自己不懂的东西,直接批判,确实已经违背佛陀教法啦。着“人我”之相。一相着,四相皆着。
野生年华回复静若水
我不太确定你希望我用科学逻辑还是用佛教的逻辑回答你。
科学逻辑明显会告诉你,读音和文字不同。
读音只能口传,文字可以写在纸上。
中文发音千年来变迁甚多,一些古诗词变得不压韵了,但字我们认得出来。
我并不是说梵文一定失传,而是担忧中国读音变了,那2500年之后,梵语发音依然不变?你没录音机,我们怎么确认发音不变?
佛教逻辑很简单,你若认可四法印,你才是佛教從,如果你不认可,请出门另找高明,这里不收你。你再有千番道理,大家也不是同道中人,何苦呢?
野生年华回复静若水
你们执念太深,看见风吹树木,便以为是猛虎恶狼。
事实上,我并没有说过梵文读大悲咒不对,我只是以讨论的角度,问问梵文有没有可能也发生传变,结果,一下子跳起来冷嘲热讽,说自己读过十年梵语,又否认三法印。
你们执着太深,几近入魔,看到杯弓,便自觉蛇影,人家好奇过来问两句,连人家爸爸都问候上了,说我神经病。
我不管梵语对不对,问题并不在梵语身上。
在你们身上。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全人类都执念太深,唯独阁下大彻大悟,但是阁下此刻的心情究竟是怎样,请抚心自问吧。
东靖回复野生年华
代代相传,千年不变,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如法的。正所谓诸行无常,这天底下怎可能有不变的,时刻传承的法门?
这句话是你说,难道还不够明确你所表达的吗?
且问你,《大悲心陀罗尼经》是不是法门,你的诸行无常,无常到了天底下不存在代代相传千年传承之法门,你还想如何样表达你以为的诸行无常更深刻一些呢?
我只怕彼时你可能一定是喝高酒过份上头了!否则,普天下还有谁居然说的出这种宿醉之言呢?!
经有明载,大悲咒是过去恒河沙诸佛所说,野生兄,且问你:自有大悲咒开始,这是什么样的时间概念?是仅仅千年吗?你以为的诸行无常在哪里,你又究竟想要如何解释呢?
你千万莫说,古今中外一切祖宗、古先贤、所遗所创之文明、文化、传统、都无常了,你千万莫如此说哦!
如果这样,你的祖辈也必包括在内,他们所遗亦必都被你无常了,那你的姓氐亦必都早已无常的变改,他们哪儿还算是你的什么祖辈呢?
野生兄啊,见到么?你个弧度漂亮的无常!只是,我不得不说,劝君千万莫执无常不认祖啊!慎思!
Handsome轻心 (作者)
笔者将真正心法功法表达出来,只叹世人“信相,不信法”,着相而不自知,执迷不悟,口口声声想正法长存,但正法在前,何曾珍惜?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一切佛法都是针对“人心执着”而有,绝无例外。
尽管真言密咒于修法过程中,必然出现殊胜体验,但如“执着”或“黏附”所经历之神变现象、感应事迹,必入歧途,伦为外道,无一幸免。
佛法修行贵在降心破执,常行检查自心之“舍执离相、破除欲贪”之能力是否有所进步,即意味是自控能力有进步,解脱六道轮回的能力具进步和把握了。
故此,修行不是“相”的成就,而是自心回复清净及自控,此乃“明心见性”的成就。
因此,求觉之士从来也不会用“咒力提升”四字来形容,而只说自心对过去的欲贪所产生的觉受减轻、贪瞋痴亦逐渐消失、常常也可以安住禅定之中,不为经历顺逆际遇而情绪,怨亲平等的大悲心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甚至乎会为众生的沉沦、痛苦而感同身受,作出扶持。
以上这些自心的变化才是修持真言密咒及梵音名号,亦即“japa法门”之应有效应,而并非口中之鬼神魔妖、神奇现象。
读者听毕笔者此刻这样解释,如果仍然未能生出正见,那就辜负了世尊说法40多年以般若波罗蜜多一理贯穿之“中道”教法,这又如何谈得上诚心诚意?
~轻心
誉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脚踏实地的修行人,应常在生活中,通过日常的“事相”来磨砺自己,检验自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终会有所成就!!!感恩!!!感谢!!!
Handsome轻心 (作者)
japa法门常称颂,
悉昙音韵湛神通,
今真路卿修梵呗,
三脉七轮易畅通。
静若水
修行佛法,目的不是追求殊胜的觉受,而是破执降心,回复自心的清净。应常检查自心破执离相的能力是否进步,反观自心面对顺逆际遇,是跌宕起伏还是安住于禅定。主动为世间作出扶持。感谢笔者及网友们互动分享。受教了!
东靖
太多太多情况,众明知有疑,却不愿去寻得真相。甚至,有缘得遇真相即在目前,也根本意识不到因缘难得而珍惜。却不曾警醒,一般世俗事业尚不可心存侥幸,何况攸关生命修行之大事,唉…种种实匪夷所思的不正常。大哥慈悲,感恩?
Handsome轻心 (作者)
《舍离色声滞留之行持》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果因透过“眼所见、耳所闻”之事,而滞留于所内心生起之“观点、立场、取态”来观察”真我~(道)”或“寻求真我”,此人属于滞留色声见闻际遇,伦为“离心而说”的邪道。
这样的人是无法“行深般若波罗密多”而观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的中道实相。
《金刚经》此句所指的“我”是指“真我”,并非人类的“自我”,而是指“道、自性”。
所谓不二就是指不滯留二元两边极端之观点、立场、取态”,故此,不二之性名为“实性”,曰:“道”。
~轻心
誉睿
解释的太好,太明白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我是知乎的总监,我一定会拆除牵涉宗教的板块,因为不具阅读价值。
在家人古灵精怪在论坛上胡乱写答案,九成出家人继续隐形。
例如,这个提问明明是涉及阿弥陀佛的梵音,但是看看有那个人正在解释梵音?完全答非所问。
“般若波罗蜜多、梵音、念佛”这三领域是
佛法的重要领域,但基本上整个论坛的回答这都胡乱创作,根本没有依照佛法核心而写。
佛法课题本来就没有讨论余地,因为佛法是说心,这是个人内心领域,可以值得讨论什么?
此地敬而远之,不宜久留….
Handsome轻心 (作者)
这个论坛为的唯一功能就可以见到民间对佛法的认知程度有多少,仅此而已。
至于问答之间,问的根本不是牵涉佛法,答的语无伦次,根本浪费读者及作者的时间。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教板块是所有板块之中最乌烟瘴气的一个,基本上九成人都胡乱回答,并没有任何逻辑论点支持,建议正在有心学佛的人尽快离开此地,否则迟早走火入魔⋯⋯
誉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似是故人来回复誉睿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发呆]
Handsome轻心 (作者)
再看看由“玄装法师”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四句偈:
诸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
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
大意:
凡以滞留于各种由“眼所见、耳所闻”后所生之“观点、立场、取态”来观照“真我~道”。
此类人生起了践履“断灭”之思维言行,属于偏离正道之邪见。
由于“眼所见、耳所闻”只属于有生有灭之声像,如果滞留于声像后带来的“观点、立场、取态”来生活,这样的人是无法“行深般若波罗密多”而观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的中道实相。(按:践履:指实践履行,亦即运用。断灭:指消失)
由此可见,依照整本经文之上文下理来解读这四句偈,就可以得知重点是教人“勿滞留眼见耳闻后所生之观点、立场、取态”,而非“否定声像本身”,更非使人变成聋盲残疾。
换言之,世尊于《金刚经》内从未否定“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触、意想”的六种感知功能意义,只是教育人心“不住于相”,亦即“勿滞留由六根感受而生之观点、立场、取态”来生活。
听见这样解读,如今真相大白未?这是如来真实义也。
~轻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说来说去,就是说人生啊!
佛陀教我们做人不能滞留于耳闻目睹任何人生互动,例如传闻A君是一个坏人,尽管你亲眼见到他杀人,但不代表明天他仍然是坏人,否则就叫滞留啦!
举一反三,知道这几句经文说什么未?
经过这样解读,是否有很多学佛人原来过去完全曲解这句经文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香见我,以味道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触见我,以思维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换言之,佛陀是教人勿滞留由感官体验下所产生的“观点、立场、取态”,而并非否定“感官”或“所感知”的领域本身。
佛陀在说什么?就是教人勿滞留由体验下所缔造的感觉来面对人生,一切也只是个人主观的投影,不要执着啊!
如果连文字、声音都求求期期,你点做人呀?醒啦!
人类待人接物不外乎两种途径:
一、语言声音~声
二、文字、图像~色
何曾否定梵音?这样表达够清楚未?醒啦!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陀是教人重新自控我们的感官能力,不要被牵制啊!明未?
不是说由于一切皆空,所以诚心就得!用什么语言都成功!清醒及理智一点好吗?
以“佛陀大慈大悲,所以用什么语言他都会知道”作为借口,目的就是逃避自己不懂梵音,这是什么诚意啊?
如果你们叫诚意,我用10年时间学习梵音,谁够诚意呢?简直笑话。
Handsome轻心 (作者)
男厕就是男厕、女厕就是女厕,男人够胆入去女厕,随时被人告非礼,怎能否定色相啊!
中文就是中文、梵音就是梵音,用中文去模仿梵音,就好比用普通话模仿英语跟英国人沟通,英国人当你傻的,怎能否定声相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按照民间迷信理论,人类不应该说话及及看见,因为否定感知,只要通过感知就不能见如来嘛,倒不如早死早着,因为死人就再无感知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民间的人不知道什么叫灌顶,所以说给他们知道是多余,或者说「USB」他们可能会比较明白一点。
Handsome轻心 (作者)
突然间有一个想法,究竟现在我們所说的普通话及广东话,会不会是假的?究竟是谁教我们的?[捂嘴]
誉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究竟我们这个人,这个人生有没有假?究竟是不是被妈妈生的?哈哈?
Handsome轻心 (作者)
野生同学,我们每人所说的国语及广东话,口音人人当然有少少分别啦,但是那个结构上的发音,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你明未?
起码此刻我俩所学的中文字,人人都看得懂,这样你仍然坚持没有传承?
难道你天生识国语吗?天生懂得普通话?你自出朖胎语言是那里学习啊?
你认为你爷爷的爸爸所说的国语,是不是跟你当下的结构完全改变啊?清醒一点好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诸行无常是什么意思?世间运作是众多人心意愿凝聚而成,由于人心多变,万法唯心,所以世间运作全部都正在改变。
正在改变,但是未至于改变至面目全非,例如你的爷爷距离现在已经100年啦,10个爸爸已经一千年啦!尽管人心多变,但是有很多大纲原则可以流传,你去过万里长城未啊?知不知道什么叫历史啊!
它名字不会突然间变成“万里飞船”吧![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野生同学不懂大悲咒,却说梵音大悲咒已经失传,欠缺逻辑及理智。[捂嘴]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什么时候说过大悲咒失传?哪句?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那句?句句。
传承可以失传,大悲咒可以不失传?你又在阴阳手?你个人都几蛊惑。???
静若水 回复野生年华
您自己回头看看自己的对话好吗?
即使汉语发音发生了变迁,就代表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懂得本来最初的发音了吗?
如果没有一个人懂得原来的发音了,也就是说只有现在一种发音为人所知,那么又如何确定“变迁”的存在?
梵语同理。
您真的懂得三法印?不妨去看看答主分享给您的链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请你不要再说结论,表现你的智慧出来吧,全地球都正在执迷不悟,唯独你清醒,究竟你懂不懂大悲咒,你愿意说出真相未?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全地球都正在走火入魔,唯独阁下非常清醒,请你表达一下究竟此刻你的动机是什么?
你说了半天,究竟得到什么?只是见到别人走火入魔?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我再问你一次,你究竟的姓氏是什么?为何你肯定你的姓氏?你要紧记你是清醒的人,别人是走火入魔的,你一定能够清晰解释你的姓氏来源,不要再隐瞒了。
静若水回复野生年华
别人说自己有传承就违背“诸行无常”了?您是不是对“诸行无常”这四个字有什么误解?
“您认为”的就一定是真的,别人的传承就一定是假的吗?会不会正好相反呢????
你先看看自己之前的发言好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
野生同学的姓氏,“承认”可由祖先流传到现在接近千多年,但却“否定”1400唐朝流传至今的大悲咒。这是属于什么歪理呢?
这属不属于阴阳手,一句说话两个基准呢?[捂嘴]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门什么时候可以妄语了?你的心先于你的双眼,认定我的论点是梵语大悲咒失传,但我何曾讲过这句话?
是你自己执迷不悟,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是耳。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又何曾否定过大悲咒?你执念太深,将每句话都理解成对大悲咒的攻击,如此,安能离苦?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问:佛门什么时候可以妄语了?
答:不是佛门可以妄语吗?
问:你的心先于你的双眼,认定我的论点是梵语大悲咒失传,但我何曾讲过这句话?
答:语言可以失传,梵语大悲咒不可以失传,你需要直接说出这句说话吗?
问:是你自己执迷不悟,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是耳?
答:你大彻大悟,为何也是只看到自己的东西?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问:我又何曾否定过大悲咒?
答:谁说过你否定大悲咒?你有幻听吗?
问:你执念太深,将每句话都理解成对大悲咒的攻击,如此,安能离苦?
答:你大彻大悟,为何妄想冤枉别人说你攻击大悲咒,此刻你的心安乐吗?
如果你仍然不知道你的思维出现逻辑上的盲点,本人确实建议你尽快去见精神科医生。[捂嘴]
似是故人来回复野生年华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大悲咒没有失传,那么也就是说大悲咒这一两千来都是有传承的喽?也就是说大悲咒这么久以来是没有变化的啦?既然大悲咒都能有传承,别人学习之法不能有传承吗?[飙泪笑]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出丑啦知道吗?不要再出洋相,好好检讨自己啦,还想继续?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怎知道大悲咒没有失传,你懂得大悲咒吗?[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现实生活的姓氏叫什么?应该不会叫野生吧。
你肯定你1000年前的祖先的姓氏是这样吗?
会不会你的姓氏是假的?[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一心想表现自己的结论,否定传承,结果在大庭广众马有失蹄,落笔打三更,出尽洋相,言为心声,此刻阁下有什么感受?
有否打算重新武装自己,重新做人?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重新做人是人身攻击吗?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出尽洋相这句话是佛门弟子随便说的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重新做人,就是检讨自己过去的欠缺妥善及盲点,阁下很想别人作人身攻击你吗?你可以要求的,我尽量配合你。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行了,我走,好自为之便可,我仅有一言,你怕是入魔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出尽洋相你去查一查字典是什么意思,题外话,你经常说佛门两字,其实是你是什么门?我修生活门,不知阁下传承来自何方,还是跟你的名字一样属于野生?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你打算走?我入魔,就是因为野生你的界定,对吗?
可否告诉我何时入觉?
既然在你眼中所有人都执迷不悟,你应该是大彻大悟了,难道阁下已经是佛?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心中有愧了,还是比我揭穿你的内心,所以恐惧?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你试图在逻辑上晃晕我是没用的。。。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亲爱的野生,你千万不要走啊,我跟你有缘啰!留下一起吧,我们执迷不悟,需要你大彻大悟的人,大发慈悲去拯救超渡。
我已经完全失去传承,唯独你一人大彻大悟,在没有传承法脉之下鹤立鸡群,我需要你啊,请你不要离开。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我感觉到你喜欢我,否则你无可能不断欺骗我聊天。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大彻大悟的野生,请怜悯我执迷不悟,我给你二十四小时时间,写一篇拯救苍生于火海的文章出来吧,大彻大悟的人不能吝啬自己的智慧,你愿意奉献你的才智出来吗?
在这里评论无人见到你的能力,佛教板块需要你这种大彻大悟的人出来拯救。
野生年华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门不可妄语是因为佛门持戒,这是戒律原文。
它不可以推出不是佛门便可妄语。
梵语大悲咒可能失传,也可能没有失传,我并不清楚它有没有失传。
你执迷不悟,不代表我大彻大悟,这是无关因素,我什么都没看清楚,所以我要发问。但你立刻给我安了一堆罪名,真是无妄之灾。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啊!你出手啦,全地球的人都执迷不悟,唯独你一人懂得三法印,可否写一篇比我更加精准的文章来表达三法印好吗?
笔者仍然在闭关,今天有少少时间才出来看评论,你要把握机会,我会随时消失,尽快请救我吧。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不要吝啬你的才智,出手写文章吧,执迷不悟的人正在等你解释戒律,事不宜迟,不要扯开话题,出手啦,你是大彻大悟的人。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佛门不可妄语是因为佛门持戒?
言下之意,你是说不是佛门的人就可以妄语?阁下的意思是这样,愿闻其详。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啊!你又再阴阳手,突然间说大悲咒在2500年前到现在又可能没有失传,你究竟是纯粹靠估,还是有理据呢?
野生啊!阁下仍然未回应我,究竟阁下懂不懂得大悲咒?你愿意告诉我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亲爱的野生,阁下看见我执迷不悟,但却不承认自己大彻大悟,如此一来,阁下的状态是怎样呢?
如果阁下的状态没有办法表达出来,亦即意味根本连自己状态都不知,为什么阁下可以知道别人的状态执迷不悟呢?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阵脚开始乱未?我可以给你15分钟时间休息,然后再接再厉,你不要害怕我没有休息时间,因为我正在闭关,天天都不够时间。觉得怎样?
此刻阁下的觉受是怎样?此刻你的三法印可以帮助阁下舒缓了什么,是否觉得胸口上有一种深深不忿呢?
愿意分享给我这种不安的感受吗?
Handsome轻心 (作者)回复野生年华
野生,你不知道大悲咒是否失传,那你究竟说什么?搞清楚自己的动机未呢?
既然你知道一个东西是否失传,你想讨论什么?你已自打嘴巴知道吗?正在自圆其说⋯⋯
如果2500年前的大悲咒都有机会没有失传,如此一来究竟你想表达什么?你再说下去,别人只会对你一头雾水。
算啦,我放你一马,给你一个落台阶,拉黑你,这样就可以方便你不会继续出洋相,紧记现在我拉黑你是帮你,因为你越说越乱啦,知道吗?
无论如何,我跟你始终都有缘,有机会就看一看我的文章啦,我要闭关,再见。??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上论坛的人表达越来越语无伦次⋯⋯我晕了。[捂脸][捂脸][捂脸]
Handsome轻心 (作者)
传承二字也未搞清楚,一切发言也是多余。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诸行无常,是指人心无常。连这一点都不明,明显未能明白三法印的真实意义。
Handsome轻心 (作者)
传承二字也未搞清楚,一切发言也是多余。
Handsome轻心 (作者)
诸行无常,是指人心无常。连这一点都不明,明显未能明白三法印的真实意义。
Handsome轻心 (作者)
传授、承受,这四字具有密意,这就是秘密,否则就不叫「密咒」了,如果悉昙梵音单单只是一堆文字音韵,天下间就应该一早知道大悲咒的发音,为什么偏偏民间掌握不到,只留待落入7000万份之1人手上,这个百分比值得深思。
说破了,就是资质的问题,亦即佛法专业用语“根器”也。
Handsome轻心 (作者)
既然如此,人心可以无常,只要具足因缘的人,自然就会遇上该原理的技巧及心法,大悲咒就会落入一班神棍的人手上吗?就正等于“伏藏”的意思内涵有多少人明白?
Handsome轻心 (作者)
海龙宫及山森石窟存在很多佛经,这个情况相信大部份人都不会接受。如果佛法的内涵只是经文上所说的字,“末法”二字根本就不成立。
真言密咒如何厘定真假,两个字~相应。相应是唯一准则,但怎样相应,这就是师徒之间的秘密,怎会公告天下?例如笔者曾经面对「莲花生大士及「世尊」的真身灌顶示範音韻,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需不需要公告天下?
Handsome轻心 (作者)
没有一脉相承之门外汉,门外说门内,是不是笑话?当日五祖传法给慧能,也是三更半夜,神神秘秘无人知,这就是传承的秘密。
Handsome轻心 (作者)
自命佛教徒的人,真的懂得佛法吗?不说自己是佛教徒,真的不懂佛法吗?所以世人就是这样无知,我轻心从来不信佛,听到未?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人之所以将佛法误解再曲解,就是因为未得清静传承,这个道理有多少人明白?
当日武则天说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但现实中有多少人可以“正解如来”,九成人都是“曲解如来”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道家有很多符箓,世上可以即管试试求其用支笔模仿画出来,看看有否效果?当然没有啦!因为根本未有传承!
不获传承的人,大悲咒的所有字都是一堆无意义的字,获得传承的人,就会清楚知道大悲咒在说什么!!!
而且知道之后都仍然未有效果,直至按照大悲咒的内涵去修练,直至进入临界点,那个传承才真正的出现!换言之这个传承可能超过10年!!!!
誉睿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感谢大哥
美莉娅姆
感恩[拜托] 真正的传承不会只停留在文字音韵上这样简单,如果不明白真实义,只是一堆文字音韵而已,起不了效果。只有明白内涵后,并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在生活中将之不断行持出来,去到最后才可能真正说的上是”传承”。
Handsome轻心 (作者)
观音菩萨由闻、思、修,进入三摩地!前后是经过三个阶段,最后三摩地是结果。
传承就是经历三个阶段之后才会发生,亦即是必须进入修练的阶段,与音韵进入临界点佛菩萨就就会安排调整。
这些殊胜现象,并不是门外汉读理解,说到天光门外汉都不会明。
更莫说此刻民间连“听闻的机会”都未有机会都没有!又何来谈得上传承?要获得传承是经过无限的诚意、福报、付出才能获得,并不是一个音频档案或经书文字啊!
念佛也未知什么、净土的净也不知是什么、梵音古老传统51音又未接触过,闭门造车,就单凭佛经上几句说话就信以为真,又怎样获得传承?
几乎可以说世上90%的人也将《三法印》曲解,这就是因为未获传承的所导致的结果。
有心求觉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累积福德,抚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未能行善的人,怎样会感动得到上天的安排?醒啦!
东靖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感恩大哥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三法印来破除迷信占卜的真相》
《三法印来破除迷信占卜的真相》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1992.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如果有人认为历史的文字就是真正传承,这能这只能代表你无知,说阁下无知并无贬意,只是陈述阁下的内心情况,井底之蛙,看不见天空之大,就任意批评传承,说白一点就是低能,[捂脸]
Handsome轻心 (作者)
雕刻都有传承啦,自己不懂得雕刻,却走在艺术家面前说对方传承已经失传,其实这种人是冇脑的。[捂嘴][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我可以将一个硬币凭空消失,近距离让对方完全看不见任何破绽,这就是传承。
某观众不懂得魔术,然后批评魔术师的传承可能失传?这不是低能是什么?[捂嘴][捂嘴][捂嘴]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上有一种所谓佛徒,其实并不是真正学佛人,这种人只是相信自己理念,例如你问他是否有极乐世界,他可能所说的答案也严重主观,因为一切都无常嘛,极乐世界都可能是笔误写错了,换言之,他依据的基准就是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叫“井底”。
2000多年可能根本不存在释迦牟尼,因为传承有问题,这就是他的结论。[捂嘴][捂嘴][捂嘴]
静若水
感恩答主分享。努力累积福德,接通正法传承。愿正法长存,善知识长驻。[拜托][拜托][拜托]
阿菩
感恩轻心大哥棒喝,努力积累福德,勿做井底青蛙。
对于不懂的领域,要虚心学习。愿正法永驻,愿人心醒悟[拜托][拜托][拜托]
东靖
谨记无我去处中道利他之言行~大悲心,此身有尽大哥教诲不敢忘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中国汉传之佛经经文很多细节字眼也翻译得非常精准,具有原汁原味价值。
修持《大悲咒》,如果掌握不了“中道”,是不可能明白什么叫“大悲”。
大悲,就是指“无我去处之中道利他之思想言行”。
千手代表执行能力圆融无碍。
千眼代表观照能力圆融无碍。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这个此经题已清楚表达真正内涵,学佛人又怎能糊里糊涂?
学习大悲咒就是要学习那种“中道无去处利他的能力”,这就是真正的大悲咒传承,一句说话已经道尽,就是“大悲心”也。
这个秘密现已公开,有谁能够明白,各安天命。
论坛上的某些人质疑传承的意義,我只叹一句~“无知”,活生生、赤裸裸大庭广众说出来的法,阁下也未必听得明,说到底,就是智慧及福德未能够承受,但竟可大言不惭说现在传承失传?
如果阁下不是信佛尤可,不知者不罪也。但如果自命是佛弟子的人,竟然去含血喷人,杜绝有心求覺之士学正法的机会,这是断佛慧命,如同出佛身血,属于五无间罪。
有缘听见以上说话的人,如果感觉知错,就找一个地方跪下来,向诸佛菩萨诚心忏悔,否则将来就问题大了。
Handsome轻心 (作者)
《佛陀说什么?》
《佛陀说什么?》 – 道人心 http://madhyama-marga.com/wz/2294.html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中道利他”可成就一切吉祥,问题在于世人也带着私欲而自利居多,又多少人愿意进行“中道利他”,这就值得商榷。
如怀着这样的心来待人接物,便契入千手观音的心,自然一切吉祥,逢凶化吉,心想事成。
由此可见,《大悲咒》的能否生起“勊应”就取决于修持者平时日常的心如何,大悲心决定一切,而不是单凭咒音如此简单。
咒音是必须掌握之技巧,这属于“功法”,能否把这个技巧推动发挥,取决“心法”,而这个心法叫“大悲十心”。经文所指的大悲咒“十种相貌”是修持大悲咒的最重要核心传承所在。
凭着以上解释就可得知大悲咒从来也不是教人向外祈求,只是迷信之人于民间以讹传讹,荼毒人心。
说到这里,已经清楚可知大悲咒是教人行使“中道利他”的行者,而不是向观世音菩萨作出什么祈求,这就是真正大悲咒的传承啊!
如今此秘密现已公开,谁能够明白,各安天命。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悲咒究竟在传承什么?看一看昔日由初地直超八地的观自在菩萨许下什么誓言,答案就会呼之欲出。
若我当来堪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观自在菩萨》
似是故人来回复Handsome轻心 (作者)
每次读到这一句誓言,都会觉得震动,观世音菩萨的决心和愿力实在太伟大了[拜托]
Handsome轻心 (作者)
大悲咒的音调千世难遇,能够听闻大悲咒的心法更加是难上加难,更莫说是真正的修行人了,现在大悲咒的传人告诉有缘人,好好去检讨自己的心吧!
美莉娅姆
感恩开示! 观世音菩萨获得千光王静住如来传授大悲咒时,即时许下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誓言。而世间求大悲咒者多是着眼于功德利益,求自利居多,并未想过帮助别人,更不要提升起中道利他的大悲心。修行从来都是从自心下手,吉祥并不是向外求求来的,能否真正通过修持大悲咒获得安乐吉祥,升起真正的功德,全在于个人的心究竟如何。有幸得到音韵,要珍惜[拜托]校正音韵的同时,更是要学习大悲心。
Handsome轻心 (作者)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明贪嗔痴,
自利邪见之所生,今日我悉皆忏悔,
从此觉后不造恶,广行诸善利众生,
唯愿十方佛菩萨,今日为我作证明。
感恩轻心师兄点拨
Handsome轻心 (作者)
第一,雪中的送炭的人少。
第二、非议多,客观少。
第三、诋毁多,称赞少。
第四、憎人富贵,厌人贫。
以上就是当今社会的其中风气,试问如果这样的风气也充斥于佛教界中,带着私欲预设面对人生,导致无法承受正法,这不是众生福薄又是什么,正法又怎样可薪火相传?
与其埋怨正法失传,倒不如问一问自己懂不懂什么叫中庸,如果连“中庸”都未知是什么,又怎样掌握佛法之“中道”?
正法之所以失传,皆两个字~极端,极端使人迷失观照的能力,促使人类面对正法擦身而过,视若无睹。
Handsome轻心 (作者)
(世上绝对没有单单受人非难,或单单受人赞美的人;
过去不曾有过,现在不可能有,将来也不可能产生,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
“沉默会受到非议,多嘴会受人指责,即使寡言也不能免于见责。所以,世上绝对不存在没有被人非议过的人。”
哪怕是受到万民景仰、人格高尚的佛陀释迦牟尼,也难免遭到各种误解、非难和毁谤。
不论人格多么伟大,行为如何高尚,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毫无缺陷;就算真有十全十美的人,也仍然会遭人嫉妒、抨击。
成功的人难免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和反感;但是担心被他人误解而变得缩头缩尾,不敢放手去做事的人,反而会遭到更多、更严厉的批评与指责。
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必然要遭到强风和巨浪的阻挡。因此,努力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当自己领先别人时,即使遭到批评也无须在意,因为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敬希注意:以上括号内说话我已经忘记出处,应该是出自《法句经》内的(忿怒品)的以下幾句經文:
人相谤毁,自古至今,
既毁多言,又毁讷忍,
亦毁中和,世无不毁。
其餘經文不敢肯定,但无论出自何处,这段说话实在说得太有道理,完全脗合佛法所指凡夫的心执着,亦即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凡夫特徴,凡夫的人生就是活着一个充满误会的主观世界啊!
Handsome轻心 (作者)
由历史、梵文、实相、诀窍的内容已重新补充加入文章,看看是否再有牛鬼蛇神可以再扭曲这个文章?有些事情是需要坚持。
本人亦不会害怕提问的人拆除这个题问,因为所有文字我全部有储存,因为这个文章说了一个最重要的佛号,如果连阿弥陀佛的名字也搞错,又何来谈得上诚意?
如果连阿弥陀佛四个音韵都无法纠正,民间又何必要“称颂法门”?
这就是我为什么正在闭关中,也为了这个被扭曲的言论作出补充的原因,民间不可再习非成是,今天可以将四个字都搞错,明天也可以将整个40年的世尊教法全部扭曲,身为得到该佛号传承的我,怎可能见死不救?
东靖
称颂法门连本尊的名字都搞错,那可以是叫做糊涂。如果是本来就不知,那或许可以说尚是情有可原。
如果是已经得以清楚知道,却依然习非成是,罔顾事实真相。那这样人,实在是毫无半点诚意可言。
不需要任何智慧的逻辑,我们都能知道,在世俗中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中规中矩严谨细心与认真。更何况是,称颂法门中无比重要本尊比如佛陀名字,哪里是可以由人随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果世界这样的人,那他不但毫无诚意,其实是已经愚与痴到没有办法想象。
感恩大哥慈悲?
多态人生
着相
辉记
请问:amitaabha tathagataaya正确读音应如何念诵?
Handsome轻心 (作者) 回复辉记
静心等待我出关,然后我会教大家。